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多点发力降低高温对农业生产影响 “新”潮澎湃为稳产优产保驾护航
央视网· 2025-07-13 18:36
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作物和水产养殖造成一定影响 [1] - 山东河南等地采取科学灌溉和设施防护措施降低高温影响 [1] 山东青州花卉种植应对措施 - 智能化温控设备将花卉大棚温度稳定在26℃左右 [2] - 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花企和农户降温控湿工作 [2] - 采用智慧监测加人工巡检模式及时检修设备隐患 [2] 山东乐陵泥鳅养殖保障措施 - 高温天气和养殖关键期对泥鳅养殖构成威胁 [4] - 新建2条专用供电线路确保增氧设备24小时运转 [4] - 保障水体溶氧量恒定避免泥鳅缺氧死亡 [4] 河南淮滨抗旱水源调度 - 水利部门调度全县18座中小型水库保障抗旱水源 [6][7] - 抽水机全天候工作确保水稻充分浇灌 [7] - 农业技术人员根据水稻生长阶段提供科学浇水指导 [7] 田间灌溉管理机制 - 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24小时田间有水 [9] - 选择早晚时段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水分蒸发过快 [9]
小龙虾价格逆势上涨的背后——来自“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的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07-13 13:41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鲜活小龙虾销售量突破20万吨,交易产值超10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全年交易规模将创新高 [7] - 养殖户丁元凯案例显示,50亩虾稻共作田和10亩精养塘的亩均收益超5000元,饲料成本下降500元/吨带动效益提升 [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格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8.8钱以上"炮头"73.6元/斤(同比-9.1%) [1] - 2025年一季度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4] - 冬春季节错峰上市的中大规格虾价格达40-70元/斤,为旺季数倍 [4] 政策与技术创新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政策推动产业优质化、可持续发展 [3] - 潜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四季有虾",缓解季节性供应瓶颈,2024年12月首次规模化冬捕 [3][4] - "虾谷链"平台提供30余个主产区和消费城市供需数据,帮助调整捕捞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4]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能力 - 潜江建成48家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80万吨,为养殖户提供价格兜底保障 [5] - 加工产品包括虾尾、清水虾等初级品,以及甲壳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原料,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形成从养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潜江小龙虾在全国价格普遍回落背景下逆势上涨,品牌效应显著 [3] - 交易中心日销千斤案例显示中小规格虾价格结构性上涨(小青17元/斤、中青26元/斤、大青40元/斤) [4] - 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养有所得",成为支柱型产业 [7]
科技赋能“蓝色粮仓” 休渔期鲜活海鲜供应“不打烊”
央视网· 2025-07-11 17:36
行业动态 - 国内南海伏季休渔期已过半 海水养殖产品成为市场上鲜活海鲜的主要来源 [1] - 广东的海洋牧场正集中出货 充分发挥"蓝色粮仓"的重要作用 [1] - 为满足消费者在休渔期对鲜活海鲜的需求 大型生鲜超市加大了从国内海洋牧场的采购量 并推出了新品海鲜上架销售 [5] 生产供应 - 广东湛江的海洋牧场正在加快投饵育肥进度 计划在两周内集中向市场供货 [3] - 海洋牧场主在过冬前投放鱼苗 第二年适时收获 以替代部分禁捕鱼类 填补市场供应缺口 [5] - 广东省已累计建成6396个重力式深水网箱 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桁架类网箱数量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9] 技术应用 - 海洋牧场采用智能管理系统 由湛江湾实验室中央控制室集中管控 实时监测海水温度 pH值 溶解氧等水质指标 [7] - 水下声纳系统可反馈鱼苗健康状况和饥饿程度 协助决策 实现远程操控与自动化养殖 [7] - 重力式深水网箱相比传统鱼排能提升鱼苗存活率 [9] 市场拓展 - 广东加速构建现代海洋牧场 着力提升海水养殖科技含量 [5] - 随着上游海洋牧场产量持续增加 广东水产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 越来越多地销往全国各地 [9]
常熟:蓝龙养殖带动龙虾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行业趋势 - 蓝色澳洲淡水龙虾成为餐饮市场新宠 其外壳呈青蓝色 虾钳巨大 尺寸比普通小龙虾大两到三倍[1] - 澳洲淡水龙虾肉质更甜更饱满 出肉率比普通小龙虾高三到五倍 尽管价格是普通小龙虾的两倍[1] - 龙虾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菜品和消费场景不断涌现[1][3] 公司动态 - 江南集团旗下王四酒家 常熟国际饭店 阅山轩推出十种蓝龙菜品 包含熟醉 低温慢煮等做法 其中桂花冰醉龙虾最受欢迎[1] - 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繁育本土化澳洲淡水龙虾 年销售鲜活成虾3000余吨 销售额超亿元[2] - 恒洋澳龙自主研发恒温恒湿孵化技术 攻克苗种养殖繁育难关 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全国建立7个苗种基地[2] 产品与技术 - 澳洲淡水龙虾对生长水域环境和温度要求高 因此虾黄足 味道甜 肉质紧 无虾线 市场认可度高[2] - 恒洋澳龙通过离体孵化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延伸 不断优化龙虾品质 2023年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2][3] - 餐饮企业根据市场反馈持续创新菜品 并将信息反馈给养殖方以优化养殖方法 形成产业闭环[3] 市场合作 - 常熟国际饭店主动对接本地农产品 曾推广王庄西瓜 董浜黄金小玉米等 此次与恒洋澳龙合作开发特色龙虾菜肴[2] - 江南集团与恒洋澳龙的合作旨在深度开发常熟特色农产品价值 提升本地餐饮体验[2]
