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纤维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10月31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6:4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1]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大力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并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 碳纤维项目进展 - 碳纤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通电调试工作,即将正式启动试生产阶段,项目推进节奏符合预期 [1]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扩展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2] - 高性能碳纤维与低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壁垒体现在原丝质量控制、碳化石墨化工艺精准调控、表面处理与复合技术的层级差异 [3] BOPET薄膜产业展望 - BOPET薄膜产业处于短期调整与长期价值构建的关键阶段,短期内受募投项目投产后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新产品验证及产能爬坡尚未完全释放效益等因素影响,业绩面临阶段性承压 [4] - 长期来看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公司聚焦差异化、功能性产品赛道,避开同质化竞争,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以贴合市场多元需求,构筑独特竞争优势 [4] - 公司三季报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一定改善 [4] 财务状况 - 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较低,主要因和兴碳纤维项目的长期贷款,经营活动现金流健康,资金回笼效率有保障,投资端围绕核心项目有序投入 [5]
深耕聚酯薄膜布局高性能碳纤维 和顺科技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54.01%
全景网· 2025-10-28 19:32
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经营理念,和顺科技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优化产品性能、迭代技术储备,巩 固行业竞争优势。面向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产品边界,布局光学膜基膜领域,重点开发光学级偏光 片用离型基膜、光学级偏光片用保护基膜、光学级触摸屏(ITO)保护膜基膜,以及背光模组用增亮基 膜、背光模组用贴合膜基膜等产品,扩充公司功能膜产品矩阵,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伴随技术逐步成熟与成本持续优化,高性能碳纤维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宽,近年来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 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容,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开辟 了广阔增量市场,更为其规模化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Research Nester研报指出,2025年碳纤维市场规 模超过40.9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101.4亿美元,CAGR将超过9.5%。 目前和顺科技正全力推进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和兴碳纤维项目)的建设进程。该项目是公司深耕高附加值 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战略布局,作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项目规划用地80亩,将新建聚 合、纺丝、碳化等核心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厂房、罐区、仓储设施与检测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约 ...
华阳集团:从技术突破到创新驱动的新跨越
新华财经· 2025-10-17 17:2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即立足并做强传统煤炭产业,同时延伸并超越煤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2] - 公司作为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提升科技竞争力被视为关乎生存的“必答题” [2] - 公司致力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 - 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公司提前3年完成山西省煤矿全面智能化目标任务,走在全省前列 [2] - 公司构建起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跻身全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第一梯队,其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系统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2] - 二矿构建智能化矿井“一张图”,推进9大系统、36个子系统在线协同,实现井上遥控采煤、地面远程集中控制原煤运输 [3] - 国家级智能化选煤厂一矿选煤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设备远程操控与智能集控,部分岗位无人值守,运行效率高达99.74% [3] - 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广泛:钠电防爆手电筒用于矿工巡检;钠电太阳能路灯适配多场景;钠电煤矿应急电源具备秒级响应、高可靠性,并在开元公司参与峰谷调节,一个季度节约电费15万元 [3] -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单丝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密度是钢材的四分之一,拉伸强度是普通钢材的数倍以上,具备耐高低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 [4] 创新生态与研发体系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构建“产学研用”融合体系,与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化合作 [5] - 公司计划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与激励制度 [5] - 公司倡导全员创新文化,鼓励职工进行“五小”创新,例如利用旧皮带制作防尘帘、发明简易管路缠绕装置等微创新 [6] - 公司将以重大项目为支点,以创新生态为杠杆,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 [6]
全球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7:09
项目核心信息 - 中复神鹰青海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全球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1] - 项目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吨产品碳排放量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1] - 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累计供应近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远销多国 [5] 生产运营与工艺 - 相比传统化石能源供电模式,绿电规模化使用使吨产品碳排放显著下降 [5] - “绿电替代+工艺优化”是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的关键所在 [5] - 项目利用绿电资源和高海拔低温环境,构建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5] - 通过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废气余热梯级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置等方式实现生产 [5] 产品与应用 - 碳纤维是一种直径5至7微米、含碳量高达90%以上的新型高科技材料 [3] -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色黄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 [3] - 项目生产的“低碳绿色”碳纤维可规模化应用于风电装备、氢能储运等新能源领域 [5] - 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循环”产业协同范式 [5]
“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汇· 2025-10-02 22:41
产业背景与发展形势 - “十四五”期间产业总产值突破8.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 [4] - 在超高强度钢、高性能碳纤维、半导体硅片、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4] - 部分高端材料如高端芯片用光刻胶、高纯度靶材、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等仍受制于人 [4] - 新材料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研发范式加速变革 [5]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发展目标到203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 [11] - 计划突破5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11] -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新材料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20个以上国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11] - 材料生产过程的能耗、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绿色低碳材料占比大幅提升 [11] 重点发展方向:先进基础材料 - 先进钢铁材料包括超高强度汽车钢、高耐蚀海工钢、特种装备用钢等 [13] -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涵盖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等 [13] - 先进化工材料包括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13] -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包含特种玻璃、特种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等 [13] 重点发展方向:关键战略材料 - 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包括高温合金、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 [1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涵盖大尺寸硅片、碳化硅/氮化镓衬底、高纯金属靶材、先进光刻胶等 [15] - 新能源材料包括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钠离子电池材料、氢能材料、高效光伏材料等 [16] - 生物医用材料涉及高端植入器械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物缓控释材料等 [16] 重点发展方向:前沿新材料 - 低维与智能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智能响应材料、仿生材料等 [17] - 量子信息材料涵盖量子点、拓扑绝缘体、量子磁性材料等 [18] - 先进能源材料包含新型超导材料、热电转换材料、新型核能材料等 [18] - 生物基与可持续材料包括高性能生物基高分子、CO₂基材料、可持续回收设计材料等 [18] 重点任务: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新材料 - 