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补贴大战
icon
搜索文档
百胜中国(09987):二季度同店收入增长回正
国证国际· 2025-08-06 15:35
SDICSI 2025 年 8 月 6 日 百胜中国 (9987.HK / YUMC.US) 二季度同店收入增长回正 事件:百胜中国 25 年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 4%至 28 亿美元,系统销售额同比 增长 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14%至 3.04 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至 2.15 亿美元,经营利润增长超市场预期。我们维持 25/26/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9.4/10.2/10.5 亿美元。对应每 EPS 收益为 20.1/21.6/22.2 港元。维持"买入"评 级,维持目标价 476.9 港元,较当前股价有 36%的上涨空间。 报告摘要 外卖带动业绩改善。25 年二季度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 4%至 28 亿美元,系统销售 额同比增长 4%,总门店数量达到 1.69 万家,同比增长 10.1%。同店收入同比增 长 1%,自去年以来首次增速转正。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14%至 3.04 亿美元,经营 利润率 10.9%,同比提升 1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至 2.15 亿美元,低于经 营利润增长,主要是投资亏损 1800 万美元。经营利润提升主要受益于由同店增长 带来的各项费用率的下降,以及 ...
外卖大战停火?输家,已下线
搜狐财经· 2025-08-03 20:58
0元购不再,补贴却在继续。 0.1元诚意金,了解一下…… 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 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 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各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 70%左右的补贴成本。 与此同时,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也开始作为又一场补贴大战的起点,浮出水面。 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2元红包",并 ...
美团、淘宝、京东共同宣布,外卖0元购结束
36氪· 2025-08-01 19:19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共同声明抵制恶性竞争,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1] - 该行动是对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三家平台企业的直接响应,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2] - 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可能因此告终,市场格局从"三国杀"回归理性[3] 竞争历史与关键事件 - 京东外卖2月11日上线,通过百亿补贴、免佣政策及骑手社保保障迅速切入市场,刘强东亲自参与配送并招募竞对骑手[4] - 美团4月15日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反击,阿里4月30日升级"淘宝闪购"形成三足鼎立[4] - 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突破100万,4月22日达1000万单,7月订单峰值突破2500万单[5] - 淘宝闪购日订单从1000万(5月)飙升至8000万(7月),美团即时零售单日峰值达1.5亿单[5][7] 补贴策略与财务影响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扶持品牌,阿里"淮海战役"和美团大额券导致部分订单零元购[6][7] - 7月行业日均订单从1亿增至2.5亿,美团占1.5亿/饿了么8000万/京东1000万[7] - 单均净亏损:美团1.86元/京东2.75元/淘宝闪购3.2元,平台与商家共担补贴成本[18] - 京东商家收入高于消费者支付价,凸显补贴力度;淘宝闪购平台费用占比达35%[12] 行业负面影响 - 商家利润缩水,嘉和一品和南城香等连锁品牌指出客单价与利润率双降[19] - 补贴吸引价格敏感用户分流线下客流,导致正规商家陷入"参与即亏损、不参与即流失"困境[19] - 骑手工作强度激增,配送时效与服务质量承压,权益保障面临挑战[20] - "幽灵外卖"泛滥挤压正规商家,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下降[19] 战略意图与未来展望 - 美团通过补贴巩固市场主导地位,阿里京东旨在激活电商生态协同[20] - 行业共识认为高额补贴订单多为泡沫,全国餐饮协会呼吁停止非理性竞争[20] - 平台集体承诺标志竞争转向商业模式调整,可能重塑外卖与即时零售格局[20]
二次约谈,10月外卖大战或谢幕?美团京东淘宝为何烧钱也要让你点进来