湖北潜江龙虾交易规模领跑全国 冷链物流支撑鲜活供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3:03
行业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将"潜江龙虾"明确为全省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实施"虾十条"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1] - 在政策推动下潜江龙虾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总产量的25% [1] - 全省小龙虾年交易总量达80万吨,潜江成为行业核心产区 [1] 市场渠道与销售网络 - 通过"百城万店"工程在全国开设超4000家品牌店,使用潜江标准的餐饮店超1万家 [1] -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配套27个分中心,形成"一主多元"格局,高峰期日均交易量1500吨 [1]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17.7万吨、产值75.27亿元,全年交易规模预计创新高 [1]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 建成年交易额161.2亿元的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13.87万人 [2] - "虾谷快运"物流平台构建4-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网络,鲜活率提升至94% [2] - 建成全国唯一小龙虾物流大数据中心和"虾谷云仓"综合服务云仓 [2] 价格波动与养殖收益 - 5-6月价格阶段性回落属于正常周期,6-8月消费高峰价格回升 [3] - "四季有虾"技术延长供应窗口,缓解价格波动 [3] - 69.4%养殖户收益持平或上涨,亩均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 [3]
潜江小龙虾交易规模领跑全国,湖北“虾十条”助推扩大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5-07-10 19:07
产业规模与交易数据 - 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规模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1] - 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 [1]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1] - 2023年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 [1] - 上半年交易小龙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领跑全国 [1]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 建立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入链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数13.87万人,交易金额达161.2亿元 [1] - 建成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形成4~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1] - 整箱打包小龙虾的48小时平均鲜活率提升至94% [1]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 - 湖北省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湖北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94.7万亩 [1] - 制定《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2] 养殖模式创新 - 推行"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布局和"种业公司+合作社+加工企业"合作模式,2024年虾稻订单面积达69.73万亩,较上年净增4.45万亩 [2] - "四季有虾"模式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和肠外营养精准补给解决冬季营养供给问题 [2]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累计上市冬虾约2.4万吨,实现产值约21.9亿元 [3] 经济效益与价格趋势 - "四季有虾"模式亩平节约苗种成本1000元,亩均增收超2000元 [3] - 2024年一季度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1~6月小青均价18.9元/斤(同比+16.7%),中青均价26.5元/斤(同比+8.2%),虾苗均价16.3元/斤(同比+31.5%) [4] - 抽样调查显示1~6月养殖亩平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 [4]
叮咚买菜加码上游供应链 投资庆渔堂数字渔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25
行业动态 - 国内首个数字化水产综合体"共富数字渔仓"投入运营,由叮咚买菜战略投资的庆渔堂运营,集水产产地仓、暂养池、吊水仓、销售仓为一体 [1][2] - 数字渔仓采用零排放低碳循环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溶氧等指标,结合AI算法精准调控养殖环境 [2] - 项目建成后将运营近3000个智能化养殖桶,养殖品种包括鲈鱼、草鱼、鳊鱼、黄金鲫等多个品种 [2] 商业模式 - 叮咚买菜负责解决销售问题,依托平台大数据建立"以销定产"机制,缩短市场响应周期 [1] - "四仓联动"及专业冷链物流网络有效降低水产品损耗率 [2] - 保底分成模式有效化解养殖风险,保障低收入家庭增收 [2] 公司发展 - 庆渔堂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数智渔业产业运营服务商,已建立数字渔仓、数字渔村和数字渔商三大核心业务 [1] - 数字渔村服务已覆盖长三角地区约15000鱼塘用户,超过2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 [1] - 数字渔仓智能设施化养殖模式预计2024年建设规模突破5000池,未来三年接近200%以上的业务成长性 [1] 技术应用 - 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水产养殖、供应链、零售端等场景 [3] - 构建涵盖源头养殖、捕捞、暂养、吊水、运输等全环节的7+1品控模式 [3] - 实现从产地源头工厂化养殖、规范化养殖、生态化养殖的全链路品控体系 [3] 行业痛点 - 传统养殖模式依赖大量人力与资源投入,效率低下且对环境压力大 [2] - 传统养殖户技术更新缓慢,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 - 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水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单一经营模式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2]
