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增速较快的主要是四类行业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27 20:58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表现 - 1-4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长3.2%,略低于前值的3.4%,推算4月单月营收同比增速为2.6%,低于1-2月的2.8%和3月的4.2% [1][7][8] - 营收放缓主因包括关税临时扰动和内需建筑需求偏弱,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3月放缓1.6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 [1][8] - 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较3月回落6.8个百分点,显示关税扰动对生产端影响显著 [1][8] 利润表现与结构分化 - 4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连续第二个月改善,高于3月的2.6%和1-2月的-0.3%,1-4月累计利润同比增长1.4% [2][9][10] - 利润率改善主因包括上游价格调整提升中游利润率、"两新"政策受益行业营收增长较快,以及清偿拖欠账款政策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2][9] - 四类行业利润增速领先:有色系(采选47.8%/冶炼24.5%)、中游制造(如半导体设备三位数增长)、农副食品(45.6%)、公用事业(废弃资源利用91.6%) [3][12][13] 中游装备制造表现突出 - 4月中游装备制造增量利润占比达36.6%,环比上升4.4个百分点,同比高6.9个百分点,为唯一利润占比高于去年同期的类别 [4][18] - 电气机械(15.4%)、计算机通信电子(11.6%)、仪器仪表(22%)等行业利润增速环比提升显著 [13][14] - 黑色冶炼行业扭亏为盈,1-4月利润总额169.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20] 库存与资产负债状况 - 4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3.9%,实际库存同比增长6.6%,呈现被动与主动去库存并存特征,企业通过"抢出口"对冲对美出口21%的降幅 [6][21][22] - 资产负债率57.7%环比持平,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速自2024年12月的4.2%持续回升至4.7%,负债增速微降至5.7% [5][23] 行业价格与政策影响 - PPI同比连续回调,4月达-2.7%,煤炭、钢铁(国内定价)和原油链(全球定价)为主要拖累因素,分别反映建筑需求弱化和关税影响 [8][9] - "两新"政策及数智化转型推动中游制造结构性增长,专项债发行提速对黑色系(采选)、非金属矿等行业利润形成支撑 [4][14]
石化油服收盘上涨1.08%,滚动市盈率52.78倍,总市值354.9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45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27日收盘价1.87元,上涨1 08%,总市值354 9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52 78倍,高于行业平均26 02倍和行业中值35 21倍 [1][2]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78 50亿元,同比下滑3 69%,净利润2 18亿元,同比增长23 00% [1] - 销售毛利率8 11% [1] 行业对比 - 采掘行业平均PE 26 02倍,中值35 21倍,公司在行业中排名第19位 [1] - 公司PE(TTM)52 78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6 02倍,市净率3 93倍也高于行业平均2 88倍 [1][2] - 总市值354 92亿元远超行业平均136 13亿元和中值45 32亿元 [1][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东户数110200户,与上次持平 [1] -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大型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地球物理、钻井、测录井等 [1] - 202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申请专利1034件(含涉外专利9件),授权专利779件 [1] - 制修订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7项石油行业标准 [1] - 中国石化测录井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牵头成立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 [1]
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报业绩盘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6:52
编者按 截至目前,A股共有531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580家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约25555.7亿元,同比下降8.66%; 实现净利润1426.64亿元,同比下降4%。从细分领 域看,板块业绩有喜有忧、走势分化,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石油板块:内生动能不断增强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石,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一季度,在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 国内交通行业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石油板块中的采掘、油服和炼化三大细分行业,凭借 自身发展策略与市场适应性,展现出各不相同却又充满韧性的发展态势。 石油板块包括采掘行业6家、油服行业15家、炼化行业30家在内的51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实现主营收 入19338.4亿元,同比下降6.24%;实现净利润1064.56亿元,同比减少5.76亿元。尽管营收与利润有所下 滑,但板块内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等内生动能持续增强,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桶油" 分化中各有亮点 在全球能源市场复杂多变、油价波动频繁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一季度利润分化 但均有亮眼表现。 中国石油一季度营业收入7531.08亿元 ...