航空航天领域需新型高温合金在1100℃高温下持久强度达120MPa以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需达7GPa [22] - 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含量需提至90%以上,能量密度达300Wh/kg,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屈服强度需≥350MPa [22] - 电子信息领域需12英寸超高纯硅片纯度达11N,5G通信基站高性能射频前端材料需实现低插损≤0.5dB [22] 重点任务:强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 计划新建5个国家新材料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6] - 设立规模为1000亿元的国家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研发费用实行175%加计扣除政策 [46] - 目标认定100家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到3%以上 [48] 重点任务: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 - 完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将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30% [50] - 建立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项目库,每年遴选100个以上示范项目,给予每个项目500-1000万元资金支持 [50] - 制定和修订500项以上重点新材料标准,培育30个以上国际知名的新材料品牌 [53] 重点任务:突破关键工艺与专用装备制约 - 高性能纤维制造需将纤维直径偏差控制在±0.3μm以内,增强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30%以上 [55] - 极紫外光刻装备需实现光刻分辨率达到5nm以下,8英寸碳化硅单晶缺陷密度需降低至10³/cm²以下 [55] - 增材制造技术打印精度需达到0.05mm,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需将生产周期缩短40%以上 [56] 重点任务:实施“互联网+”新材料行动 - 建设新材料产业互联网平台使供应链响应时间缩短50%以上 [64] -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以上 [64] - 人工智能辅助研发效率可提高40%以上,智能制造使产品不良率降低50%以上 [65] 重点任务:培育优势企业与人才团队 - 每年遴选50家新材料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100亿元的领军企业 [70] - 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年引进海外高端人才200名以上 [71] - 每年培养复合型人才1000名以上,目标培养和引进5000名以上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 [73] 重点任务:促进产业特色集聚发展 - 在环渤海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用新材料,建设5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 [76] - 在长三角地区培育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集群 [76] - 目标打造10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30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 [78] 保障措施 - 建立国务院牵头的部际协调机制,将新材料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81] - 设立规模5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对重点项目给予30%资本金补助 [82] - 实施“材料人才专项计划”,培养100名战略科学家、1000名青年领军人才 [83]
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约8亿元 和顺科技碳纤维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全景网· 2025-09-25 22:06
项目建设进展 - 杭州和兴年产350吨碳纤维项目基建及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即将进行开机试车投产[1] - 项目占地80亩 新建聚合纺丝碳化主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厂房罐区仓储检测研发中心[1] - 项目总投资约9.92亿元 建成后可年产35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85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亿元 年缴纳税收初步测算预计0.93亿元[1] - 项目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1] 碳纤维行业应用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扩展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 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我国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奠定规模化发展基础[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 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 汽车等领域[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 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2] - 持续探索新材料领域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
中简科技涨2.21%,成交额2.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1.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13: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报36.46元/股 上涨2.21% 总市值160.32亿元 成交额2.99亿元 换手率1.9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81.1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40.11万元(买入521.93万元占比1.75% 卖出1862.04万元占比6.23%) 大单净卖出2441.04万元(买入6227.20万元占比20.82% 卖出8668.24万元占比28.9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88% 近5日涨4.32% 近20日跌8.02% 近60日涨0.50%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78万户 较上期增加3.38% 人均流通股11193股 较上期减少3.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499.69万股 [3] - 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08.14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碳纤维收入占比74.53% 碳纤维织物占比25.4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概念板块包括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军工、碳纤维、中盘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9亿元 [3]
和顺科技:高性能碳纤维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7:45
公司动态 - 和顺科技在调研中表示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持续扩大 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及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 [1] - 技术成熟与成本优化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应用场景扩容 [1] 行业发展 - 碳纤维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国内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1] - 应用领域扩展奠定碳纤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9月17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0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1]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大力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并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领域项目 [1] 产能与运营状况 - 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各生产线运行稳定有序,生产环节一切正常 [1] 碳纤维项目规划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将动态监测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科学统筹产品规划与研发节奏,审慎规避产能较多的产品赛道,优先考虑项目盈利韧性 [2]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2] 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暂无规划相关资本运作计划,未来将根据具体项目进展与资金需求,审慎选择适当时机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匹配项目资金 [2]
哈工大威海办学40年,校地联手书写“双向奔赴”故事
大众日报· 2025-09-17 14:41
卫星星座技术突破 - 国内首个面向海上目标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投入应用 距地球520公里近日轨道运行 [1] - 取得高速星地/星间激光通信 双星协同即时遥感等多项技术突破 实现远距离大范围海上目标遥感探测和识别 [6] - 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 海上维权执法 渔船管控和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撑 [6] 科研平台与人才建设 -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内焊接领域唯一重点实验室 承接国家863计划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 [3] - 参与蛟龙号 深海勇士号 新一代运载火箭 港珠澳大桥 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工程 实现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3] - 形成以船海车特色学科为引领的学科体系 拥有59位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5] 校地合作与产业赋能 - 建设威海创新创业园和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为300多家企业包括浪潮 潍柴 海尔提供关键技术 [9] - 与中航航空高科技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等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 光威公司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国外垄断 [9] - 校区规模从最初2专业28教职工205学生 发展至38专业1000余教职工1400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 占地1840亩 [5] 关键技术成果应用 - 大跨结构技术应用于中国天眼 智能控制技术助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8] -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助力国产C919大飞机 路面融雪技术解决川藏公路建设难题 [8] - 海空天一体化天基海洋信息获取技术解决渔船监管 事故预判及应急救援等产业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