36氪· 2025-07-25 19:30
监管政策与行业整顿 - 市场监管总局二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宣布2025年10月启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平台将超70%补贴成本转嫁商家,违者最高罚500万元 [1] - 5月首次约谈要求停止"二选一"、低价倾销等行为,但平台仍以"促销活动"名义变相延续价格战 [9] - 7月二次约谈直接叫停"0元购",划定"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红线,新法将精准打击恶性补贴与成本转嫁 [13] 补贴大战与竞争格局 - 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入场,目标是通过外卖建立同城配送网络,支撑其3C家电"半小时达" [3] - 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淘宝闪购投入500亿补贴整合配送体系,美团被动迎战防御京东侵蚀本地零售 [3]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达1.5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峰值8000万单,京东日均单量峰值2500万单 [20] 平台战略与生态布局 - 美团以日均1.5亿外卖订单为流量入口,构建"外卖+即时零售"双轮驱动的本地生活闭环,60%酒店预订用户来自外卖会员 [19] - 阿里依托淘宝4亿日活为饿了么导流,非餐订单占比升至16%(1300万单),淘宝闪购与直播电商结合实现流量反哺 [19] - 京东秉持"供应链盈利"理念,前端外卖不追求盈利,后端依靠供应链规模化降本,客单价50元以上订单占60% [19] 财务数据与资本投入 - 高盛预测未来数月三大平台亏损或达900亿元 [1] - 美团Q2因外卖竞争导致整体利润减少250亿元,淘宝闪购单月亏损预估410亿元,京东亏损收窄至260亿元 [20] - 京东单均亏2.75元、淘宝单均亏3.2元,实为用资本换用户迁移窗口期 [20] 技术提效与长期布局 - 美团投入58亿元升级AI调度系统,配送时效稳定在34分钟,配送效率比同行高15% [19][23] - 京东押注无人配送,以"全职骑手+五险一金"高成本建品质配送网,技术投入终局是重构成本结构 [23] - 行业转向技术提效与差异化竞争,未来赢家需将配送效率转化为商家利润、用户习惯沉淀为品牌忠诚度 [24]
美团在上海开了场外卖行业恳谈会,内容讲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4 22:34
外卖行业补贴大战影响分析 行业整体动态 - 美团2024年已组织21场外卖商户相关会议,聚焦算法改进、骑手配送机制、商家生态建设等议题 [1][2] - 补贴大战导致行业出现非理性竞争,连锁品牌商家担忧价格体系难以恢复,茶饮品牌代表称补贴造成"虚假繁荣",客单价从20元降至几元 [2] 连锁品牌商家困境 - 头部茶饮品牌面临补贴后客单价与订单量双降问题,消费者习惯低价后难以接受原价 [2] - 订单激增导致人力调配困难,门店在订单翻倍时需临时增加员工,但补贴停止后可能面临人力成本无法覆盖的风险 [4] - 上海本地餐饮品牌"鹅佬柒铺"每单到手率下降15%,高端品牌降价加剧同质化竞争 [4] 中小商家生存压力 - 小商家采购议价能力弱,茶饮品牌"老中医喝冰饮"客单价降低7-8元,利润大幅缩减 [5] - 湘菜馆"湘沪一家人"因坚持现炒不用预制菜,客单价下降10元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5] - 专家指出同等补贴金额下低价商品虹吸效应显著,中高端商家客源流失严重 [5] 竞争格局变化 - 全国连锁米粉品牌被迫加入价格战,外卖客单价从25元锐减至10多元以维持用户留存 [4] - 平台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头部品牌更易承接激增订单,中小商家在价格战中处于结构性劣势 [5]
突发!全面下线“零元购”活动,上海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7-23 17:51
外卖平台竞争与整改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和价格管控 [1][3]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外卖平台展开激烈竞争,"免费奶茶"、"淘宝闪购"、"美团免单"等活动冲上热搜,平台发放大量大额优惠券 [1] - 有奶茶店员表示"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显示促销活动对销量的显著拉动作用 [1] 外卖行业数据表现 - 平台促销带动外卖和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不断刷新纪录,达到8000万、1.2亿、1.5亿的新高 [8] - 外卖骑手时薪超过百元,以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月收入破万已成常态,部分骑手月收入可达2-3万元 [8] - 骑手表示"平台之间的竞争让骑手赚到了钱",对当前状况表示满意 [8] 餐饮商家困境 - 餐饮商家对外卖平台高度依赖,有从业者表示"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8] - 轻食连锁品牌商家反映,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有利,但加盟商因不熟悉规则而意见较大 [8] - 里斯战略咨询分析认为补贴大战是"双刃剑",短期提升消费热度但长期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0] 监管动态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 [8] -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曾会同多部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问题约谈主要平台企业 [9] -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理性参与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8]
突发!全面下线“零元购”活动,上海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3:13
外卖平台竞争与整改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相关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包括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 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 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 [1][2] - 美团 淘宝闪购 京东三大外卖平台发放大量大额优惠券 推出"0元喝奶茶"活动 有奶茶店员表示"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 [1]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 美团 京东 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5] 外卖行业数据表现 - 平台促销带动外卖 即时零售日订单不断刷新8000万 1.2亿 1.5亿的新高 [5] - 外卖小哥时薪破百 以每天工作12小时推算 月收入破万毫无问题 甚至有月收入2万元 3万元的情况 [5] 行业影响与各方反应 - 外卖大战让骑手收入增加 有骑手表示"平台之间的竞争 让骑手赚到了钱" [5] - 餐饮商家对外卖大战表示担忧 有从业者直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 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5] - 轻食连锁品牌商家表示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有好处 但加盟商因不熟悉游戏规则而意见较大 [5] - 专家分析称外卖补贴大战是双刃剑 短期提升餐饮业曝光度 长期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 催生投机商家 [6]
“外卖大战”硝烟未止:平台补贴仍继续,茶饮单量回归正常,有骑手称收入腰斩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51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尽管"0元购"等极端优惠消失,但外卖平台价格战未完全落幕,淘宝、京东、美团仍持续发放大额满减券 [1] 平台补贴现状 - 淘宝闪购发放18.8元满减券(满38元可用)及"满55-20""满75-25"午晚餐专属外卖红包 [2] - 京东推出"满60-30""满40-20""满30-15"三档大额券 [2] - 美团发放"满38-18""满48-18""满55-25"等大额券 [2] 价格战持续时间 - 餐饮连锁行业专家王冬明预计价格战至少持续1-2个月,新平台进入赛道后流量拉扯不会转瞬结束 [1][2] - 中国饭店协会外卖委副理事长闫寒提到外卖行业烧钱大战基本结束,但补贴会持续很长时间,电商平台争夺即时零售市场 [2] 商家经营状况 - 河南某瑞幸咖啡门店店长透露,外卖补贴大战被叫停后订单量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2] - 高峰时段每分钟涌入60多单,超九成订单为超低价订单,仅一成订单以正常价格成交,利润很低仅能保本 [3] - 外卖补贴战期间员工很累、老板不赚钱,常态经营更可持续 [3] 骑手收入变化 - 美团官方数据显示,7月周末骑手日收入增长111%,日单量增长33%,超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3] - 骑手单日收入突破千元现象屡见不鲜 [3] - 北京地区骑手老张单日收入从千元左右缩减至500元,大部分骑手日均收入回落至300元上下 [4] 行业影响与商家策略 - 外卖补贴价格战对餐饮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电商平台短期内将资金补贴和运力倾斜向头部大连锁商家,联手制造远低于餐饮成本临界值的价格,冲击中小实体商家 [6] -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指出"百亿补贴"迫使商家承担大头费用,陷入"不参与没流量,参与则赔本"困境 [7]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即时零售行业"绝大多数是泡沫",举例1块钱买12瓶水、1分钱买纸巾、16元减16元的"0减券"行业价值不大 [7] 价格战副作用 - 宿迁外卖单量规模涨4倍,快餐店堂食被外卖取代,堂食一份面18元,外卖6元,价格扭曲不可持续 [8] - 补贴大战打破长期建立的价格心智,影响堂食正常经营秩序 [8] 行业竞争与未来趋势 - 餐饮行业面临三重竞争:本平台内商家、其他平台、其他平台的商家,利润变薄根源是竞争对手过多 [9] - 未来餐饮行业将加速向超级连锁与极致单店两极分化,商家存活核心在于读懂规则、低成本内卷并实现流量长期变现 [9] - 南城香董事长汪国玉建议商家在利润与客群规模间权衡,选择性退出薄利活动,找到适配自身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9]
