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指出: 化工新材料“出海”机遇挑战并存
中国化工报· 2025-09-30 11:11
"但也应注意到,国内企业在外投资建厂可能会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当地技术标准、文化融合等差 异带来的经营风险,不断升级的全球贸易摩擦也加剧了出海风险。"樊星说。 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召开的2025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研讨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 划院材料化工处副总工程师(专业)樊星指出,化工新材料产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出海"方面, 该产业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机遇在于两方面:一是新兴经济体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口红利、资源配备等优势崭露头角,拉动了 高端化工材料全球需求;二是国际龙头企业逐渐调整发展战略,剥离部分化工新材料业务,为我国提供 了突破高端技术壁垒的机遇。 要踏足国际化发展,樊星指出,企业首先需要补齐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的短板,增强我国的竞争话语权。 同时,出海企业应从目标市场的政治格局、本土文化、投资方式、资源获取路径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 再着手投资建厂;注意错位竞争,促进就地消化海外产能,避免再将产品运回国内参与内卷;此外,还 需推动管理本地化与文化融合,强化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降低运行成本。 ...
中仑新材9月29日获融资买入1721.19万元,融资余额2.0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9:39
截至9月19日,中仑新材股东户数1.74万,较上期减少16.32%;人均流通股7372股,较上期增加 19.50%。2025年1月-6月,中仑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减少15.09%;归母净利润4163.25万 元,同比减少58.43%。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中仑新材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 三大流通股东,持股73.1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0.56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五大流 通股东,持股43.32万股,为新进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5.84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35.78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5.10万股,为新进 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9月29日,中仑新材涨2.14%,成交额1.40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仑新材获融资买入额1721.19万 元,融资偿还1945.76万元,融资净买入-224.57万元。截至9月29日,中仑新材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4亿 元。 融资方面,中仑新材当日融资买入1721.1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03亿元 ...
圣泉集团拟募25亿加码新能源 三年半砸17亿研发筑牢技术壁垒
长江商报· 2025-09-30 07:33
融资计划与项目布局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5亿元 其中20亿元用于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剩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2] - 项目规划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和1.5万吨多孔碳 建设周期2年 预计年销售收入36.10亿元(不含税) 年净利润7.57亿元[2] - 项目位于山东济南刁镇化工产业园 是多孔碳材料产能达2000吨/年后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的关键举措[2][3]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 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大增51.19%[1][5] - 2021-2024年营收从88.25亿元增长至100.2亿元 净利润从6.88亿元增至8.68亿元 2024年首次突破百亿营收[4] - 电池材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32.43% 销量4.01万吨同比增长14.90%[5] 技术研发与专利储备 - 2022-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费用17.17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5亿元[1][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拥有国内有效专利792件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46件[1][5] - 通过PPO低介电树脂和多孔碳材料切入高增长赛道 技术壁垒持续强化[5] 行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和化学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酚醛树脂产销量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列[4] - 采用"双主业驱动+全产业链协同"战略 聚焦化学新材料、电池能源、生物制造三大核心领域[4] - 硬碳负极材料瞄准锂电池产业升级机遇 万吨级产线已于2025年5月建成[2][3] 历史项目与产能建设 - 大庆生物质项目及23万吨酚醛树脂项目投产使酚醛生产规模跃居全球首位[3] - 10万吨/年玉米芯秸秆综合利用装置稳定运行 成为业绩增长重要支撑[3] - 上市及定增资金有效推动关键项目落地 形成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格局[3][4]
东方盛虹,10万吨/年高端热熔胶级HEV项目中交
DT新材料· 2025-09-30 00:03
江苏虹景新材料项目进展 - 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端热熔胶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EV)装置于9月28日正式中交,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引进国际先进ECI釜式法工艺技术包,主装置区占地49410平方米,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高端热熔胶级HEV产能供给缺口 [2] - 项目选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成品及包装库房占地18900平方米 [2] 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整体规划 - 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于2022年9月7日开工,总投资216亿元,规划建设年产70万吨EVA、5万吨/年共聚新材料以及PO/SM及多元醇等项目 [2] - 项目分为虹威与虹景两个部分,虹景部分由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55.8亿元,占地约1395亩,建设年产3×20万吨光伏级EVA、10万吨高端热熔胶级EVA、高端共聚新材料等装置 [3] - 虹威部分由江苏虹威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包括一套50.8万吨/年乙苯装置、一套20/45万吨/年POSM装置、一套11.25万吨/年PPG装置、一套2.5万吨/年POP装置 [2] 行业会议与论坛信息 - 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将于2025年11月3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5] - 2025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将于12月11-1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专题包括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宏观论坛、先进回收技术、PCR/PIR高分子循环利用案例及动态高分子论坛 [7][8] - 大会同期特色活动包括青年科学家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9] 服务平台信息 - DT新材料定位为新材料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服务范围涵盖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具体包括产品展示、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定制报告、需求对接、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 [11] - 平台产业人脉圈覆盖化工新材料、复合材料、储能与电池、先进封装、生物基与合成生物学、热管理、氢能、光伏等领域,拥有20000位客户和朋友关注 [10]
中研股份:核心技术人员平仕衡拟减持不超过2.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7:12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减持计划 - 核心技术人员平仕衡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69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72% 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189%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减持价格将按实施时市场价格确定 若期间发生除权除息事项 减持数量和价格将相应调整 [1] 公司业务结构与市值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化工新材料业务 占比1000%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56亿元 [2]
