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青绿不只此 “两山”韵悠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5 11:53
生态修复投资与项目 - 2018年至2025年6月海南共启动13个中央资金支持和16个省级资金支持海洋保护修复项目 总投资26.397亿元[4] - 完成海岸带修复152.33公里 新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25.94公顷 新增修复珊瑚礁27.8公顷[4] - 2021年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六大修复工程 改善周边19500亩区域生态环境[8] 水质与环境改善成效 - 黎安潟湖98%以上水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 新村潟湖90%以上水域达到二类水质标准[6] - 恢复区鱼类和贝类资源量比未修复区高出50%以上 沙虫重现潟湖标志底栖生境改善[6] - 儋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由17种跃升至50种 候鸟种群规模突破7万只[8] 红树林生态修复进展 - 儋州湾红树林面积从746公顷增至1016公顷 科学选择4025亩宜林区域开展生态修复[8] - 海南红树林面积约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计划到2035年全省红树林面积稳定在7948公顷以上[17] - 红榄李人工繁育取得突破 种子萌发率从天然3‰提升至50% 成功回归种植2000多株[15][17] 文旅与经济价值转化 - 陵水新村及黎安潟湖2024年接待游客165.57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9.56亿元[20] - 疍家渔排民宿单间房每晚收费1000多元 暑期旺季全部订满[3] - 儋州市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89.2亿元[22] 社区转型与收入增长 - 黎安潟湖渔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3.62万元增长至2022年4.33万元[20] - 创建生态入股制度 村民每年可获得红树林土地租金及1300元/亩产业项目分红[20] - 政府推出"海上护林员""生态导游"等转产方案 百余户渔民实现转型[22] 碳汇交易与防灾效益 - 2022年海口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完成碳汇交易3000余吨 交易额30余万元[24] - 2023年万宁市以110元/吨价格出售220吨红树林碳汇量给中国石油南方公司[24] - 儋州红树林防风消浪功能使沿海社区台风损失降低15% 年节省防灾成本超千万元[22] 生物多样性提升 - 海南野生鸟类名目达482种 2024年新增短耳鸮等8种鸟类新记录[12] - 三亚首次记录到世界最小鸭子棉凫 该物种在海南消失近百年后重新出现[12] - 三亚河红树林成为白鹭栖息地 秋末冬初形成成群飞翔的景观[9] 科技与创新治理 - 采用三维打印制作仿生珊瑚礁体 海草床覆盖率从30%提升至50%以上[13] - 建立智能生态监测系统 对水质水文、生态实景、鸟类信息实现一站式管理[14] - 文昌清澜获批228亩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保存75份种质资源涵盖14种红树植物[1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央广网· 2025-08-15 09:57
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协同 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强大共识与坚定行动自觉,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夏日的浙江安吉余村层峦叠嶂、流水潺潺。茂密的竹林、清新的空气,给第一次到余村的游客李斌 留下美好的印象。 李斌:植被、绿化都搞得好,环境特别干净,下次还得来,来了起码是要住一段时间。 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绿色智能船舶项目工作人员毛羽:推动船舶产业加快迈入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的发展轨道。推动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更好守护长江母亲河。 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高质量发展 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2012年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 长,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 ...
