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从流量到存量,留下客户是三大巨头下一道难题
钛媒体APP· 2025-07-31 18:53
外卖大战现状 - 外卖补贴大战持续升级,美团发放咖啡茶饮0元通兑券,淘宝闪购增加免单卡概率,日订单连续两个周末超9000万单[1]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在外卖行业投入补贴达200亿人民币,商家承担部分红包成本并支付20%平台费[1] - 美团日订单创1.5亿历史纪录,阿里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9000万,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从70%降至60%[3] 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以"0佣金"和骑手五险一金切入市场,招募15万全职骑手,启动25-20元超级补贴模式[2] - 美团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优化骑手权益取消超时扣款[2] - 阿里联合饿了么上线淘宝闪购,实施双线作战策略,投入500亿补贴计划未来12个月[6] 平台战略分析 - 京东转向品质外卖赛道,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投入10亿现金,目标3年建10000家七鲜小厨[14] - 美团通过拼好饭模式降本增效,发展歪马精酿等自有品牌,强化配送系统精细化运营[15][16]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资源构建超级消费APP,计划3年推出10万家近场官方旗舰店[17] 行业影响 - 即时零售带动线上熟食、酒水乳饮品类单量翻倍增长,推动140万商家订单和实收双增长[8][9] - 外卖骑手月收入涨幅超20%,众包骑手数量增长120%,月均收入达12500元[10] - 消费习惯向"30分钟买万物"转变,非餐饮商品成为新战场,本地生活服务品类扩展[9][12]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形成多平台差异化竞争格局,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效率和生态壁垒建设[18] - 美团面临阿里生态协同优势挑战,需平衡补贴投入与用户留存[17] - 京东需解决高频重资产模式下的用户习惯培养和成本平衡问题[14]
美团盘中一度跌超5%
新浪财经· 2025-07-31 15:24
公司股价表现 - 美团股价开盘跌逾4%,盘中一度跌超5%至121港元,创逾两周新低,总市值7405亿港元 [1] - 股东Prosus近期减持行为是股价下跌主因,过去两周已出售价值约2.5亿美元的美团股票 [1] - Prosus当前持有美团2.575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足5% [1] 股东Prosus背景 - Prosus为南非Naspers子公司,全球最大科技投资机构之一,持有腾讯约29%股份 [1] - 投资组合包括携程、Delivery Hero、PayU、Meesho及巴西外卖平台iFood [1] 美团海外扩张战略 - 计划投资10亿美元进军巴西外卖市场,建设全国即时配送网络 [1] - 中东外卖品牌Keeta在沙特4个月内占据10%市场份额,进入前三 [2] - Keeta在沙特推出均价15沙特里亚尔(约28.1元人民币)优惠套餐,配送时间缩短至20-30分钟 [2] - 摩根士丹利预计GCC国家外卖市场规模2028年达300亿美元,2024-2028年CAGR为15% [2] - 美团目标占据GCC地区20%市场份额,预计新增收入15亿美元 [2] 市场竞争影响 - 美团巴西扩张直接威胁Prosus旗下iFood业务,后者2025财年EBIT利润率达27% [2] - 中东布局间接影响Prosus投资的Talabat平台(隶属Delivery Hero SE) [3]
浣熊餐厅、七鲜小厨,餐饮行业的“鲶鱼”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13:27
外卖大战现状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单 [3] - 饿了么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 [3]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内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5] - 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平台 [6] 平台竞争策略与观点 - 美团高管称公司是被动卷入价格战 列举2018年无锡案例说明补贴战未带来增量增长 [3][4] - 阿里最初未计划发起竞赛 双方防御动作被误解为进攻 [5]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 强调通过供应链盈利而非前端餐饮竞争 [20] 行业创新模式 美团浣熊餐厅 - 截至6月30日已在北京等地运营10家门店 入驻品牌包括老乡鸡、德克士等100多个 [10] - 目标三年内建设1200家门店 单店一线城市基建投入200万-300万元 [11][14] - 采用集合式外卖场地 支持跨品牌点餐与统一配送 [12] 京东七鲜小厨 - 投入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 计划开发1000道招牌菜 [18] - 合伙人仅需参与菜品研发 京东负责选址、建店及运营 [18] - 定位10-20元价格带 承诺合伙人100万保底分成 [2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短期价格战使消费者受益(如奶茶从20元降至几元)但长期可能挤占食品安全、配送效率等资源 [7] - 浣熊餐厅与七鲜小厨被视为突破传统外卖内卷的新模式 [9][22] - 京东试图利用供应链优势打造平台式餐饮样本 美团通过多样化供给覆盖多元需求 [13][22]
