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
搜索文档
中国仍不买,白宫还没招,“美国大豆市场要遭血洗”
观察者网· 2025-10-09 10:17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随着大豆进入收获季,失去中国客户的美国农户陷入"生存之战"。 据《华尔街日报》7日报道,在设备与化肥成本攀升、玉米和大豆供应过剩的双重压力下,美国豆农的 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为安抚农民情绪,美国国会去年12月曾通过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农业救助 计划,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再追加100亿至140亿美元资金,以缓解此次贸易争端给农户带来的冲击。 本周一(6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他将在"本周出台农业相关扶持措施",帮助种植户应对对华出口 下滑损失。一名白宫官员向美媒透露,特朗普预计将在本周晚些时候与美农业部长罗林斯会面,最终确 定农业救助资金的来源。此前,特朗普及其团队曾宣称,将考虑动用关税收入来为救助计划提供大部分 资金支持。 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特朗普正"动用一切可用工具",以确保农户拥有维持农业生产所需的资 源。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农民们期待救助计划能尽早公布,但白宫方面推诿称,政府持续停摆导致该计 划被迫推迟。 10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召开记者会。白宫视频截图 然而,农时不等人。眼看政府迟迟拿不出切实解决方案,美国豆农的恐慌情绪正进一步加剧。 罗恩·金德里德(Ron ...
美元霸权裂缝渐开,美国收割世界经济术穷矣!
搜狐财经· 2025-10-09 03:1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单边关税与美元霸权政策正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并开始反噬其自身经济,导致关键出口市场萎缩、债务高企及传统盟友关系松动 [1][3][5] - 全球贸易格局正加速重构,多国通过推动本币结算、加强与中国合作等方式寻求多元化,以应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15][17][19] - 美国经济面临内在结构性问题,包括高消费低储蓄、产业空心化及金融虚拟化,而中国经济正转向内需和创新驱动 [23][25][27] 单边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导致其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3%,为三年来首次萎缩,其中净出口拖累GDP增长达4.83个百分点 [5] - 若关税政策全面落实,美国物价将上涨2.3%,每个家庭年度支出预计增加近3800美元 [5] - 美国农业遭受严重冲击,2025年前8个月中国大豆采购量仅为约2亿蒲式耳,不及2024年同期的五分之一,且自年中起完全停止新增订购 [11][13] 美元霸权与债务风险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到2027年公众持有债务占GDP比重将升至106%以上,打破1946年纪录 [9] - 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 [9] - 为应对农业危机,特朗普政府考虑追加100亿至14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以避免大面积农场破产 [11] 全球经济格局重构 - 德国汉堡港2025年第一季度对华集装箱吞吐量激增11.3%,而对美运输量下降19%,其CEO称美国关税政策为“自由贸易的毒药” [19][27] - 澳大利亚作为铁矿石出口大国,首次使用人民币完成交易;俄罗斯在能源交易中宣布采用人民币结算 [15][17] - 英国重启中英经贸联委会并签署涉及北海风电等领域的大单,澳大利亚公开表示不再追随美国“脱钩”政策 [21] 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 美国经济模式依赖高消费、高债务、高赤字和低储蓄的组合,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制造业持续衰落 [23] - 美国实体经济虚拟化突出,金融资产过度膨胀,资本偏离支持实体产业长期发展的轨道 [23] - 对比之下,中国外贸依存度已从本世纪初高于60%降至2024年的略超30%,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10%降至约2% [25]
美国关税砸了自己脚?特朗普全球急找大豆买家,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和俄罗斯,美国豆农要破产?
搜狐财经· 2025-10-09 01:15
王爷说财经讯:10月8 日消息,特朗普正带着团队在全球紧急寻找大豆买家! 要知道,中国这个往年吞掉美国 60% 大豆出口的 "最大主顾",如今一单没下 —— 收获季都到了,美国豆农账上的对华订单还是零。更糟的是,原定于昨 天发的 120 亿农业援助,因为政府停摆泡了汤。 这事儿可不是小事: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都急得直跺脚,说 "形势极其严峻";阿肯色州的农民更是聚在一起祈祷,怕子孙后代没法种地 了。 为啥好好的生意黄了?援助又为啥掉链子?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 01、特朗普关税开战后,美国大豆堆成山! 这事儿得从今年 4 月说起。 4 月 2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给贸易伙伴加征10%的 "最低基准关税",相当于给美国大豆出口设了道坎。 结果立竿见影:4 月那周,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直接从 72800 吨跌到 1800 吨,几乎砍光了。要知道 2017 年时,中国进口大豆里 40% 都是美国货,现在只 剩 18% 了。 02、美国大豆为啥没人买?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美国大豆没人买呢? 王爷说财经认为,三大原因戳破真相! 第一、特朗普关税把美国大豆最大买家推走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但不是 ...