“两山”理念的广西实践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生态修复与保护成效 - 钦州市犀丽湾修复后沙滩平均波高衰减率达63.38% 绿化覆盖率超80% 带动20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3][4] - 广西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实施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整治岸线195公里 修复滨海湿地约3300公顷[4] - 荔江国家湿地公园投入1.15亿元实施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率从15%大幅提升[5] - 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54.91亿元 修复面积达47664公顷[6] - 忻城县石漠化面积减少500余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提升至67.22%[11][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崇左市白头叶猴数量从2003年598只增至1400多只 年出生率增长2%-3%[1][7][9] - 渠楠屯通过自然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 村集体年增收约10万元[9] - 广西建立223处自然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9] - 北部湾布氏鲸累计识别超70头 中华白海豚种群超400头[10] - 东黑冠长臂猿中国境内种群从3群19只增至5群39只 瑶山鳄蜥达510只[9] 生态产业发展 - 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2024年达1.069万亿元 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大关[13] - 2025年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5495亿元 同比增长24.3%[13] - 忻城县金银花种植面积10万亩 年产值1.5亿元 合作社单户销售额超200万元[11] - 农业领域打造多个千亿元产业 12个品牌总价值达906.8亿元[14] - 工业领域推进超3700项亿元以上补链强链项目 新能源等10多种产品产量全国前十[14] 环境质量提升 - 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8年91.6%提升至2024年97.1%[15] - 2025年上半年PM2.5浓度降至28.5微克/立方米[15] - 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超96% 2025年上半年7个设区市进入全国前十[15] - 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优" 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15] - 北海银滩和涠洲岛先后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15]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29
践行"两山"理念与经济发展成就 -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1.15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9万亿元 [1] - 2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到1.83 [8] - 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达88.71 连续13年上升 [10]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升至98.6% [4] -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4] - 2024年上半年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 [2]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 舟山嵊泗县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 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 [2] - 浙江与安徽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累计支付补偿金25亿元 [3]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蓝色循环"模式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3] 绿色产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对83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总投资超7000亿元 [5] - 浙江佳人新材料年处理废旧纺织品4万吨 年减碳7.2万吨 节约石油40万吨 [5] - 湖州长兴县电池企业从175家整合至16家 产值增加14倍 税收增加6倍 [6] 清洁能源与资源利用 - 20年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以上 [7] - 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 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7] - 丽水庆元县林下中药材种植2.7万余亩 年产值1.3亿元 [7] 城乡环境建设 - 温州文成县发展生态旅游和水资源深加工 提升每吨水经济价值 [9] - 杭州高架桥打造超500公里月季花带 主城区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10] - 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9]
延庆:“两山”实践20年,铸就生态之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08:19
核心观点 - 延庆区通过"文化+生态"模式成功打造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实现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经济效益转化 [5][6][11] - 全域旅游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农业联动及多元业态布局形成新增长极,2024年低空旅游接待1.7万人次,上半年农产品销售额达132万元 [14][16][18] - 未来规划聚焦三大板块国际化升级:长城大景区5A标准建设、世园国家级度假区打造、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构建多主题消费片区 [2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 创新"文化+生态"模式:通过夜长城光影秀、情境剧、智能AR伴游卡(如"明小兵")提升长城文化体验 [4][6] - 世园公园采用"会展+生态"模式:举办千余次活动,包括无人机秀、音乐节、体育赛事,形成"白+黑"全天候消费场景 [8] - 冬奥园区实施全周期绿色管理:通过高山滑车、"天空之镜"及"专业赛事+大众体验"双轮驱动实现赛区向景区转化 [11] 产业经济数据表现 - 低空旅游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融合空中游览、跳伞等项目 [14] - 农产品品牌化成效显著:"妫水农耕"品牌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额132万元,销售优质农产品4462吨 [16] - 绿色农业规模领先:拥有14家绿色食品认证基地、51家有机认证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总产量2.9万吨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16] 科技与业态创新 - 低空技术融合文旅:作为全国首批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延庆八达岭机场提供空中游览项目 [14] - 多元业态蓬勃发展:覆盖森林康养、气象研学、生态观鸟、沟域经济及精致露营等新业态 [20] - 民宿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延庆人家"品牌体系实现乡村文旅"出圈出彩" [18] 未来战略规划 - 长城板块:按5A级标准建设世界级大景区,以中国长城博物馆(年底完工)为核心构建三层圈层文化消费圈 [23] - 世园板块: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集科普研学、亲子度假、运动休闲于一体的京郊目的地 [23] - 冬奥板块:建设国家级海陀国际体育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顶级冰雪赛事中心 [23] - 多片区协同发展:规划八达岭低空旅游、龙庆峡山水观光、野鸭湖生态研学等主题消费片区 [23]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00
行走之江大地,绿水青山可触可见,"金山银山"可感可及。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两山"理念。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 保护。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1.15万亿元跃升到2024年的超9万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 经济强、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黑熊嬉戏,黑麂漫步,白颈长尾雉觅食……衢州开化县,郁郁葱葱的山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珍稀动 物越来越多。"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护林员汪树龙慨叹,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浙江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基础性位置,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多措并举大抓保护。舟山嵊泗县坚持源头治理、陆海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完成13.6千米 的海岸整治;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曾经贫瘠的滩涂重新 成为青蟹、跳跳鱼的乐园。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陈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 较2020年 ...
