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长安的荔枝》经济学:带火岭南荔枝只是开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8:43
剧集热度与市场表现 - 《长安的荔枝》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破26000,进入爱看俱乐部[1] - 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11.2%[1] - CCTV-8黄金档收视多项数据同期排名第一[1] 影视带货效应 - 京东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560%[5] - 美团"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增长143%[5] - 联名荔枝礼盒及"同款美食"搜索词登顶美食榜[5] - 主演雷佳音等通过视频推广荔枝[6] - 剧方联动文旅发起话题活动长安的荔枝就适合边吃边看[6] 文旅联动与IP开发 - 西安与广州举办超前观影会强化沉浸体验[13] - 剧集相关景点攻略带动游客打卡[13] - 广东茂名打造荔枝IP及中国荔枝博览馆[6] -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因《妖猫传》游客量增长15%[19] 行业变现模式 - 《熊出没》衍生品覆盖20大类3000多种产品[9] - 光线传媒计划打造中国版迪士尼乐园[22] - 爱奇艺立项扬州、开封中型乐园项目[23] - 迪士尼乐园体验板块收入88.89亿美元[20] 历史案例参考 - 《来自星星的你》带动炸鸡啤酒套餐单日销量破千套[7] - 韩国鸡肉进口量因该剧效应创10.7万吨新高[7] - 《我的阿勒泰》推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88.25%[15]
头部影视企业西南总部落子成都市郫都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2:19
公司动态 - 壹同制作(成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成都影视城 标志着导演陈思诚的西南总部正式扎根蓉城 [1] - 壹同制作与成都影视城管委会 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传媒学院 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涵盖产业投资 内容策划 影视产业生态建设 人才实践融合等领域 [1] - 科幻剧《群星》正式开机 由腾讯企鹅影视 成都腾讯新文创科技联合出品 壹同制作参与联合出品 陈思诚担任监制 [1] 行业生态建设 - 成都影视城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覆盖剧本孵化 拍摄制作 后期特效等环节 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成都影视城已建成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包括数字光影街区 超高清科创中心 "视界一号"亚洲最大单体摄影棚等 [2] - 正在加快建设12个高科技摄影棚(含动作捕捉 虚拟拍摄)及配套酒店 剧组公寓 预计年内竣工 [2] 政策与资源支持 - 郫都区推出20条专项政策 涵盖制作补贴 获奖奖励 版权交易等内容 [4] - 省电影局 广电局在成都影视城设立下沉审批窗口 大幅缩短项目立项与成片审查周期 [4] - 影视城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低息贷款产品 提供资金支持 [4] - 成都影视城拥有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两大国家级平台 [2] 区位优势 - 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为科幻影视等多元题材创作提供有利环境 [1] - 郫都区依托多所专业院校和成熟人才培养体系 具备充沛的影视人才资源储备 [1] - 成都影视城是四川影视产业"一核多极"中的"一核"所在地 首批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2] 服务机制 - 成都影视城推行"服务专员"制度 全程跟进入驻手续办理 拍摄协调等环节 实现"拎包入驻" [2]
TVB将再拍笑傲江湖
第一财经· 2025-06-12 22:19
公司动态 - TVB在广州举行大湾区影视华采发布会 宣布与腾讯 华为 科大讯飞达成战略合作 将在影视剧制作 音乐创作和AI领域推进发展 [1] - TVB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签署《影视剧集联合制作合作备忘录》 将联合制作《笑傲江湖》和《玫瑰战争》两部剧集 [1] - TVB与华为 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 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应用 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1] - TVB演员陈豪表示将增加在内地取景拍摄 展示更多内地美景 [1] 财务表现 - TVB 2024年度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8 51亿元 主要来自与优酷 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 [2] - TVB预计2025年全年EBITDA将持续攀升 并实现全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正 [2] 内容制作 - 《新闻女王2》有望在2024年播出 [2] - 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金庸武侠经典《笑傲江湖》和都市情感剧《玫瑰战争》 [1]
TVB携腾讯、华为与科大讯飞加码内地市场,3年内拟建全国影视核心基地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52
