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热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用反射镜作灶、熔盐作料 这座光热电站将阳光“烹煮”成清洁电能
央视新闻· 2025-09-18 22:14
项目概况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于9月18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成为中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1] - 项目通过熔盐储热技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有效缓解风电和光伏发电波动性问题 [1][9] 技术原理 - 采用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技术 通过反射镜聚光加热熔盐至550摄氏度 [3][6] - 发电过程包含"聚光发热-熔盐储热-蒸汽发电"三个核心环节 高温熔盐驱动汽轮机组发电 [5][6][9] - 配备高温熔盐储罐系统 具备热能存储功能 可在无光照条件下持续供电 [6][9] 系统优势 - 熔盐储热系统实现能源时空转移 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问题 [1][9] - 通过热能存储实现电网稳定电力输送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9] - 项目配置百万千瓦级容量 显著提升区域清洁能源供给规模 [1]
关于举办“光热发电项目投资建设与CCER交易”专题培训的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15:11
光热发电行业政策与规划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 可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1]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1] - 国家能源局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 加大光热项目建设力度[1] 光热发电项目发展现状 - 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10月优先制定发布并网光热发电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1] - 2025年3月敦煌首航节能10兆瓦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首批50万吨减排量成功登记并实现交易[1] - 光热发电项目通过CCER交易改善收益 推动规模化发展[1] 专业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定于2025年10月22-24日 地点在敦煌太阳庄园酒店[2] - 培训形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相结合[2] - 培训对象涵盖发电公司 电网企业 新能源公司 储能公司等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内容 - 模块一包括光热发电政策解读 发展现状与趋势 面临问题 电力市场参与等10项内容[3][5] - 模块二涵盖CCER市场最新政策 项目设计实施指南 审定核查规则 项目方法学解析[5] - 模块三安排参观敦煌新能源展览馆 观摩首航节能光热发电项目 考察自然保护区[5] 培训费用与认证 - 培训费用为4500元/人 包含课堂教学 项目观摩 讲义 证书 午餐及保险[4] - 推荐住宿协议价为300元/天[4] - 考核合格学员将获得联合颁发的专题培训结业证书[4]
戈壁深处的“湖南指挥官”:巨型光热电站的守护者
央广网· 2025-09-17 10:21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调试技术,更肩负着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责任。"调试项目经理刘昕昶向记者表示。 这支来自湖南的团队,在戈壁滩上以专业和汗水浇灌科技之花,将清洁电力稳定输送至千家万户,也为 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了宝贵的"甘肃经验",生动诠释了"湖南力量"服务国家重大 战略、践行"双碳"目标的使命担当。 他们如同电站的"指挥官",在集控室内精密调度,协调着11960面定日镜精准追光、熔盐储热系统高效 储能、汽轮发电机组平稳运行,确保电站不仅在阳光普照时发电,更能凭借熔盐储热在夜间持续稳定供 电,为电网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堪称一个巨型"绿色充电宝"。 该项目总投资50.6亿元,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可满足57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每年减排二氧化碳 约147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20万亩。作为国家首批"沙戈荒"(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 地的标志性项目,其成功运行验证了"光热+光伏"智能耦合发电模式的优越性,有效破解了纯光伏发电 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难题,提升了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和稳定性。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茫茫戈壁深处,探访那座被上万面"超级镜子"环绕的 宏 ...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板块: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业务 [3] - 余热锅炉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3]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包括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熔盐吸热器等,应用于垃圾处理、石化、核电和光热项目 [3][4] 重点项目与技术指标 - 国能河北龙山600MW火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于2024年12月28日试运行,2025年4月11日正式投运 [5] - 项目性能:机组负荷最低可降至51兆瓦(8.5%额定容量),持续4小时;额定工况下出力增加47兆瓦,持续6小时 [5] - 熔盐储热系统热交换效率≥98%,电转换效率≥70%,调频能力提升1.5倍 [5] 市场布局 - 下游客户包括钢铁、建材、石化、水泥、化纤等高耗能企业及五大电力集团 [6] - 海外市场聚焦东南亚、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中东) [9] - 2024年以来海外新增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9] 战略发展方向 新能源与储能 - 重点拓展熔盐储能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及零碳园区的应用 [7][8] - 参与青海3座350MW独立光热电站项目竞标,推动光热发电进入3.0时代(大容量、低成本、独立装机) [11] - 已建成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及浙江省最大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模式) [13] 核电领域 - 持有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2025年战略布局核电产业 [10] - 崇贤制造基地建设核电专用清洁车间(一期2025年9月底投用) [10] - 2025年8月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 [10] 光热领域优势 - 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为全球首个达产塔式熔盐电站 [12] - 该电站2022年发电量达1.464亿kWh,连续三年实现达产 [12] 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国家鼓励绿电直连项目,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 [13] - 2025年7月推动零碳园区建设,支持园区低碳化改造 [13]
调研速递|西子洁能接受南方基金等8家机构调研 ,透露光热发展计划与订单数据
新浪财经· 2025-09-11 22: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始建于1955年 2002年加入西子电梯集团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2022年更名[1] - 业务涵盖余热锅炉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 解决方案 备件及服务四部分[1] - 余热锅炉客户涉及五大电力 钢铁等高耗能行业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解决方案以多种换热器及压力容器为核心 备件及服务包括过热器等部件及技术服务[1] 光热业务发展 - 光热发电技术基于低碳发电+灵活可调+电网友好优势 成为我国风光大基地低碳发展重要支撑[1] - 青海模式标志光热发电进入3.0时代 公司将争取3个350MW项目订单以提升市占率[1] - 在光热产业链中主要参与吸热 换热 储热环节 自2010年进入领域已参与17个示范项目[1] - 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项目成为行业典范[1] 订单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新增订单27.84亿元 其中余热锅炉7.03亿元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2.81亿元 解决方案14.77亿元 备件及服务3.23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61.19亿元[2] 市场拓展方向 - 瞄准新能源 核电 海外三大增量市场[2] - 新能源市场依托熔盐储能技术拓展应用场景[2] - 核电市场通过升级崇贤制造基地提升承接能力 有20多年发展经验并取得相关许可证[2] - 2025年加大核电布局 设立合资公司推进长远发展[2] - 海外市场凭借优势产品集中在东南亚 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2] - 自2024年以来海外新增订单占比提升[2] 产品交付周期 - 锅炉类产品为非标定制 国内交付周期6-12个月 海外略长[2] - 备件按需即时维护[2]
我国光热发电加速商业化需降本增效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光热发电是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 [1] - 具备清洁可再生、灵活可调、电网友好的三位一体独特价值 [2] - 作为风光规模化发展的压舱石和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 2016年国家核定光热发电标杆上网示范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 并启动首批20个示范项目 [2]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要求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基地尽快落地项目 [2] - 2025年施行的《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光热发电 从法律层面明确其定位和发展模式 [2][3] 装机规模与产业基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兆瓦 占全球总装机10.6% [2] - 产业链单位约44万家 其中国有企业1.4万家 民营企业42.1万家 [4] -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产业链 [4][5] 技术创新突破 - 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包括大开口熔盐介质槽式集热器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RT86大槽集热器等 [4] - 推出350MW三塔一机大规模独立光热电站方案和高低位熔盐储罐+短轴泵技术方案 [4] - 关键设备部件全部国产化 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4] 成本目标与发展路径 - 当前平准化度电成本0.8-0.9元/千瓦时 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实现0.4元/千瓦时电价 [1][7] - 需通过规模化效应提升经济性 构建技术-标准-市场生态推动平价上网 [7] - 建议采用政策补贴+碳市场双轨收益路径 通过CCER项目将环境收益纳入回报结构 [7] 发展机制与协作需求 - 呼吁政策协同机制 包括超长期国债支持、容量补偿机制等市场机制 [7] - 需引入优选机制支持技术先进性的大容量项目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7] - 要求行业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精诚协作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8]
沃锦新材料王洪国:坚守熔盐低价不低质,“淡季锁价+融资租赁”初始投资再降5%~8%
搜狐财经· 2025-09-06 16:28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聚焦于光热发电降本增效的可落地路径 [1] - 大会汇聚了产业链全环节的9位实战派专家,以实战案例为支撑进行研讨 [1] - 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及产业链企业超过800名代表参与 [5] 熔盐成本趋势 - 熔盐市场价格呈持续下行趋势,项目招标均价从2022年的7500元/吨降至目前的6500元/吨,部分项目采购价低至6000元/吨 [3] - 受益于规模化生产、原料成本降低和先进生产工艺优化,单吨熔盐成本累计下降约15%至20% [3] - 通过淡季锁价、长周期锁价结合融资租赁的模式创新,可再降低初始投资5%至8% [3] 熔盐质量与运营管理 - 需坚守低价不低质原则,高纯度熔盐是光热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与成本的稳定器 [3] - 项目若延期6至12个月会导致熔盐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与财务费用 [3] - 需在成本控制与全生命周期安全性间寻求平衡,通过严格纯度检测和高温稳定性测试保障长期运行可靠性 [3]
