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墨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7
宏源期货· 2025-08-07 10: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低开高走,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升水缩小;成本端锂辉石精矿和云母价格下降,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下游需求有升有降,终端需求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方面注册仓单增加、社会库存去库;基本面偏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变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将震荡,操作上建议观望[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及现货价格情况 - 8月6日近月、连一、连二、连三合约收盘价分别为68860元/吨、69260元/吨、69620元/吨、69620元/吨,较昨日分别变化1560元/吨、1580元/吨、1780元/吨、1780元/吨[1] - 8月6日碳酸锂期货活跃合约成交量为425359手,较昨日减少11848手;持仓量为257770手,较昨日增加25708手;库存为15023吨,较昨日增加580吨[1] - 8月6日近月 - 连一价差为 - 400元/吨,较昨日变化 - 20元/吨;连一 - 连二价差为 - 360元/吨,较昨日变化 - 200元/吨;连二 - 连三价差为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 - 碳酸锂活跃合约收盘价基差为1330元/吨,较昨日减少2030元/吨[1] - 8月6日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为760美元/吨,较昨日减少12美元/吨;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为1065元/吨,较昨日减少20元/吨;锂云母(Li2O:2.0% - 2.5%)平均价为1690元/吨,较昨日减少20元/吨等多种锂相关产品价格有变动[1] 库存情况 - 7月31日SMM碳酸锂库存中冶炼厂为51958吨,较上周减少3427吨;下游为45888吨,较上周增加3073吨;其他为43880吨,较上周减少1090吨;合计为141726吨,较上周减少1444吨[1] 行业资讯 - 印尼国企部副部长表示正在推动针对印尼电动汽车工厂的法规,鼓励从锂电池转向钠电池,全球电池需求预计到2040年达8800吉瓦时,印尼将把握机遇确保原材料供应等[1] - 7月31日中国盐湖所属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首批产品发运出厂,项目6月试车成功,首批产品纯度达99.6%以上,将供应国内新能源企业,总投资22.9亿元,占现有碳酸锂产能17%,投产后日产约15吨[1] - 投资者询问马里政治环境对西矿资源在马里矿的影响,公司称运营未受直接冲击,生产运输正常[1] - 智利7月碳酸锂出口量为20990吨,对中国出口13633吨,同比下降13%,环比增加39%,预计8 - 9月到达我国港口,国内碳酸锂产量回落,海外进口有补充但供应压力仍大[1]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5
宏源期货· 2025-08-05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本面偏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扰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关注此前价格上涨的数机率存流,操作上建议逢反弹沽空 [1] 相关目录总结 碳酸锂期货行情 - 2025年8月4日,近月合约收盘价69200元/吨(较8月1日涨700),连一合约收盘价68920元/吨(较8月1日持平),连二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连三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 [1] - 活跃合约成交量247898手(较8月1日降92772),持仓量207770手(较8月1日降8333),库存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 [1] 锂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价格760美元/吨(较8月1日涨5),部分锂矿价格有变动,如磷锂铝石(Li2O:6%-7%)平均价5350元/吨(较8月1日涨75) [1] - 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如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与活跃合约收盘价基差2430元/吨(较8月1日持平),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620元/吨(较8月1日降50) [1] 行业资讯 - 美联储戴利称降息时机临近,年内降息次数更有可能大于两次 [1]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 [1] 供需情况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升,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 [1] -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材料产下降、三元材料排产上升,8月碳酸锂排产下降、氢氧化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下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持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1] 库存情况 - 注册仓单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下游紧凑 [1]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8-03 19:26
行业概况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专注于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 [2] - 2025年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由高工锂电、高工产研主办,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等企业赞助 [3][4] 负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主材,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企业囤货导致基数较大 [5] - 预计2025年全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5] - 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比达91%;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品类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6][8] 价格与技术趋势 - 2025Q1负极用焦价格环比上涨超40%,Q2开始下滑但对负极价格影响较小;天然石墨价格因人造石墨挤压小幅下滑 [9] - 新一代储能产品推动人造石墨性能提升:克容量从350mAh/g向353-355mAh/g发展,压实密度从1.6g/cm³提升至1.65g/cm³,快充倍率(4C)产品渗透率突破15% [11] - 