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墨

搜索文档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8-03 19:26
行业概况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专注于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 [2] - 2025年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由高工锂电、高工产研主办,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等企业赞助 [3][4] 负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主材,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企业囤货导致基数较大 [5] - 预计2025年全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5] - 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比达91%;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品类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6][8] 价格与技术趋势 - 2025Q1负极用焦价格环比上涨超40%,Q2开始下滑但对负极价格影响较小;天然石墨价格因人造石墨挤压小幅下滑 [9] - 新一代储能产品推动人造石墨性能提升:克容量从350mAh/g向353-355mAh/g发展,压实密度从1.6g/cm³提升至1.65g/cm³,快充倍率(4C)产品渗透率突破15% [11] - 硅碳负极小批量出货(6月约100吨纯硅粉),80%用于高端数码领域,动力领域预计2026年规模上量 [11] - 技术发展方向:快充倍率(>5C)、高压实(1.7g/cm³)、高克容 [11] 产品性能要求 -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性能要求:280Ah电池要求压实密度1.5-1.6g/cm³、克容量340-345mAh/g;314Ah电池要求1.6g/cm³、350mAh/g;500+Ah/600+Ah电池要求1.6-1.65g/cm³、350-355mAh/g [13] 产能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状态: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近满产),中小企业多沦为代加工或停工 [13] - 头部企业2025H2-2026年新增产能将依赖中小企业代加工+海外/西部基地扩产,行业产能利用率预计缓慢提升 [13] - 行业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H2或2026H1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13]
全球与中国动力电池前驱体及阴极市场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09
动力电池前驱体及阴极市场概述 - 产品类型包括NCA、NMC、天然石墨、合成石墨及其他,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售额增长趋势显示2020年至2031年持续增长 [4] - 应用领域涵盖三元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钴酸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离子电池及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全球不同应用销售额同样呈现增长趋势 [4] - 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趋势聚焦于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4] 全球市场规模分析 - 2020-2031年全球产能、产量及需求量均呈上升趋势,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 [4] - 主要地区产量分布显示中国、北美、欧洲为关键生产区域,其中中国市场份额显著 [4] - 全球市场销售额预计从2020年的百万美元级增长至2031年,销量与价格同步上升 [4]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销量与收入均保持增长,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领先 [5] - 2020-2025年主要地区销售收入占比显示亚洲(尤其中国)占据主导地位,2026-2031年预测延续此趋势 [5] 主要厂商竞争格局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LG、浦项化学、巴斯夫、格林美等,2024年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集中度高 [6][7][8] - 中国厂商如容百科技、长远锂科、杉杉能源等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收入排名进入前列 [6][7][8] - 厂商产品类型覆盖NCA、NMC等多种技术路线,商业化日期显示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6][7][8] 产品与应用细分 - 不同产品类型销量预测显示NMC和磷酸铁锂相关材料需求增长最快 [11][12] - 应用领域收入预测中,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贡献主要增量 [12] 产业链与供应链 - 上游原料供应涉及镍、钴、锂等关键金属,供应商分布全球化 [12] - 下游客户以动力电池制造商为主,销售渠道包括直接供应与长期合作协议 [12]
每日速递 | 中国电气装备超736万支电芯集采启动
高工锂电· 2025-06-06 17:4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电池行业动态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发布储能电芯集采公告 涵盖4个标段 涉及50Ah至314Ah磷酸铁锂电池芯 标段一至三预计采购736.5604万支电芯 总容量达7248MWh [3] - 长安民生物流、重庆市璧山区政府与弗迪电池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 合作领域包括物流园区规划、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4][5] -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 可满足1000km以上单次续航 采用新型固态电解质技术降低界面阻抗 [6][7] - 长盈精密宣布延期两个项目 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延期至2027年6月30日 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零组件项目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客户需求进度影响 [8][9] - 优优绿能于6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收盘股价报151.06元 涨幅68.64% 公司专注于15KW至40KW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 [10] 材料行业动态 - 盛新锂能印尼6万吨锂盐项目预计第三季度批量供货 已建成500吨金属锂产能 并推动2500吨金属锂产能项目及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 [12][13][14] - 湖南蒙星纳米磷酸锰铁锂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 总投资约3.5亿元 年产4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 年产值约20亿元 产品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0%至20% 成本降低5%至10% [15][16][17] 海外动态 - 美国电动汽车公司Lucid与Graphite One签订多年期天然石墨供应协议 将于2028年开始从阿拉斯加Graphite Creek矿床采购天然石墨 [18][19]
翔丰华迎单季度最大亏损!公司回应:打算优化一些客户
华夏时报· 2025-04-25 08: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减少17.67%,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减少40.23%,降幅较前期略有收缩 [1] - 2025年一季度亏损815.09万元,延续2024年四季度亏损态势,毛利率从20%降至15%,净利率低至-2.68% [4] - 2022年归母净利润达峰值1.61亿元,2024年盈利4955.46万元仅为2021年的一半 [2] 行业竞争格局 - 负极材料行业自2023年陷入白热化竞争,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总跌幅达40%,利润跌幅98% [5]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同比+26%),增速低于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吉瓦时,同比+41.5%)和储能电池出货量(335吉瓦时,同比+64%) [6] - 2024年10月起中端人造石墨生产利润倒挂,2025年2月利润为-2800元/吨 [6] 区域市场动态 - 华东地区贡献公司超7成营收(10.36亿元,同比-19.04%),因价格战激烈且客户订单减少 [4] - 华南和华中地区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5.75%和95.57%,但合计占比仅18%,受益于四川工厂产能释放 [4][5] 成本与价格传导 - 原材料低硫石油焦2025年2月价格较2024年10月上涨127%,但人造石墨负极价格仅上涨1.92%至5.3万元/吨 [6] - 下游电池厂压价导致负极材料涨价困难,行业竞标模式下企业面临丢单风险 [7]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优化低价且回款周期长的客户,转向价格更高、回款更快的客户群体 [7] - 通过长期供应商谈判缓解石油焦和针状焦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的影响 [1] - 考虑开辟新市场和品类以应对华东地区价格战加剧的局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