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龙岗新锐文化企业首部剧情长片入围上影节“亚洲新人单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2:03
导演史任飞凭借《夏坠》展现出深刻的叙事洞察力,以一场看似偶然的坠物事件为切入点,揭示当代家 庭伦理、青春成长与道德困境的多重张力。 近日,由龙岗本土初创企业——深圳市余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长片《夏坠》,成功入围2025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 作为该公司出品的首部长片,《夏坠》自立项以来即备受行业关注,剧本阶段入围2021年山一女性影展 创投会,制作中影片入选2023年第32届金鸡百花创投大会WIP单元特别关注项目,获2023年第17届 FIRST青年电影展WIP单元主理人特别推介及惊喜发现两个奖项。从剧本孵化、筹备、拍摄到后期制 作,整个制作过程均在深圳本地完成,浓缩了对这座城市的现实关照与青春思考,构建出极具现实质感 的青春成长叙事。 近年来,龙岗区出台多项扶持影视产业的专项政策,这对年轻创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信心来源。 正是在这一政策环境的鼓励下,余光文化更坚定了坚持原创、精耕内容的方向。无论是取景协调、政策 对接还是拍摄服务保障,龙岗区都给予了重要支持,为影片顺利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余光文化首部长片项目,《夏坠》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起点,也成为龙岗打造文化原创高地的真 实写 ...
AI碰上影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科技日报· 2025-06-05 09:20
AI在影视产业的应用现状 - AI最早应用于辅助传统影视制作 如2017年中影团队首次将AI生成技术用于电影视频素材修复 [2] - AI技术已用于虚拟拍摄 特种电影制作等领域 如《安国夫人》运用AI生成虚拟场景减少实景拍摄成本 [2] - 2024年以来伴随大模型发展 纯AI生成视频开始出现 如国产大模型在生成视频连续性上取得突破 [2] - 我国首部纯AI生成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3天内播放量突破3500万 [1] - AI短剧画质已达网络电影水平 但在细腻表演上与真人仍有差距 如眼神空洞 [3] 影视AI技术发展趋势 - 专业化趋势 现有AI大模型难以生成高品质影视作品 需针对影视应用设计 [4] - 通用化趋势 目前AI技术多针对单个影视作品研发 缺乏通用性 [4] - 建立自主智能影视制作体系 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AI大模型 [4] - 2024年6月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成立 标志AI生成影视作品进入"觉醒"阶段 [3] - 今年可能迎来技术奇点 若AI短剧实现盈利 将打通投资和收益的正向循环 [3] 影视AI面临的挑战 - 影视数据标注门槛高 涉及艺术创新 需专业人员分析解读 [5] - 复合型人才不足 需既懂影视制作又懂AI技术的人才 [5] - 影视和科技行业存在巨大隔阂 沟通困难 [5] - 中影研制视频修复模型耗时两个多月 其中1个半月浪费在反复沟通上 [5] AI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AI可提质降本增效 如《只此青绿》诗意镜头从7人7天缩短为1人半天完成 [8] - 将颠覆传统产业格局 影视后期公司从末端走向前端 开始智能化转型 [8] - 开辟新赛道 AI电影成本远低于传统电影 降低行业资源门槛 [8][9] - 部分演员可能被取代 特别是演技差 仅靠颜值的演员 [1][7] - 未来将进入真人和数字演员共存阶段 优秀演员仍不可替代 [7][8] AI影视的延伸影响 - 技术可延伸至广告 教育 直播 文旅等其他产业 [9] - 影视后期企业掌握大量视听数据资产 可带动万亿级视听市场 [9] - 将推动影视产业真正走向由创新 创意驱动 [9] - 如《兴安岭诡事》技术计划拓展至教育领域 [9]
Meta斥资数百万美元牵手好莱坞 欲推高端VR头显叫板VisionPro
快讯· 2025-06-05 02:26
行业动态 - Meta正寻求与好莱坞合作 为其计划明年推出的高端虚拟现实头显获取独家内容 [1] - 公司已与迪士尼和A24等娱乐品牌及一些规模较小的制作公司进行洽谈 [1] - Meta愿斥资数百万美元购买基于知名知识产权的系列或独立沉浸式视频内容 [1] 产品策略 - 新设备内部代号为"Loma" 比目前市面上的Meta Quest虚拟现实头显更强大 视频保真度更高 [1] - 设计类似于一副大眼镜 更像是Meta的雷朋AI眼镜 连接着一个用户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小型设备 [1] - 计划为这款设备定价低于1000美元 高于Quest 300美元的起售价 但低于VisionPro 3500美元的基础价格 [1] 市场竞争 - 高端VR头显将直接与苹果的VisionPro竞争 [1] - 通过独家内容吸引消费者购买其虚拟现实设备 [1]
中视传媒: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8:23
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 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向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提供不超过7000万元流动资金,年利率不低于2.1%,期限不超过7个月 [1] - 资金用途为补充中视北方日常流动资金,通过工商银行北京西客站支行执行,可分笔提用并要求2025年12月31日前还清 [1][4] - 该议案经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1]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中视北方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业务包括节目制作、技术开发服务及影视设备租赁 [2] -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总资产25885.32万元,净资产19304.33万元,资产负债率25.42%,营业收入40425.46万元,净利润171.54万元 [2] - 公司持股80%,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持股20%,中视北方信用良好且无重大或有事项 [2][3] 协议主要内容与风控措施 - 委托贷款协议明确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公司通过委派董事及管理人员掌握中视北方经营状况 [4] - 贷款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比例5.44%,不会对日常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4] - 中视北方承诺按协议使用资金并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公司建立还款监督机制 [4] 董事会评估结论 - 董事会认为中视北方具备偿债能力,本次资助有助于其生产经营且风险可控 [5] - 截至公告日,公司未向中视北方提供过其他财务资助 [6]