硅碳负极小批量出货(6月约100吨纯硅粉),80%用于高端数码领域,动力领域预计2026年规模上量 [11] - 技术发展方向:快充倍率(>5C)、高压实(1.7g/cm³)、高克容 [11] 产品性能要求 -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性能要求:280Ah电池要求压实密度1.5-1.6g/cm³、克容量340-345mAh/g;314Ah电池要求1.6g/cm³、350mAh/g;500+Ah/600+Ah电池要求1.6-1.65g/cm³、350-355mAh/g [13] 产能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状态: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近满产),中小企业多沦为代加工或停工 [13] - 头部企业2025H2-2026年新增产能将依赖中小企业代加工+海外/西部基地扩产,行业产能利用率预计缓慢提升 [13] - 行业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H2或2026H1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13]
锂电负极行业首份半年报出炉,翔丰华毛利率下降6个百分点
华夏时报· 2025-08-02 20: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 [3] - 归母净利润-294.59万元,同比下降107.7%,扣非归母净利润-1479.72万元,同比下降159.65% [3] - 毛利率降至12.3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23个百分点 [3][5]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5.13万元,包括政府补助877.31万元和其他营业外收入及支出447.18万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供应过剩、竞争激烈阶段,电池产业链付款不健康,账期可达3个月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墨负极材料产量110.7万吨,同比增长36%,低于行业预期 [9]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355万吨/年,中国有效总产能339万吨/年,占比96% [9] - 头部企业如贝特瑞、璞泰来等保持盈利,中小厂商深陷成本压力与现金流困境 [4][10] 成本与价格波动 - 2025年1月至2月中旬石油焦价格从3300元/吨飙升至5700/吨,涨幅超70% [7] - 二季度原料价格回落至3800元/吨左右,负极材料价格下调 [8] - 负极材料价格跌幅40%,利润跌幅98%,人造石墨利润从1.4366万元/吨降至239元/吨 [9] - 大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未跟进调价,中小电池厂调价导致部分厂商利润空间受挤压 [7] 产品结构与盈利差异 - 高端产品如快充产品可拉动价格上涨,中低端产品不盈利 [10] - 头部企业凭借产品结构与规模优势维持盈利韧性 [4] - 2024年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22.26%,翔丰华毛利率12.35%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0年-2024年负极材料产能增长320%,产量从45万吨增长至189万吨 [9] - 2022年-2024年供需关系逆转,由供不应求转向过剩 [9] - 行业月均产能利用率63%,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远高于此水平 [9]
负极材料成本再承压:石油焦、椰壳炭价格上涨
高工锂电· 2025-08-01 19:09
自 7 月以来,作为人造石墨的核心原料,低硫石油焦价格已历经多轮上调。中低硫焦市场受主营 炼厂提振,价格积极走高。数据显示,低硫焦的月度均价环比涨幅 超过 24 0 元 / 吨。 年会预告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欣旺达、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成本稳定性正受到来自原材料端的双重考验。 一边是主流人造石墨的关键原料低硫石油焦价格持续上行,另一边,被用于钠电池和新型硅碳负极 的椰壳炭,其价格也因供应短缺而飙升。 对于钠离子电池而言,硬碳负极的低成本是其核心优势之一。椰壳炭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削弱其成 本竞争力,甚至导致其在部分对成本敏感的应用领域中流失市场份额。 从整体市场结构看,人造石墨的绝对主导地位并未改变。 根据 GGII 的数据, 202 ...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730
宏源期货· 2025-07-30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2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低位震荡,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升水扩大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下跌但云母价格下跌,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排产上升、6月钴酸锂和锰酸锂排产下降、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上升,终端需求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延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6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上注册仓单不变、社会库存垒库、冶炼厂去库、下游与其他累库 商品情绪波动较大,现货买卖双方分歧较大,市场容易被消息左右,预计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操作上建议买入双跨期权 [3] 相关目录总结 近两周走势 - 2025年7月29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1700元/吨,较昨日降1240元;连一合约收盘价70840元/吨,较昨日降2280元;连二合约收盘价70560元/吨,较昨日降860元;连三合约收盘价70560元/吨,较昨日降86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碳酸锂期货成交量744160手,较昨日降261235手;持仓量300620手,较昨日降77852手;库存12276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近月 - 连一价差 -1420元,较昨日降380元;连一 - 连二价差1700元,较昨日增760元;连二 - 连三价差0元,与昨日持平;基差780元,较昨日增1530元 [3] - 2025年7月29日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777美元/吨,较昨日降28美元 [3] 锂现货价格 - 