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王兴兴: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将加速在各行业应用落地
快讯· 2025-07-15 17:13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1] - 通用机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路线 [1] 应用落地 - 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将加速在服务业、工业场景和救援救灾等场景落地 [1] 发展路径 - 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推动 [1] - 各国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全球共赢 [1]
建科智能(300823) - 2025年0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5 17:06
公司概况 - 建科智能装备制造(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深耕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行业二十多年,是国内最大、全球前列的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企业之一,也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 [2] - 产品覆盖智能化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配套软件的研产销,提供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钢筋加工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2] 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发证有效专利616项,软件著作权19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82项,实用新型专利312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港澳台及国外发明专利14项(PCT专利10项,巴黎公约专利4项)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核准注册商标103项,其中国内商标48项,港澳台商标9项,国际商标46项 [4] - 公司曾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天津市专利金奖等多个国家级、市区级奖项 [4] 市场拓展规划 - 2025年市场拓展以全球化布局与本土深耕并进为主题 [5] - 国内深化与多类型下游领域战略合作,对接创新型智能钢筋加工机器人和基建投资热点区域需求,研发并推广大型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组合集群 [5] - 国际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在出口100多个国家基础上拓展出口版图,建立海外营销及服务网络,提升海外市场业务营收占比 [6] 行业技术壁垒 - 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生产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涉及多领域技术综合运用 [6] - 国家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需要长期、大量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和研发投入,对新进入企业构成技术壁垒 [6] 智慧梁场T型梁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 - 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全国公路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公路T型梁需求增加 [6] - 生产线将传统十余名工人的工作升级为仅需3至5名操作工人完成,全流程自动化率达90%,解决腹板骨架加工问题,提升钢筋加工效率和质量 [7] - 生产线分为单片与钢筋笼双区域管理,集钢筋多种加工功能于一体,实现线上加工成型和无人化物料转运及摆放,采用电阻焊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筋连接质量 [7][8][9] - 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T型梁制作,为智慧梁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弥补智慧梁场T梁骨架全自动加工设备空白 [8][9]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今年机器人出货量有明显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41
7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 &CEO王兴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货量相对于去年有明显的增长。 ...
王兴兴回应中美人形机器人差别
快讯· 2025-07-15 15:36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具有相似性,各国文化及产业背景差异导致发展路径不同 [1]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深厚的硬件生产制造优势,美国则拥有良好的AI软件生态 [1] - 行业需要推动国际合作,结合硬件与软件优势共同推进技术发展 [1] 宇树科技的战略与贡献 - 公司倡导开放合作生态,通过软件开源促进客户在机器人平台上的开发与应用 [1] - 公司认为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是重要使命,已通过开源和客户协作实现技术共享 [1] - 当前机器人与AI领域面临重大挑战,需全球协作以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 [1]
纽交所公司高管和厦大教授带队,半年走完研发到量产!「模量科技」获德宁资本千万天使轮投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5 15:29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 机器人触觉及柔性传感器领域初创企业 「模量科技」近日 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本 轮 融资由 德宁资本投资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模量科技 ( 全称:深圳市模量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 2024年底,是一家 专注于 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 的科技公司。其核心业务围绕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纳传感、 三维力传感知、温压一体多模态传感技术及触觉 AI 模型展开,提供从传感器材料、硬件、软件、算法到完整 系统的全链条触觉感知解决方案。 在核心团队方面 , 模量科技创始人官华曾任职纽交所智能穿戴上市公司,在供应链芯片、传感器及智能硬件 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战略合作与投资经验,深谙硬件产品、消费电子及 3C 制造业产业链资源与成果转化;联 合创始人周建林为工科硕士,熟悉 高分子材料、电子墨水、消费电子、机械设备 等多领域,曾于 3D 打印知 名企业担任副总裁,主导 产品导入、业务拓展、市场营销,内部管理 等工作,服务超 2000 家知名客户, 创下数亿元销售业绩;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高立波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及博导,拥有十年以上 ...
快讯|全球首家特斯拉餐厅即将开业:Optimus机器人当上服务员;华南理工团队打造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北斗导航”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5 15:29
1、 全球首家特斯拉餐厅即将开业:Optimus机器人当上服务员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入驻旗下首家主题餐厅,当上了服务员。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这 款机器人很可能会担任招待,送餐任务。据了解,这家店就落在洛杉矶圣莫妮卡大道,外观像50年代科幻 片里直接飞出来的银色飞碟,一整圈霓虹灯管一到晚上就闪得人以为穿越到《回到未来》。两层楼加起来 两百多个座位,一楼厨房、吧台、外带窗口全敞开,二楼是露天酒吧加沙发躺椅,抬头就能看见两台13.7 米高的LED巨幕正在放最新大片。车位直接配了80根V4超充桩,点一份汉堡的时间电就补满了。菜单也 别出心裁,辣味Cyber薯条、Autopilot奶昔、Model S肋眼牛排全用车型命名,扫码点餐还能选"自动驾 驶"模式——机器人直接把菜送到你车窗边。这家店从2022年申请、2023年动工到现在拆围挡亮灯,整整 磨了三年,网传7月21日正式开门。 2、 消费级扫雪庭院机器人公司汉阳科技Yarbo获超亿融资 近日,消费级扫雪庭院机器人公司汉阳科技Yarbo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国科投资、中金资本和九阳创 投投资,股东阵容涵盖中科院背景、头部财务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产 ...