特朗普关税突变,汽车关税豁免!而美国大豆、葡萄正被关税所困扰
搜狐财经· 2025-10-08 08:45
汽车行业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最终组装在美国完成的汽车提供关税豁免,评判标准包括“美国含量”,如组装地、使用美加零部件比例、发动机变速箱产地及雇佣美国工人数量 [4] - 潜在受益公司包括福特、丰田、本田、特斯拉、通用等汽车巨头,此政策消息一出,相关车企股价立即上涨 [4] - 此前政策导致美国本土汽车制造成本显著上升,钢铝关税被提高至50%,汽车零部件进口加征25%关税,使得本土制造成本高于从欧洲日本进口成品车 [1] - 该关税豁免政策被视为在保护本土产业和缓解行业阵痛之间寻求平衡,但政策尚未最终落地且存在变数,长远看全球汽车供应链可能加速“站队” [4][5] 农业(大豆)面临挑战 - 自5月份起,中国作为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约六成)未下一张美国大豆订单,对美国豆农造成毁灭性打击 [7] - 中国正进行战略性转移以降低对美国农产品依赖,转向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同时提升国内大豆产量 [7][8] - 历史经验显示,特朗普政府上一任期的农业援助计划使美国农民永久失去了约20%的市场份额,这些份额被巴西占据 [10] - 中国选择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夕针对美国大豆进行精准打击,目标直指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等共和党铁票仓 [10] 农业(葡萄与葡萄酒)困境 - 加州葡萄产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局面,大量葡萄因滞销被放弃采收,任其腐烂,尽管今年收成和质量均无问题 [12] - 对外,加拿大占美国葡萄酒出口三成以上,其采取报复措施将美国葡萄酒撤下货架,国际买家转向智利、澳大利亚等替代品 [14] - 对内,美国经济不景气及消费降级导致国内葡萄酒需求连续三年下滑,形成“外失市场、内缺需求”的局面 [14] - 关税政策对高度依赖全球贸易的农业领域造成严重打击,种植者成为贸易战中的牺牲品 [14] 政策逻辑与行业影响对比 - 对汽车行业采取“引诱和规训”策略,以关税豁免为诱饵,核心目标是促使制造业回流和创造就业岗位 [4][17] - 对农业则采取“牺牲和安抚”策略,在地缘战略博弈中农业成为可牺牲的棋子,通过补贴支票安抚传统共和党支持者农民群体 [19] - 政策在美国内部造成分裂:工业区被许诺制造业复兴并受激励政策拉拢,而农业带则在贸易战中受损并失去重要海外市场 [19]
美国真的被打疼了,美财长倒打一耙: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搜狐财经· 2025-10-07 18:54
眼见自己好赖话说尽,中国就是不买他们的大豆,美国居然倒打一耙。 10月2号,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节目中怒声指控,称中国现在就是将美国豆农当作筹码、"人质"。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500万吨大豆, 远超对欧盟的490万吨出口量。 但从2025年5月开始,美国豆农再也没收到过中国的新订单,新季1200万吨大豆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 根廷。 这一转变并非突然发生,早在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中,中国就开始推动大豆进口多元化,避 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根源在于自身竞争力的下滑。 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后,美国大豆价格比南美同类产品高出20%,中国企业采购成本每吨增加近千 元。 而巴西和阿根廷趁机完善供应链,巴西扩建港口增加散装船运力,即便运输距离更远,物流效率仍稳步 提升。 阿根廷更是直接将对华大豆出口关税降至零,配合早已谈妥的70亿美元关税减免额度,形成了明显的价 格优势。 中国海关对货源把控严格,此前曾直接退回一船打着"阿根廷大豆"名号的美国大豆,彻底封死了绕道出 口的可能。 2024年数据显示 ...