合作与战略 - TVB宣布与腾讯、华为及科大讯飞达成合作,共同拓展内地市场业务,涉及影视剧制作、音乐创作和AI等领域 [1][8] - TVB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签署《影视剧集联合制作合作备忘录》,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金庸武侠经典《笑傲江湖》和都市情感大剧《玫瑰战争》 [8] - TVB与华为、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8] 业务拓展与多元化 - TVB加强与内地合作,包括与优酷、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以及派出演员参与内地综艺节目和直播业务 [4] - TVB演员积极尝试内地市场,包括拍摄合拍片、举办音乐见面会、参与直播业务及运营社交媒体账号 [4] - 公司计划3年内建成全国影视制作核心基地,吸引全球创意人才,服务各类合拍项目 [9] 财务表现 - TVB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32.58亿港元,同比减少2%,股东应占亏损收窄35.63%至4.91亿港元 [9] - 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8.51亿元,主要受益于与优酷、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 [10]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EBITDA将持续攀升并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为正 [10] 制作模式与效率 - TVB合拍剧平均整合300~350名内地专业影视制作人员,形成30~45天筹备期、120~140天拍摄期的产业联动模式 [9] - 公司已在大湾区合作多个合拍项目,如《新闻女王》《企业强人》《反黑英雄》《黑色月光》等,取得不错成绩 [9]
百纳千成: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12 18:27
公司股权变动 - 信息披露义务人刘德宏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06,218股,占总股本比例降至0.0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4.99999%,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 [4][5] - 刘德宏计划在2025年6月11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418,896股,占总股本1% [4] - 自2015年5月13日至2025年6月12日期间,刘德宏累计减持21,561,618股,持股比例从10.06%降至4.999999%,变动比例达5.06% [5][6] 权益变动方式 -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及被动稀释,其中大宗交易减持均价区间为4.63元/股至65.13元/股 [5] - 被动稀释导致持股比例累计减少2.02%,主要发生在2016年9月30日(-1.18%)、2020年12月31日(-0.67%)等时点 [5] - 2025年6月12日减持后,刘德宏持有47,094,382股,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6] 权益变动影响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重大影响 [6] - 刘德宏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且其持股无质押、查封或冻结等权利限制 [6] - 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继续减持可能,若达到披露标准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信息披露义务人背景 - 刘德宏国籍为中国,住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未在其他上市公司持股超5% [3][4] - 本次减持目的为个人资金需求,且此前6个月内无二级市场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4][7]
微而不弱 短而益精
人民日报· 2025-06-11 16:18
微短剧《狮城山海》的制作与创新 - 投资过亿的《狮城山海》全程在海外取景,单在马来西亚拍摄95天,打造超过2.4万平方米的南洋历史文化街 [1] - 该剧摆脱"粗制滥造"标签,向"长剧质感"和"电影感"靠拢,实现精品化探索 [1][2] - 通过台网排播结合微短剧快节奏与长剧追剧体验,更新了业界对微短剧的认知 [2] 微短剧行业分类与发展方向 - 微短剧分为三类:10-20分钟横屏短剧(精品化方向)、3分钟竖屏短剧(主流市场)、1分钟小程序剧(付费/广告模式) [2] - 《狮城山海》作为20分钟横屏短剧,推动行业重新思考精品化路径 [2] - 行业需解决快节奏下叙事拖沓、人物动机铺垫不足等问题,平衡主支线篇幅 [2] 内容价值与文化表达 - 以热血故事反映华人"下南洋"艰苦历程,传递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精神内核 [1] - 通过错落有致的现实描摹,完成主流价值观表达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1][2] - 南洋风情场景的精雕细琢使文化符号跃然屏上,增强观众沉浸感 [1]
说好的影视寒冬,有人却在抢滩经纪业务
36氪· 2025-06-09 17:30
影视行业经纪业务布局趋势 - 正午阳光时隔8年重新布局经纪业务 通过旗下得艺公司签约"00花"沈佳钰及老戏骨闫妮 得艺由董事长侯鸿亮之子控股[1] - 头部剧集制作公司普遍加码经纪业务 柠萌影视、耀客传媒、西嘻影业等均签约大量新人演员[3] - 电影圈经纪公司抱团推新人 时代峰峻等六家公司联合推出"00花"组合 艺人手握多部主演电影存货[3] 制作公司转型动因 - 盈利压力驱动转型 柠萌影视2024年影视版权收入5.91亿元 同比下滑48.07% 在播出数量相同情况下收入腰斩[5] - 选角话语权争夺加剧 传统选角公司衰落(浩瀚星缘转型/斯年影视解散) 平台经纪业务扩张倒逼制作公司入局[5][7] - 群像剧市场兴起助推签约策略 《小巷人家》等剧为新人提供曝光机会 正午同步签约新人与老戏骨[11] 平台系经纪业务竞争格局 - 腾讯视频重点押宝艺人包上恩手握三部女主待播剧 孟子义/李昀锐等艺人通过平台剧集初步验证捧人效果[20][22] - 爱奇艺经纪体系最成熟 果然娱乐/超级向上等子公司形成资源内循环 头部艺人李一桐等后期可接外戏[22] - 阿里大文娱布局最激进 控股天浩盛世并成立小兰花公司 但存在艺人因作品扑街被"退股"风险[24] 头部艺人经纪公司新动向 - 杨幂成立天伊娱乐签约林更新等资深艺人 商务资源保持强势 年商代数量保持行业领先[12][14] - 高圆圆旗下宜和星光签约贾静雯等艺人 个人商代数量达17个 比肩当红95后小花[14] - 导演系公司资源优势突出 郭帆/陈思诚等导演旗下新人可获得主演机会 如蒋奇明接连获得搭档沈腾等资源[1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科班毕业生签约方转变 平台系与制作公司签约量已超越传统经纪公司 欢娱/耀客等制作公司签约量居前[9] - 艺人培养模式迭代 平台需要头部艺人"抬咖"与新人"垫脚" 制作公司批量签约00后形成资源置换[24] - 流量造星效率下降 行业更注重角色适配度 配角出彩机会增加推动制作公司艺人储备策略[24]
