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碳负极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首次覆盖翔丰华给予中性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1 15:45
业绩表现 - 25H1营收6 88亿元同比-2 8 归母净利-0 03亿元同比-107 7 扣非净利-0 15亿元同比-159 7 [1] - 25H1毛利率12 4 同比-6 23pcts 归母净利率-0 4 同比-109 03pcts [1] - 25Q2营收3 82亿元同比+1 9 环比+24 7 归母净利0 05亿元同比-79 5 环比-163 9 [1] - 25Q2毛利率10 4 同比-7 10pcts 环比-4 50pcts 归母净利率1 4 同比-5 2pcts 环比+4 1pcts [1] 业务分析 - 石墨负极材料业务占比99 5 同比下滑3 04 因下游行业增速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2] - 上游石油焦价格从2024年1月1930元/吨涨至2025年2月3990元/吨 海外进口价达160美元/吨环比+4 7 [2] - 石油焦成本占负极材料成本40 毛利率从2024年22 6 下滑至25H1的12 4 [2] 技术布局 - 硅基负极理论容量4200mAh/g(石墨10倍) 公司已布局硅碳负极 硬碳负极 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领域 [2] - 新型碳材料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2] 发展策略 - 国内产能布局完善 积极推进出海战略 依托技术优势坚持降本增效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5/17/18亿元 归母净利0 5/0 6/0 9亿元 EPS 0 44/0 53/0 72元/股 [3]
倒计时11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27 20:4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TWh 锂电新材料市场持续增长 [5] - 锂电新材料产业化进入高速通道 全场景电动化新周期推动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同频共振 [5] - 快充等高性能电池市场加速渗透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 LiFSI 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产业化应用提速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AI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核心引擎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亿纬锂能等企业将AI融入材料研发 电池生产和管理全生命周期 [5] - 基于AI调度算法 实时仿真及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正在融入电池 材料 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材料降本关键周期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在3 7-6 5元/wh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成本约2-3 5元/wh [7] 材料与设备创新 - 材料设备企业创新聚焦三大方向 材料加工精度提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开发 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5] -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成为重要议题 [9] - 新一代负极材料量产进展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 钠电核心材料规模化与降本路径等技术方向被重点讨论 [10] 会议核心议题 - 开幕式聚焦多元需求共振下电池材料变局 涵盖全场景大需求新格局 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等主题 [9] - 专场一讨论新材料应用蓝海 包括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研判 广义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发展趋势等 [10] - 专场二探讨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涉及AI加速锂电研发变革 设备企业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等 [11] - 专场三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 涵盖正极材料多线布局 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创新等 [11]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建设 - 材料 工艺 装备协同成为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的关键 [9] - 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被纳入讨论议题 [11]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 新产品展示成为大会亮点 [8]
7月8~9日相约邛崃!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发布
高工锂电· 2025-06-17 18:34
锂电新材料产业化进展 - 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预计2030年达7TWh 锂电新材料市场持续增长 [1] - 快充等高性能电池加速渗透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 LiFSI 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产业化提速 [1] - 材料创新成为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1] AI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亿纬锂能等企业将AI融入材料研发 电池生产和管理全生命周期 [1] - AI调度算法 实时仿真及数字孪生技术正渗透至电池 材料 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 [1] 设备企业创新方向 - 2025年设备企业聚焦材料加工精度提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开发 全流程自动化升级三大领域 [2] - 针对新型材料工艺特性 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需求 设备企业持续深度创新 [2] 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 -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3.7-6.5元/wh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成本2-3.5元/wh [2] - 材料技术突破 制备工艺优化 产业链协同成为固态电池降本关键 [2] 大会核心议程亮点 - 开幕式聚焦全场景电动化需求 新材料驱动电池迭代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等议题 [4] - 专场讨论涵盖富锂锰基材料 磷酸锰铁锂 新一代负极材料 LiFSI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路径 [6] - 圆桌对话涉及钠电材料规模化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等战略议题 [4][6] 行业活动规模与影响力 - 汇聚1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 300+锂电产业链高层 [3] - 高工产业研究院将发布新能源材料产业报告 举办30万线上粉丝参与的创新企业颁奖典礼 [5]
【私募调研记录】守朴资产调研翔丰华
证券之星· 2025-06-04 08:12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守朴资产近期对上市公司翔丰华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线下交流 [1] - 翔丰华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储备了硅碳负极、硅氧负极材料技术,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1] - 公司采取适时采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1] - 现有石墨负极材料产能9万吨,四川遂宁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福建永安项目按计划推进 [1] - 客户包括LG新能源、国轩高科、比亚迪等 [1] - 硅碳负极已移交多家电池厂商测试,硬碳负极处于中试阶段,均计划2025年产业化试验 [1] - 中国锂电产业链对美国敞口较低,关税实质影响有限 [1] - 公司对未来前景和可转债偿付能力有信心,本年度可转债评级现场考察工作已完成 [1] - 2024年已通过德国大众各项审核并供货,SKon、松下处于产品认证及小批量试产阶段 [1]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或已届满,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及时披露 [1] - 目前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若有相关计划将及时披露 [1] - 公司与行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客户建立长期合作,持续开展负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 [1] 机构背景 - 上海守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 [2] - 公司为私募证券类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及控股股东为翟建业 [2] - 主要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专注于债券投资业务 [2] - 主要合伙人具有银行、证券等大型机构近十年债券投资经验 [2] - 截至2019年10月底,管理产品数量17只,管理净资产规模近70亿元 [2]
中科电气(300035) - 300035中科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6
业务发展战略 - 磁电装备业务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深耕细分市场,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2] - 锂电负极业务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建设释放一体化产能,开拓客户和市场,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2] 财务相关 - 2024年度分红会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后的两个月内实施 [3] - 2024年度经营现金流为负,因销售回款以票据为主,应收项目增加且现金流入少,符合业务发展阶段性特征,影响会随业务阶段和收付票据金额改善 [3] - 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为2.22%,美国加收关税对现有业务影响较小 [8] 产品布局与进展 - 在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有开发和产品布局,硅碳负极已建成中试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3] - 在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硬碳负极方面有持续开发和产品布局,处于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导入阶段 [6] - 研制的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电永磁混合悬浮磁铁已通过试验线验证,后续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6] 业绩增长原因 -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储能产业发展和高压快充车型上市带来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和业务规模保持增长 [3][4] 担保与市值维护 - 公司与子公司相互担保是为实施发展战略,满足资金需求,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担保在审批额度内 [4][5] -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增强透明度,考虑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手段维护公司市值 [6] 海外业务情况 - 海外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7] - 紧密关注政策动向,推进负极材料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 [8] 超充技术与产销目标 - 高压快充负极材料在多家客户批量应用,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技术领先性 [8] - 具体产、销目标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