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造石墨
icon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评:低位震荡-20250919
宏源期货· 2025-09-19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1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下行,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由贴水升水,当前供需均强,上游库存压力不大,地下锂矿复产积极推进,供应收缩预期减弱,预计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需警惕下游补库拐点,交易策略建议逢高沽空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情况 - 9月18日主力合约成交量502269手(较之前增加158406手),持仓量281411手(较之前减少13213手) [1] 现货市场情况 - 现货币场成交较弱,基差由贴水升水,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锂云母价格持平 [1] 供应情况 - 上周碳酸锂产量上升,不同原料制碳酸锂产量均上升 [1] 下游需求情况 - 上周磷酸铁锂产量上升,三元材料产量上升,9月钴酸锂粉产量上升,锰酸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基本持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9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1] 库存情况 - 注册仓单39354吨(较之前增加120吨),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下游紧凑 [1] 行业资讯 - Bandera因储量增加和矿山设计优化,预计实现14.5亿美元税后净现值(此前预估13.1亿美元),项目内部收益率从40%升至61%,投资回收期从3.4年缩减至2.2年,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运营18.5年(高于之前14年),锂辉石精矿年平均产量17.7万吨 [1] - Saycona Mining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北美锂矿(NAL)扩建项目将矿山日矿石处理量从200吨提升至6500吨,运营寿命延长至24年,回收率71.2%,产生5.4%的锂氧化物精矿,扩建后锂辉矿年均产量从19.2万吨增至31.5万吨(增幅64%),24年累计精矿总产量预计达69万吨,C1成本从955加元/吨降至759加元/吨,所有持续成本(AISC)从1128加元/吨下降至920加元/吨,初始资本支出预计为3.66亿加元,建设工作计划于2029年底完成 [1]
石油巨头,2000亿投资新能源材料
DT新材料· 2025-09-15 00:05
文章核心观点 - 埃克森美孚通过收购电池材料工厂布局人造石墨产业链 计划2029年实现商业化量产 体现传统石油巨头向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转型[4] - 全球能源企业加速拓展电池材料供应链 以应对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需求 预计未来五年人造石墨需求占比超30%[4][6] - 埃克森美孚整合石墨与锂业务构建上游材料闭环 计划2025-2030年在电池材料与低碳技术领域投资300亿美元[5][6] 埃克森美孚战略布局 - 收购美国肯塔基州Superior Graphite电池材料工厂 建立本土人造石墨供应能力以降低海外依赖[4][5] - 利用炼油厂副产物及专有材料生产人造石墨 产品具备更快充电、更长续航和更高循环寿命特性[5] - 在阿肯色州推进直接锂提取技术 与LG化学签订非约束性协议供应最多10万吨锂[5] - 通过整合石墨与锂业务覆盖电池材料上游核心环节 形成原材料提取到负极材料供应的闭环体系[6] 行业趋势与需求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及储能市场扩张 推动高性能电池材料需求爆发式增长[4] - 人造石墨因生产过程可控、形貌粒径可标准化 渗透率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逐步提高[4][5] - 人造石墨需求预计占石墨总需求30%以上 性能直接影响电池充放电速度、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4] 政策与竞争环境 - 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推动本土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限制关键矿产资源对国外依赖[5] - 全球传统能源企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集团和中石化等企业布局锂电池材料、光伏、储能和氢能领域[6] - 石墨生产企业面临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压力 需应对技术壁垒、生产成本及供应链不确定性等挑战[6] 产业链配套 - 人造石墨生产涉及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 以及粉碎机、反应炉、石墨化炉等设备端配套[16] - 国际碳材料大会展示新能源碳材料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等技术方向 涵盖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应用场景[17]
中国宝安:上半年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45元 [1] 业务进展 - 人造石墨销量创历史新高 [1] - 贝特瑞开发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 [1] - 氧化物电解质产品获得动力及3C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并实现百吨级订单批量供应 [1] - 聚合物电解质与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吨级订单 [1]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7
