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A股中报季提振AI士气 短期颠簸或可借基上车
财富在线· 2025-06-26 16:47
AI及算力板块中报展望 - 一季度AI及算力板块增速抢眼 二季度能否延续高增长成为焦点 [1] - 中报预告密集披露窗口开启 市场轮动或持续 建议关注业绩预期明朗的泛科技方向包括AI推理算力及应用 [1] AI眼镜行业动态 - 大厂加入"百镜大战"推动AI眼镜概念股走强 [1] - AI智能眼镜被视为AI应用落地最佳载体 正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 市场由初探期向高速发展期迈进 [1] - AI眼镜凭借轻量化设计、亲民价格及AI大模型交互赋能 技术成熟度支持快速迭代 有望达到普及水平 [1] - 产品集成相机、蓝牙耳机等功能 适配工作娱乐高频场景 存在刚需 具备快速普及潜力 [1] - AI+AR终极形态或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 [1] AI眼镜市场预测 -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550万台 同比增长135% [2] - 轻功能轻量级AI+AR产品是未来形态 2035年有望替代传统智能眼镜 销量或达14亿副 渗透率约70% [2] - 2025年国内大厂将密集发布AI眼镜 国产AI眼镜进入发布高峰期 [2] - 中长期看好AI与智能眼镜/AR结合 建议关注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模组及整机环节龙头公司 [2] 基金表现与投资策略 - 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聚焦AI领域 布局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及应用端资产 [3] - 截至2025年6月24日 该基金年内回报率22.66% 同类排名前3%(72/2329) 近一年回报率45.21% 同类排名前3%(64/2282) [3] - 建议投资者利用短期波动回调机会逢低布局 时间精力有限者可考虑定投方式参与 [3]
为苹果、三星提供体感交互内容,「葫乐科技」获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6 08:07
公司融资与业务概况 - 葫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由数字王国领投 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生态建设与品牌市场拓展 [4] - 公司为玩家和开发者提供AI、XR空间+跨操作系统SDK+海量游戏/文娱的体感内容服务平台 产品可预装在AR眼镜、智能手表等硬件APP中 [4] - 已与苹果、三星等全球超五十家硬件厂商合作 日活跃用户超400万 覆盖超190个国家 [3][4] 行业现状与痛点 -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2023年达600亿美元 预计2034年超4000亿美元 [4] - 空间交互算法门槛高且复杂 考验厂商技术水平与效率 [4] - 当前智能硬件多作为工具型产品使用 缺乏生态内容 用户粘性弱 [4] - 硬件价格战与一次性买卖导致厂商盈利增长乏力 [4] 公司解决方案与产品 - 开发HooRoo XR空间计算平台 下设AI运动健身、AI娱乐社交与AI助手三大板块 [5] - 平台包含运动、数字分身、联机游戏与辅助医疗等服务 已上线数百款体感应用产品 [5] - 帮助硬件厂商找到盈利第二增长曲线 [5] - 与Switch、PS、Xbox等主流游戏平台相比 葫乐XR平台支持不同品牌设备跨操作系统社交互动 用户无需购买昂贵主机 [6] - 开设API接口 提供算法模型库、调试工具等 开发者最快一天内可完成体感游戏开发 [6] 公司发展规划与团队 - 2024年完成首批开发者入驻 未来两年计划与上千位开发者合作 上架数千款游戏产品 [7] - 创始人郑方毕业于哈佛大学 拥有20年全球投资与市场经验 核心团队具备游戏、互联网研发、算法行业硬件背景 [7] 投资人观点 - 数字王国CEO表示对葫乐科技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认为其XR-AI空间计算内容平台与公司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8] - 双方计划以娱乐为切入口 共同构建虚拟现实世界社交娱乐平台 推动全球XR+AI行业发展 [8]
智能眼镜行业深度报告之二:AI、AR眼镜多点开花,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Meta RayBan AI眼镜产品引爆市场,国内外玩家争先入局,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智能眼镜有望驱动镜片行业量价齐升,优质镜片供应商具备稀缺性,推动竞争格局优化。线下连锁眼镜渠道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变化,赋能产品研发。