宏观政策需加码扩内需、降成本|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9-04 18:19
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1] - 方案提出16项具体举措 涵盖促进产业升级 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 促进国内外市场畅通经济循环 深挖需求潜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三个方面[1] 可再生能源发展动向 -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 强调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2] - 会议提出研究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2] 地方债发行情况 - 8月地方债实际发行规模达9776亿元 超出原定发行计划9408亿元[3][5] - 安徽省以927亿元发行规模居全国首位 广东和浙江分别以921亿元和760亿元紧随其后[5] - 发行规模超500亿元的省份共有5个 其余进入前十的省份包括河北 新疆 陕西 内蒙古 上海 重庆和贵州[5]
午评:沪指和深成指延续调整态势 旅游股领涨 CPO概念股领跌
新华财经· 2025-09-04 13:40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股指9月4日开盘表现分化 沪指跌0.15% 深成指涨0.44% 创业板指涨1.18% [1] - 午间收盘全线大幅下跌 沪指跌1.97%报3738.32点 深成指跌2.37%报12176.90点 创业板指跌3.20%报2806.63点 [1] - 成交额合计约2.15万亿元 其中沪市6895亿元 深市9056亿元 创业板4549亿元 [1] 板块表现 - 早盘强势板块包括BC电池 铜缆高速连接 固态电池 消费领域的旅游 免税概念异动上扬 [1] - 午间涨幅靠前板块为旅游 电池 免税店 跌幅靠前板块包括CPO 半导体 元器件 [1] - 水产品 预制菜 新零售 网红经济 鸡肉等多个板块显著上涨 [1] 储能电池行业 - 头部电池厂2025年上半年订单饱满 产能紧缺 部分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 [2] - 25Q2澳洲 东欧户储推动小电芯涨价3-5分/Wh 25Q3大电芯陆续涨价1-2分/Wh [2] - 国内储能系统价格见底回升 产业价值分配向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倾斜 [2] 锂电产业链 - 9月电池排产124.8GWh环比增7.4% 正极材料15.0万吨环比增6.4% 负极材料15.2万吨环比增8.2% [2] - 隔膜16.4亿平环比增7.6% 电解液9.7万吨环比增6.6% 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 [2] - 需求增长动力来自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 国内大储需求向好 美国储能抢装 [2] 行业景气趋势 - 科技成长板块受益于全球AI产业共振与出海战略 科技硬件产能扩张支撑业绩增长 [3] - 制造业通过抢出口与非美市场出海实现业绩改善 顺周期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 [3] - 供给偏紧的周期品及新消费行业增速亮眼 非银板块因资本市场改革及长期资金入市延续改善 [3] 政策动向 - 国家能源局强调加快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 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重点推进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加速"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 [4] - 培育新型电力经营主体 提升能源企业市场竞争力 [4] 指数调整 - 科创板系列指数定期调样将于9月12日收市后实施 设置10%个股权重上限 [5][6] - 权重平衡机制与境外指数(如TOPIX 恒生指数)类似 保持整体资金流动稳定 [6]
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哈密“光(热)储”1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建设最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08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是全球单期规模最大的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1.93亿元,由西北电力设计院总承包建设[3][5] - 项目采用光热与光伏深度耦合模式,光热部分装机150兆瓦,光伏部分装机1350兆瓦,光热与光伏配比为1:9[5][8] - 项目位于新疆哈密无人区,占地32.0681平方公里,距离中蒙边界60公里[1][3] 技术创新 - 项目实现技术国产化率从首批示范项目的50%跃升至99%,从关键部件到整体系统实现自主可控[1][6] - 研发定日镜"防护铠甲"使镜面破损率降低90%,并通过一年桩基试验制定高精度方案保障设备抗风抗盐渍土能力[1][9][11] - 采用8小时储热系统,使电站具备夜间发电能力,可稳定输出100%绿色电力[1][6] 运营特性 - 项目年发电量29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8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相当于种植3000万棵胡杨[17] - 通过熔盐储热技术,白天光伏发电,夜间光热补足,实现全天候供电模式,夜间供电量可满足百万户家庭需求[6][8] - 吸热塔设计高度219米(约73层楼高),可抵御50年一遇的12级大风荷载,横向推力达200吨以上[12] 生态与经济影响 - 形成"发电+生态修复"协同模式,光伏板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定日镜固沙抑尘,清洗用水使沙土长出绿植[19] - 建设期带动当地就业超过600人,投产后新增200多个生产运维岗位,促进当地餐饮、住宿、商超等行业发展[19] - 项目为维吾尔族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如镜场定日镜立柱安装工作,精准测定定日镜坐标和方位角[17]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西北院主持编写5项太阳能发电国家标准、10项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参与编写1项太阳能发电国际标准[23] - 项目为全球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样板工程[1][21] - 中国正在构建横跨万里的"绿色长城",到2030年将年输出1.5万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替代4.5亿吨标准煤[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