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青
icon
搜索文档
海拔4600米!西藏扎杂村:变化里藏着被看见的“温度”与“力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7:46
产业发展与转型 - 扎杂村从纯牧业村成功转型,利用闲置温室大棚发展蔬菜种植,自2025年5月以来已收获上海青、青椒、萝卜等8个品种三茬,总产量达1.1吨,价值8000余元[3] - 产业发展目标不仅是种菜,更注重技术传授,使牧民未来能自主种植和销售,将大棚转化为“增收棚”[4] - 除牧业和蔬菜种植外,村合作社还经营藏式服饰、手工艺品,2025年新增3家村民小餐饮店,文旅产业也开始发展[8]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为解决八旬老人如厕安全隐患,驻村工作队自垫资金2900余元并协调建材,为其修建户厕并通过验收[6] - 通过争取山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落地总投资500万元的防洪堤“以工代赈”项目,有效解决村民雨季洪水困扰[6] - 防洪堤项目已安排村民务工29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87万余元,参与务工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兼具安全防护与经济效益[8] 居民收入与就业 - 防洪堤“以工代赈”项目为村民提供本地就业机会,每日工资200元,技工可达300元[6] - 村民积极外出务工,507名外出人员中不少在拉萨、山南从事流动商贩或开设固定商铺,被称为“城市新牧人”[8] - 扎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19156元,2025年目标设定为21646元[8]
50℃ 的沙漠里,中国企业的中东供应链历险记
晚点LatePost· 2025-10-13 11: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物流、科技制造和农业领域进行从零到一的业务拓展,面临极端气候、文化差异和供应链不完善等挑战,但受益于沙特经济转型和市场需求,业务呈现增长潜力 [9][10][11] 联想集团沙特制造基地 - 联想集团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公司Alat达成20亿美元战略合作,在利雅得SILZ综合园区建设年产数百万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服务器的工厂 [11] - 沙漠建厂面临地质坚硬(风化岩)、昼夜温差近20℃导致钢结构螺栓孔位误差超标等独特挑战,通过调整安装检测间隔至12小时内解决 [11][16] - 当地供应链不完善,厚钢板等材料需从中国采购,海运耗时至少一个月;园区缺乏工厂建设经验,需自行解决土地高差(3米)和道路衔接问题 [19] - 工厂建设遵循当地高温劳动法规,通过悬挂红橙黄绿旗标示休息间隔,并采用分班制保证工期,但人力成本更高 [16] 快递行业(iMile与极兔) - iMile专注提升货到付款(COD)签收率,通过最多5次派送尝试和数字化系统管理,使签收率高出行业3-5个百分点,沙特配送时效缩短至3.3天,单个包裹派送成本降低50%以上 [23][25][26] - 极兔在沙特面临个位数毛利率挑战,通过优化租车成本(纠正数据误算)和采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提升效率,目前日处理包裹量近10万个 [27][28] - 斋月等本地文化影响运营节奏,iMile在晚上8点至凌晨2点高效派送,凌晨0-1点电话接通率最高;极兔适应禁酒文化,减少应酬,聚焦成本管控 [5][26][27] 温超集团农业业务 - 温超在利雅得小镇投资3000万元建设350亩农场,种植上海青、韭菜等20多种蔬菜,利用牛粪改良沙土,抽取280米深地下水灌溉,日产量以吨计 [34][37][38] - 农场配合气候而非对抗,员工凌晨4点工作至上午11点以避开高温,蔬菜售价为国内2-3倍,例如商场冒菜售价达40沙币/斤(约80元人民币) [34][35][39] - 业务依托温超超市网络,为当地华人及沙特人提供新鲜蔬菜,利雅得农场为集团扩展项目,面积是迪拜农场的3倍 [34][37] 沙特市场环境与挑战 - 沙特人均GDP为中国2.6倍,3500万人口及2016年启动的经济转型吸引Shein、Temu、叮咚买菜等中国公司进入,但外资企业面临“沙化率”用工比例要求 [8][9] - 高温(超50℃)、少雨(年降水量80mm)、娱乐匮乏及文化隔阂导致中国员工长期留守意愿低,近百家考察企业中仅不到1/50实际深耕 [3][5][8] - 本地基础设施不足(如人行道缺失)、供应链薄弱及语言障碍增加运营难度,但干燥气候改善部分管理者健康,减少应酬有助于业务聚焦 [5][9][27]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特色产业联农带农 推动乡村共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8:13
