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守护好“食”光!世界粮食日话“饭碗”
新华社· 2025-10-17 11:17
粮食安全现状与成就 - 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 -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去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 -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六成 [3] 粮食生产与收获保障 - 针对黄淮地区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农田渍涝问题,河南通过改造升级收获机以提升过湿地块通过能力,山东则绘制全省农机化生产服务图并动态更新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以保障秋收进度 [6] -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展示机械化收割水稻作业,体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6] 粮食储备与科技应用 - 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冬季蓄积冷源,夏季循环冷源使粮堆保持在准低温状态以延缓品质劣变 [6] - 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应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形成低氧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防治害虫,实现绿色保鲜 [6] -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共青农场有限公司粮贸中心使用铲车进行粮食清选作业为烘干做准备,提升粮食品质 [8] 节粮减损与消费新风尚 - 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定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各地“光盘行动”渐入人心 [8] - 杭州老字号餐饮“知味观”通过服务员点餐提示、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标语等方式避免食物浪费 [8] - 昆明品牌连锁蛋糕烘焙店将当日未售完的蛋糕甜品加工成鸡饲料,实现物尽其用 [10]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践行大食物观,食物来源向海洋等多元化拓展,人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 [10] - 2024年底畜产品总量达到1.75亿吨,较2020年增长18.8%;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食用菌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 [1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各地各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 多方联动、科学抢收 全力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央广网· 2025-10-17 10:48
种粮大户肖小兵:今年种的都是订单优质香稻,初步估算亩产1400多斤,收成肯定差不了。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粮食安全是"国 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全国秋粮收获已进入 高峰期,秋粮收购工作正陆续展开。各地各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多方联动、科学抢收,全力确保完成 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眼下,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秋收工作已进入高峰期。在哈尔滨市方正县水稻研究院示范基地的300亩 水稻田里,多台搭载北斗导航的智慧收割机正在进行作业。方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佳辉介绍,当地通 过与高校合作,将智能驾驶等技术应用于水稻收获环节。 李佳辉:从春天智能钵体摆栽育苗,到无人机插秧精准播种,夏天生物防治病虫害,再到秋天无人 收割机高效采收,科技贯穿了水稻生产全周期,既让亩均产量提上去,又让农户成本降下来。 在江西高安市石脑镇溪桥村,连片的2000亩晚稻金黄夺目,5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轰鸣作业,稻 穗经过切割、脱粒,转眼变为金黄的谷粒。 某饲料厂生产负责人张 ...
守护好“食”光!世界粮食日话“饭碗”
新华网· 2025-10-17 10:45
粮食安全现状与成就 - 中国粮食安全基础稳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3] -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去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 -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六成,但黄淮地区如河南、山东的连阴雨天气对秋收进度产生了不利影响 [3][6] 粮食生产与保障措施 - 为应对不利天气,各地采取协同措施保障秋收,例如河南改造升级收获机以提升过湿地块通过能力,山东绘制全省农机化生产服务图并动态更新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 [6] - 国家强调坚定不移保丰收,尽管多年丰收,但仍需警惕自然灾害等对粮食生产的威胁 [4] 粮食储备与科技应用 - 在粮食储备环节应用绿色科技以减损保鲜,例如河南周口的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使用内环流控温技术,使粮堆夏季保持在准低温状态以延缓品质劣变 [6] - 安徽阜阳的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采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通过创造低氧环境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防治害虫,实现绿色保鲜 [6] - 绿色储粮科技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应用,旨在减少储存损失并提升粮食品质 [8] 节粮减损与消费新风尚 - 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渐成新风尚 [8] - 餐饮企业积极践行节约,如杭州老字号“知味观”在点餐前进行菜量提示,并在多处设置反对浪费的提醒标语 [8][10] - 食品加工环节注重物尽其用,例如昆明某品牌连锁蛋糕店将当日未售完的蛋糕甜品加工成鸡饲料 [10] - “光盘行动”深入人心,餐饮节约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新食尚 [11] 食物供给体系多元化 - 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陆地、海洋等全方位拓宽食物边界,推动人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 [11] - 截至2024年底,畜产品总量达到1.75亿吨,较2020年增长18.8%;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食用菌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 [11]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抢收晾晒双管齐下 守护秋粮丰收屏障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8:42