金发科技(600143.SH):暂未涉及EX树脂
格隆汇· 2025-09-29 15:40
公司是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1] 产品涵盖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1] 暂未涉及EX树脂[1]
金发科技股价涨5.76%,中信建投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2.95万股浮盈赚取25.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3:3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金发科技股价上涨5.76%至20.75元/股 成交额28.08亿元 换手率5.29% 总市值547.10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改性塑料业务占比52.07% 贸易品业务占比20.65% 绿色石化产品占比18.85% 新材料业务占比6.29% 医疗健康产品占比1.48% 其他业务占比0.66%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信建投量化进取A基金持有22.9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54%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5.93万元 最新规模3.54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24.83% 近一年收益38.27% 成立以来收益10.0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鹏累计任职时间5年145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16.6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7.58% 最差基金回报-9.67% [3]
A股申购 | 道生天合(601026.SH)开启申购 旗下一产品销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道生天合 股票代码601026SH 于9月29日开启申购 发行价格5.98元/股 申购上限2.75万股 市盈率29.05倍 上市地为上交所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 [1] - 公司产品形成三大系列: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1] - 2022-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1] 客户群体与业务拓展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已涵盖重庆风渡、中复碳芯、北玻院、天顺风电、泰山玻纤、国兴复材、海源复材、振石集团等客户 [2]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已涵盖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泰科电子、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能源、博瑞电力、赣锋集团等终端客户 [2]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广泛应用于玻纤/碳纤拉挤制品、螺栓套预埋件、碳纤维抽油杆等轨道交通领域 以及碳纤维航空座椅、碳纤维建筑补强板等建材领域 [2]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可广泛应用在电机、电池和电控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以及传感器等电子领域及其他工业领域 [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总额69,355.00万元 其中55,855.00万元用于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 13,50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3] - 项目总投资金额57,070.2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55,855.00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 [3]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87,888.99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0,136.20万元 资产负债率44.63% [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128.91万元 较2023年的-3,773.23万元大幅改善 [4]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71% 2023年为3.18% 2022年为2.74% [4]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0% [4]
河南两集团重组将催生5500亿能源巨头 旗下5家A股公司3家股价强势涨停
长江商报· 2025-09-29 07:18
河南两大能源集团战略重组事件分析 重组方案概述 -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与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重组后控制权仍归属河南省国资委 [2][3] - 重组方案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目前处于公告阶段 [11] 企业规模与行业地位 - 平煤神马集团2024年营收1688.45亿元 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9位 河南能源集团营收1210.51亿元位列第221位 [2][5] - 截至2025年6月底 平煤神马集团总资产2884.82亿元 河南能源集团总资产2636.53亿元 合并后总资产达5521.35亿元 [2][6] - 重组后将形成年营收近2900亿元的能源巨头 规模仅次于中国神华 [2][6] 产业布局与资源优势 - 河南能源集团产业涵盖煤炭 化工新材料 电力及新能源 现代物贸 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 化工产能近1000万吨 [4] - 平煤神马集团聚焦煤焦 尼龙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 装备制造 建工建材五大产业 [4][5] - 两大集团在煤炭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存在产业重合 具备产业链整合基础 [9] 旗下上市公司表现 - 平煤神马集团控股4家A股公司:平煤股份 神马股份 易成新能 硅烷科技 河南能源集团控股大有能源(A股)和九天化工(新加坡) [9] - 2025年上半年受行业景气度影响 平煤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1.53% 多家子公司出现亏损 [9] - 重组消息公布次日 神马股份 易成新能 大有能源股价涨停 硅烷科技涨7.54% 平煤股份涨3.27% [11] 战略重组意义 - 标志着河南能源国企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旨在打造具备产业链主导力的全国性能源巨头 [7] - 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 优化资源配置 深化产业转型升级 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 [10] - 落实国家以国企整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向 符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 [9]
新华财经|借力“产学研”合作 道恩集团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新华社· 2025-09-28 20:02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围绕高分子新材料、钛、化工装备等产业链研发创新 2024年集团营收达479.6亿元 成功跻身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 [1] - 高性能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氢化丁腈橡胶(HNBR)、轮胎用高气体阻隔层新型热塑性弹性体(DVA)、高端共聚酯(PETG/PCTG)等新材料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效益好 [2] - 研发光照射后变色的弹性新材料 可用于仿生机器人模拟人类皮肤表情 [1]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构建"1+2+4+12"研发体系布局 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 [4] - 形成塑化改性、动态硫化、酯化合成、氢化反应四大技术平台 其中PCT/PCTG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HNBR实现进口替代 [6] - 2024年研发投入2.61亿元同比增长40.99% 占营业收入4.93%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7.98% [8] 具体技术突破历程 - 2002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启动TPV项目 突破万吨级TPV制备关键工艺 [4] - 2009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攻关高效催化剂与催化加氢工艺 2019年6月实现HNBR产业化 [4] - 动态硫化平台研发的DVA产品可降低轮胎气体阻隔层厚度 提升气密性与持久性 即将完成路跑测试 [8] 新兴市场应用拓展 - TPV产品已应用于汽车交通、家电通信、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6] - 2025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发聚碳酸酯材料 凭借轻量化特性、抗冲击性和高强度性能成为低空飞行器制造理想选择 [5] 区域产业支持环境 - 所在地龙口市连续六年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2025年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七位 [9] - 当地政府从财政、金融、人才等多维度支持企业发展 对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定制扶持方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