南昌县南新乡大港村种鸭养殖产业 - 种鸭养殖基地成立于2011年,年出栏绿头鸭100万羽,年孵化鸭苗300万羽 [1] - 基地每日产蛋量约12000枚,拥有20余台全自动孵化机不间断工作,为省内100余家养殖基地供应鸭苗 [1] - 采用绿色循环小水系种鸭养殖技术,鸭粪经生物发酵转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养殖废水沉淀后用于莲藕种植,实现生态养殖 [2] 公司运营与联农带农模式 -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鸭苗及技术指导,出栏后统一收购,带动当地种鸭产业发展 [2] - 已与南昌市1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2] - 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带动农户”模式,由基地统一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 [4] 南昌县幽兰镇潭林村蔬菜种植产业 - 蔬菜种植基地自2021年流转田地300多亩发展至目前620余亩,采用轮作方式种植多种常见果蔬 [4] - 基地年产果蔬近1.7万吨,引进水肥一体浇灌设施和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保障蔬菜绿色安全 [4] - 基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日常管护及采摘需大量劳动力,当前雇佣农户5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4] 南昌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 南昌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设施蔬菜、家禽养殖等优势产业 [2] - 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和百姓增收 [2]
AI监测、平价菜……多举措保障蔬菜供应充足与价格稳定 守护百姓“菜篮子”无忧
央视网· 2025-09-13 10:46
蔬菜价格波动情况 -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环比上涨10%至3.37元/公斤 [5] - 小白菜价格达1.90元/斤,为日常价格两倍多,创2025年以来新高 [1] - 芹菜价格从7月0.7-0.8元/斤涨至2.3元/斤,超过2025年春节水平 [6] - 北京便民超市叶菜整体价格比7月份上涨10%左右 [29] - 江西南昌8月15种蔬菜月平均零售价环比小幅上涨至2.66元/斤 [32] 价格上涨核心原因 - 主要受产地强降雨灾害、运输成本增加及“产地南移”过渡期供应缺口影响 [1][8] - 河北张北县受7月暴雨影响,蔬菜受损面积约1万亩,减产约1.13万吨 [17] - 7月种植期整体菜价偏低影响部分农户种植热情 [19] - 南方新产区尚未形成批量化上市条件,导致短期供应缺口 [8] 市场供应与应对措施 - 北京新发地市场每日蔬菜上市量2万吨,供应量整体充足 [5] - 市场加大其他品类蔬菜备货量以应对绿叶菜供应不足 [5] - 各地采用AI需求预测模型监测产区和基地气候及供应量变化 [30] - 江西南昌对92家平价商店进行补贴,引导加大平价商品品种和优惠幅度 [32] - 张北县利用新建蔬菜冷链加工平台稳定供应链,助力农民增收 [21] 产地生产与未来展望 - 河北张北县年产蔬菜约98万吨,其中40%-45%销往北京 [11][17] - 兰州、云南、湖北、河南等地蔬菜将陆续上市,供应量预计慢慢恢复 [6] - 随着南方主产区形成批量供应,预计10-15天内菜价逐步趋稳 [10] - 受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影响,价格可能出现短期小幅波动 [10] - 预计10月中旬左右蔬菜供应量恢复,价格回归正常 [10]
江西抚州:“移动冷库”搭配“田间仓” 助力农产品远销