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通过“抢收”与“晾晒”双管齐下的措施,应对持续降水对秋粮收获带来的挑战,以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安全入囤 [1][3][5] 抢收措施 - 当地农业农村局关注气象信息,利用降雨间歇窗口期,指导各乡镇组织人力、机械下地抢收 [3] - 针对地泥泞车难行困难,协调21家合作社的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收割,并通过媒体发布机主联系方式 [3] - 在机械无法进入的泥泞地块,号召党员干部、志愿者与农户一起采用人工方式抢收玉米,确保应收尽收 [3] 晾晒与仓储保障 - 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对刚收回的玉米穗进行“站秆扒皮”或就地摊晾,加速籽粒脱水 [3] - 利用文化广场、闲置场地搭建临时晾晒棚,推广“网袋离地储存”、“通风垛堆码”等技术,引导科学晾晒 [3] - 上党区6个粮食烘干中心全部满负荷运转,开通“烘干绿色通道”,为全区农户提供优先烘干服务 [5] 组织与协作机制 - 当地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农户主体”联动机制,农业农村局成立5个技术指导组,24小时驻村蹲点提供技术服务 [5] - 各乡镇组建“农机调度专班”和“抢收志愿服务队”,实时对接机械需求与作业地块 [5] - 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共享机械、人力、烘干等资源 [5]
【百姓身边的“十四五”】人均粮食占有量1000斤,变化从田间到舌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7:52
粮食产量与安全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6]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6] - 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6] 多元化食物供给 - 2024年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 [6]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 [7] - “十四五”时期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7]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十四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7] - 新制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3782项,比“十三五”末增加近4成 [9] - 高毒农药已从大田农业生产中退出,全面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9] 农业结构优化 - 大豆自给率提高4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6] -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10] - 食用菌年产量达4200多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5% [7]
新华鲜报丨守护好“食”光!世界粮食日话“饭碗”
新华网· 2025-10-16 15:59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守护好"食"光!世界粮食日话"饭碗"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胡了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 14亿多人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粮食安全这件"头等大事",强调"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端牢饭碗,中国底 气十足。 辛勤耕耘、保证粮食产量;节粮减损、深耕"无形粮田"。生产、储备、加工、消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努力,贯穿粮食流通全链条。 坚定不移保丰收——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但多年丰收并不代表可以懈怠松劲儿,自然灾害等不利影 响还在威胁着粮食生产。 2025年10月14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米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机械化收割水稻作业展示(无人机照片)。新华 社记者 张楠 摄 近期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一些地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我国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新华网· 2025-10-16 10:35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过六成 [1][2] - 中稻收获进度接近七成 [2] - 玉米收获进度为五成半 [2] - 大豆收获进度接近八成 [2] 粮食安全战略成果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2] - 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战略核心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 [2] 粮食安全宣传主题 - 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 [1][2] - 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1][2]