石化油服收盘上涨1.08%,滚动市盈率53.06倍,总市值356.8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25
股价与估值 - 5月13日收盘价1.88元,上涨1.08%,总市值356.81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53.06倍,创25天新低,静态PE56.49倍,市净率3.95倍 [1][2] - 行业平均PE26.32倍,中值37.64倍,公司PE在采掘行业排名第18位 [1][2] 机构持仓 - 2025年一季报显示7家机构持仓,包括6家其他机构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1116101万股,持股市值215.41亿元 [1] 主营业务与技术成果 - 主营业务为大型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核心产品包括地球物理、钻井、测录井等 [1] - 2024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申请专利1034件(含涉外专利9件),授权专利779件 [1] - 牵头成立全国石油钻(录)井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测录井重点实验室投入运行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8.50亿元,同比下滑3.69% [1] - 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3.00%,销售毛利率8.11% [1]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均值137.19亿元,中值48.44亿元,公司市值356.81亿元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跨度大:中曼石油10.21倍,海油工程10.42倍,中海油服19.00倍 [2]
2025年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国家统计局· 2025-05-10 09:31
工业生产者价格总体变动情况 - 2025年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 [1]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 [1] - 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同比下降2.4% [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项变动 同比变动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1%,影响总水平下降2.2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9.4%,原材料工业下降3.6%,加工工业下降2.3% [3] -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总水平下降0.4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下降1.4%,衣着下降0.1%,一般日用品上涨0.6%,耐用消费品下降3.7% [3] 环比变动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5%,影响总水平下降0.3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2.1%,原材料工业下降1.0%,加工工业下降0.2% [6]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总水平下降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下降0.1%,衣着上涨0.3%,一般日用品上涨0.2%,耐用消费品下降0.7% [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项变动 同比变动 - 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下降7.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6.7%,化工原料类下降4.1%,农副产品类下降2.9%,纺织原料类下降2.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1.4% [9]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上涨8.5% [9] 环比变动 - 燃料动力类价格环比下降2.3%,化工原料类下降0.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0.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4%,农副产品类和纺织原料类均下降0.2% [6]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环比上涨0.7% [6] 主要行业价格变动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大幅下降15.2%,环比下降3.3%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14.2%,环比下降3.1% [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9.0%,环比上涨1.5% [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8.6%,环比下降1.0% [10]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3% [10] - 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5% [10]
通源石油收盘下跌1.23%,滚动市盈率44.89倍,总市值23.5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45
通源石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公司致力于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 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射孔销售及服务项目、其他油田服务。 5月9日,通源石油今日收盘4.0元,下跌1.23%,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 值)达到44.89倍,总市值23.54亿元。 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采掘行业行业市盈率平均26.08倍,行业中值36.41倍,通源石油排 名第16位。 资金流向方面,5月9日,通源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入495.33万元,近5日总体呈流入状态,5日共流入 1002.90万元。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13.21%;净利润78.27万元,同 比-80.38%,销售毛利率22.53%。 序号股票简称PE(TTM)PE(静)市净率总市值(元)16通源石油44.8942.301.6923.54亿行业平均 26.0829.732.88135.34亿行业中值36.4136.782.6846.86亿1贝肯能源-3129.73403.672.5517.45亿2潜能恒 信-146.99-99.494.8452.54亿3准油股份-7 ...
