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见证河湖蝶变·共建美丽山东丨治水兴农,潮白河畔绘就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9-13 15:42
生态治理投入与成效 - 累计投入6840万元用于流域内57个村庄污水治理工程 受益户数超1.14万户[5] - 流域内164个规模养殖场和345个专业户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 实施农药化肥"双减"工程[5] - 2023年新增水肥一体化农田3400余亩 推广商品有机肥3.5万吨[5] - 省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氨氮降低88.7% COD降低33.9% 总磷降低85.6%[8] 生物多样性恢复状况 - 湿地维管植物达705种 含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6] - 野生动物710种 包括2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 - 水生植被覆盖度74.6% 底栖动物69种 鸟类189种[7] - 退化湿地重现生机 岸坡植被覆盖率超75% 吸引中华凤头燕鸥等稀有鸟类栖息[7] 生态经济价值转化 - 发展樱桃 茶叶 药用菌等特色产业集群[8] - 流域内现有省旅游民宿集聚区2个 省级景区化村庄13个 省星级民宿14个[8] - 2024年民宿接待游客7.45万人次 实现收入1090.9万元[8] - 7个村庄GEP合计1.81亿元 获"生态活力贷"授信5900万元[8]
吉林桦甸招商活动在沪落幕:长白山好物牵手长三角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14
活动概况 - 吉林桦甸市在上海举行优质农产品下江南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旨在搭建产业合作和资源对接桥梁[1] - 活动由桦甸市政府与吉林市农发集团联合主办 桦甸市政协办 商务局 工商联共同承办[1] - "吉品贡"上海展销中心正式亮相 成为吉林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的常驻展示销售体验平台[1] 产品展示 - 展厅陈列数十种吉林特色产品 包括东北大米 白桦汁 甜糯玉米 野山参 木耳 杂粮 灵芝孢子粉等[2] - 产品涵盖天然饮品 有机食材 养生保健品和林下山珍 突出黑土地的生态优势[2] - 展销中心定位为吉林与上海山海协作的缩影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 招商引资重点 - 桦甸市商务局以山水桦甸 投资沃土为主题 聚焦生态旅游 食品医药 现代农业 绿色矿业等优势产业[2] - 重点推介中国黄金博物馆 宝戏台景区 国家天文台120米射电雷达系统三大战略性支撑项目[3] - 配套包装夹皮沟黄金文旅小镇 120米射电雷达系统文旅配套 红石湖综合旅游开发等延伸项目[3] 合作成果 - 多家企业在会后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涉及农产品采购 深加工和文旅项目开发等领域[3] - 吉林市农发集团及桦甸 吉林市多家企业进行优质产品推介[4] - 政协委员与企业主播组成直播团队开展云推介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持续推广产品[4] 后续推进 - 桦甸市商务局 工商联将组建专项团队对合作意向进行跟踪服务[4] - 采用现场对接加后期跟进的成熟模式 推动短期订单转化为长期合作[4]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支持 推动南北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3]
陕西柞水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12 16:44
生态建设成就 - 柞水县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气候宜居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1] - 柞水县成功跻身西北首家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行列 [1] - 柞水县PM2.5年平均值始终保持在25μg/m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 [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柞水县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一县一策预警研判,开展砂石运输车辆、柴油货车、高铁施工等扬尘专项整治 [1] - 柞水县加强加油站、汽修厂等挥发性有机物常态防治 [1]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 柞水县作为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引乾济石工程为西安城区六大供水的水源地之一 [2] - 柞水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60.75%,高于全市4.92%,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2] - 柞水县认真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持续推进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项目 [2] 土壤与固废环境安全 - 柞水县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2] - 柞水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2] - 柞水县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测 [2]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 - 柞水县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1.2%,植被覆盖率高达88% [3] - 柞水县建成5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8.3平方公里 [3] - 柞水县通过实施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3] 生态产业发展 - 柞水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 [3] - 柞水县终南山寨、阳坡院子等一批特色民宿声名远扬,朱家湾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最佳旅游乡村 [3] - 柞水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3]
