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

搜索文档
10.8亿元碳纤维新项目开工
DT新材料· 2025-07-03 21:38
浙江万龙碳纤维项目 - 浙江万龙碳纤维项目于7月1日在浙江省桐乡市屠甸镇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总投资10.8亿元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编织布、20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6000吨碳纤维拉挤型材以及15万件/套航空、轨道交通、压力容器等轻量化模压部件的生产能力 [1] - 项目将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制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预计新增产值15亿元 [1] - 该项目已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元项目 [1] - 浙江万龙碳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浙江万利碳纤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桐乡铭龙集团联合投资组建,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动态 - 行业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1] - 研究重点包括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工程、生物基功能化上浆剂的分子设计等 [6] - 行业关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层可控构筑及其性能影响 [6] - 研究方向涵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力学/导热/电磁防护协同化研究 [7] - 行业探索聚氨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调控及其组装机制 [8] 复合材料技术发展 - 技术发展包括第三代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及实践 [7] - 研究连续碳纤维增强PPS、PEEK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和水性上浆剂量产 [8] - 行业关注国内外碳纤维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表面结构调容技术 [8] - 技术探索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考核验证现状 [8] - 研究深海纤维增强耐高压抗渗透防护涂层界面强化机制 [8]
江苏援青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饮一江水,共绘致富篇
新华日报· 2025-06-29 07:18
产业协作成果 - 江苏累计投入支援协作资金35.8亿元、实施完成973个项目 [1] - 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填补青海省光伏全产业链空白,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生产项目集群 [2] - 天合光能青海基地近90%员工为当地人,产线良率由98.98%提升至99.92%,单线产能突破2200块/班 [2] - 江苏援青团队引进70余家企业落户青海,包括无锡超算中心、亚太科技等 [2] -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公司年产2.5万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超50% [3] 新能源与制造业发展 - 青海光伏、水电、风电项目体现"江苏智造"印记 [2] - 天合光能自主研发青藏高原光伏组件技术,工原损由1.70%优化至0.20% [2] - 中复神鹰累计供应近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远销多国 [3] - 中复神鹰通过"导师带徒"培养当地技术骨干,员工月薪达6000元 [3] 特色农业培育 - 青海蝴蝶兰年需求40-50万株,市场供给仅5万株 [4] - 江苏投入200万元建青海首个蝴蝶兰繁育基地,首批5万株销售一空 [5] - 西堡夏季草莓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 [5] - 无锡阳山水蜜桃在青海成活率95%以上 [5] - 青海胜道薯业预计年产值1.2亿元,间接吸纳劳动力1.5万人 [5] 品牌与市场拓展 - 青海拉面"四进"江苏活动开设77家门店 [6] -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累计销售额13亿元,江苏地区占7.7亿元 [7] - 交易中心通过AI鉴真溯源和电商数据大屏提升销售效率 [7] - 丹噶尔古城借鉴南京"微更新"理念实现古城焕新 [8]
碳纤维行业的创新机遇:低空经济与机器人应用推动行业突破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碳纤维行业现状与挑战 -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风电等领域,但高昂价格制约其普及,6月第一周大小丝束均价分别为72.5元/千克和95.0元/千克,同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传统材料 [3] - 2024年国内碳纤维企业开车率低于50%,市场供需失衡叠加国际形势复杂,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3] 低空经济驱动碳纤维需求增长 - 低空经济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快速发展,无人机、eVTOL、UAM等领域扩张,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352.