潞安环能(601699):煤价下行至底部区间 静待耗煤旺季拐点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2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58.50亿元,同比下降16.89%,归母净利润24.50亿元,同比下降69.08%,扣非归母净利润23.84亿元,同比下降69.78% [1]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10元(含税) [1] - 2025Q1营收69.68亿元,同比下降19.53%,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下降48.95%,扣非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47.68% [1] 煤炭业务运营 - 2024年原煤产量5757万吨(yoy-4.8%),商品煤销量5225万吨(yoy-5.0%),商品煤综合售价645.64元/吨(同比下降82.0元/吨),销售成本390.76元/吨(同比增加43.1元/吨),毛利254.88元/吨(同比下降125.1元/吨) [2] - 2024年煤炭采掘业销售收入337.34亿元(yoy-15.7%),毛利率39.48%(同比下降12.74pct) [2] - 分煤种销量及营收:混煤2903.3万吨(yoy-1.27%)、营收159.3亿元(yoy-3.7%),洗精煤23.3万吨(yoy-44.16%)、营收2.7亿元(yoy-52.9%),喷吹煤2048.2万吨(yoy-5.24%)、营收168.4亿元(yoy-21.3%),其他洗煤250.0万吨(yoy-29.34%)、营收6.9亿元(yoy-53.3%) [2] - 2025Q1原煤产量1357万吨(yoy+2.49%),商品煤销量1187万吨(yoy+0.51%),商品煤综合售价542.8元/吨(同比下降146.6元/吨),销售成本340.2元/吨(同比下降37.6元/吨),毛利202.6元/吨(同比下降109.0元/吨) [3] - 2025Q1煤炭采掘业销售收入64.44亿元(yoy-20.86%),毛利率35.51%(同比下降6.94pct) [3] - 2025Q1混煤销量609万吨(yoy-7.0%),喷吹煤销量517万吨(yoy+12.6%) [3] 产能与资源储备 - 公司拥有在产矿井18座,先进产能4970万吨/年,在建及规划矿井(如忻峪煤业、元丰矿业、静安煤业、上马矿井等)合计产能约850万吨/年 [3] - 2024年8月公司以121.26亿元竞得襄垣县上马区块煤炭探矿权,增加煤炭资源量8.2亿吨,拟出让年限5年,计划2年内完成勘探,3-4年内完成转采登记 [3] 行业与市场展望 - 当前煤价处于较低位置,动力煤市场价与长协价倒挂,后续煤价持续下探可能导致长协履约率下滑及高成本煤企供应挤出 [4] - 夏季用煤旺季临近,电厂耗煤有望回暖,煤炭库存或去化,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可能抑制进口增量 [4] - 2025Q1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同比下跌20.0%,环比下跌12.3%,中国主要港口喷吹煤均价同比下跌13.3%,环比下跌10.8%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4亿元(原值40.21亿元)、32.51亿元(原值43.17亿元)、35.92亿元 [4] - 以2025年5月6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1.9倍、10.1倍、9.1倍 [4]
【广发宏观王丹】一季度企业盈利数据及后续行业利润分布可能的变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4-28 16:17
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表现 -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4%,利润同比由负转正至0.8%,较2024年全年(-3.3%)和1-2月(-0.3%)改善 [1][3][4] - 3月单月营收同比加速至4.2%(1-2月为2.8%),利润同比升至2.6%(1-2月为-0.3%),工业增加值高增7.7%和营收利润率降幅收窄为主要驱动因素 [1][4][7] - 上市公司盈利趋势预计与规上企业同步,与一季度GDP良好开局吻合 [1][2] 行业利润分化特征 - **高增长行业**:有色采选(62.3%)、有色冶炼(33.6%)、交运设备(59.7%)、专用设备(14.2%)、废弃资源利用(133.9%)等,受益于新兴产业需求、"两新"政策及成本下降 [9][12] - **低增长行业**:煤炭(-47.7%)、黑色采选(-52.8%)、家具(-40.1%)、汽车(-6.2%)等,受采掘业价格下行和可选消费疲弱拖累 [9][12] - **增量利润结构**:中游装备制造占比32.2%(同比+3.7pct),高技术制造业如航空航天器、医疗仪器等增速领先;上游采掘占比下降5.0pct [12] 库存与负债动态 - 名义库存同比持平4.2%,实际库存(剔除PPI)同比升至6.7%,显示弱补库特征 [14][15]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0.3pct至57.7%,负债增速延续回升至5.8%(2024年10月低点为4.5%) [14][16][17] - 负债扩张较快行业集中于高利润领域:交运设备(13.9%)、电气机械(8.9%)、有色采选(9.7%)等 [14] 外需与政策影响 - **关税冲击测算**:若对美国非电子出口下降70%/清零,或拖累全年出口6/9pct,对应GDP拖累1.2/1.7pct,利润增速或降5.3/7.6pct(参照2019年弹性) [19] - **政策对冲方向**:广义财政提速、房地产新模式、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刺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投资 [20] - **避险行业建议**:境外收入占比低的食品饮料、公用事业、通信等;政策支持的必选消费、工业软件、城市更新等领域 [20]
贝肯能源收盘下跌1.59%,滚动市盈率49.90倍,总市值16.2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16 17:28
