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至少便宜10%” “大闸蟹自由”来了?
36氪· 2025-10-18 12:41
大闸蟹市场价格分析 - 北京盒马门店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例如2.8-3.2两母蟹售价59.9元/只,比去年便宜10元/只,2.3-2.7两母蟹售价36.9元/只,比去年便宜3元/只 [1][5] - 批发端价格部分规格同比持平或下降,北京新发地10月16日3两左右母蟹批发均价67.5元/斤,比去年便宜6元/斤,而2.5两左右母蟹批发均价62.5元/斤,与去年持平 [5] - 江苏宜兴养殖户反映部分规格大闸蟹售价低于去年,例如2.5两左右的蟹今年售价35元/只,比去年便宜5元/只 [5] 大闸蟹产量与供应情况 - 阳澄湖大闸蟹今年产量达10350吨,比去年增加450吨,上规格大闸蟹占比较高 [7] - 江苏省固城湖产区预计今年大闸蟹产量较去年高出20%,因高温天气较去年温和,损蟹死蟹较少 [8] - 阳澄湖大闸蟹上市分批次进行,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预计上市约6000吨,11月下旬至12月预计上市约2000吨 [7] 大闸蟹品质与行业标准 - 受气候影响今年大闸蟹成熟期较往年晚半个月左右,成熟度高的精品蟹目前供不应求,价格相对偏高,例如3.5两精品母蟹收购价约130元/斤,零售价约70-80元/只 [6] - 盒马推出首个大闸蟹分级企业标准,并启用“电子验蟹师”量化大闸蟹肥满度,只有达标大闸蟹才能上架销售 [8] -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次推出“熔断机制”,根据养殖水面面积配发防伪蟹扣(每亩不超过600只),以监管蟹券超卖、低价倾销等行为 [8] 大闸蟹产业规模与价格展望 - 中国现存蟹相关企业超2.1万家,其中江苏省企业数量超6900家,占全国总数32.48% [7] - 江苏省河蟹养殖面积约350万亩,2023年产量达40.55万吨,为全国养殖规模最大省份 [7] - 随着气温下降大闸蟹将集中上市,预计10月底11月初价格将回落到相对较低位置,盒马预计今年大闸蟹价格比去年便宜至少10% [6][9]
Mowi’s acquisition of Nova Sea approved by EU Commission
Globenewswire· 2025-10-18 02:32
交易概述 - 公司收购Nova Sea AS控股权事宜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 [1] - 公司持股比例将从49%增加至95% [1] - 交易目前仅剩挪威竞争管理机构的批准待完成 [1] 交易背景 - 公司于2025年1月30日宣布了增持Nova Sea AS股权的协议 [1]
@吃货们 汕尾“海鲜天团”在深圳食博会等你来品
南方农村报· 2025-10-17 22:05
展会活动概述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2][3] - 汕尾展区将集中展示海洋牧场产品、甘薯、丝苗米、汕尾"圳品"等特色农产品[3][4] - 展区配套多场特色体验活动,全方位彰显产业实力与产品魅力[7] 核心产品展示 - 汕尾海洋板块专区由5家水产龙头企业组成"海鲜天团"携核心产品亮相[6] - "汕尾三鲜"包括海鲡鱼、海胆、晨洲蚝,其中海鲡鱼为展区主角[9][10] - 海鲡鱼蛋白质含量与石斑鱼相当,富含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钾、磷、硒等矿物元素[11][12] - 10月23日下午将举办汕尾海鲡鱼品鉴推介活动,包括企业推介和现场试吃环节[14][15] - "汕尾三鲜"展示区将介绍生态养殖环境、生长周期、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并陈列晨洲蚝干、海鲡鱼丸、鲜蚝油等产品[16][17] 参展企业详情 - 汕尾市国泰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拥有48公顷海域使用权,建成27口深水网箱,总养殖水体超8万立方米,年产海鲡鱼、石斑鱼等7000吨,年产值达1.4亿元[22][23][24] - 该公司除海鲡鱼外,还将展示石斑鱼、金鲳鱼、龙虾、鲍鱼、太平洋牡蛎等水产品[25] - 汕尾新胜水产繁殖有限公司拥有26000平方米紫海胆养殖基地,今年首批2000多斤人工养殖紫海胆已上市[30][31] - 该公司牵头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捷胜"海胆+"项目,并共建全省首个"海胆科技小院"[30][31] - 其他三家企业将展示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罗非鱼、生蚝产品以及鱿鱼干、虾干等海产品干货[35][36][37] 产业背景与发展 - 汕尾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42] - 截至目前,汕尾已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9个,总投资约83亿元;储备项目18个,预计总投资68.2亿元,累计收储海域面积超3000公顷[52][53] - 近年来汕尾深化"渔业+文旅"融合,依托开渔节、海洋牧场观光、"跳岛游"等场景打造"蓝色文旅"名片[53][54] - 展会设置"汕尾海洋牧场展示区",通过多个板块多维度呈现汕尾"海洋强市"的发展历程与实践路径[55][56]
