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菜篮子” 资阳安岳设施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2:34
设施农业基地运营情况 - 红双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建成于2024年7月 已累计种植10余种蔬菜作物 包含101个大棚(1个育苗棚 96个蔬菜大棚 4个试验棚)[1] - 基地240亩蔬菜大棚年产量达150万斤 预估产值380万元 已采购育苗机 播种机 旋耕机等现代化设备[2] - 真南村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占地367亩 包含160亩露地蔬菜 140亩塑料连栋大棚 20亩阳光温室大棚 农作物综合年产值逾600万元[2][3]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红双村基地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建立新品种试验基地 企业可优先种植高附加值实验品种[1] - 真南村基地部署物联网系统 包含智能云平台 远程监控 环境监测 智能联动四大模块 实现手机远程操控灌溉补光[3] - 基地配备旋耕机 除草机 覆膜机等数十种现代化机具 实现从旋耕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种植[3]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 真南村基地建有完整基础设施体系 包含机井 水肥一体化设备 农机展示中心 初加工中心等配套[3] - 基地累计用工超5000人次 通过固定渠道向资阳市各区县输送西红柿 南瓜 黄瓜等蔬菜产品[2][3]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设施农业大棚改变传统靠天吃饭模式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2] - 安岳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实现大棚蔬菜周年化生产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4] - 县域拓展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完善机械化种植体系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4]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花菜田里话丰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0 08:31
2024年夏收后,老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承包了这片复耕地,并打算种植花菜。漳浦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 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收集种植户普遍反映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搭建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优质 品种,同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该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高级农艺师、技术专 家等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保障蔬菜等作 物稳产增产。 "头茬种水稻,二茬种花菜,农技站专家手把手教水肥配比。"老陈将种植花菜的过程向来访的纪检监察 干部娓娓道来,如今每亩产量突破5000斤,如果按照每斤1.5元的价格出售,这片花菜田将带来近40万 元的收入。 说话间,太阳已渐渐升高。石榴镇纪委监察组干部小林协同村纪检委员正对照惠农政策落实清单逐项核 查,"土地流转补贴是否足额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资金到账没?农资采购有没有吃拿卡要?"她翻开随 身携带的监督台账,2024年以来已推动镇职能部门解决灌溉渠淤塞、冷库租赁纠纷、机耕路失修等5个 问题。 清晨六时,薄雾还未散尽,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梅东村的陈建才已带着10余名村民走进花菜田, 弯腰挥镰收割。晨露沾湿的绿叶间,饱满紧实的花菜如 ...
外媒聚焦乌兰察布冷凉蔬菜产业: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6 15:11
农业科技赋能 - 乌兰察布通过科技赋能将气候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出年产值数亿元的冷凉蔬菜产业[1] - 北纬41度特殊地理位置与1400米平均海拔的独特气候,成为西兰花、洋葱等喜凉作物的"天然温室"[3] - 1999年起联合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在高产技术、良种培育、绿色防控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 产量与产业规模 - 冷凉蔬菜多个品种实现亩产跃升,如洋葱亩产从7000斤升至14000斤[3] - 形成八大产业带,每年夏季稳定供应北京等地的"菜篮子"[3] - 机械化种植和科学管理技术保障农户收入,实现产量与生态双重提升[3] 技术创新应用 -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通过精准调配水电资源,在传统滴灌基础上提升30%节水效率[5] - 食品级生物杀虫剂技术已在坦桑尼亚等国成功应用,兼具食品安全与环境友好特性[5][7] - 土壤传感器芯片实时传输作物需水数据,数字化技术破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难题[5] 国际合作潜力 - 老挝记者认为中国技术输出+跨国合作模式可为亚洲国家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7] - 无害杀虫剂技术被评价为"老挝农业急需的解决方案",建议邀请中国专家指导合作[7] - 智能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突破具备跨国推广价值[7]