连阴雨里保“三秋”
河南日报· 2025-10-16 07:47
异常天气状况 - 2025年9月至10月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34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值[2][3] - 平均阴雨日数达253天,较常年多14天,期间出现10轮大范围降水,呈现显著的“夏旱秋涝”特征[3] - 异常天气由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形成“大气屏障”、多路水汽输送以及西部山区地形共同导致,部分区域累计雨量超500毫米[4] 农业应对措施 - 准备各类收获机械20万台,包括83万台玉米收获机和10万台花生收获机,并组建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7] - 调集投入7980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以应对泥泞地块,其中7014台为换装割台的履带式谷物收获机,并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1][7] - 全省配备5262台烘干设备,日烘干加工能力达375万吨,并安排500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烘干机械奖补和秋粮收获补助[1][2][9] 秋粮收获与处理 - 阴雨导致玉米含水量升至30%至40%,较常年20%的水平显著提高,粮食霉变风险大幅提升[9] - 通过发布烘干点便民查询码、开放闲置场地摊薄晾晒、使用风扇强制通风等方式加速粮食干燥[9] - 玉米经色选脱霉工艺处理后,霉菌含量大幅下降,可根据毒素检测结果安全用于饲料生产或工业酒精制作[10] 小麦播种影响与对策 - 持续降雨导致秋收推迟,预计小麦播种较往年晚10至15天,但有效补充了土壤底墒,为足墒播种创造有利条件[12][13] - 采用“四补一促”晚播应变栽培技术,包括选用晚播早熟品种、增加播种量、增施磷肥以及浅播1至2厘米[13] - 土壤偏湿地块整地播种需注意“四不宜”:不宜过早粉碎秸秆、过早耕翻整地、过湿时镇压以及盲目抢时早播[13] 农业系统长期建设方向 -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同步推进沟渠疏浚和智能排灌设备布局,并按耕地规模配备履带收割机和高效烘干设备[15] - 搭建智慧农业平台整合气象、墒情、排涝等信息,推动农事操作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16] - 加快耐涝抗逆品种的靶向育种和推广,并将农业投入从“灾后补救”转向“事前防控”,优化资金保障机制[16]
全省多地进入秋收时间,积极应对阴雨天气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新华日报· 2025-10-16 07:30
秋收进度与产量 - 截至10月14日,全省秋粮收获1010.9万亩,进度约23%,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 [2] - 水稻收获进度为6%,玉米收获进度为77%,大豆收获进度约65% [2] -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水稻种植面积9.4万亩,已收获12% [1] - 溧阳市和南京市部分区域水稻测产显示亩产稳定在700公斤以上 [1][2] - 泗阳县秋熟作物收割进度近三成,其中54.9万亩水稻从9月29日开始收割 [3]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连日阴雨对农机下田、秋粮收储、晾晒与存储产生一定影响,造成少部分田块作物倒伏和穗发芽 [1][3] - 全省预计10月中旬仍多降雨,各地需把抓好抢收抢烘抢种作为当前重点任务 [3] - 省农业农村厅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动,开展天气形势会商和风险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发布灾害预警 [4] - 对受阴雨影响较大的淮北地区,就近组织应急作业队开展抢收作业 [4] 农机调度与烘干保障 - 全省调配履带式收割机近9.2万台,可投入抢收固定式烘干机3.5万台、移动式烘干机258台 [4] - 全省落实6155个应急粮食产地烘干中心,产地烘干保障能力稳定在90%以上 [4] - 南京市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6台烘干机24小时运转,每天能处理90吨湿谷 [1] - 泗阳县公布全县粮食烘干服务场所分布信息,方便农户就近选择 [3] 政府支持与服务保障 - 全省提前检修调试农机21.2万台,发布机收减损预警提示,开展农机应急作业演练 [4] - 全省组建796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协调备用收割机1676台,确保应急作业快速响应 [4] - 泗阳县组织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并积极做好农险理赔,督促保险公司加快查勘进度 [3] - 竹镇镇进行抢收提醒、安全巡查、技术指导,同时提前布局秋种事宜 [1] 整体产量形势展望 - 从全省农情调度看,今年秋粮面积足、生产基础好,抗逆保产措施到位,目前受灾影响小于去年,产量形势好于去年 [3] - 秋粮和全年粮食有望丰收 [3] - 预计10月中旬完成玉米、大豆收获,11月中旬基本完成水稻大面积收获 [4]
端牢中国饭碗 共护大国粮仓——写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新华社· 2025-10-15 22:56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背后有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忧虑, 有对全球携手共护粮食安全的期许。 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置于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 这根弦都不能松。"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新程待启。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链条"手拉手"守护好大国粮仓,中国 将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0:00 全链条发力 共护粮丰民安 "多亏有了及时、高效的烘干服务,还帮着售卖,要不然今年损失就大了。"在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镇为农服务中心,恩城镇梁庄村种粮大户吴 光远一边忙着卸玉米,一边对记者说。 正值秋粮收获期,德州雨下得厉害。吴光远今年种了400亩玉米,在政府帮助下抓紧抢收,选择直接烘干售卖。"既省心又放心。"吴光远说, 他已连续三天来送粮,每天都能卖出不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恩城镇为农服务中心(2025年10月9日摄)。新华社发(赵祜昊摄) 配备1台大型烘干设备和9个标准化粮仓,日烘干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