中视传媒: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8:12
董事会决议公告 - 中视传媒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6月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参加表决董事9位,实际参加9位,符合法定程序[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30日通过电子邮件及专人送达方式发出[1] 子公司经营范围扩展 - 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新增经营范围包括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除外)、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等5项业务[1] - 同步修订《中视北方章程》,修订内容需经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通过[1] 委托贷款安排 - 公司拟通过工商银行北京西客站支行向中视北方提供不超过7000万元委托贷款[2] - 贷款年利率不低于2.1%,期限不超过7个月,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还清[2] - 授权经营管理层签署具体协议并监督资金使用及偿还[2] 股东大会召开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2]
短剧拍摄基地纷纷涌现 赋能产业融合作用明显
中国经营报· 2025-06-04 17:41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用户增长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4亿元,超越电影票房,2025年预计达634.3亿元 [1] - 截至2024年12月,网络视听用户达10.91亿,其中微短剧用户占比超52%,达5.76亿 [1] 微短剧产业配套发展 - 铜官窑竖店影视基地项目签约,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短剧拍摄影视基地,以"短剧生产+产教融合"为核心 [1] - 基地预计成熟后年均可产出300部精品短剧,带动数万人就业 [1] - 国内已有十多家微短剧拍摄基地,包括北京华坞、上海联盟、北方基地等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发布《微短剧管理办法》,实施"分级分类审核"和"白名单"制度,推动行业精品化 [2] - 广告市场增长、付费市场潜力及衍生产品开发为行业扩张提供动力 [2] 拍摄基地的行业与经济价值 - 拍摄基地提供集中创作空间和资源共享,降低制作成本,促进合作 [3] - 基地吸引影视从业者及游客,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服务业繁荣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需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注重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服务质量与竞争力 [3]
2025属火的行业,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03 01:53
2025属火的行业概述 - 2025年属火的行业包括能源、科技、互联网、文化娱乐等 [3] 行业特点 - 能源行业具有热能性、光电性、燃热性等特点,象征着光明和活力,主要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4] - 科技行业具有创新性和变革性,象征着智慧和进步,包括人工、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 [4] - 互联网行业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象征着信息的流通和连接 [4] - 文化娱乐行业具有文化性和娱乐性,象征着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包括影视制作、游戏开发、音乐产业等 [4] 发展趋势 - 能源行业将面临转型压力,但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将迎来发展机遇 [5] - 科技行业的技术突破将推动社会效率提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5] - 互联网行业在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将进一步推动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应用,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5] - 文化娱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推动下 [5] 发展前景 - 2025年属火的行业在能源、科技、互联网、文化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 - 这些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5]
为推广普及虚拟制作技术 爱奇艺(IQ.US)大幅降低系统使用价格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14:51
虚拟制作技术发展 - 虚拟制作技术通过"所见即所得"和"现场直出式"特点获得影视创作团队关注 [1] - 公司宣布自2025年6月1日起将虚拟制作系统使用价格从16万元/天最低降至3.5万元/天以降低技术门槛 [1] - 公司通过推广虚拟制作技术助力内容创作团队实现更高质量创作和提质增效 [1] 公司虚拟制作设施建设 - 公司2020年底在河北大厂投资建设软硬件一体XR虚拟制作系统 [1] - 2022年在浙江横店搭建2400平米虚拟摄影棚 [1] - 2024年将横店影视产业园13号棚升级为虚拟摄影旗舰棚,配备500平米沉浸LED幕墙和200+FPS高速拍摄能力 [2] - 公司首创百吨级美术置景电动旋转地台,解决LED屏幕限制并减轻置景工作量 [2] 技术创新与专利 - 公司整合20余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建立IQStage技术平台并获得北京智慧广电重大奖励 [4] - 自研虚实景深匹配、色彩匹配、灯光匹配等专利技术实现极致虚实融合效果 [4] - 虚拟引擎联动灯光系统实现光线延时匹配、雨雪特效匹配等电影级创作效果 [4] - IQStage拍摄画面95%无需后期特效 [4] 项目应用与行业地位 - 公司虚拟制作系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6] - 公司制作国内首部虚拟制作剧集《云之羽》和难度最大的《大梦归离》 [6] - 过去一年使用虚拟制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 [6] - 2025年发布多部新作虚拟制作花絮包括《狐妖小红娘 王权篇》等 [6] - 虚拟制作技术被认为是影视工业化前沿技术,国内应用处于稳步落地阶段 [6]
中国影视产业重心南移,“江浙沪”成了最大赢家?