守护南岭星空,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调研团赴广州大学开展座谈交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0:32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乡村振兴驻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乳源瑶族自治县"双百"行动服务队联合广东学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光湖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赴广州大学开展专题座谈 旨在依托高校资源评估建设暗夜社区的可行性 探索生态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1] 乳源瑶族自治县优势条件 - 乳源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越、光污染程度低 具备打造"国际暗夜社区"的天然优势 [3] - 当地自然、文旅、交通、食宿等条件优越 为天文科普教育和文旅融合提供基础支撑 [3] - 阳光湖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旗下阳光湖农旅公园具备文旅产业基础 对推动"星空+"文旅项目充满信心 [3] 专家建议与技术路径 - 天文观测条件与暗夜环境等级获专家肯定 需对接国际暗天协会(IDA)认证流程 [3] - 暗夜社区建设需与当地景观风貌、旅游设施规划有机融合 打造"可观星、可休闲、可研学"的特色空间 [3] - 建议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动态监测光污染变化 为暗夜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 可通过VR、遥感技术实现四季天象体验 将夜间光影旅游与白天农文旅项目形成互补 [4] 文化融合与社区参与 - 建议将瑶族文化与观星活动相结合 打造地域文化IP [4] - 多组织天文科普活动 培育社区"星空导游"队伍 增强当地村民参与感与获得感 [4] 后续行动计划 - 将组建项目工作团队 系统推进"国际暗夜社区"申报工作 [6] - 同步开展南岭国家公园光污染防治与瑶族文化IP打造等系列工作 [6]
生态游要“流量”更要“留量”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行业市场规模与表现 - 2024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27.61亿人次,显示行业需求旺盛 [1]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力 - 森林游、湿地游、草原游等依赖良好生态资源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 [1] - 生态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成效的体现 [1] - 行业需从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增长转向追求品质与可持续的精细化开发 [1] 行业产品与服务升级策略 - 需深挖独特IP,拒绝同质化,例如围绕珍稀动植物、农耕技艺或民族故事打造独特魅力 [2] - 从资源禀赋差异化中寻找独特魅力,案例如云南高黎贡山的深度研学和甘肃陇南的特色康养 [2] - 旅游体验需从传统观景升级为沉浸式、互动式、学习式,延长价值链条 [2] - 设计让游客成为参与者(如科学侦探、文化学徒、生态志愿者)的体验场景,建立情感链接 [2] 行业商业模式与社区参与 - 需探索让本地社区成为主导者和主要受益者的模式,鼓励村民以资源入股、参与经营、就近就业 [3] - 通过村民深度参与使当地传统和文化得到尊重与传承,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 案例如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制度,优先聘用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并发挥其优势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具匠心、更富远见的态度进行精细化耕耘 [3] - 行业是从量到质的升级之路,核心是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 [3]
黄河生态旅游集团王子云:“五小兰”协同发力 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22:4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围绕城市综合资源运营服务商定位 构建五小兰服务矩阵 包括小兰悠游 小兰优鲜 小兰泊车 小兰约车 小兰好房五大品牌 [1] - 业务以生态为底色 服务为核心 科技为引擎 通过品牌引领和服务融合激发城市新动能 [1] 文旅业务运营 - 小兰悠游整合优质景区资源 推出乡村主题线路和实景演艺 年卡用户超5万 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 [1] 生鲜供应链业务 - 小兰优鲜构建城乡三级服务站网络 全年配送生活物资超960万件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20%以上 [1] 智慧停车业务 - 小兰泊车接入泊位16.6万个 覆盖中心城区38.05% 通过智能化改造显著缓解停车难题 [1] 出行服务业务 - 小兰约车以全网约体验 巡游车价格打造便民出行平台 注册用户已达84万 [1] 住房保障业务 - 小兰好房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探索房票安置与长租房新模式 [1] 发展战略规划 - 公司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深化合作 在产业联动 数字治理 绿色低碳 乡村振兴等领域共建生态 [2] - 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共享实践经验 在数字赋能 模式创新 项目投资等领域探索新路径 [2]
每一只小鸟,都是“绿色GDP”
人民网· 2025-09-06 17:06
智慧手段也为产业护航——据了解,得益于明溪鸟类监测指挥中心与明溪生态环境局构建的联合监 测体系,不断深化合作,依托5G与云服务,强化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研究,全天候监控鸟类栖息地,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掌握候鸟动态与环境变化,为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东方白鹳、蓝喉蜂虎、斑头大翠鸟……明溪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中部,素 有"绿海明珠"之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常年有超340种珍稀鸟类"光顾"。当 地顺势而为,通过打造观鸟产业,让"鸟资源"变成"绿色GDP"。 如今的明溪,观鸟产业体系已日趋完备,总体规划383.9公顷的百鸟家园将为游客打造亲近自然的 休闲空间;此外,31个精品观鸟点、15家观鸟主题民宿、8家观鸟合作社,形成了从观测到食宿的完整 服务链条。 据介绍,明溪每年迎来超过3万名全球观鸟爱好者专程到访。今年上半年,明溪县接待国内游客达 78.40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6.82亿元。 "护鸟就是护钱袋"的理念早已融入村民生活。这份对鸟类的珍视,正转化为守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 动,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在明溪山林间持续上演。 ...
