Workflow
政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高新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果持续显现
苏州日报· 2025-06-02 08:22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 苏州高新区推出"水电气阶梯价申请一件事"服务,累计受理近700件,为居民家庭年均节省用能支出超500元 [1] - "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办件数达1756件,实现区域住宅小区全覆盖 [1] -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集成办"机制运行后,项目接驳周期压缩至1.5个月内 [1] - "企业开办+用电报装"八合一服务全面推广,企业办证效率大幅提升 [1] 企业服务优化 - 精控能源项目通过"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集成办"机制,报批周期从最长3个月压缩至11个工作日 [2] - "企业开办+用电报装"八合一服务将8个环节集成办理,实现"当日领照、同步通电" [2] - 通过"统一规划、一次申请、并联审批、集中修复"方式优化企业审批流程 [2] 技术支撑与机制创新 -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协同和多系统贯通 [3]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经发、住建、水务等单位协同优化流程 [2] - 通过"办事者角色互换"方式实地体验群众办事路径,精准识别难点堵点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拓展"一件事"改革的服务场景,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 [3] - 推动流程重塑、平台联通、体验升级,打造高效服务样板 [3] - 力争实现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一次办成事" [3]
“指尖”连民心 “云端”解民忧巴彦淖尔依托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为民办实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在全区率先开发推广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微信小程序,将3657名自治区、市、 县、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纳入线上平台,实现代表履职全天候覆盖。杨改枝直言:"以前反映问题要四处 找人,现在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问题就直达代表,处理速度超出预期。" 平台突破传统"人大代表之家"的空间与时间限制,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履职模式。五原县建成1 个县级"两代表一委员"之家、2个社区之家及12个联络小组,349名代表委员通过小程序与实体站点联 动,常态化学习政策、收集民意。 2024年以来,五原县"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累计收集意见205条,现场解答65条,领办民生实事17 件,真正将履职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5月21日,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同联村,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更换路灯电池。 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以"问题反映—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将群众诉求转化 为可量化的履职成果。平台运行以来,巴彦淖尔市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12300多条,处 理率达99.8%,推动解决民生实事2800余件。 "这都是网上'人大代表之家'的功劳,我们的人大代表办事效率太高了!"村民杨改枝感慨地说,前 ...
济宁市兖州区:“三聚焦”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5-29 16:02
营商环境优化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通过全流程改革和数字化赋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实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 - 构建"政策直达、诉求直通、要素直保"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集成12个领域100余项惠企政策,通过数字门牌系统实现智能匹配,累计服务企业超千家[2] - 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分11个领域梳理惠企政策100余项,打造线上线下"政策超市",印制惠企政策汇编和宣传材料[2] 产业链发展 - 聚焦造纸、煤电、盐化工、专用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绿色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8场,收集企业难题16件,办结5件[3] - 升级"码上服务"机制,融合数字门牌系统与"兖速办"平台,快速转办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办理涉企诉求219件[3] - 创新设立"用地服务专员"制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1500亩,开展招聘活动4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290个,破解企业用工难题[3] 政务服务创新 - 打造13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包,累计办理业务1100余件次,推动涉企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增值化[4] - 深化"政务服务+异地商会"协作模式,与283个县(市、区)建立通办合作关系,梳理384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实现230项事项跨省全程网办[4] - 依托"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通"功能,推动296类电子证照实时调用,100项高频事项全面应用电子证明[4] 项目服务提速 - 在颜店新城设立企业服务中心,集成6大领域61项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24件[5] - 组建"兖周到"项目管家,为47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化解审批堵点难点16个[5] - 推行"产业+套餐"式审批,审批时限提速65%,为42家企业58个项目提供"套餐式"服务,实现全周期服务覆盖[5]