科技“锁鲜”赋能抢“鲜”生意竞速跑 天山脚下美味成百姓餐桌上“常客”
央视网· 2025-07-10 11:39
电商物流行业 -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刷出年内新高 应季商品需求旺盛 特别是时令果蔬和冷饮冻品[1] - 大连樱桃通过冷链物流实现长距离运输 装箱时使用冰袋和吸水纸保鲜[6] - 樱桃运输流程高效 预冷后通过小型冷藏车运至中转场 再分拣装车 远距离采用航空运输 近距离采用冷藏车干线运输[7] - 大连周水子航空转运中心每晚繁忙 3架全货机运输樱桃至全国各地[8] - 冷链物流使樱桃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24小时完成[10] 冷链物流技术 - 新疆三文鱼养殖依托高山冰雪融水 水质优良 适合三文鱼生长[12][14] - 三文鱼加工采用世界领先设备 经过去皮去骨等工序后进入液氮车间超急速冷冻[16] - 冷链运输车辆配备北斗定位和温度监控系统 可实时报警并调整温度异常[18] - 冷链技术升级使新疆三文鱼走向更广阔市场[20] 生鲜产品运输 - 樱桃运输采用多模式联运 航空+公路冷藏车结合 确保不同距离的保鲜需求[7][8] - 三文鱼从加工到运输全程冷链 液氮急冻技术大幅提升保鲜效果[16][18] - 冷链物流体系支撑时令水果和生鲜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10][20]
陕西定边县:“梭鱼”跃入千年盐湖 “土鸡”鸣唱生态乐章
环球网· 2025-07-09 10:25
盐湖海鲜养殖产业发展 - 定边县自2021年起探索盐湖水产养殖,已成功引入南美白对虾、青蟹、花蛤及梭鱼等品种,并尝试盐碱地散养土鸡的循环发展模式[1] - 梭鱼作为高经济价值鱼类,首批3000尾苗种从山东东营引入花马池盐湖进行适应性测试[1][3] - 公司采用分类养殖模式,包括虾贝鱼混养、鱼虾混养及单一品种养殖,以探索最优盐湖养殖方案[3] 技术创新与养殖模式突破 - 通过陆基圆桶工厂化养殖模式结合阳光大棚控温技术,实现活虾全年无间断上市,首批虾预计半个月后产出[3][5] - 建成18个陆基圆桶养殖池,支持错峰投苗与上市,解决西北地区季节性养殖限制[5] - 与宁波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死虾加工饲料技术,将废弃虾转化为含虾青素的鸡饲料,延伸产业链至禽蛋产品[5] 智慧化与生态协同发展 - 计划2023年启动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生物生长状态并实现自动投喂,提升科学养殖效益[5] - 盐湖生态养殖吸引遗鸥、白鹭等候鸟栖息,形成水产养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海鲜湾"景观[7] - 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推动盐湖资源开发,涉及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5]
湖北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10个全国知名“特色之乡”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5
湖北省"特色之乡"行动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旨在发挥地域名片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0个全国知名和20个全省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之乡",促进地域名片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1] - 采取"重点支持一批、积极培育一批、整合优化一批"的思路推进实施 [1] 仙桃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仙桃作为"中国黄鳝之都",拥有全国最大黄鳝繁育基地和产地贸易市场,2024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 [2] - 黄鳝产业已形成"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2] - 仙桃同时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产品拓展至32大类130多个品种,集聚上下游企业2700多家 [2] "三个一批"分类实施策略 - 重点支持12个"特色之乡"包括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 - 积极培育19个如鄂州武昌鱼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之乡 [3] - 整合优化32个如赤壁青砖茶等内涵趋同的特色之乡 [3] 八项重点任务 - 明确分类路径、提升发展规模、打造特色链条、推进融合发展等八大任务方向 [4] - 计划建成特色产业优势区和示范带,采取"龙头企业+种养基地"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4] - 重点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梯队 [4]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 绘制产业链图谱,突破种质资源保护、关键工艺升级等技术瓶颈 [5] - 实施"特色产业+数字技术"融合工程,建设智慧农场、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设施 [5] -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 [5] - 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打造著名消费品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