桦川:“菜篮子”装满乡村振兴新希望
央广网· 2025-05-16 15:06
乡村振兴模式创新 - 桦川县横头山镇万宝村通过发展"城郊经济"和打造本土"菜篮子"实现特色发展 [1] - 采用"村集体统筹基础设施+家庭农场精细运营"协作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2] - 推动农户角色转变,从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一地生三金"(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收入、年底分红) [2] 科技赋能农业 - 建设150亩集中连片富民蔬菜基地,配备3栋暖棚、16栋阳光棚和1座气调库 [1] - 创新采用垄沟、垄台同步套种模式,结合管线滴灌、覆膜保墒技术,使作物提前20天上市 [1] - 依托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育盛唐香妃香瓜、莫力达瓦菇娘等特色品种,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1] 生态农业实践 - 采用黄板诱虫、生物菌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农药使用量下降60% [2] - 同步套种模式抑制杂草生长并通过根系互补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种植与土壤改良双赢 [2] - 计划打造"万宝蔬菜""横头菇娘"区域公用品牌,将生态理念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2] 市场与供应链 - 与佳木斯市区连锁生鲜超市签订订单,年供应蔬菜达200吨 [2] - 形成"春提前、秋延后、冬反季"的错季种植格局,保障新鲜果蔬高效供应市场 [1] - 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稳定城区"菜篮子"供应 [1][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智慧大棚(二期)建设,开发农旅研学项目 [2] - 以"菜篮子"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推动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富民农业融合发展 [2] - 村民年均增收4万余元,发展模式带动效应显著 [2]
事关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14项技术成果通过验收
贝壳财经· 2025-05-14 12:39
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技术成果 - 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第二批技术成果验收会通过14项具有行业共性难点和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 覆盖梁平区、江津区、綦江区、潼南区、荣昌区等重要蔬菜产区 [1] - 技术成果包括腌制跳水萝卜新产品开发技术方案、江津花椒除螨喷雾新产品开发技术方案、盐菜产品口感提升技术方案等 累计技术成果增至23项 [1][2] - 腌制跳水萝卜技术要点为关键参数精准调控与低温杀菌工艺协同的长保爽脆腌制工艺 江津花椒除螨喷雾技术以花椒加工直排灭酶水为原料 构建除螨关键因子与稳定性配方 [1] 技术攻关与产业合作 -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专家团队深入重庆食农产业一线 以生产实践需求为导向 突破企业共性技术难题 形成科技服务产业新路径 [2] - 江南大学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开发"技术成果托管服务系统"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淘技术" 对验收成果提供免费上线入库交易支持 [2]
山东:知识产权护航胶州大白菜产业富民增收
新华社· 2025-05-12 07:48
胶州大白菜产业现状 - 胶州市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约6万亩 年产量约30万吨 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近15亿元 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植900亩胶州大白菜 2022年亩均收入6 8万元 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亩均增收1 8万元 [1] - 胶河源农产公司基地种植面积达600亩 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余个 农忙时节临时用工超1600人次 [2] 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 - 胶州大白菜2006年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需通过土壤 水质 大气等环境检测并遵循团体标准 [1] - 山东省建立数字化地理标志产品特色质量保证体系 结合防伪码 追溯二维码增强品牌公信力 [2] -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统一包装并完成专利与著作权登记 专用标志被列入黄河生态经济带重点监管名录 [1][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研发保鲜蔬菜 脱水蔬菜等产品 极速冻干蔬菜成功打入日本 韩国市场 [2] - 每棵胶州大白菜配备"电子身份证"二维码 可查询种植记录 质检数据和地理标志认证信息 [1] 产业带动效应 - 形成"规模种植+就业帮扶+季节性用工"的富民产业链 政府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侵权行为 [2][3]