宏源期货· 2025-08-07 10: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低开高走,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升水缩小;成本端锂辉石精矿和云母价格下降,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下游需求有升有降,终端需求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方面注册仓单增加、社会库存去库;基本面偏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变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将震荡,操作上建议观望[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及现货价格情况 - 8月6日近月、连一、连二、连三合约收盘价分别为68860元/吨、69260元/吨、69620元/吨、69620元/吨,较昨日分别变化1560元/吨、1580元/吨、1780元/吨、1780元/吨[1] - 8月6日碳酸锂期货活跃合约成交量为425359手,较昨日减少11848手;持仓量为257770手,较昨日增加25708手;库存为15023吨,较昨日增加580吨[1] - 8月6日近月 - 连一价差为 - 400元/吨,较昨日变化 - 20元/吨;连一 - 连二价差为 - 360元/吨,较昨日变化 - 200元/吨;连二 - 连三价差为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 - 碳酸锂活跃合约收盘价基差为1330元/吨,较昨日减少2030元/吨[1] - 8月6日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为760美元/吨,较昨日减少12美元/吨;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为1065元/吨,较昨日减少20元/吨;锂云母(Li2O:2.0% - 2.5%)平均价为1690元/吨,较昨日减少20元/吨等多种锂相关产品价格有变动[1] 库存情况 - 7月31日SMM碳酸锂库存中冶炼厂为51958吨,较上周减少3427吨;下游为45888吨,较上周增加3073吨;其他为43880吨,较上周减少1090吨;合计为141726吨,较上周减少1444吨[1] 行业资讯 - 印尼国企部副部长表示正在推动针对印尼电动汽车工厂的法规,鼓励从锂电池转向钠电池,全球电池需求预计到2040年达8800吉瓦时,印尼将把握机遇确保原材料供应等[1] - 7月31日中国盐湖所属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首批产品发运出厂,项目6月试车成功,首批产品纯度达99.6%以上,将供应国内新能源企业,总投资22.9亿元,占现有碳酸锂产能17%,投产后日产约15吨[1] - 投资者询问马里政治环境对西矿资源在马里矿的影响,公司称运营未受直接冲击,生产运输正常[1] - 智利7月碳酸锂出口量为20990吨,对中国出口13633吨,同比下降13%,环比增加39%,预计8 - 9月到达我国港口,国内碳酸锂产量回落,海外进口有补充但供应压力仍大[1]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5
宏源期货· 2025-08-05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本面偏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扰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关注此前价格上涨的数机率存流,操作上建议逢反弹沽空 [1] 相关目录总结 碳酸锂期货行情 - 2025年8月4日,近月合约收盘价69200元/吨(较8月1日涨700),连一合约收盘价68920元/吨(较8月1日持平),连二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连三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 [1] - 活跃合约成交量247898手(较8月1日降92772),持仓量207770手(较8月1日降8333),库存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 [1] 锂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价格760美元/吨(较8月1日涨5),部分锂矿价格有变动,如磷锂铝石(Li2O:6%-7%)平均价5350元/吨(较8月1日涨75) [1] - 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如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与活跃合约收盘价基差2430元/吨(较8月1日持平),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620元/吨(较8月1日降50) [1] 行业资讯 - 美联储戴利称降息时机临近,年内降息次数更有可能大于两次 [1]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 [1] 供需情况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升,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 [1] -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材料产下降、三元材料排产上升,8月碳酸锂排产下降、氢氧化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下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持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1] 库存情况 - 注册仓单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下游紧凑 [1]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8-03 19:26
行业概况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专注于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 [2] - 2025年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由高工锂电、高工产研主办,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等企业赞助 [3][4] 负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主材,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企业囤货导致基数较大 [5] - 预计2025年全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5] - 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比达91%;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品类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6][8] 价格与技术趋势 - 