2025年7月29日电池级碳酸锂(99.5%,国产)平均价73150元/吨,较昨日降750元;工业级碳酸锂(99.2%,国产)平均价71700元/吨,较昨日降70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电池级氢氧化锂(56.5%,CIF中日韩)平均价8.28美元/公斤,与昨日持平;电池级氢氧化锂(56.5%,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42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微粉型/国产)平均价7057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325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5795元/吨,较昨日增40元;三元前驱体523(单品/动力型)平均价76180元/吨,较昨日增40元;三元前驱体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1690元/吨,较昨日增50元;三元前驱体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89865元/吨,较昨日增60元 [3] - 2025年7月29日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6995元/吨,与昨日持平;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0250元/吨,与昨日持平;三元材料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210元/吨,较昨日增2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4990元/吨,较昨日增3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495元/吨,较昨日降180元;磷酸铁锂(中高端储能型)平均价31875元/吨,较昨日降180元;磷酸铁锂(低端储能型)平均价29520元/吨,较昨日降170元 [3] - 2025年7月29日钴酸锂(60%、4.35V/国产)平均价220450元/吨,较昨日增50元 [3] - 2025年7月29日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平均价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170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775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钴酸锂用)平均价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锰酸锂用)平均价14450元/吨,较昨日增5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电解钴(≥99.8%)平均价256500元/吨,较昨日增3000元;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51100元/吨,与昨日持平;四氧化三钴(≥72.8%,国产)平均价20865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库存情况 - 2025年7月29日SMM碳酸锂库存中冶炼厂42815吨,较上周增1544吨;下游44970吨,较上周增1660吨;合计143170吨,较上周增550吨 [3] 行业资讯 - 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9%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经贸议题及时交流 [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部分自媒体发布的光伏行业反垄断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3]
福建三明:百亿资金振兴老区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27 06:22
三明市金融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累计投放优惠资金121.41亿元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 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2665.6亿元 较2021年初新增967.34亿元 增幅52.86% [1] 制造业转型升级 - 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获得兴业银行1亿元设备更新再贷款支持 享受两年1%财政贴息 [2] - 三明市11条特色产业链发展迅猛 包括钢铁与装备制造、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等 [2] - 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科技贷""技改贷"等政策性优惠贷款43.86亿元 [3] - 截至2023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89.69亿元 较2021年初新增235.26亿元 增幅152.5% [3]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 农业银行沙县支行为六三种业发放3000万元贷款 实际利率2.9% [4] - 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54.16亿元 惠及1.35万户涉农主体 [5] - 截至2023年6月末县域贷款余额1664.98亿元 较2021年初增加596.95亿元 [5] 绿色金融创新 - 三明市推出"福林票"收益权凭证 首批涉及森林面积2万亩 票面价值1203.1万元 [6] - 将乐县农村信用联社为5个获得"福林票"的乡村整体授信470万元 [6] - 三明市森林覆盖率77.12% 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基础 [6] - 创新推出"福林贷"及林票等金融产品 促进林业规模化经营 [7]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人造石墨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17
行业概述 - 人造石墨广义上指通过有机碳化再经石墨化高温处理得到的石墨材料,狭义上指以杂质含量较低的炭质原料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制成的块状固体材料 [3] - 与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1500次)、高温性能、电解液匹配性等方面优势显著,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中高端消费锂电等领域 [3][5] - 天然石墨理论容量为340-370 mAh/g,人造石墨为310-360 mAh/g,但后者倍率性能更优,适用于锂离子快速扩散场景 [5] 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人造石墨市场规模达438亿元,同比增长6.83%,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占比87%)是主要增长动力 [2] - 2024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占比达87%,高端制造业(如航空航天、半导体)需求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 [2] 技术特性对比 - 人造石墨原料来源广泛(石油焦、针状焦等),成本较高但循环性能(>1500次)显著优于天然石墨(>1000次) [5] - 高温性能方面,人造石墨与电解液兼容性好,而天然石墨兼容性差且不可逆容量高 [5] - 应用领域分化明显:天然石墨主要用于一般消费电池,人造石墨集中于动力电池及中高端锂电 [5] 发展历程 -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为起步阶段,中国引进技术主要用于冶金和电解铝工业 [6] - 20世纪70年代产业化阶段,高功率石墨电极技术突破推动导电性提升,但产能集中在中低端产品 [6] - 2002-2010年快速发展期,贝特瑞打破日本垄断实现天然石墨国产化,杉杉股份成为人造石墨龙头 [7] - 2010-2020年结构调整期,政策推动产业整合(如《石墨行业准入条件》),技术向核石墨等高纯领域拓展 [7] - 2020年后爆发增长期,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连续石墨化技术突破,解决百年高温生产难题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针状焦、石油焦等原材料及破碎机、艾奇逊炉等设备 [9]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包括动力电池(占比87%)、储能、钢铁、半导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2][9] 主要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贝特瑞(835185)、方大炭素(600516)、紫宸科技(603659)、杉杉股份(600884) [2] - 产业链相关企业涉及宝泰隆、中石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覆盖原材料供应至终端应用全环节 [2]