公司基本面 - 4月16日收盘价8.06元,单日下跌1.59%,总市值16.20亿元,滚动市盈率PE达49.90倍[1] - 2024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下滑9.86%,净利润2433.79万元同比下滑30.57%,销售毛利率21.97%[1] - 主营业务为钻井总承包、压裂、化工产品销售及配套技术服务,涵盖30多种油田化工产品,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体化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供应商[1] - 截至2024年三季报共有22家机构持仓,全部为基金,合计持股164.78万股,持股市值0.14亿元[1] 行业比较 - 采掘行业平均市盈率25.12倍,中值35.08倍,公司PE49.90倍排名第19位[1] - 公司市净率2.71倍,低于行业平均3.02倍但高于中值2.92倍[2] - 总市值16.20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32.73亿元和中值44.89亿元[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中曼石油PE8.40倍,海油工程10.80倍,中海油服20.40倍,均低于公司估值水平[2]
中金岭南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大增57.30%,现金流却下滑49.35%
新浪财经· 2025-04-14 22: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但营业收入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 公司应加强成本控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经营活动现金回笼能力并关注政策和市场等风险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10]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大幅增长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98.12亿元 较2023年下降8.82% 有色金属贸易业务收入降幅明显为51.97% 铅锌铜采掘、冶炼及销售业务收入增长18.33% 业务结构调整 对贸易业务依赖度降低 核心采掘冶炼业务增长显著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2亿元 同比增长57.30% 因降本增效及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国内现货市场铜、铅、锌均价分别上涨9.7%、10.0%、7.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1亿元 同比增长60.38%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盈利质量较高 [2] 每股收益提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18元/股增长至2024年的0.29元/股 增幅达61.11% 得益于净利润大幅增长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 - 扣非每股收益结合扣非净利润增长及总股本变化不大情况 应呈增长态势 证明核心业务对每股收益有积极贡献 [3] 费用有增有减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69亿元 较2023年增长9.58% 因职工薪酬、包装费等费用增加 可能与业务拓展、市场推广活动增加有关 [4] - 管理费用为7.67亿元 同比增长19.47% 职工薪酬增长是主因 可能因人员增加或薪酬调整 折旧摊销等费用也上升 或对公司利润产生压力 [4] - 财务费用4.41亿元 同比下降21.83% 因利息支出减少 得益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对公司利润增长有利 [4] 研发费用增加 - 研发费用为5.03亿元 较2023年增长15.79%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 在资源综合回收、新材料研发及智能矿山建设等领域开展多项研发项目 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新增长点 [5] 现金流状况喜忧参半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6亿元 同比减少49.35% 因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回笼能力下降 [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减少37.08% 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减少51.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5.71% 为 -22.83亿元 公司投资策略调整 减少大规模投资支出 收回投资资金也减少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减少4.73% 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加8.3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0.84% 为10.02亿元 公司筹资规模收缩 偿还债务等现金支出增加 [7] 高管薪酬情况 - 党委书记、董事长喻鸿税前报酬总额为183.64万元 [9] - 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潘文皓税前报酬总额为264.12万元 [10] - 党委委员、副总裁郑金华税前报酬总额为264.97万元 党委委员、副总裁李小元税前报酬总额为196.28万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