Grab (GRAB)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集团MTU创历史新高,按需GMV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1%,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8% [5] - 连续第十四个季度调整后EBITDA增长,过去十二个月调整后自由现金流扩大至2.29亿美元 [6] - 广告业务本季度达到1.7%的GMV渗透率,广告收入年化运行率达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 [25][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出行业务 - 交易量同比增长23%,MTU增长16%,GMV同比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 [14][15] - 本季度利润率为8.7%,接近9%以上的稳态利润率目标 [17] - Saver出行占移动出行交易量约三分之一,高端出行交易占比达两位数且预计持续增长 [50][51] 配送业务 - GMV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加速增长19%,新推出产品GMV增速是现有产品的三倍,占配送GMV的三分之一 [21][22] - Seva贡献了第二季度配送交易的34%,去年同期为28% [24] - 板块利润率从去年的1.5%扩大34个基点至本季度的1.8%,EBITDA同比增长50% [25] 金融服务业务 - 第二季度Grabfin和数字银行的总贷款处置额按年化运行率接近30亿美元 [6] - 到年底贷款组合预计达10亿美元,上半年环比增长32%,预计下半年达41% [81][82] Grab Mart业务 - 本季度增长速度快于核心业务,MTU创历史新高,目前占配送业务不到10% [6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该地区规模约为下一个最大竞争对手的3.5倍 [3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以产品和技术驱动增长,加强成本控制,实现盈利性增长和自由现金流生成 [6] - 与政府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参与社会项目,支持旅游等行业发展 [11][12][13] - 加大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计划与更多全球AI和无人驾驶AV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探索新的就业机会,开展更多试点项目 [31][32] - 采取投资产品驱动增长的策略,在配送和移动出行业务中注重用户获取和留存,通过规模经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14][21] - 优先考虑有机增长,谨慎进行资本配置,关注M&A机会,暂无新的股票回购计划 [39][40][4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产品投资具有韧性,预计2025年按需GMV增长将加速,下半年调整后EBITDA将显著强于上半年 [10][11][13] - 对配送业务中期利润率改善有信心,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利润率将逐步提高,长期目标是达到4%以上的稳态利润率 [25][48][49] - 移动出行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稳态利润率目标为9%以上 [17][52] - 金融服务业务预计在2026年实现收支平衡 [83][84]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区域公司成本环比增长约9.5%,与按需GMV增长势头基本同步,预计未来同比增长10% - 12%,利润率将提高100 - 150个基点 [58][59] - 在线杂货在东南亚的渗透率不到5%,Grab Mart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占配送业务不到10%,但增长速度快于食品配送 [60][6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前景的影响及是否看到消费疲软 - 公司自2023年以来注重产品的可负担性,产品投资增强了公司的韧性,是逆周期企业 未来将继续与政府和监管机构合作,有信心实现可持续和盈利性增长,预计2025年按需GMV增长加速,下半年调整后EBITDA更强 [10][11][13] 问题2: 移动出行业务交易量增长策略及未来趋势 - 