淘宝闪购称不会做“0元购”这类事;美团拼好饭日订单峰值超过3500万单|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7:16
零一万物企业级Agent智能体 - 零一万物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推出企业级Agent智能体,定位为"超级员工",具备深度思考和任务规划能力 [1] - 该Agent支持企业基于自身业务场景定制开发,提供工具与配置平台,旨在解决复杂业务需求痛点 [1] - 与同行相比,其在企业业务场景理解及工具调用精度上可能更具优势,但需进一步拓展应用广度和控制成本 [1] 美团拼好饭"万家品牌"计划 - 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目标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 [2] - 目前入驻拼好饭的餐饮品牌已超过5000个,全国超百万商家上线运营,日订单量峰值超过3500万单 [2] - 该计划通过吸引知名品牌入驻,提升平台吸引力并丰富供给,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淘宝闪购辟谣"1分钱外卖自提" - 淘宝闪购否认上线"1分钱外卖自提"产品,强调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不会参与"0元购"等行为 [3] - 公司表示从未设定"冲单目标",坚持按市场规律运营 [3] - 此举旨在维护商家生态,通过服务和商品品质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3] 京东"七鲜小厨"扩张计划 - 京东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及销量分成 [4] - 计划三年内投入百亿元资金建设供应链,在全国开设1万家七鲜小厨 [4] - 该模式通过统一制作与品控保障品质,试图打破美团、饿了么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 [4] 滴滴暑期打车优惠活动 - 滴滴推出暑期打车7折起活动,覆盖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 [5][6] - 暑期海外出行热门目的地包括东京、首尔、新加坡,用户主要来自国内一二线城市,以旅游度假为主 [6] - 滴滴凭借全球布局和用户基础,通过优惠活动吸引跨境出游用户,强化暑期市场份额 [6]
“顶风”补贴,外卖大战下平台“最后的挣扎”
36氪· 2025-07-22 07:55
外卖行业竞争现状 - 高盛预测外卖行业未来一年将合计亏损920亿,其中阿里亏损410亿占比近半 [1]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 [1] - 监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2]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推出"1.9元起吃外卖"、"16减15"等大额减免活动,部分商品低至0.01元 [4][6][13] - 饿了么推出社交分享免单活动,包括"25减25"、"18减18"等全额减免券 [6] - 美团跟进补贴策略,发放"冰淇凌免单券"等冰饮券,部分餐品补贴超原价50% [15] - 京东推出"15减14"、"20减16"等新客大额补贴券 [15][16] 补贴效果与订单增长 - 淘宝闪购通过社群和地推模式,单个点位日订单达100-200单,预计全国日增百万订单 [9][11] - 电商平台日活超1亿,按10%转化率计算可新增1000万单 [11] - 美团与滴滴2018年无锡外卖大战显示补贴带来的订单增长多为泡沫,一年后与未补贴城市相比无额外增长 [24][25] 平台竞争动机 - 淘宝闪购需弥补与美团7000万订单差距,采用全方位促销手段 [19] - 京东通过外卖补贴获取用户,40%外卖用户会购买京东电商产品,认为补贴成本低于其他渠道获客 [22] - 美团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被迫跟进补贴,但高管公开反对内卷式竞争 [18][26] 行业影响与监管态度 - 补贴导致商户出现畸形订单,如单日12单中有10单为12瓶矿泉水采购 [22] - 监管明确要求停止内卷式促销,补贴窗口期即将结束 [18][21] - 高盛预测2025-2026年外卖行业将经历阵痛,但中期可能提升营销效率 [20] 平台长期策略 - 阿里采取攻守兼备策略,通过淘宝闪购补齐与竞品差距,同时保护饿了么市场份额 [23] - 京东通过补贴成功建立外卖心智,即使停止大额补贴仍可持续引流 [22] - 美团需修复因补贴战打破的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四方平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