沙漠旁的疏勒蔬果香(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30
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 - 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由撂荒盐碱地改造而成,包含879个温室蔬菜拱棚、7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和6500平方米育苗中心 [4][9] - 示范园采用"智能温室试验+农户订单生产"模式,智能温室筛选适种品种并提供种植数据,农户租用拱棚进行规模化生产,园区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品牌和销售,单个拱棚年产值约15万元 [9] - 园区已吸引600多农户租用拱棚,农户布威海丽且姆·图尔荪租用3个拱棚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首年收入超10万元 [8][9]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 疏勒县建立水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援疆项目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超3.8万人次 [8] - 农户从技术员到独立经营者的转型路径清晰,示范园为租棚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包括翻地、栽苗、授粉等环节 [7][8] 盐碱地改良与品种筛选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在疏勒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400多个蔬菜品种中的40个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 [12] - 企业通过成立专家小组检测土壤成分并针对性改良,例如新疆蔬乐农业对50多个西瓜品种进行试种筛选 [12] 产业链延伸与市场拓展 - 疏勒县已形成30多个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15万吨,配套建设深加工生产线、2万平方米冷库和1.3万平方米交易市场 [13] - 当地建成2万亩蔬菜生产基地、5600亩日光温室和4万多个拱棚,年产蔬菜超60万吨,产值15.6亿元,产品销往乌鲁木齐、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 [13] 生态屏障建设 - 沙漠边缘防护林工程使疏勒县沙尘天气能见度从5-10米提升至100-500米,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10][11]
河北丰宁用蔬菜产业撑起农民钱袋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16:22
"五一"假期,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达二营村,记者看到50多座暖棚、半暖棚和冷棚矗 立在村西大田里,大棚内一盘盘甘蓝、西兰花、白菜、生菜等蔬菜秧苗绿意盎然。 扶大扶强推进规模化经营。丰宁县按照量效并重的原则发展规模种植,通过整合农业发展资金和资源, 在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67家,规模化有机蔬菜种植企业6家。以胡麻营、王营等乡镇为重点,建 成了8个千亩设施蔬菜园区;以黄旗、大阁等乡镇为重点,建成了5个千亩露地蔬菜园区。发展规模化专 业化育苗企业4家,年产蔬菜秧苗5.5亿株,除供应本县以外还供应张家口沽源、内蒙古多伦等地蔬菜种 植户;发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年销售蔬菜10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带动当地就业6500人; 发展有机和绿色认证蔬菜13.5万亩,在京津等地市场赢得了"放心产地"的好名声。 在该县胡麻营镇河东村荣达农业基地,记者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果蔬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株株绿 油油的生菜在现代化智能基质栽培槽中长势喜人。丰宁荣达农业经理何水告诉记者, 荣达农业基地是一 家现代化蔬菜种植企业,2020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智能化的水培蔬菜日光温室240余亩,发展数字 化种 ...
假日“菜篮子”供销两旺 各类时蔬抢“鲜”出海闯出“大市场”
央视网· 2025-05-03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云南作为蔬菜大省,蔬菜获丰收,不仅直供国内各大城市,还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行销海内外 [1][7][8] 云南蔬菜出口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出口蔬菜及食用菌18.2万吨,出口额9.6亿元,同比增长28.1% [1] - 云南蔬菜出口到越南、泰国、意大利等39个国家和地区 [8][13] 嵩明县冷凉蔬菜“上海青”情况 - 嵩明县正值冷凉蔬菜“上海青”采收季,农户忙着采收 [1][3] - 嵩明县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适宜种植冷凉蔬菜,“上海青”口感鲜嫩,受消费者喜爱 [5] - 当地超市将“上海青”摆在蔬菜区明显位置,不少餐饮店将其同当地特色食材结合创新吃法 [5][7] 云南其他地区蔬菜丰收情况 - 红河州泸西县小香葱供销两旺,每天超3000吨运往全国各地,全县种植小香葱13.5多万亩,占云南香葱总产量60%以上 [10][14] - 红河州石屏县村民正采收四季豆 [11] - 楚雄、曲靖、文山等地工人采摘蔬菜送往冷链加工车间,经分选、打包、入库打冷后发往国内外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