眼镜企业乘势而起,产业链蝶变在即,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智能眼镜: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成长空间广阔 - 智能眼镜持续迭代,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眼镜作为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的穿戴设备,与大模型信息交互具有天然优势,随着AI、AR眼镜产品推出,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 [18] - AI眼镜兼具多元功能,广义包括不带显和带显的,不带显产品成熟度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带显的AR眼镜可优化交互体验、开拓新场景 [19] - Meta发布的RayBan Meta AI智能眼镜新增直播、AI交互功能,成为爆款,2024年销量达142万台,2025Q1销量52.5万台、同比增长209%,国内外玩家加速布局,预计2024 - 2030年复合增速为97%,国产大模型快速迭代助力其发展 [26][29][31] - AR眼镜核心增量为显示+光学,显示方案常用LCOS、Micro OLED和Micro LED,光学前期主流是Birdbath,光波导方案受关注,国内玩家积极布局,Meta发布的Orion原型机指引未来发展 [39][45][50] - 雷鸟创新、Xreal、Rokid、星纪魅族、INMO影目科技等为国内AR眼镜主要玩家,各有特色和发展路径,如雷鸟多路径推进、Xreal深耕BirdBath方案、Rokid多产品形态发展等 [58][62][66] 2. 智能为翼,看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 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升级、全球需求稳健增长、中国潜力大,供给端国际品牌先发、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智能眼镜驱动行业量价齐升,优质供应商稀缺推动格局优化 [2][7] - 下游眼镜渠道线下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赋能研发,智能眼镜玩家与连锁渠道合作成标准范式 [7] - 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康耐特光学是镜片领军企业、XR业务卡位优,明月镜片国产知名、布局高增赛道,博士眼镜连锁渠道、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英派斯健身主业稳健、发力AI眼镜垂类 [2][5]
小米AI眼镜即将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6-25 19:06
产品发布 - 小米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全新AI眼镜 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 - 产品最大卖点为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功能 用户可通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唤醒拍摄 [3] - 产品型号M2442G1已于2025年1月获得入网许可 但公司否认官方微博为新上线账号 [4] 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1205万台 同比增长18.3% [4]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百度推出搭载中文大模型的AI眼镜 闪极科技推出千元以内产品 [4] - 华为 雷鸟创新等品牌均已布局AI眼镜市场 [4] 产品特点 - 当前AI眼镜普遍存在续航短 SLAM精度不足 手势识别误触率高 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 [5] - 产品价格跨度大 基础款约千元(如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售价1199元) 高端款达数千元(如雷鸟X3Pro) [5] - Meta与欧克利合作推出运动场景专用AI眼镜 7月11日开启预售 重点优化续航性能 [6] 技术前景 - AI眼镜被视为AI大模型最佳应用载体之一 集成相机 蓝牙耳机 AR等多重功能 [5] - 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视觉+听觉+语言)交互入口 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5] - 随着小米等品牌新品发布 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热度与竞争升级 [6] 专利布局 - 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人车家"商标 部分已获批准 [4] - 已申请"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装置"等多项智能眼镜相关专利 [4]
小米AI眼镜明天亮相:小爱秒回应+第一视角拍摄,自媒体人必备神器?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5:51
产品发布 - 公司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首款AI眼镜产品 定义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 - 产品集成AI识物 视频拍摄等核心功能 [1] - 采用D型方框设计 镜腿较细 摄像头位于左侧 [3] 核心功能 - AI识物功能支持实时问答 用户看到物体可直接询问小爱同学并获得解答 [4][7] - 支持第一人称视角视频拍摄 适用于健身 骑行 攀岩 做饭 带娃等场景 [7] - 语音控制拍摄功能 无需触控 通过"小爱同学 开始录像"指令唤醒 [7] 产品定位 - 公司CEO称该产品是"面向下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和"随身的AI入口" [4] - 产品全面对标雷朋Meta智能眼镜 搭载AI功能 音频耳机模块 摄像头模块 [6] - 目标出货量预期超过30万台 [6] 硬件配置 - 可能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双芯组合 与竞品单一SoC方案不同 [10] - 