研判2025!中国人造石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进出口分析:产业链整合深化,高端制造业需求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24
行业概述 - 人造石墨广义上指通过有机碳化再经石墨化高温处理得到的石墨材料,狭义上指以炭质原料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制成的块状固体材料 [2] - 与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1500次)、高温性能、电解液匹配性(首效高)等方面优势显著,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中高端消费锂电等领域 [2][4] - 天然石墨理论容量340-370mAh/g,人造石墨310-360mAh/g,但后者倍率性能更优,适用于锂离子快速扩散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人造石墨市场规模达438亿元,同比增长6.83%,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是主要驱动力 [1][11]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人造石墨占比87% [1][11] - 2025年1-5月人造石墨进口量0.89万吨(+61.58%),进口额3.29亿元(-19.11%),出口量22.57万吨(-7.22%),出口额22.41亿元(-24%) [13] 进出口分析 - 进口主要来源国:日本(8568万元,占比26.08%)、瑞士(7822万元,+32.1%)、美国(5598万元) [15] - 出口主要去向国:美国(4.87亿元,占比21.73%)、波兰(3.16亿元)、匈牙利(3亿元,-53.63%) [15] 竞争格局 - 行业呈"一超多强"格局,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为龙头企业 [17] - 贝特瑞2024年人造石墨出货量34.5万吨全球第一,客户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等 [19] - 杉杉股份2023年人造石墨出货量近30万吨,全球市占率第一,国内布局70万吨产能 [21] 技术趋势 - 连续石墨化技术商业化,能耗降低40%,璞泰来、中科电气等已应用 [23] - 硅基负极实验室比容量达420mAh/g,预计2028年产业化 [23] - 贝特瑞掌握硅碳复合材料技术,杉杉股份突破二次造粒工艺提升压实密度 [17][23] 产业链布局 - 上游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煤沥青,设备包括艾奇逊炉、连续式炉等 [9] - 下游应用:动力电池(占比87%)、储能、航空航天、半导体等 [10][11] - 纵向一体化趋势明显,璞泰来石墨化自供比例超80% [24][25] 企业动态 - 贝特瑞2024年营收142.37亿元(-43.32%),毛利率23.02%(+5.36pct) [19] - 杉杉股份2025Q1营收48.04亿元(+28.04%),净利润0.33亿元(+145.23%) [21] - 江西紫宸规划负极材料产能37万吨,石墨化产能32万吨 [19] 发展前景 - 高端人造石墨与新型负极材料双轮驱动,满足动力电池多元化需求 [23] - 全球化布局加速,贝特瑞印尼8万吨项目投产,杉杉股份规划芬兰10万吨基地 [25] - ESG要求趋严,内蒙古等地要求新建项目能效低于1.2吨标煤/吨 [26]
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2025年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22:45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集群发展 - 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规划面积13.0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4家 [1] - 开发区聚焦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1] - 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淅减为龙头,关联企业86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 [2] - 现代中医药产业以福森药业为龙头,关联企业35家,双黄连口服液和注射液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35.5%和91.6% [2]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关联企业63家,产品涵盖动力电池、碳化硅陶瓷等,达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200亿元 [2] 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持 - 开发区出台科技创新政策清单,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科技创新 [3] - 汽车零部件产业获6000万元省科技研发联合基金支持 [3] - 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 [3] - 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1家,"瞪羚"企业3家 [3] - 淅减公司获评河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唯一省级中试基地企业,其电磁阀减振器和金博空气弹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3] 基础设施与产业培育 - 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规划建设汽配、乡村振兴、移民三大产业园,建成3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 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落实"项目秘书"及科级干部"双分包"机制,解决企业水电气地等问题 [4] - 联合职业院校定向培育机械制造、电控等紧缺技能人才 [4] - 2024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总产值72亿元(增速3%),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90% [4] - 工业增加值18.3亿元(占全县93%),工业总投资41亿元(增速2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