特朗普政府拟推百亿农业补贴,豆农:比起补贴更想要市场
第一财经· 2025-10-07 17:1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豆农面临严重财务压力,其根本诉求是获得稳定的出口市场而非政府补贴 [1][3][8] -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导致中国大幅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美国大豆行业面临市场份额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2][5][8][9] - 特朗普政府计划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农民救助资金,但被行业专家和豆农认为治标不治本 [1][3][8]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大豆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项目,2024年出口额达245.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 [1] - 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去年购买额达126.4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但自今年5月以来未再购买 [2] - 2025年1-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331.24万吨,美国供应占比降至22.8%,巴西占比达71.6% [2] - 当前大豆期货价格远低于盈亏平衡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合约收于10.18美元/蒲式耳,而盈亏平衡点为12.35美元/蒲式耳 [6] - 豆农面临巨额亏损,北达科他州种植者每英亩损失约100至150美元,有农场预计今年损失超过40万美元 [6] 市场与竞争格局 - 美国大豆正面临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激烈竞争,上次贸易争端已向巴西让出约20%的市场份额且未恢复 [5] - 欧盟和墨西哥作为另外两大买家,2024年购买额均稍高于20亿美元,仅约占中国购买额的20% [7] - 阿根廷暂时取消大豆出口预扣税,吸引国际买家,特朗普政府计划为其提供200亿美元货币额度的消息进一步加剧美国豆农的沮丧情绪 [7] 行业挑战与成本压力 - 与2018年相比,当前能源成本和关税推高了化肥、农药、农具和机械价格,导致种植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率恶化 [5][6] - 尽管部分大豆可运往加工厂,但许多农场附近缺乏加工设施,即使恢复贸易也可能因运输订单已满而无法及时处理 [6] - 为避免亏损出售,大量种植户被迫储存收获的大豆,导致粮仓已满,大豆堆放在地上覆盖防水布 [7] 政府措施与行业诉求 - 特朗普政府计划宣布对农民,特别是豆农提供实质性支持措施,可能包括超过1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1] - 政府提议增加生物燃料混合配额以提振国内大豆需求,并与农业信贷局合作确保农民下一种植季资金充足 [8] - 行业人士明确表示,联邦援助仅能短期弥补损失,无法解决因世界其他地区扩张造成的市场份额永久性损失问题 [8] - 豆农核心诉求是与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获得市场而非救助,并强调达成贸易协议的时间紧迫,否则中国可能完全转向巴西和阿根廷 [3][9]
美国遭遇大豆危机?中国停购全球观望,特朗普:准备和中国谈谈
搜狐财经· 2025-10-07 14:00
有一种"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比如特朗普发动的全球关税战。大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特朗普对全球做出的种种决策, 最终也会受到相应的回报。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美国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大豆"战争"中遭遇的困境。 美国最初对此并不急于反应,因为大豆交易虽然规模庞大,但单笔金额并不算高。比如2017年,美国大豆交易额为370亿美元,交易量为3000万吨。但大豆 的主要生产地区,像艾奥瓦、伊利诺伊、明尼苏达等中西部州,都是特朗普的支持票仓。因此,大豆问题对特朗普来说,不仅是农业问题,更关乎政治支 持。 然而,情况愈发严峻。以往,中国会偶尔减少对美大豆的采购,但并未彻底停购。今年,中国几乎没有购买任何美国大豆,这一"坚决不买"的态度,显然是 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一次反击。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也因此暴跌了40%。全球市场开始担忧美国大豆的前景,导致资本市场反应强烈。农民面临低于生产成 本的价格,9-10美元每蒲式耳,而生产成本是11.03美元,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如果美国坚持不改变,其他国家将继续购买南美的大豆,而美国的大豆则可能烂在仓库里。虽然曾经美国在全球农业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次面对中国 ...
美国政府关门,东大“一剑封喉”,比中美交战更可怕,特朗普认怂
搜狐财经· 2025-10-07 14:00
美国政府最近因为党派分歧导致关门,而特朗普却在这个敏感时刻对中国作出了让步,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在全球大国博弈中,特朗普会"认怂"?这 背后与中美之间的经济争端密切相关。美国试图通过制定规则保持其全球霸主地位,但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对全球规则的挑战,让两国在全球秩序中发生了 碰撞。在这场博弈中,特朗普不得不面对一件更为棘手的事——美国的大豆销路问题。 美国大豆市场的萎缩,尤其是中国对美大豆的需求下降,严重打击了美国农民的利益。这些农民原本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在大豆卖不出去的情况下,他 们开始失望并对特朗普失去信心。尽管特朗普承诺提供补贴,并积极寻找其他市场,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他市场根本无法填补中国市 场留下的空缺。因此,特朗普只能重新审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希望能够恢复大豆进口。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可能会在大豆采购问题上达成共识,特 朗普则希望中国能同意恢复进口美国大豆。 尽管目前中美之间的大规模热战不太可能发生,但考虑到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军队的困境,局部冲突仍然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台海或南海等热点地区,美 国可能会借助这些问题遏制中国崛起。然而,由于美国军队面临着装备老旧、军饷未发等困境,其真 ...