硬件成本约177.5美元(约合人民币1290元) 高于竞品Meta RayBan的149美元 [11] - 预计定价可能在1499元左右 符合公司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的政策 [11] 市场竞争 - 行业产品硬件配置高度同质化 均采用高通AR1芯片 索尼681图像传感器 [10] - 差异化竞争体现在模型生态能力 社交属性和时尚配饰属性三个方面 [10] - 竞品Ray-Ban Meta通过联名款验证高端市场可行性 定价达549美元 [10] 市场反响 - 产品官宣引发网友热议 被看好作为第一人称视频博主工具 [9] - 用户认为功能集成度高 可替代手机端小爱同学的部分功能 [9] - 自媒体从业者表示该产品可能成为必备工具 [9] 行业背景 - 公司去年底已与歌尔股份合作 原计划2025年Q2发布新一代AI眼镜 [10] - 行业主流产品配备5颗高性能麦克风 电池容量约160毫安时 重量约50克 [10] - 国内大模型如豆包 混元 通义千问为产品提供AI能力支持 [10]
小米官宣将发布AI眼镜 智能眼镜今年出货激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3:41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全新AI眼镜 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 - 产品主打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功能 用户可通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控制录像 [2] - 采用双芯架构 核心功能包括摄影录像 AI语音交互 音频播放 现实世界物品识别等 定位对标雷朋Meta [2] - 此前小米于3月24日发布MIJIA智能音频眼镜2 支持语音控制智能家居和汽车 [2] 智能眼镜市场动态 - 淘宝天猫平台数据显示 Rokid品牌词热度同比增380% 智能AR眼镜品类搜索同比增78% 3月"AI智能眼镜"搜索同比增140% [3] - XREAL公司AR眼镜全球销售额约6亿元 海外业务占比70% 海外销售额同比增30% [3] - 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AR眼镜Oakley Meta HSTN 7月11日开放预购 起售价399美元 [3] - Rokid Glasses全球首款支持支付功能的智能眼镜 6月底开始批量交付 [4] 行业前景与供应链 - IDC预测2025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消费级市场占比超60% [5] - 智能眼镜发展推动镜片行业变革 厂商与光学镜片供应商直接合作解决度数问题 [5] - 具备渠道和品牌优势的镜片供应商更受益 需关注强制造和研发能力的供应商 [5]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正式量产
快讯· 2025-06-24 20:31
产品发布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Glasses在蓝思科技湘潭基地正式下产线 [1] - 该产品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 [1] - 产品全球预售订单达25万台 [1] 行业动态 - AI+AR眼镜领域实现消费级产品规模化量产突破 [1] - 消费级AR设备市场显示出强劲需求潜力 [1]
以消费级AR眼镜变革全球语言服务市场,亮亮视野的出海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3:42
语言服务市场概况 - 全球语言服务市场规模2024年达5391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至6187亿美元 2029年突破9082亿美元 [1] - 中国语言服务市场2024年规模约19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 [1] - 语言服务需求增长源于企业跨国项目增加及个人跨境活动频繁 直接影响跨境电商转化率与用户满意度 [1] 亮亮视野公司战略 - 从B端AR硬件制造商向消费级市场拓展 2022年推出首款AR翻译眼镜Leion Hey 销量超3万台 [4] - 企业级AR设备市场份额约60% 连续多年国内AR硬件出货量榜首 合作方包括上海海关、南方航空等 [4] - 2024年6月发布第二代消费级产品Leion Hey2 韩国首发两小时内预订量破1万台 加速布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2][5] 产品技术突破 - Leion Hey2整机49克 支持100余种语言05秒实时翻译 续航达8小时 配合眼镜盒扩展至96小时 [2][7] - 自主研发光波导模组实现高良率量产 拥有270余项AR专利 覆盖光学设计、AI算法等关键环节 [9] - 突破AR行业"轻量-高性能-长续航"不可能三角 推动产品从小众向规模化普及 [6][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AR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和技术积累 在智能穿戴领域复制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路径 [6] - AI技术爆发与资本涌入加速AR眼镜崛起 跨语言沟通场景或催生新千亿美元市场 [9] - 亮亮视野通过企业级场景打磨技术 形成软硬件全栈能力 为消费级产品提供差异化基础 [4][9] 全球化布局 - 以Leion系列为旗舰产品 策略性拓展全球消费级市场 目标取得领先地位 [5] - 通过AR翻译眼镜提供跨国沟通"中国方案" 深度参与全球语言服务市场竞争 [9] - 创始人强调用AR解决真实场景痛点 技术落地案例涵盖医疗、制造、安防等领域 [3][4]
价格被打下来,AI眼镜就能上桌了?