央视网· 2025-09-12 09:5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江西供销(临川)冷链物流园总投资10亿元 已正式投入使用并辐射赣东及海西地区[1] - 创新采用"移动冷库+田间仓"体系 在主要果蔬产区建成4个田间冷库节点形成15公里覆盖半径的冷链服务网络[1] - 通过模块化冷库设备灵活配置 使农产品采后预冷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1] 农产品损耗与品质改善 - 冷链物流使农产品腐损率同比下降28% 有效保障时令蔬菜品质[1] - 瓜果类损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水产类损耗率降低超20%[2] - 农产品销售周期延长1至6个月 实现错峰和跨区域销售[2] 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 冷链运输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使农户种植意愿显著提升[1] - 农产品实现跨区域销售后价格稳定性增强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2] - 10吨黄瓜通过冷链车直送上海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 体现跨区域流通能力[1] 产业标准化与升级规划 - 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地预冷、加工包装、冷藏运输等环节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2] - 推广标准化冷藏集装箱、周转箱、托盘等载具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无缝衔接[2] - 通过设施设备标准化全面提升整体物流效率[2]
文昌:88座水库正常运行
海南日报· 2025-07-21 10:09
防汛防风应急响应 - 文昌市将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 [2] - 全市各职能部门快速响应 积极开展防风防汛工作 [2] - 文昌市水务局督导各水库提前落实防台防汛预案 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 [2] 水库运行情况 - 全市88座水库安全运行情况总体正常 [2] - 无超汛限水位蓄水现象 [2] 蔬菜供应保障 - 文昌市菜篮子公司储备蔬菜52吨 异地(海口市)储备蔬菜120余吨 [2] - 涵盖40余种常见蔬菜品种 可满足市民7天的蔬菜需求量 [2] - 全市99个国有渠道零售网点蔬菜供应充足 品类丰富 价格稳定 [2] 电力应急准备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组建应急队伍19支共271人 [2] - 临时组建应急特勤排涝队伍1支 专门负责管理抽水机等应急装备 [2] 市政道路治理 - 文昌市住建局组织管养单位开展市政道路治理疏通工作 [3] - 重点治理文城镇文兴路 文华路 庆龄西路 疏港路等低洼易积水路段 [3] - 在市政道路易涝点位上治理和疏通管道共计3.2公里 [3] 渔船避风安排 - 文昌所有渔船已回港避风 [4] - 撤离转移人员513人 [4]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一期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公示(239批次)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7 13:58
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情况 - 折耳根检出乐果、甲拌磷、氧滴滴涕等农药残留超标 [3] - 桑葚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等防腐剂超标 [3][4] - 油桃检出甲胺磷、氧乐果、敌敌畏等禁用农药 [4] - 青枣检出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氧乐果等农药残留 [4] - 冰糖橙检出联苯菊酯、丙溴磷、苯醚甲环唑等农药残留 [4][5] - 苹果检出毒死蜱、甲拌磷、氧乐果等农药残留 [5][6] - 草莓检出阿维菌素、多菌灵、烯酰吗啉等农药残留 [5] - 猕猴桃检出敌敌畏、氯吡脲、氧乐果等农药残留 [5] - 胡柚检出水胺硫磷、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5][6] - 丑柑检出丙环唑、硫线磷、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6] - 白心火龙果检出甲胺磷、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等农药残留 [6] - 菠萝检出丙环唑、硫线磷、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6] - 小台芒检出吡唑醚菌酯、噻虫胺、戊唑醇等农药残留 [6][7] - 沃柑检出苯醚甲环唑、丙溴磷、联苯菊酯等农药残留 [7] - 香水柠檬检出联苯菊酯、水胺硫磷、乙螨唑等农药残留 [7] - 黄金贡柚检出水胺硫磷、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7][8] - 广东胡萝卜检出毒死蜱、甲拌磷、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8] - 分葱检出氯氟氰菊酯、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残留 [8] - 丝瓜检出氯氟氰菊酯、甲胺磷、倍硫磷等农药残留 [8][9] - 青棒豆检出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农药残留 [9] - 芹菜检出毒死蜱、噻虫胺、氧乐果等农药残留 [9] - 菜薹检出镉、毒死蜱、啶虫脒等污染物和农药残留 [9] - 瓢儿菜检出毒死蜱、甲拌磷、氟氯氰菊酯等农药残留 [9] - 太空茄检出镉、毒死蜱、甲胺磷等污染物和农药残留 [9] - 红薯检出铅、毒死蜱、甲拌磷等污染物和农药残留 [9] 不合格产品来源 - 主要来自遵义市红花岗区新雪域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 [3][4][5] - 部分来自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老街果蔬店 [5][6][7] - 少量来自红花岗区海尔园新城高超市等超市 [8][9] 不合格项目类型 - 农药残留超标占比最高,涉及多种禁用农药 [3][4][5][6][7][8][9] - 防腐剂超标问题在水果类产品中出现 [3][4] - 重金属污染(镉、铅)在部分蔬菜中检出 [9]
通州首个“胖东来”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3 06:07
门店调改升级 - 通州万达广场内的永辉超市是公司在城市副中心落地的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商品结构和服务提升购物体验 [2] - 卖场过道拓宽至约4米,货架高度降低至1.6米,取消强制动线改为自由动线,提高购物舒适度 [2] - 现制现售商品比例提升至20%左右,新增现蒸粽子、端午限定黑松露粽香酥饼等节令食品 [3] - 首次增设餐吧,提供汽水、冰淇淋、热狗等商品并配备桌椅,为顾客提供休憩场所 [3] 商品结构调整 - 采用永辉农场直供和各地时令商品相结合的模式,蔬菜区展示云南定向种植的上海青与北京小汤山生菜 [2] - 水果区设置"热带风情岛"主题专区,集合荔枝、山竹、西瓜等时令水果 [2] - 通过"绿色通道"引入外贸优品,销售胖东来的啤酒、白酒、花生油等热门商品 [2] - 通过烘焙品鉴会由周边居民投票决定新品,上架手指提拉米苏、桃子慕斯蛋糕、巧克力诱惑蛋糕等 [3] 员工福利改善 - 为收银员、称重员等配备专用座椅,新增员工休息室、更衣室 [3] - 一线员工综合薪资提升30%左右,工作时长平均每天不超过8小时 [3] - 工作满一年享10天带薪年假,员工表示"工资涨了、休息多了,大家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3] 门店拓展计划 - 丰台区首家学习胖东来调改的千禧街店将于5月30日焕新亮相 [3] - 5月底前,公司在京开业的调改门店将达到8家 [3]
假日“菜篮子”供销两旺 各类时蔬抢“鲜”出海闯出“大市场”
央视网· 2025-05-03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云南作为蔬菜大省,蔬菜获丰收,不仅直供国内各大城市,还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行销海内外 [1][7][8] 云南蔬菜出口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出口蔬菜及食用菌18.2万吨,出口额9.6亿元,同比增长28.1% [1] - 云南蔬菜出口到越南、泰国、意大利等39个国家和地区 [8][13] 嵩明县冷凉蔬菜“上海青”情况 - 嵩明县正值冷凉蔬菜“上海青”采收季,农户忙着采收 [1][3] - 嵩明县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适宜种植冷凉蔬菜,“上海青”口感鲜嫩,受消费者喜爱 [5] - 当地超市将“上海青”摆在蔬菜区明显位置,不少餐饮店将其同当地特色食材结合创新吃法 [5][7] 云南其他地区蔬菜丰收情况 - 红河州泸西县小香葱供销两旺,每天超3000吨运往全国各地,全县种植小香葱13.5多万亩,占云南香葱总产量60%以上 [10][14] - 红河州石屏县村民正采收四季豆 [11] - 楚雄、曲靖、文山等地工人采摘蔬菜送往冷链加工车间,经分选、打包、入库打冷后发往国内外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