2025Q1负极用焦价格环比上涨超40%,Q2开始下滑但对负极价格影响较小;天然石墨价格因人造石墨挤压小幅下滑 [9] - 新一代储能产品推动人造石墨性能提升:克容量从350mAh/g向353-355mAh/g发展,压实密度从1.6g/cm³提升至1.65g/cm³,快充倍率(4C)产品渗透率突破15% [11] - 硅碳负极小批量出货(6月约100吨纯硅粉),80%用于高端数码领域,动力领域预计2026年规模上量 [11] - 技术发展方向:快充倍率(>5C)、高压实(1.7g/cm³)、高克容 [11] 产品性能要求 -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性能要求:280Ah电池要求压实密度1.5-1.6g/cm³、克容量340-345mAh/g;314Ah电池要求1.6g/cm³、350mAh/g;500+Ah/600+Ah电池要求1.6-1.65g/cm³、350-355mAh/g [13] 产能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状态: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近满产),中小企业多沦为代加工或停工 [13] - 头部企业2025H2-2026年新增产能将依赖中小企业代加工+海外/西部基地扩产,行业产能利用率预计缓慢提升 [13] - 行业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H2或2026H1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13]
锂电负极行业首份半年报出炉,翔丰华毛利率下降6个百分点
华夏时报· 2025-08-02 20: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 [3] - 归母净利润-294.59万元,同比下降107.7%,扣非归母净利润-1479.72万元,同比下降159.65% [3] - 毛利率降至12.3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23个百分点 [3][5]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5.13万元,包括政府补助877.31万元和其他营业外收入及支出447.18万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供应过剩、竞争激烈阶段,电池产业链付款不健康,账期可达3个月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墨负极材料产量110.7万吨,同比增长36%,低于行业预期 [9]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355万吨/年,中国有效总产能339万吨/年,占比96% [9] - 头部企业如贝特瑞、璞泰来等保持盈利,中小厂商深陷成本压力与现金流困境 [4][10] 成本与价格波动 - 2025年1月至2月中旬石油焦价格从3300元/吨飙升至5700/吨,涨幅超70% [7] - 二季度原料价格回落至3800元/吨左右,负极材料价格下调 [8] - 负极材料价格跌幅40%,利润跌幅98%,人造石墨利润从1.4366万元/吨降至239元/吨 [9] - 大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未跟进调价,中小电池厂调价导致部分厂商利润空间受挤压 [7] 产品结构与盈利差异 - 高端产品如快充产品可拉动价格上涨,中低端产品不盈利 [10] - 头部企业凭借产品结构与规模优势维持盈利韧性 [4] - 2024年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22.26%,翔丰华毛利率12.35%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0年-2024年负极材料产能增长320%,产量从45万吨增长至189万吨 [9] - 2022年-2024年供需关系逆转,由供不应求转向过剩 [9] - 行业月均产能利用率63%,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远高于此水平 [9]
负极材料成本再承压:石油焦、椰壳炭价格上涨
高工锂电· 2025-08-01 19:09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年11月18-20日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 包含金球奖颁奖典礼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 总冠名为海目星激光 特别赞助为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包括欣旺达、英联复合集流体等企业 [2] 负极材料成本压力 - 人造石墨关键原料低硫石油焦价格持续上行 7月均价环比涨幅超240元/吨 8月东北炼厂再度提价50-150元/吨 [2] - 椰壳炭价格因东南亚自然灾害导致供应短缺 2025年7月进口含税价突破8000元/吨 影响钠电池硬碳负极和硅碳负极成本 [3] 价格传导与市场应对 - 石油焦涨价推高石墨电极生产成本 头部企业7月中旬将超高功率产品报价上调3%-5% [3] - 生物质硅碳负极正处于千吨级量产放量关键阶段 原料涨价或影响产业化进程 [4] 市场结构与技术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总出货量129万吨(同比+37%) 人造石墨占比91%(117万吨 同比+47%) [5] - 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23%) 硅基负极等新型材料市场份额提升显示技术探索持续 [5] 新兴技术挑战 - 钠电池硬碳负极因椰壳炭涨价面临成本竞争力削弱风险 或在对成本敏感领域流失份额 [4] - 原料价格波动为人造石墨和新兴技术路线均带来成本不确定性 [5]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730
宏源期货· 2025-07-30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2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低位震荡,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升水扩大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下跌但云母价格下跌,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排产上升、6月钴酸锂和锰酸锂排产下降、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上升,终端需求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延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6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上注册仓单不变、社会库存垒库、冶炼厂去库、下游与其他累库 