创业邦· 2025-06-22 18:21
AI眼镜行业现状 - 618前夕AI眼镜赛道迎来密集产品上新,各大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竞相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功能涵盖拍照摄影、实时翻译、语音交互等,试图在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 - 618期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超8倍,线上线下销售全线升温,分析师预测2025-2029年智能眼镜年复合增长率将超60%,2025年中国市场预计出货275万台,同比暴涨107% [8]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20]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价格因素是此前制约普及的主要瓶颈,主流产品定价在2000元至5000元区间,618期间的双重补贴使消费者能以几百元价格体验AI眼镜 [9] - 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式增长 [8] - 二级市场对AI眼镜保持高度关注与乐观预期,影石创新上市后较发行价大涨330%,市值突破800亿元,带动市场对AI眼镜概念的炒作热情 [20] 产品技术痛点 - 续航问题是最大痛点,部分产品在播放声音时续航不足2小时,拍摄时续航更短,雷鸟V3新品AI拍摄眼镜拍摄仅可使用约30分钟 [5][13] - 佩戴舒适度问题突出,部分产品眼镜腿太粗导致佩戴不适,今年新品普遍将重量控制在40g以下,较早期上百克产品有显著改进 [5][11] - 功能体验问题包括漏音、提词器字幕外泄、AI交互不流畅等,部分用户反映产品像是"实验室的半成品" [5][14][15] 厂商竞争策略 - 厂商采取"先完成跑马圈地,再来谈品质升级"策略,快速抢占市场比用户体验更重要 [16][24] - 今年以来多家厂商密集发布新品,包括致敬未知科技、联想、谷歌XREAL、李未可、雷鸟等,形成"百镜大战"竞争格局 [18][19][20] - 厂商将AI眼镜视为未来智能设备生态关键一环,积极构建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力 [25][26] 行业未来展望 - 智能眼镜产品正从基础硬件叠加阶段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 [21] - 伴随科技巨头持续迭代新产品、AI模型不断升级、波导技术持续创新,AI眼镜起量可能比预期更迅速 [21] - 厂商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进入市场并与用户互动,收集反馈实现快速迭代,功能体验升级需等待后续实现 [26][27]
贴身“助手”变“内鬼”?
齐鲁晚报· 2025-06-21 05:31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1.9亿台,中国市场出货量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成为全球最大腕戴设备市场 [2] - 儿童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普及率约30%,每3个孩子中有1个使用 [5] 智能穿戴设备安全隐患 - 设备内置摄像头、麦克风及定位功能可获取用户生物特征(指纹、虹膜)、健康数据(脉搏、血压)、行为轨迹等敏感信息 [2] - 数据通过云端同步存在泄露风险,可能因账号破解、系统漏洞或境外攻击导致 [3] - 蓝牙耳机存在被监听或定位的技术可能,攻击者可拦截通信数据包或暴力破解PIN码 [3][4] - 儿童智能手表易被恶意程序入侵,无需授权即可获取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权限,甚至远程操控 [5] - 智能眼镜结合AI技术可快速匹配公开数据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姓名、住址、亲属关系) [6] - 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通过眼动输入推断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7] 行业技术动态 - 蓝牙耳机需通过加密算法传输PIN码进行身份认证,但加密过程可能被拦截 [4] - 美国哈佛大学开发的I-XRAY系统利用智能眼镜+人脸识别技术,5秒内可获取目标完整个人信息 [6] 行业规范与用户防护 - 涉密场所需禁用智能穿戴设备,设置电磁隔离保管箱集中管理电子设备 [8] - 建议用户从正规渠道购买设备,及时更新系统,关闭非必要权限(定位、麦克风),避免连接公共网络 [8] - 终端厂商需加强通讯校验、信息传输验证及支付限额控制,监护人应对儿童设备特定功能(交友、付费)进行管控 [5][6] 未来应用场景 - 传导纤维技术将应用于智能衣物(上衣、裤子),为其他设备供能并收集生理数据 [10] - 智能鞋子植入GPS芯片,通过LED灯光提供路线导航 [10] - 增强现实眼镜可显示地标信息并实现游戏化健身体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