獐子岛前三季度亏损2900万至3500万 非经常性损益吞噬盈利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1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2900万至3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475.21万元的同比降幅达17.16%至41.4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2200万至28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非经常性损益冲击巨大,控股子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2154.3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减少归母净利润1249.49万元 [2]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90.37万元,并核销生物资产及损毁固定资产800.05万元,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减少1073.64万元 [2] - 季度表现分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1014.91万元,同比增幅146.39%,主要受益于虾夷扇贝供应偏紧、价格上行 [2] - 第三季度主业盈利被快速侵蚀,因鲜活水产品市场价量齐跌导致扇贝毛利下滑,同时海参加工品滞销 [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扇贝养殖高度依赖市场周期,上半年价格红利未能转化为长期优势 [3] - 海参业务陷入结构性困境,加工品销售不及预期,反映出产品适配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 [3] - 财务压力严峻,截至6月末资产负债率高达95.16% [3] - 当期财务费用达2030.57万元,流动性紧张问题持续制约经营改善空间 [3] - 公司近年业绩波动频繁,2024年归母亏损2191.26万元,同比降幅354.69%,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仍为亏损 [3]
海南文昌冯家湾探索“上楼养殖” 推动近海渔业现代化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2:08
中新网海口10月17日电 (张茜翼黄方舟)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经过多年探索,形成 以"多层立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统一深海取水与尾水集中处理+生态退养+种业集成"为一体的近海渔业 转型升级新模式,走出一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16日举行的海南自贸港第二十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上,海南文昌市副市长韩亮介 绍"冯家湾近海渔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这一案例。 2020年以来,园区累计落地项目40个,签约投资额26.32亿元。养殖设施平面用地利用率从常规的 50%提高到85%以上,鱼虾苗成活率高达90%以上,养殖周期缩短20%以上。园区累计带动就业约1.1万 人次。 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工厂化"上楼养殖"园区,整体规划面积6408亩。韩 亮说,园区鼓励入园主体建设新型多层养殖厂房,推动传统渔业向大规模多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转型, 重构渔业生产空间。 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双跨越。韩亮说,该园区已启动科研攻关项 目20个,培育出"广泰1号""广泰2号"等质优价高水产新品种,带动培育出对虾、石斑鱼等水产苗种1380 亿尾,形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虾苗生产基地;引进 ...
