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03: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石墨负极材料,应用于动力(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领域 [2] - 发展战略聚焦新型碳材料产业,已布局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石墨烯等领域并具备产业化条件 [2] - 经营模式为以销定产、直销为主,通过出售石墨负极材料获取收入 [3] 研发与生产体系 - 研发体系分为粉体工程中心、理化/电性能检测中心及材料表征中心,下设三个研发组分别开发石墨类、非石墨类负极材料及其他新型碳材料 [4] - 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原材料来自合格供应商名单,外协加工环节严格质量管控 [5] - 生产模式以订单式为主,结合销售预测调整计划,确保准时交付 [6] 销售与财务表现 - 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全流程管理客户开发至回款,并根据信用等级差异化管控 [7] - 2024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下降17.67%),净利润4955.46万元(同比下降40.23%),主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可转债利息增加及减值损失计提 [8] - 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导致回款周期延长,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9] 财务与评级情况 - 2023年发行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证鹏元2024年6月给予公司主体及债券AA-评级,展望稳定 [11]
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6:31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原材料包括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碳材料、天然石墨等,上游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基础化工产业 [4] - 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过程耗电量大,电价波动对成本影响显著,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 [4] - 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获批内蒙古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最大用电负荷52万千瓦,年用电量28.9亿千瓦时 [6] - 公司为子公司北京旭阳新能源增资4,000万元,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以强化投融资、研发等职能 [6]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增资5.2亿元,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增至6亿元,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2,813.42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5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695.50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3亿元 [12]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包括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9][12] - 2025年度预计新增融资额度10亿元,包括银行贷款、融资性租赁等,同时为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10亿元 [40][78]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3.1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3.33% [39] 关联交易与供应链 - 2025年度预计与控股股东旭阳控股及其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2.58亿元,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3.17亿元 [16][17] - 关联交易主要涉及采购针状焦、物业服务和办公用房租赁等,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17][31] - 主要关联方包括旭阳控股(总资产117.08亿元)、中国旭阳集团(总资产598.41亿元)等,均具备履约能力 [18][24] 公司治理与审计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75万元(财务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25万元) [51][57] - 独立董事津贴为12万元/年(税前),非独立董事津贴2.5万元/年(税后),高管薪酬按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63][65]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决算、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议案,监事会认为内控体系健全有效 [71][89] 行业动态与下游需求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储能电池发展迅猛,推动负极材料市场需求 [4] - 下游对锂电池安全性、充放电性能等要求提高,负极材料需满足更高技术标准,如循环寿命、压实密度等 [4]
尚太科技(001301):业绩好于预期 看好快充需求
新浪财经· 2025-04-17 20: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体现较强核心竞争力 [1] - 预计2025年Q1实现营收16-17亿元,同比增长85 8%-97 4% [2] - 归母净利润2 3-2 6亿元,同比增长54 7%-74 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 3-2 6亿元,同比增长60 7%-81 6% [2] - 以均值看,25年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 3%,环比增长3 4% [2] 行业与业务增长 - 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高增,2024年销量21 65万吨,同比增长53 65% [3] - 2024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26% [3] - 河北石家庄"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5年Q1逐步投产,订单量饱满 [3] - 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提升国际竞争力 [3] 成本与产品优势 - 负极材料生产全部工序自主进行,减少运输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3] - 已开发并批量供应具备高倍率性能(≥4C)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 [3] - 硅碳负极材料有三款成熟产品问世,已向部分客户送样 [3] - 围绕多孔碳制备、设备选型进行深入研究,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 [3] 未来展望 - 新产品新产能有望助力公司持续增长 [1] - 需求体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