虎嗅APP· 2025-05-31 18:30
中国影视产业重心南移 核心观点 - 中国影视产业呈现"南升北降"格局,长三角地区成为项目聚集地,北方影视基地如青岛东方影都、北京怀柔等面临空置困境 [3][5][7] - 产业南移由政策扶持、产业集群效应、交通便利性及性价比共同驱动,横店辐射形成的长三角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16][17][18] - 轻资产运营模式成为行业下行周期中影视基地生存的关键,北方重资产投入的产业园面临成本回收难题 [21][22] 北方影视基地衰退原因 - **项目锐减**:青岛东方影都2024-2025年仅3部电影立项,综艺项目自《舞台2023》后断档,怀柔基地1/3剧组为短剧 [7][9] - **成本劣势**:青岛影棚租金达2-5元/平米/天,千万级场租门槛劝退中小剧组,南方普遍低至1元/平米/天 [11] - **地理局限**:北方季节性气候影响拍摄,青岛交通非枢纽属性增加转场难度,长三角可实现"一日达"资源调度 [12][13] 长三角崛起关键因素 - **产业集群**:无锡影都2024年承接20+项目,湖州承接横店溢出古装剧,苏州聚焦短剧,扬州布局电影基地 [16] - **政策红利**:江苏省对获奖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票房超1亿影片追加300万补贴,无锡提供注册至龙标全流程服务 [18] - **服务优化**:无锡影都协调周边酒店将剧组住宿成本压至100元/晚,整合景区资源提供外景支持 [21] 行业转型方向 - **轻资产运营**:10-20个中小型影棚组合更适应当前市场,外包服务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东方影都式配套闲置 [22] - **业态多元化**:北方基地转向短剧承接,南方依托横店资源保持电影/综艺/剧集全品类覆盖 [7][16] - **成本重构**:南方通过集群效应降低群演、设备调度边际成本,形成租金与服务综合性价比壁垒 [17][21]
“微短剧+”惊艳香江!集体“出海”!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21:47
微短剧+文旅融合 - 活动以"微短剧+文旅"为重点 发布国际合作传播优质项目 借助大湾区区位优势推动微短剧出海 [1] - 港澳影视力量推出"跟着电影游香港"文旅融合项目 联动湾区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 [3] - 广州市塱头村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 通过微短剧展现岭南传统村落之美 [4] 国际合作与文化传播 - "驼小驼Tuoxiaotuo"AI数字文化IP全球传播项目展示科技赋能文化输出 [2] - "That's Books"海外平台精选中国微短剧在阿拉伯地区上线 [2] - 国际影视团队参与构建AI数字动漫影像推优体系 助力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 [2] 经典IP创新开发 - 香港银都机构将《白发魔女传·天山雪》《72家房客·大院新生》改编为系列短剧 [3] - 港澳影视主创团队发布《爱·共生·逆世代:随机联盟》《欢迎入住半步多》等原创作品 [3] 多业态融合创新 - "微短剧+国际传播"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传递各国故事 [5] - "微短剧+娱乐新消费"通过AI虚拟人物与真人互动打破次元壁 [5] - "微短剧+微综艺"以短剧形式讲述非遗传承故事 [5] 地域文化联动 - "百部精品微短剧城市共创"项目形成"一城多剧"特色模式 [6] - 陕西榆林、山西长治黎城通过微短剧推介当地旅游资源 [6] 科技赋能创作 - AI生成式技术成为活动焦点 科技赋能文化输出 [7] - 用AI技术还原黄崖洞保卫战 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8] 行业发展前景 - 微短剧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9] -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合作深化 微短剧有望成为文化出海创新引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