“天目粮仓”一田双收全国出圈
每日商报· 2025-10-17 07:20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由杭州市供销社下属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探索“山地稻虾、稻鱼养殖”标准模式 [1] - 运营模式为“稻虾共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 [1] - 项目收益的25%作为分红分给当地村民,形成共享收益机制 [5] 生产与品质管理 - 团队每周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元素以确保水质达标 [2] - 龙虾在稻田中扮演“生态管家”角色,替代传统农药实现生物防虫,其粪便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 [2] - 水稻为龙虾提供遮荫,通过人工调控将水体温度稳定在18-35℃的适宜区间 [2] - 生态香米“桃两优67”具有红枣香,口感软糯,获得市场回头客认可 [3] 产量与销售表现 - 今年共投入12万尾蓝龙虾虾苗,截至10月中旬已收获2000多斤,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 [2] - 配套种植的生态香米总产量达2万斤,销量显著提升 [2] - 蓝龙虾销往贵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接到餐饮企业长期订单 [4] - 虾稻米通过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销售,上月线上销售达800斤,并有定制礼盒需求 [4] 项目规模与发展规划 - 天目粮仓项目总地块为4200亩,目前已完成600余亩稻谷收割 [5] - 收割后的稻谷统一烘干,以订单粮形式送往粮站以确保销路稳定 [5] - 未来计划将天目粮仓打造成杭州生态农业名片,为乡村共富打开更大空间 [5]
黄河口、微山湖抢滩“蟹战”,济南一市场能日销十万斤
齐鲁晚报网· 2025-10-16 23:49
市场供应与价格趋势 - 2025年大闸蟹市场迎来丰收,多地养殖技术提升导致产量高、供应充足,价格相比去年更为亲民 [1][2] - 江苏省兴化市河蟹总产量预计达2万吨,较去年的1.3万吨增长超过50% [15] - 阳澄湖大闸蟹2025年预计产量为1.035万吨,比去年增长约450吨 [15] - 大闸蟹市场价格整体回落,预计比去年便宜至少10% [15] - 国庆节后梭子蟹价格从节前160元/斤降至70-100元/斤,降幅近40%,部分超市活动价低至10元/斤 [14] 主要产区与品牌竞争格局 - 济南市场形成阳澄湖、江苏兴化、黄河口大闸蟹"三足鼎立"之势,微山湖大闸蟹占比较低 [4][12] - 阳澄湖大闸蟹销售渠道体系化,较少在零售市场流通,启用"熔断机制"按养殖面积核定销量,每亩最多发放600个防伪蟹扣 [3][5] - 黄河口大闸蟹凭借独特生态环境和养殖技术,在肉质紧实度、鲜味层次和膏黄营养密度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9] - 黄河口大闸蟹具备"早上市、晚下市"的时间差优势,较阳澄湖蟹提前15-20天开捕,精准对接中秋、国庆礼品市场 [11] - 微山湖大闸蟹主要被济宁本地市场消化,销往外地较少,在济南市场占比低 [12] 销售动态与消费特征 - 济南海鲜大市场在双节期间批发商家巅峰期一家销量达15000斤,整个市场日销量估计超十万斤 [3] - 商超大闸蟹按只售卖,价格区间广泛,例如兴化大闸蟹公蟹14.9元/只、母蟹29.9元/只,黄河口大闸蟹母蟹25.9元/只 [4] - 大闸蟹销售具有明显季节性高峰,中秋节一天销量可达两三百箱,但平日可能仅有一两份订单 [12] - 消费者偏好母蟹,因其"黄满肉肥",公蟹最佳赏味期较母蟹晚,通常在11月至12月膏体才达到最佳状态 [2][5] 企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黄河口大闸蟹总产量达150万斤,2025年预计产量160万斤,预计实现营收1.75亿元 [11] - 黄河口大闸蟹市场拓展迅速,2024年12月首次供澳门,2025年9月首单出口泰国,并计划拓展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11] - 微山湖大闸蟹因气候原因导致生长速度和规格优于往年,大规格母蟹(四两以上)价格从去年约100元/只降至今年更亲民水平 [12]
活动回顾丨跨界聚力·共创未来: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与龙头企业共探食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16 20:03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食品农业产业发展新机遇——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合作”,于2025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 [2] - 活动汇聚了超过50位来自社会企业、产业龙头及影响力投资机构的代表 [2] 产业转型背景与驱动力 - 食品农业产业正面临由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消费需求升级三大维度驱动的巨大转型窗口期 [14] - 科技创新被视为支撑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 [14] 创新合作模式 - 社会企业、产业龙头与影响力投资三方协同构成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支点 [14] - 璞跃中国在食品农业领域推动“大中小融通”实践,搭建“大企业出题,小企业答题”的合作桥梁 [9] - 合作模式创新探讨了成立合资公司、联合提升ESG表现等方向,并呼吁明确社会企业标准与估值体系 [23][24] 企业创新案例 - 康芬生物将豆渣、啤酒糟等食品加工副产物转化为高价值有机肥和替抗饲料,与百威等企业合作构建废弃物循环闭环 [16] - 芝诺科技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天然微生物色素,并与开云集团合作,成功应用于国内头部羊绒企业,甚至利用废弃山羊毛水解物作为发酵氮源 [17] - 美菜网通过“买手制”直采、智能物流和大数据赋能,压缩农产品流通链条,帮助农户增收并降低餐饮客户采购成本 [17] 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 - 埂晟新材料利用煤矸石、电厂炉渣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标准化种植土壤材料,通过大数据驱动的配方系统,将土壤修复周期从三年缩短至两个月以内 [34] - 浙江庆渔堂打造数字渔村、数字渔仓、数字渔商三大业务板块,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水产供应链成本降低50%,其B端客户日订单从2000条飙升至近万条 [36] - 华夏智荟采用活性氧物理-生态调控技术解决植物病害,该技术无化学添加、无残留且不产生抗药性,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转化 [38] - 中农创发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原料为玉米秸秆发酵的聚乳酸,可实现插秧覆膜一体化作业,日作业效率达30亩以上 [40][41] - 藻辰生物专注于微藻商业化,其核心藻种裸藻营养丰富,功能性多糖含量超60%,并通过精密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 [42][43] 资本与生态支持 - 影响力投资作为“耐心资本”,能填补周期长、短期商业回报不明确但社会价值潜力巨大项目的资金缺口 [14] - 资本助力破局探讨了产业方预付研发、资源置换、申请政府技改资金、帮扶基金、联合课题申报等多元化创新融资方式 [29] - 创新生态构建提出以企业为核心,连接技术方、科研机构、资金、政府与终端客户的生态系统模型,影响力投资可作为关键激励破局点 [31]
公司热点|獐子岛子公司补税逾2150万元,预计减少今年净利124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16 19:29
税务补缴事件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需补缴2019至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1063.51万元及滞纳金872.31万元,并已补缴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155.73万元及滞纳金62.75万元,总金额2154.3万元 [1][2] - 所有涉及税费及滞纳金已全部缴清,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25年当期损益,预计减少公司2025年度归母净利润1249.49万元 [1][2] - 税务部门认定子公司2019-2021年间的合作育苗业务不符合"海水养殖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亏损2200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2亿元,同比下降0.77%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014.91万元,同比增长146.39% [3]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公告日低开1.8%,最终收跌0.6%,报3.97元/股,总市值约38亿元 [4]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海珍品育种、生态养殖、水产加工、贸易与冷链物流 [2] - 涉事子公司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扇贝、牡蛎等高端贝类苗种的研发与生产 [2]
【百姓身边的“十四五”】人均粮食占有量1000斤,变化从田间到舌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7:52
粮食产量与安全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6]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6] - 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6] 多元化食物供给 - 2024年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 [6]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 [7] - “十四五”时期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7]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十四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7] - 新制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3782项,比“十三五”末增加近4成 [9] - 高毒农药已从大田农业生产中退出,全面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9] 农业结构优化 - 大豆自给率提高4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6] -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10] - 食用菌年产量达4200多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