基层善治 幸福之基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基层治理现代化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体现在基层,需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提升群众获得感[1] - 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刷脸办"服务,实现28类证明材料和高频证照"刷脸即用",归集128类电子证照[4] - 兰考县打通27个部门数据接口,构建"跨省通办"专窗覆盖全国121个地区,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和公积金转移"秒到账"[4] - 兰考县整合12个功能性平台构建智慧治理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处理基层社会治理问题1.7万余件,处置率达99.6%[4] 数字政务创新 - 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4] - 该中心推出"豫事办"APP应用场景,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协同治理新格局[4] -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强调服务要到位,要以百姓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2] 乡村振兴实践 - 淅川县邹庄村通过土地流转1036亩,建设353个高标准草莓大棚,带动户均增收2万多元[7] - 该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旅游业,村集体经济从2022年70万元增长至200余万元[8] - 村民人均年收入较5年前翻两番,发展民宿46家、农家乐5家,带动500余名农民就业[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尉氏县张市镇通过"5G+智慧农业技术"实现精准灌溉,小麦亩产从500多公斤提升至700公斤[8] - 该县累计投资6.7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8.4万亩,农田灌溉系数提高近30个百分点[9] - 张市镇推广"小麦—西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农业效益大幅提升[10] 特色产业发展 - 邹庄村利用移民资金建设绿色果蔬园基地,种植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果蔬,打造生态观光园[7] - 该村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发展研学游和农旅休闲游[8] - 张市镇投入1587.76万元财政资金发展特色农业并扶持农贸市场[10] 集体经济壮大 - 西辛庄村发展电光源产业集聚区,村内企业超20家,年总产值突破5.2亿元[12] - 该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投资1.2亿元建成16层民生医院[12] - 联合周边4个村成立综合示范区,带动5000多名村民共同发展[13] 基层党建引领 - 邹庄村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支部整合邻近村庄抱团发展[7] - 张市镇2024年创建"五星"党支部2个、"四星"党支部4个[10] - 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发起筹建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14万余名学员[13]
铁岭县建起惠民利企“移动服务站”
辽宁日报· 2025-05-19 09:07
政务服务创新 - 铁岭县推出"政务服务直通车"服务,为偏远乡村老年群体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办理社保认证等政务服务 [1] - 该服务源于县纪委监委在民生领域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并纳入重点监督清单推动解决 [1] - 服务涵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医保办理、户籍迁移等高频事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1] 服务机制优化 - 建立"全程跟踪+精准监督"机制,监督服务事项清单落实和服务质效,严查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1] - 推出高频事项发生地预约服务,群众可线上预约,直通车按需上门 [2] - 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全程代办、延时服务,设立党员"中转站"确保午休服务不间断 [2] 服务成效 - 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直通车"已累计提供咨询服务2.1万次 [2] - 将"群众来大厅"办事转变为"服务送上门"的服务模式 [2] - 县纪委监委表示将持续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推动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 [2]
服务厅“瘦身” 服务要“强身”(财经观·改革说)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办税服务厅"瘦身"转型 - 浙江湖州吴兴区办税服务厅实现物理空间缩减20% 窗口数量减少56% 通过智能导税机预审分流实现简事快办区效率提升[1] - 新电子税务局上线后实现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事项线上全流程办理 大幅降低线下窗口依赖度[2] - 转型后的服务厅开设"简易快办"窗口和"疑难杂症"专区 将部分传统窗口改造为远程帮办中心等新型功能区域[2] 智能化技术应用 - 采用"智能导税无感识别+人工导税预审分流"两级机制 实现业务精细划分和最优办理路线规划[1] - 智慧化改造使服务厅在缩减物理空间的同时强化服务能力 形成税收管理和服务改革的"化学变化"[2] - 保留线下窗口既满足监管要求 也为老年群体等数字技术弱势群体提供必要服务支持[3] 跨部门服务创新 - 政务大厅设置跨部门综合窗口 实现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 单个窗口可办理十余部门百余项业务[4] - 银行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 在营业执照办理窗口同步提供对公账户开立和普惠贷款等金融服务[4] - 利用银行网点优势将自助办税区引入商圈街道 为小微主体提供"就近办"便利[4] 数字化转型趋势 - 线下服务窗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但需避免一刀切式压缩 应平衡线上便利与线下必要服务[3] - 智能化改造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 需要保留个性化面对面服务能力[3] - 未来应继续探索创新跨部门服务场景 通过"小窗口"撬动民生服务"大作为"[4]
我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部署三十五项重点任务“五个更加” 让企业获得感更强