公司将规模经济收益再投资以提高平台可及性和使用率,带动交易量同比增长23%,吸引新用户并提高留存率,形成良性循环 移动出行MTU增长16%,GMV增长强劲,对盈利能力影响不大,利润率接近稳态目标,该策略可持续 [14][15][17] 问题3: 配送业务中低价产品对利润率的影响及平衡策略,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商业推广时间和合作进展 - 配送业务通过产品驱动增长,新推出产品和付费会员计划等带来新用户和GMV增长,尽管低价产品交易占比增加,但利润率仍有所扩大,中期有望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和增加广告收入提高利润率 公司积极投入自动驾驶领域,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合作和试点项目 [21][22][25][31][32] 问题4: 移动出行GMV增长放缓、票价下降的市场情况及竞争态势,以及资本分配计划和股票回购计划 - 移动出行AOV下降4%是公司主动策略,旨在创造未来增长管道,交易增长表明策略有效 公司在该地区规模约为竞争对手的3.5倍,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可持续竞争 资本分配优先考虑有机增长,关注M&A机会,已完成5亿美元股票回购,暂无新计划 [35][36][38][41] 问题5: 配送业务消费者激励支出展望及利润率扩张速度,以及移动出行业务中低价和高端出行的贡献比例变化 - 配送业务未来两个季度利润率有望改善,广告收入将是重要贡献因素,长期目标是达到4%以上稳态利润率 移动出行业务中Saver出行占比约三分之一,高端出行交易占比达两位数且预计持续增长 [48][49][50][51] 问题6: 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区域公司成本预期,以及Grab Mart的长期市场规模和利润率预期 - 公司关注自动驾驶领域,正与多个合作伙伴洽谈,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告 区域公司成本增长与业务增长基本同步,预计未来同比增长10% - 12%,利润率将提高 在线杂货市场潜力大,Grab Mart目前占比小但增长快,利润率包含在配送业务整体预期中,广告有提升空间 [57][58][59][60][61][64] 问题7: 广告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及长期占GMV的比例上限 - 广告业务增长迅速,新广告商不断增加,现有广告商支出也在增加,全球市场广告对GMV渗透率有提升空间,公司各垂直业务包括移动出行都有增加广告渗透率的机会 [68][69][70][71] 问题8: 去除广告收入后配送业务EBITDA的改善时间,以及金融科技贷款的投放方向 - 配送业务目前策略注重增长,中期有较大增长空间,广告与业务利润率是综合机会,随着规模扩大,广告价值将增加 金融服务业务贷款组合年底预计达10亿美元,通过多种产品和业务模式投放贷款,预计2026年实现收支平衡 [77][78][79][81][83][84]
达达「变身」,京东即时零售有了新阵脚
雷峰网· 2025-07-30 21:56
京东整合达达的战略布局 - 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下设秒送、酒旅、家政等业务部门,标志着即时零售战略升级[2] - 京东以5.2亿美元估值完成达达私有化,收购价仅为IPO发行价12.5%(2美元/ADS),较16美元发行价大幅缩水[7][10] - 达达财务造假事件导致股价暴跌45.9%,虚增收入5.68亿元及成本5.76亿元,加速私有化进程[7][8] 达达发展历程与京东协同效应 - 达达历经多次更名:从独立品牌到京东到家合并,最终融入京东生态,形成130万骑手运力网络[5][10] - 2016年京东以47.4%持股与达达合并,注入2亿美元现金及京东到家资产,但保留达达团队运营主导权[14] - 2020-2024年达达营收从57.4亿元增至96.64亿元,但累计净亏损超百亿,仅2023年Q2短暂盈利[16][17] 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竞争格局 - 京东挖角美团核心高管"老K"郭庆,主导本地生活业务,对标美团模式布局酒旅、家政等全场景服务[17][20] - 京东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采用重资产模式(7个标准化厨房+自动炒菜机),日订单突破1000单[23] - 战略重心转向B端供应链深耕,减少C端补贴大战,目标在商超、生鲜等领域构建护城河[25] 业务整合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合并初期京东到家与达达文化冲突显著,原京东员工因不适应粗放管理风格大量流失[16] - 酒旅业务仍以兼职人员为主,架构未成型,但刘强东强调供应链为底层逻辑[22][23] - 京东计划通过"熬走对手"策略复制新通路经验,降低运营成本以提升长期竞争力[22]
外卖生意火了 专家热议骑手高收入现象:最近朋友圈最多的广告是招人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7:48