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1
行走之江大地,绿水青山可触可见,"金山银山"可感可及。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两山"理念。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 保护。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1.15万亿元跃升到2024年的超9万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 经济强、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黑熊嬉戏,黑麂漫步,白颈长尾雉觅食……衢州开化县,郁郁葱葱的山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珍稀动 物越来越多。"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护林员汪树龙慨叹,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浙江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基础性位置,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多措并举大抓保护。舟山嵊泗县坚持源头治理、陆海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完成13.6千米 的海岸整治;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曾经贫瘠的滩涂重新 成为青蟹、跳跳鱼的乐园。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陈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 较2020年 ...
财经聚焦|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17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在多地走访看到,公园、湿地内不少"追鸟人"手持望远镜、肩扛长焦镜头,捕捉着珍稀鸟类影像。 近年来,我国观鸟爱好者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有约34 万人。观鸟逐渐从专业爱好走向大众休闲,催生出一个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的产业链,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小众爱好走向大众市场 8月13日上午9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湿地,数十名观鸟爱好者架起相机,静待丹顶鹤当天的第一次起舞。 "每年5月至10月是扎龙湿地的旅游旺季,很多人专程从广东、上海等地赶来,就为拍下丹顶鹤的起舞瞬间。"扎龙生态旅游区讲解员赵丹说,"今年1至7月, 景区就接待游客58万人次,观鸟旺季时周边民宿更是一房难求,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才行。" 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只丹顶鹤雏鸟在亲鸟的关注下活动。(王勇刚 摄)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平台已有超5万名用户,2023年度新增鸟类相关记录量近360万条。 在抖音,观鸟话题的播放量超7亿次;在小红书,观鸟相关笔记讨论量超过700万,阅读量超过10 ...
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社· 2025-08-14 21:53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观鸟经济持续升温催生消费新业态 鸟儿们的访客人群在持续扩大。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么等新寨的飘海鸟塘,每年吸 引着贵州、重庆、广东等地游客,英国、法国、西班牙和韩国等国家的观鸟爱好者也络绎不绝。 新华社记者戴锦镕、林凯、胡了然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在多地走访看到,公园、湿地内不少"追鸟人"手持望远镜、肩扛长 焦镜头,捕捉着珍稀鸟类影像。 近年来,我国观鸟爱好者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 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有约34万人。观鸟逐渐从专业爱好走向大众休闲,催生出 一个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的产业链,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小众爱好走向大众市场 8月13日上午9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湿地,数十名观鸟爱好者架起相机,静待丹顶鹤当天的第一 次起舞。 "每年5月至10月是扎龙湿地的旅游旺季,很多人专程从广东、上海等地赶来,就为拍下丹顶鹤的起舞瞬 间。"扎龙生态旅游区讲解员赵丹说,"今年1至7月,景区就接待游客58万人次,观鸟旺季时周边民宿更 是一房难求,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才行。" 中国观 ...
财经聚焦丨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网· 2025-08-14 21:19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社记者戴锦镕、林凯、胡了然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在多地走访看到,公园、湿地内不少"追鸟人"手持望远镜、肩扛长焦镜头,捕捉着珍稀鸟类影像。 近年来,我国观鸟爱好者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 的爱好者有约34万人。观鸟逐渐从专业爱好走向大众休闲,催生出一个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的产业链,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小众爱好走向大众市场 8月13日上午9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湿地,数十名观鸟爱好者架起相机,静待丹顶鹤当天的第一次起舞。 "每年5月至10月是扎龙湿地的旅游旺季,很多人专程从广东、上海等地赶来,就为拍下丹顶鹤的起舞瞬间。"扎龙生态旅游区讲解员赵丹 说,"今年1至7月,景区就接待游客58万人次,观鸟旺季时周边民宿更是一房难求,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才行。" 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只丹顶鹤雏鸟在亲鸟的关注下活动。(王勇刚 摄)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平台已有超5万名用户,2023年度新增鸟类相关记录量近360万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