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676.4亿美元(CAGR 13.9%),2025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增至57.5亿元(同比增长超50%) [4] - 碳纤维是低空飞行器首选材料,eVTOL中碳纤维复材占比高达70%,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碳纤维市场规模预计35亿美元,eVTOL贡献超30%,2030年eVTOL碳纤维需求将从2024年500吨增至11750吨(CAGR 69%) [5] 国内企业布局与动态 - 吉林化纤原丝市占率超90%,深度绑定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大疆等企业,无人机市场占比超50%,并与大疆联合研发高性能物流及农业无人机 [6] - 光威复材2024年无人机复材业务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5.6%),配套的RX4E电动飞机获国内首张商用电动飞机型号合格证,参与威海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 [6] - 中复神鹰展示无人机轻量化、结构强度优化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支架、桨叶等部件,同时布局机器人领域碳纤维应用 [7] 机器人领域新增长点 - 碳纤维轻量化特性在机器人关节、支架、外骨骼等部件中优势显著,特斯拉Optimus腿部采用T700碳纤维实现单腿减重40%、能耗降18% [7] - 中复神鹰、金发科技、光大同创等企业加速开发机器人用碳纤维产品 [7] 碳材料展会与产业链覆盖 - 2025国际碳材料大会将展示碳纤维全产业链,覆盖汽车、航空航天、光伏等领域应用及生产设备,高端装备馆(N2馆)集中呈现碳纤维创新应用 [8][10] - 展品范围包括应用端(汽车部件、风电叶片、机器人等)、材料端(碳纤维、预制体等)、设备端(高温炉、成型设备等)及检测仪器 [13][14]
光威复材(300699) - 2025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4 17:2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99,证券简称光威复材,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2025】第 004 号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1 日 13:00 - 15: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券、远方基金、19 位个人投资者,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颖超、证券事务代表孙慧敏 [1] 产品原材料与业务合作 - 碳梁业务用碳纤维材料有公司内部生产、进口和其他国产纤维 [1] - 与国内氢气瓶厂家合作,去年民用纤维业务超一半(约 1.2 亿)收入来自氢气瓶领域,参股中航工业旗下氢瓶企业威海子公司,预期今年投产 [1] 专利与标准 - 截至 2024 年,累计获专利 919 项,其中发明专利 58 项,实用新型专利 770 项,外观设计专利 76 项,国防专利 15 项 [2] - 主持起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及多项行业、团体标准 [2] 业务应用场景 - 船舶领域业务规模小,去年 6 月、11 月获船舶行业相关金牌供应商奖 [3] - 上周 6 亿多合同产品 C 与前期产品 A、B 应用场景类似,属航空应用 [4] 出口业务 - 出口业务主要是风电碳梁产品,去年实现 25%恢复性增长,收入占总收入 21%,预计今年继续恢复性增长 [5] 低空经济业务 - 拥有完整产品体系,具备为低空装备提供全产业链配套能力,已和多家下游客户沟通合作,业务依赖低空领域发展 [6] 利润情况与发展趋势 - 主要收入源于装备应用和一般民品业务,装备应用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相对稳定,民品业务受供需格局等影响,碳梁业务虽有恢复但未达前期状态,民用纤维内卷和内蒙古项目投产侵蚀经营成果 [7][8] - 装备业务随新产品量产和产品线丰富将稳定成长,碳梁业务继续恢复性增长,民用纤维业务将优化调整减小不利影响 [8] 航空领域业务 - 过去以装备应用为主,未来低空装备和大飞机等航空领域是发展重点,T300 级纤维、舱内结构用纤维增强树脂阻燃预浸料已列入商飞采购目录 [8] 卫星领域业务 - 为卫星总体单位配套提供高强高模纤维的碳纤维产品,随星链工程发展有较大空间 [8]
【明日主题前瞻】全球首例!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6-23 19:59
【今日导读】 全球首例!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 产能释放叠加规模化效应,这类材料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机构称政策加速推进下固态电池正进入从0到1阶段 这类半导体材料性能优势突出,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国宣布将这一金属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 上市公司中,小商品城拟设立香港子公司计划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迅驰东方,作为香港TCSP牌照 的申请主体,同时作为公司离岸全资子公司,有望借助香港的金融生态优势,提升"义支 付"(yiwupay)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拉卡拉在积极布局新兴市场跨境支付业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 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一季度公司的跨境商户规模和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76%/85%。 【主题详情】 全球首例!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据媒体报道,近日,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我国完成,成功帮助一 名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修复。该研究由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联合福建三博脑科医院教授林志 雄、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教授吴成翰,在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完成试验。据悉,自 ...