商品情绪波动较大,现货买卖双方分歧较大,市场容易被消息左右,预计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操作上建议买入双跨期权 [3] 相关目录总结 近两周走势 - 2025年7月29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1700元/吨,较昨日降1240元;连一合约收盘价70840元/吨,较昨日降2280元;连二合约收盘价70560元/吨,较昨日降860元;连三合约收盘价70560元/吨,较昨日降86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碳酸锂期货成交量744160手,较昨日降261235手;持仓量300620手,较昨日降77852手;库存12276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近月 - 连一价差 -1420元,较昨日降380元;连一 - 连二价差1700元,较昨日增760元;连二 - 连三价差0元,与昨日持平;基差780元,较昨日增1530元 [3] - 2025年7月29日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777美元/吨,较昨日降28美元 [3] 锂现货价格 - 2025年7月29日电池级碳酸锂(99.5%,国产)平均价73150元/吨,较昨日降750元;工业级碳酸锂(99.2%,国产)平均价71700元/吨,较昨日降70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电池级氢氧化锂(56.5%,CIF中日韩)平均价8.28美元/公斤,与昨日持平;电池级氢氧化锂(56.5%,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42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微粉型/国产)平均价7057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325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5795元/吨,较昨日增40元;三元前驱体523(单品/动力型)平均价76180元/吨,较昨日增40元;三元前驱体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1690元/吨,较昨日增50元;三元前驱体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89865元/吨,较昨日增60元 [3] - 2025年7月29日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6995元/吨,与昨日持平;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0250元/吨,与昨日持平;三元材料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210元/吨,较昨日增2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4990元/吨,较昨日增3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495元/吨,较昨日降180元;磷酸铁锂(中高端储能型)平均价31875元/吨,较昨日降180元;磷酸铁锂(低端储能型)平均价29520元/吨,较昨日降170元 [3] - 2025年7月29日钴酸锂(60%、4.35V/国产)平均价220450元/吨,较昨日增50元 [3] - 2025年7月29日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平均价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 2025年7月29日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170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775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钴酸锂用)平均价0元/吨,与昨日持平;电解液(锰酸锂用)平均价14450元/吨,较昨日增50元 [3] - 2025年7月29日电解钴(≥99.8%)平均价256500元/吨,较昨日增3000元;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51100元/吨,与昨日持平;四氧化三钴(≥72.8%,国产)平均价208650元/吨,与昨日持平 [3] 库存情况 - 2025年7月29日SMM碳酸锂库存中冶炼厂42815吨,较上周增1544吨;下游44970吨,较上周增1660吨;合计143170吨,较上周增550吨 [3] 行业资讯 - 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9%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经贸议题及时交流 [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部分自媒体发布的光伏行业反垄断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3]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同比增长37%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8:26
智通财经APP获悉,GGII数据显示,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 几大主材,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预期到价格上涨,企业囤货,导致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基数较大。预计 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 电池产品 | 对人造石墨主要要求指标 | | --- | --- | | 280Ah | 压实密度:1.5-1.6g/cm3; 克容量:340-345 mAh/g | | 314Ah | 压实密度:1.6g/cm3;克容量:~350mAh/g | | 500+Ah、600+Ah | 压实密度:1.6-1.65g/cm³; 克容量:350-355mAh/g | 从细分产品结构看,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比达91%; 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占比提升0.2个百分比,主要系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2024年-2025年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结构(%) 备注:硅基负极材料为复合后口径;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