多方解读“广东影视政策15条”:精准务实直击行业痛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14:01
广东影视产业政策解读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影视政策15条"),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是全国首个综合性影视政策 [2] - 政策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等9方面提出15项举措,被业界评价为"务实精准" [2] - 2024年广东电影剧本备案247部,申请龙标69部(全国第三),备案立项电影票房较2023年翻番,过亿影片7部,过千万影片20部 [3] 影视产业链扶持措施 - 政策形成电影全产业链闭环支持,覆盖剧本孵化、拍摄、发行、交易、科技进步及影院升级 [3] - 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重点支持青年电影人创作 [4] - 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协调在校生到剧组实践,提供实习基地、训练营及器材租赁优惠 [4]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 "繁星计划"由广东省电影局、文联指导,省电影家协会主办,2024年推出,目标为发掘本土创新电影人才 [7] - 2023年计划入选10部作品,5部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2部进入戛纳电影节 [7] - 解决青年电影人资金、人脉、资源三大难题,提供资金扶持、创作指导、资源对接及人才库优先权 [7] 行业反响与预期影响 - 政策被评价为"强心针",系统性支撑全产业链生态,提升创作方向指引与服务激励力度 [5] - 预计将吸引全国人才汇聚广东,推动从"第一票仓"向"创作强省"转型 [5] - 政策力度大且针对性强,有望推动广东文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8]
演员正在成为短剧生态的核心资源
36氪· 2025-06-07 10:02
短剧演员生态升级 - 短剧演员签约公司成为行业趋势,艺人业务成为短剧生态精细化运营方向,体现在演员重要性提升、流量转化需求增强、商务拓展成为新出路[1] - 短剧精品化推动演员演技成为核心标准,但市场缺乏规范导致演员涨价、档期难约等问题,催生专业化经纪平台如横竖有戏[1][6] - 头部演员成为短剧核心资源,流量对剧集商业价值至关重要,制作公司通过签约艺人保障内容并探索商务变现[1][8] 经纪环节专业化 - 横竖有戏成立半年签约100+短剧演员,采用外形评估、试戏等标准化流程,聚焦应届表演系毕业生和新人[3][6] - 平台建立演员分档和透明定价体系,新人价定为千元/天,头部演员4-5万/天,通过微信群对接制作方需求[6] - 短剧演员职业生涯周期仅2-3年,需快速转型,横竖有戏提供台词培训并推荐优秀演员至长剧剧组[7] 制作公司新策略 - 头部制作公司如听花岛、麦芽签约核心演员避免资源流失,部分公司要求新人签订3-5部戏合约[8][14] - 短剧演员片酬天花板较低(如柯淳走红后仍维持2万/天),制作公司转向商务合作如品牌代言、综艺等变现[9][11] - MCN公司如麦芽娱乐通过短剧孵化KOL,结合直播带货等商业变现,并启动高校招募计划培养复合型人才[14] 长短剧联动趋势 - 欢娱、柠萌等长剧公司从短剧挖掘新人,如滕泽文、刘擎等进入长剧《玉茗茶骨》,于正认为短剧演员演技优于长剧[15][17] - 短剧成为新人快速走红渠道,试错成本低、爆款概率高,如演员申浩男2年参演100部短剧[19] - 柠萌旗下心心传媒签约短剧演员马秋元并安排长剧女二角色,唐人红果签约短剧男主姚冠宇[17]
中金:维持阅文集团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6-06 14:3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阅文集团2025/20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不变 现价对应20 1/17 5倍2025/2026年Non-IFRS P/E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36港元 对应2025/2026年25/21倍Non-IFRS P/E 有21 4%上行空间 [1] IP衍生品业务发展 - 2024年衍生品GMV突破5亿元 其中卡牌GMV突破2亿元 主力IP包括《全职高手》《庆余年》《诡秘之主》等 [2] - 已开设8家线下门店 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二次元商圈 并通过分销覆盖线上线下销售网点 [2] - 2025年计划加速轻软周边产品产出 注重GMV和利润平衡 团队年轻化且IP资源丰富 [2] - 通过参投卡牌公司Hitcard等释放IP变现空间 [2] 新丽传媒内容储备 - 2025年剧集储备包括《独身女人》《除恶》《扫毒风暴》等 电影《神探》 [3] - 2026年计划推出《庆余年3》《赘婿2》等 预计2025年新丽传媒利润为3 8亿元 [3] - 在线阅读业务2025年或同比企稳 [3] 产业链布局 - 收购艺画开天26 67%股权 总代价3 25亿元 持股比例提升至31 48% [4] - 艺画开天2023/2024年税前净亏损分别为6100万元/2 24亿元 核心业务为动画(《灵笼》)及游戏开发 [4] - 双方在IP价值链互补 阅文强于文学IP全链运营 艺画开天擅长3D动画及叙事游戏开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