天津七里海湿地生态产品价值突破15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1:30
核心观点 - 七里海湿地生态产品价值突破150亿元 天津市宁河区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和多元化产业融合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1][3][4]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125.26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修复 提升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1] - 创新建立全国首个自然保护地"绿色系数"评价体系 带动区域环境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3] - PM2.5浓度下降34% 劣V类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负氧离子含量达大城市中心区的100倍 [3] - 湿地栖息鸟类增至308种 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3] 产业融合发展 - 推动"农文体商学旅"深度融合 建成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 包括宁和稻香生态园等项目 [3] - 发展"生态+科创/农业/文旅/赛事"多业态模式 生态产品总值达466亿元 [4] - "津沽七里海"农产品进军东南亚市场 七里海河蟹品牌价值突破5亿元 红瑶甘薯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4] 文旅经济成效 - 年接待游客量从数万人次跃升至930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7亿元 [3] - 七里海音乐节、美食节、德云社专场等活动广受欢迎 节假日频现"一票难求"场面 [3] - 吸引十余国留学生开展生态文体研学 "渠梁印象"等文化IP逐步成熟 [3]
山东生态文化新方案出炉!四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要迎来这些变化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20:12
生态文化传播需要多样化的载体平台。山东将打造一批省级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开展生态主题文学作品 征集、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摄影大赛等活动,为生态文艺创作提供展示平台。同时,鼓励省内各类生 态环境科普、普法、宣传、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开发集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场所,建设生 态文化教育基地。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省作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生态文化建设的 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聚焦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传播推广、转化利用",提出实施目 标:到2030年,我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和传播,生态文化和旅游等产 业深度融合。 围绕建设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体系,山东将从强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智慧、守护红色 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着重发力。根据《工作方案》,山东将搭建生态文化研究平台,重点关注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美丽山东建设以及儒家生态哲学等特色生态 文化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生态文化开放性数据库,向社会广泛征 ...
各地多维度发力 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华社· 2025-09-04 11:24
农业科技推广 - 农技专家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推广叶面肥喷施技术以提升水稻产量 [4] - 采用"日灌夜排"方式为稻田降温以优化生长环境 [7] - 山西推广农业科技下乡并选育适应当地的高优油料品种 [16] 数字农业与灌溉系统 - 浙江桐庐县江南灌区通过数字监控网实现精准灌溉管理 [6] - 建立"分类+阶梯水价"机制 粮食作物执行成本水价 经济作物水价上浮 超定额用水阶梯加价 [9] 生态农业与循环种养 - 江苏句容市天王镇收割300多亩有机越光早稻后播种紫云英作为绿肥以提升土壤肥力 [18] - 通过引进有机品种 循环种养和有机农业合作社等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22] 农旅融合产业 - 山西左云县凭借地理优势发展向日葵特色产业 [16] - 右玉县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推动彩色油菜花农旅深度融合 [19] - 云南芒坝村民小组通过观鸟经济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 [10][14] 乡村文化振兴 - 云南大理双廊镇农民画社聚集20多位银发创作者以绘画传承民俗文化 [13][17] - 杭州临安区举办首届"村BA"篮球联赛 球员以当地村民为主激发乡村文体活力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