外卖行业现状 - 北京合生汇商圈站点5位骑手月收入超过3万元 70%骑手收入过万 [1][2] - 淘宝闪购上线后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 其中众包骑手增长120% [4][10] - 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4] 商家经营表现 - 茶饮品牌山茶赋外卖订单增长100% 外卖占比达80% 利润增长50% [5] - 和合谷7月外卖订单环比6月上涨超100% 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均超去年同期 [6] - 个体商户茉莉香鸭颈王单量和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到店人数和咨询量激增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即时零售行业未来有望达到每天5亿单 [6] - 外卖服务对餐厅总销售额提升显著 堂食销售额也有轻微提升 [6][7] - 外卖订单主要替代方便面和个人做饭需求 未影响堂食订单 [7] 就业市场变化 - 外卖与闪购日订单总量突破2.5亿单 [8] - 行业新增直播导购、即时零售运营、数字门店管理等岗位 [10] - 站点新增招聘50多名骑手 朋友圈频繁出现骑手招募广告 [2][4] 平台经济效应 - 形成"消费驱动-商家增长-骑手增收-就业扩张"正向循环 [1] - 算法调度支撑大规模即时配送 体现平台经济与新型消费融合 [8] - 平台促消费措施激活休眠需求 形成"就业蓄水池"效应 [10]
收入翻番、就业翻倍,有外卖骑手月入3万:生意火不火,看我们的订单就知道
和讯网· 2025-07-30 17:13
外卖行业增长 - 饿了么北京合生汇商圈站点6月有5位骑手收入超过3万元,70%骑手收入过万 [1][2] - 淘宝闪购上线后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众包骑手增长120%,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2] - 外卖与闪购日订单总量突破2.5亿,反映消费市场强劲恢复力 [7] 商家经营改善 - 茶饮品牌山茶赋外卖订单增长一倍,占比接近80%,利润增长50% [4] - 餐饮品牌和合谷7月外卖订单比6月上涨超100%,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高于去年同期 [4] - 个体商户茉莉香鸭颈王单量和利润翻倍增长,到店人数和电话咨询增势迅猛 [4] 就业市场扩张 - 饿了么合生汇站点6月新招50多名骑手 [2] - 即时物流行业招募广告激增,包括骑手、站长、城市运营等岗位 [3] - 外卖生态催生直播导购、即时零售运营、仓配调度、数字门店管理等新岗位 [7] 消费模式转变 - 外卖订单增加主要替代方便面和个人在家做饭,对堂食订单无显著影响 [5] - 外卖服务扩展消费者餐饮消费能力,降低餐厅递送成本,整体提升餐饮业运营效率 [6] - 平台促消费措施刺激休眠性需求,带动服务消费市场增量扩张 [8] 行业研究观点 - 即时零售未来有望达到每天5亿单 [4] - 外卖开通对餐厅总销售额、外卖销售额、堂食销售额均有提升作用 [4] - 平台经济推动"消费驱动–商家增长-骑手增收–就业扩张"正向循环 [1][7]
字节回应造车传闻;影石创始人回应进入无人机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2:43
科技巨头动态 - OpenAI推出ChatGPT Study学习模式 面向教育领域提供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应、个性化教育、知识点检查四种方法 核心特点在于对难题进行拆解式解读 [1] - 苹果关闭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 系国内首家关停的直营店 关店原因为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离开 不影响中国整体扩张 8月16日将在深圳开设新店 [2] -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Qwen3-30B-A3B-Instruct-2507新版本 长文本理解能力提升至256K 仅激活3B参数即可媲美Gemini2.5-Flash和GPT-4o等闭源模型性能 [3] 互联网平台战略 - 美团承诺绝不自营外卖 强调只做基础设施建设 "浣熊食堂"品牌推出后 美团和美团外卖APP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40倍 商家整体曝光量上涨164% 订单量上涨60% [4] - 字节跳动否认造车传闻 火山引擎表示"豆包汽车"纯属谣言 公司仅为汽车客户提供算法训练平台 无智驾业务计划 [5] 高管变动与人才流动 - 原蚂蚁集团副总裁王晓航出任平安集团CTO兼平安科技总经理 将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开源平台融合发展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 [6] 无人机与硬件创新 -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 将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8月开启公测招募 决策基于五年前对市场需求的判断 [7] - 刘靖康高度评价大疆 称其实力远超外界认知 创始人以第一性原理为核心决策方式值得敬佩 [8] 企业排名与资本市场 - 2025《财富》世界500强发布 中国130家公司上榜 拼多多排名上升176位至第266位 美团上升57位至第327位 联想集团提升52名至第196位 京东仍为排名最高中国大陆民企(第44位) [9] - 联想控股减持拉卡拉535.96万股 权益比例由26.54%降至25.86% 