从“高端装备”到“大众消费” 碳纤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央视网· 2025-06-22 05:38
碳纤维材料特性与应用 - 碳纤维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被誉为"黑黄金"[1] - 应用领域从高端装备扩展到大众消费,包括火箭、飞机、自行车、跑鞋、球拍等[1] - 碳纤维自行车车架重量仅700克,比铝合金轻3倍,骑行体验更佳[1] 碳纤维自行车市场发展 - 碳纤维自行车价格从几万元降至千元级,吸引更多消费者[1] - 国产碳纤维工艺突破使冲击强度提升30%,形成成本优势[2] - 碳纤维自行车满足专业赛事要求,同时提升普通消费者骑行性能[2] 碳纤维生产工艺突破 - 原丝成本占碳纤维总成本40-50%,原丝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3] - 实现原丝到碳纤维全流程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3] - 自主研发大丝束氧化、碳化设备,碳化过程电耗降低25%[3] 碳纤维价格与产能变化 - T300级碳纤维价格从20万元/吨降至6万元/吨,降幅70%[4]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171.4亿元,产量同比增长8.16%[4] - 出口同比增幅达119.9%,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4] 碳纤维新兴应用领域 - 建筑领域用于房屋加固,提升抗震等级[7] - 碳纤维鱼竿强度是普通鱼竿一倍,重量减轻一半[8]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70%机身采用碳纤维,航程增加15-20%[8] 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 应用领域扩展到20多个行业[6] - 国产化率从90%依赖进口提升至76%[8] - 2030年电动飞行器碳纤维需求预计1.17万吨,形成百亿级市场[8]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16
第一创业· 2025-06-16 10:34
核心观点 - 5月金融数据中M1与M2“剪刀差”缩小、社融增量表现有亮点、信贷增量不佳但部分指标显示经济活跃度增加;看好军工行业出口景气度提升;认为伊朗和以色列战争冲突后续大概率降级;5月潮玩赛道和数码家电领域消费表现强劲 [3][4][7][8][10] 宏观经济组 - 5月M2同比为7.9%略下滑,M1同比为2.3%回升幅度大,“剪刀差”缩小;社融存量同比8.7%持平略低于预期,增量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债券;信贷同比增量不佳,但居民中长期和企业短期信贷有积极表现;银行存款增量2.18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企业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 [3][4] - 5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超预期,同比增2271亿,政府债券增2367亿、贷款减2237亿等;银行信贷增量6200亿低于预期,同比减3300亿,居民和企业贷款有不同增减情况 [3] 产业综合组 - 威海光威复材与客户A签6.58亿C型号碳纤维补充采购合同,大概率与出口订单有关,看好军工行业出口景气度提升 [7] - 伊朗和以色列战争冲突大概率逐步降级,波及波斯湾原油贸易概率低,全球原油和黄金走势冲高后回调 [8] 消费组 - 2025年5月潮玩赛道升温,淘宝天猫相关类目同比增长30.7%,趋势品类增幅达71.5%;数码家电领域表现强劲,3C数码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7.1%,家电行业整体增长21%,得益于618大促和国补政策 [10]
光威复材,43.2亿大单!
DT新材料· 2025-06-15 21:26
合同与业绩 - 光威复材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补充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标的为C型号碳纤维,执行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总金额6.5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6.86% [1] - 此前2024年12月25日,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总金额36.636亿元,两次合同金额合计高达43.216亿元 [2][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5亿元,归母净利润7.47亿元,2025年Q1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0.5%),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1.93%) [3] 业务布局 - 当前业务主要来源于航空、航天及清洁能源领域(风光氢),未来目标市场包括非航装备、建筑工程、低空、轨道交通、汽车及3C消费电子等新型场景 [3] - 已为多款无人机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3C消费电子应用形成批产业务涉及碳纤维材料和预浸料 [3] - 与中航高科签订合作协议,后者覆盖军用飞机(歼-20、运-20)和民用飞机(C919、C929)关键部件,公司布局低空经济领域,成立深圳轻快世界子公司,为eVTOL和无人机提供碳纤维复材解决方案,单机用量超100公斤 [4] - 作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供应商,该机型已获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5] 增长驱动 - 业绩增长驱动来自装备等特定业务领域(碳纤维复材率提升及装备型号数量增长)和高端制造/工业应用领域(民机、低空装备、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等渗透率提升) [4]
光威复材:补充签订6.58亿元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快讯· 2025-06-15 16:22
合同签订 - 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了补充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 58亿元 [1] - 合同标的为C型号碳纤维,执行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1] - 该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合同,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1] 财务影响 - 本次签订合同总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26 86% [1] - 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
业务翻一番 员工增五成
新华日报· 2025-06-13 05:04
公司发展 - 截至5月底公司在岗人员较去年底增长超过50% 未来计划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再吸纳300-500名员工 [1] - 公司今年业务量增长至去年同期的两倍 用工需求快速增长源于订单数量增加 [1] - 新员工陆文超入职不足半年已独立承担3个国外客户碳纤维汽车配件开发项目 [2] 产品与技术 -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 满足汽车行业极致轻量化需求 产品涵盖轮毂/行李箱盖/引擎盖/座椅框架等车身件/底盘件/内外饰件 [2] -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材料工艺存在本质差异 研发生产过程中面临截然不同的技术难题 [2] - 铺层工序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步骤 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 新员工需通过两周培训考核才能上岗 [2] 人才培养 - 公司实行"师带徒"机制 资深员工为新员工提供项目各环节技术问题指导 帮助快速提升客户沟通能力 [2] - 新员工王芳兰经过三天标准化培训和两周产线实操后通过考核 铺层速度比入职时提升半小时以上 [2][3] - 公司每年为一线员工提供多次技能等级晋升机会 激励员工持续提升操作水平 [3] 业务布局 - 除汽车领域外 公司正向低空领域探索 并在风电/氢能/绿色建筑等领域提前布局 [2] - 设计工程部产品经理陆文超主要负责意大利企业新项目推进 显示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