美国大豆卖不出,中国稀土买不到,这世界将更黑暗还是将更光明?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39
大豆贸易格局转变 - 中国是全球大豆贸易主力,年进口量约1亿吨,自产量约2000万吨 [2] -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结构发生剧变,超过70%(约7400万吨)来自巴西,美国占比降至约20%,阿根廷约占5% [2] - 中国对美国大豆实施“进口抵制”,购买份额从2017年高点57%骤降至2024年的42%,并最终彻底停购 [5] 美国大豆行业影响 - 美国大豆出口预期被打破,供给滞压导致价格暴跌,其他国家买家转向南美采购 [5] - 全球市场难以短期吸收美国剩余大豆产能,形成南美大豆替代美国大豆的趋势 [5] - 受困于库存积压和价格崩落,部分美国农户面临破产风险 [5] 贸易策略与反制手段 - 中国采用互补策略,以稀土“出口管控”和大豆“进口抵制”双管齐下对美国施压 [9] - 阿根廷在接受美国援助后仍向中国大量出售大豆,短时间内装运30-40条货轮 [4] - 中国对非洲推行零关税政策,重塑国际经济关系,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美贸易立场 [11] 全球产业链博弈 - 美国为补充稀土供应向印度等国寻求替代,为解决大豆问题转向巴西和阿根廷 [9] - 其他国家开始观察并借鉴中国策略,将贸易手段作为外交回应方式 [10] - 若大量小国效仿中国对美贸易抵制,将对美国产品和服务造成广泛打击 [11]
美国大豆再遇贸易寒冬!特朗普喊话中国,财政部10月7日祭出纾困大招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美国大豆产业面临严重危机,丰收伴随价格暴跌和库存高企,对华出口几近归零,政治博弈与市场机制共同导致此局面 [1][8][11] - 美国政府采取政治承诺与纾困措施双轨应对,但中国采购策略转向南美使得美国谈判筹码减弱,凸显其农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 [9][10][15] - 高关税政策扭曲市场,南美供应商成功替代美国份额,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价格与物流效率成为决定性因素 [7][9][12] 政治压力与政府应对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0月2日公开表态,将中国不采购美国大豆视为谈判策略,并承诺在领导人会晤中施压以安抚中西部票仓选民 [3][10] - 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日宣称中国将美国农民作为筹码,并预告10月7日财政部与农业部将联合公布针对农民的实质支持方案,包括库存补贴和贷款展期等 [5][12]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纾困计划缓解农户现金流压力,其表态旨在稳定国内政治基础并向谈判对手传递信号 [5][13][15] 市场数据与行业影响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九个月对华大豆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超过70%,财政部数据表明全年对华出口基本为零 [8] -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自夏季起下挫超过20%,秋收后库存高企,农户收入下滑,部分农户考虑减产或转作 [8][11] - 美国大豆产业高度依赖中国需求,其他市场如欧盟、日本难以在短期内填补中国留下的巨大缺口 [10][16] 贸易格局与替代供应 - 中国买家因高关税导致到岸成本过高,转而加大从巴西和阿根廷的采购,南美供应链在物流与质量上已具备成熟替代能力 [7][9][14] - 9月底媒体泄露信息显示,中国从阿根廷至少订购了10船大豆,此举进一步巩固了南美的替代地位,削弱了美国的谈判地位 [9][15] - 巴西北部港口运力提升及阿根廷压榨产业链发达,使其在价格和供应灵活性上更具优势,中国多元化采购策略成效显著 [9][12][14] 价格机制与农户财务 - 高关税显著提升美国大豆到岸成本,即便美国农场主降价,其性价比仍不及南美大豆,中国买家的采购决策基于纯粹的成本效益分析 [7][12] - 美国中西部农场依赖经营贷款,秋收售粮回款是关键还款节点,价格下跌与库存积压导致农户现金流紧张,亟需政策纾困 [12]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价格是全球晴雨表,但关税扭曲了价格传导机制,市场力量最终促使采购流向成本更低的区域 [12] 历史对比与策略评估 - 当前局面与2018年贸易战高度相似,当时大豆亦是关税战焦点,政策路径依赖导致市场结果重现:价格走弱、库存高企、政府纾困 [11] - 中国通过过去几年练就的多元化采购策略,在本次博弈中掌握了更大主动权,南美供应的可靠性削弱了美国农产品的议价力 [9][14][15] - 政治承诺与市场现实存在落差,美国开拓新市场需要时间,无法在单个秋收季内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其农业的结构性弱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