国科、中金、九阳投资,推动产业协同!「Yarbo汉阳科技」完成B+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5 15:29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 消费级智能庭院维护机器人研发、生产商 「 Yarbo汉阳科技」近日成功完成超亿元 B+轮融资。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品优化迭代,提升供应链和量产交付水平。 本轮融资由 国科投资、中金资本和九阳创投 投资,股东阵容涵盖中国科学院背景、头部财务投资机构和上市 公司产业方。 其中 , 国科投资能在智能硬件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形成产业协同,中金资本可 凭借 资本市场运 作资源为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九阳创投则可凭借自身及海外布局在全球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双 重产业协同 。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Yarbo汉阳科技(全称: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 015年, 是一家专注于消 费级智能庭院维护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电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庭 院维护体验 。 在核心团队方面 , 汉阳科技坚持核心技术的自研自产,公司七成员工为研发人员。汉阳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 黄阳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曾在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装和 SMT设备公司ASM从事研发工作,在自 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软硬件都具备深厚积累。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 , 汉阳科技秉持着 ...
从“初创混战”到“巨头割据”!大厂疯抢的割草机器人赛道该如何破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5 15:29
1月,CES 2025上,科沃斯携GOAT系列割草机器人亮相,格力博在欧洲推出新一代智能割草机器人。2 月,追觅科技在欧洲上市两款割草机器人并推进美国线下铺货,安克创新以eufy品牌回归推出新品 …… 相比之下,纯视觉方案在便捷性、成本控制与环境适应性上展现出综合优势。 成本方面,该方案以摄像头为 主要传感器,硬件成本较激光雷达等方案降低 80%以上,大幅提升了产品性价比。环境感知方面,基于深度 学习的视觉系统不仅能精准识别边界和障碍物,还能分析草坪状态,为割草策略提供多维数据支持。安装与维 护方面,其"即开即用"的设计彻底简化了安装流程,用户仅需5分钟建图即可投入使用,后续场景变更也无需 重新部署。适应性方面,纯视觉方案不受信号遮挡与传播距离限制,在树木繁茂、建筑物密集等复杂环境中表 现出更强的稳定性,配合持续优化的AI算法,其性能表现正快速逼近高端方案。 通过 "算法吃掉硬件",纯视觉方案省去了所有外部包袱,成功将"高端智能"转化为"千元工具",同时把安装 门槛降到"零"。 可以预见,纯视觉方案或将成为未来智能割草机器人快速下沉市场的关键变量。 ▍顺应行业趋势,推出纯视觉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割草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
上海证券· 2025-07-15 15:20
报告核心观点 - 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具体包括海外链、国产链以及机器人应用端[1][3] 海外链 特斯拉机器人 - 带动行业变革,搭建起完整供应链,开启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量产化落地可期[6] - 量产目标日益明晰,2025年计划生产数千台,2026年计划提至5 - 10万台,后年进一步提至50万台起,2029 - 2030年实现年产百万台具有现实可行性[7] - 通过技术复用、成本攻坚和构建生态,降低单机成本,构建“汽车 - 机器人 - AI”三位一体技术生态[8] Figure公司 - 创始人有多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成功[9] - 自2022年创立以来有诸多重要进展,包括产品面世、融资、发布模型、启动工厂等,计划4年内将年产能扩张至10万台[10] 车企入局 - 在人形机器人制造与应用上软硬件端兼具优势,多家车企以投资或自研方式布局[11] 科技大厂合作 - 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大厂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涌现,聚焦算力、协同和具身智能应用等方面[12] 关注机器人应用端 养老机器人 - 往人性化、专业化、轻量化、智能化、普及化方向发展[13] 外骨骼机器人 - 落地场景从工业拓展至养老,可辅助护工和老人行动[14] 仿生机器人 - 在新文旅消费应用场景落地节奏较快,在景区和演艺领域有多元化应用,场景适应能力不断增强[15] 产业链建议关注公司 本体产业链 - 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关注总成、减速器、电机相关公司[16] -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关注永茂泰等[16]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关注兆威机电等[16] 应用端产业链 - 养老和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关注欧圣电气等[17] - 仿生机器人产业链关注风语筑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