新华日报· 2025-05-17 07:17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 - 江苏省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聚焦6个方面提出35项重点任务和85个行动点,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感受[1] - 方案制定前通过民营企业座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渠道收集企业痛点,作为政策依据[1] 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 - 在市场准入领域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将医保登记、供电业务纳入变更/注销"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多项办结"[2] - 国际贸易领域推动进出口远程查验,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验[2] - 每年遴选200个项目纳入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支持民企参与核电、风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 要素服务保障 - 将临时用水用电申请纳入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实现开工前手续集成办理[3]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已走访超391万户企业,升级"小微贷"等政银产品[3]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已举办美资、法资企业专场,后续将推出22项稳外资措施的配套政策[3] 法治与市场环境建设 - 年内建成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推进8家海外法律中心实体化运行[4] - 推动"个转企"改革,建立培育库实施"一户一策"帮扶[5] - 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5]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已完成29个"一件事"改革任务,累计办件1350万件[5] - 实现1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照办理,惠企财政资金"一平台直达"已拨付72笔2545万元[6] - 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分级分类管理,简化外线施工审批流程[7]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以作风建设新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
财经网· 2025-05-16 14:29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坚持以"营商环境最优、发展环境最好"为目标,以"十盯、十提、十转、十看"为抓 手,以能力提升凝聚发展合力,围绕优化政务服务、审批"瘦身"、助企惠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强劲动能。 乌翠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将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事项进行整合优化,持续提升政务 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在全省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大 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以服务的"加速度"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持续搭建政府与企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开展"政务服务 体验员"活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确保营商环境便民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他们将政务诚信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全区"双公示"上报率、及时率、合规率 均为100%。在政务服务创新升级的浪潮中,积极推出"延时+预约"服务,打破传统服务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以灵活高 效的服务机制精准掌握群众需求热点和办事痛点,为后续政策制定、服务优化提 ...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信用建设”绘就营商环境新画卷
财经网· 2025-05-16 14:2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举措 - 乌翠区以"信用+"模式为核心构建覆盖政务、金融、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服务体系 [1] - 创新推出"码上诚信+政务服务"场景 累计为3207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1] - "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突破3000户 授信总额达5360.6万元 [1] - 打造特色"诚信街区" 3A级诚信商户可享受租金减免、信贷优惠等激励措施 [1] - 街区商户亮码率达90% [1] 政务服务优化 - 设立"乌小帮"信用服务专窗 为诚信主体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2] - A级以上诚信群众可享全程帮办代办、免预约等便利 [2] - 已为诚信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00余次 [2] - 群众办事平均驻厅时长缩短至15分钟以内 [2] - 创新推出"吐槽室"和"伴您走流程"活动 累计解决堵点问题41个 [2] - "伴您走流程"活动满意度达98% [2] 成效与反馈 - 餐饮企业通过"码上诚信"专窗享受优先办理服务 因信用评级高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规模扩大一倍 [2] - 居民反映信用好的企业和服务机构能享受优惠 诚信价值得到体现 [2]
做好“算”“数”题 当好“店小二”
辽宁日报· 2025-05-16 08:43
年初以来,省数据局(省营商局)紧紧围绕发挥数据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按照数字中国整体 规划布局,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协同高效,取得 阶段性进展。目前,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完成了首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AI赋能政务 服务步伐加快,DeepSeek接入12345平台实现本地化部署。组织完成数字辽宁重大项目库动态更新,全 年滚动推进项目336个、总投资962亿元,计划投资13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为经营主体降本增效是一季度工作的核心。阶段性完成综合窗口改革任务,单 个窗口可办理事项提升2.2倍,日均业务量提升58%,"一窗"受理率达到92.3%。"免申即享、直达快 享"提质扩面,"政策库"再升级,新增涉及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科技创新等领域惠企政策176条。服务 方面,我省提出打造"整体性营商服务体系",完善第一批全省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有条件的政务服 务中心引入金融、公证、勘验等专业机构,满足个性化需求。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载体迭代升 级,不断优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服务。开展"领导干部热线接听日"活动,启动开发"扫码入企"功 能,规范涉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