减持目的为自身业务安排 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10] 智能科技合作 - 万通智控与深明奥斯签订具身智能领域独家授权协议 获授权制作销售基于Fellow1芯片的板卡 独家授权期限5年 [11] - 道氏技术与能斯达电子、芯培森技术签署战略协议 将围绕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展开合作 [12] 半导体与EDA行业 - EDA公司Cadence认罚1.4亿美元 因违规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销售芯片设计软硬件 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 [12] - 中国联通集采87,020台通用服务器 总预算79.63亿元 国产算力服务器占比90.7%(数量)和88.76%(金额) 其中海光处理器服务器30,245台 鲲鹏处理器服务器48,150台 [13] 上市公司动态 - 东方材料董事长许广彬因个人原因辞职 保留董事职务 公司主营复合包装材料生产 [14][15] - 胜宏科技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 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10% 可超额配售15% [15] - 华勤技术23.93亿元受让晶合集成6%股份(1.2亿股) 转让价19.88元/股 [16] 金融科技与投资 - 第四范式与九鞅科技成立合资公司范钛科技 持股51% 主营金融科技服务 看好稳定币市场发展机遇 [17] - 中贝通信终止收购PT.Semesta Energi Services55%股权 因尽职调查后未达成核心交割条件 [17] - 衢州发展拟购买先导电科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18]
互联网烧钱,餐饮老板流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2:10
外卖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投入巨额补贴,近3个月京东、阿里两家平台在外卖市场投入800亿元补贴 [5] - 巨额补贴导致"0元购"现象出现,互联网巨头承包网友"饭碗" [5] - 中国外卖行业单日总单量从年初1亿单增长至约2.5亿单 [6] 餐饮行业影响 - 餐饮价格战加剧,知名餐饮品牌客单价持续下滑 [7]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人均价位百元以上餐厅中超过80%商户客单价下滑 [7] - 呷哺呷哺亏损扩大,2024年闭店数攀升至409万家,闭店率61.2% [7] - 餐饮企业丧失定价权,终端售价变为餐企定价减去补贴 [8] - 价格被不明不白打下来,即使没有补贴餐企也只能跟上 [8] 行业分化与转型 - 市场呼唤低价高质的性价比产品 [16] - 餐饮市场将两极分化:高端市场和性价比市场 [16] - 外卖大战加速了这种分化过程 [17] - 餐饮业需要加速转型以求生存 [18] 平台方情况 - 交银国际预计阿里巴巴2026财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调31%至1444亿元 [12] - 美团全年利润预计下降约17%至435亿元 [12] - 京东公司全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6%至260亿元 [12]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14] 部分受益品牌 -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品牌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9]
美团驰援3万件救灾物资 已陆续送达北京强降雨受灾地区
财经网· 2025-07-30 08:00
灾害响应与救援 - 美团公益基金会联合壹基金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驰援北京密云、怀柔等受灾严重地区,提供过渡安置箱、家庭消杀套装等生活物资及铲车、挖掘机等重型设备 [1] - 美团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用于北京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 [1] - 美团同步启动水域备灾行动,调集专业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灾 [1] 物资调配与支援 - 美团小象超市紧急调拨超25000件物资,包括自热锅、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送往密云、怀柔等受灾地区 [3] - 美团医药健康联合国药太极、北京同仁堂、惠百堂医疗器械等生态伙伴,紧急调配160台担架及2000余件药品,运往密云、怀柔等地 [5] 用户与商家保障措施 - 美团旅行开启兜底保障措施,为用户提供免费取消、退款等服务,并在美团App上线灾情风险提示 [8] - 美团外卖、酒店等业务为因暴雨停业的商家提供歇业保护,保护期间门店的评分、排名等数据不受影响,并为恢复营业的商家提供流量扶持 [8] - 美团成立华北强降雨援助专项小组,持续关注灾害动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