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爱司凯:关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的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30 19:15
合作框架与投资背景 - 公司与福建泉州爱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福建泉州地区3D打印金属鞋模项目开展合作,并于2024年12月5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2] - 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其他投资方与爱丁智能及其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2] 投资细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认购爱丁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2] -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爱丁智能增资后注册资本的25%股权[2] - 在增资前,爱丁智能现有股东丁菲滢先将其持有的100万元出资额作价100万元转让给现有股东丁斯楠[2] - 在完成股权转让后,公司、罗浚豪及爱丁智能现有股东对爱丁智能合计增资3000万元[2]
爱司凯:拟增资1000万元获爱丁智能25%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6:18
投资交易核心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爱丁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爱丁智能25%的股权 [1] - 增资后爱丁智能注册资本将增至4000万元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协同 - 合作方爱丁智能主营业务为3D金属相关产品 [1] - 双方将在3D打印金属鞋模项目上实现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 [1] - 此次投资旨在拓展产品产业布局并加快未来发展战略布局 [1] 投资目的与预期影响 - 投资有望为公司培育新的产业渠道 [1] - 投资有望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1]
拓竹科技在深圳开出全球首家直营旗舰店 消费级3D打印机去年全球登顶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1:26
公司动态与市场地位 - 公司全球首家直营旗舰店在深圳湾万象城开业 [1] - 公司于2024年登顶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销售额榜首 [3] - 公司首款产品X1系列以超700万美元众筹金额打破Kickstarter当时纪录 [3]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公司产品通过Bambu Studio & Bambu Handy等工具实现软硬件生态协同 使3D打印操作“傻瓜化” [2] - MakerWorld平台接入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 用户通过图片或文字可快速生成3D模型 效率较手工建模提升超80倍 [2] - 店铺展示由28台3D打印机组成的透明墙体 并陈列可编程3D打印火车、汽车沙盘等多种3D打印产品 [1] 商业模式与社区生态 - 公司业务包括销售3D打印机及耗材 并通过社区连接创作者与消费者 [2] - 社区月活跃用户达千万 MakerWorld平台每月有上千万爱好者上传下载模型 模型总量超100万 [2] - 公司提供PLA、TPU、ABS等多种3D打印材料 价格从每斤50元到100元不等 [1] 行业发展与公司背景 - 3D打印技术早在1986年出现 但长期受限于学习成本高和设备造价高昂 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 [3] - 消费级3D打印机过去以开源固件和自行组装为主 难以面向大众 [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创始团队曾任职于大疆 致力于将3D打印技术推向普通消费者 [3]
登顶全球第一后,拓竹在深圳开出首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6:46
公司动态 - 拓竹科技于9月30日在深圳湾万象城开设全球首家直营旗舰店 [1] - 旗舰店内设有超大3D打印沙盘、28台3D打印机协作组装的巨型培养皿、"胶佬空间"、儿童书房及可编程运行的CyberBrick 3D打印火车等体验区 [3] - 公司2020年成立于深圳,2022年推出首款产品,五年内迅速发展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消费级3D打印机公司 [6] - 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办公室,推进全球化布局 [6] - 公司开发了Bambu Studio、Bambu Handy等管理工具,以及模型社区MakerWorld和创意数字实验室MakerLab [7] - 2024年7月,MakerWorld平台接入3D生成模型技术,用户可通过上传图像或文字生成可直接打印的模型 [7] 行业趋势 - 全球3D打印产业处于加速发展期,技术正从工业制造向消费级市场延伸,应用场景涵盖个人创客、教育培训、家庭娱乐等领域 [5] -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产品体验改善、主流机型价格降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耗材价格下降,模型社区繁荣,推动需求加速释放 [5] - 预计到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 [5] - 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欧美创客文化、极客DIY需求、小批量加工工具属性及潮玩IP效应四大驱动力 [5] - 桌面级3D打印正成为数字消费领域的新兴品类,获得政策支持,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鼓励企业释放其消费潜力 [7] 产品与技术 - 拓竹2022年推出的X1系列产品整合了机械设计、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改善了消费级3D打印机的速度与稳定性 [6] - X1系列产品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获得超700万美元支持,并被《时代》杂志列入当年"最佳发明"榜单 [6] - 公司后续发布多款新机型,推动消费级3D打印设备普及,并于2024年实现全球消费级市场销量领先 [6]
3D打印行业深度汇报:消费级需求方兴未艾,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2025-09-28 22: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3D打印行业,特别是消费级3D打印市场 [1] * 公司:创想3D、拓竹科技、众为立方(纵维立方)、智能派(入门级设备商)[2][6][8];海正生材、金发科技、嘉林科技(PLA材料供应商)[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3D打印市场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19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8% [1][2][3] * 消费级市场增长迅速,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15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8%,预计未来五年将超过30% [1][4] * 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同比增长9% [2] * 市场结构:打印服务占比最高(46%,101亿美元),设备端占比27%(60亿美元),材料端占比20%(44亿美元),软件端占比最小(6%)[1][2] 设备出货与竞争格局 * 入门级消费级3D打印机(售价低于2,500美元)是唯一出货量增长的品类,2024年同比增长26% [1][4] * 全球入门级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由中国企业主导,创想3D、拓竹科技、众为立方和智能派占据90%市场份额 [2][6][8]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占据95%市场份额 [8] * 主流品牌售价相较三年前下降60%,集中在2000-3,000元人民币,部分型号如创想3D的Ender 3 V3KE售价低至约999元 [5][8] 行业驱动因素 * 价格下降:硬件具备价格普及基础 [5] * 技术门槛降低:AI技术驱动的建模软件大幅降低建模难度,例如数美万物推出的AI建模工具提升了建模速率和精细程度 [5][9][10] * 消费级3D打印已进入需求爆发拐点 [5] 技术路线与材料 * 消费级3D打印主流技术路线是FDM(熔融沉积成型),少部分采用LCD光固化技术 [2][9] * 工业级3D打印(售价5,000美元以上)技术路线包括SLM和SLS,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业 [2][6] * PLA(聚乳酸)是消费级3D打印中最常见且最适合入门的耗材,具有环保无毒、热形变小、易于打印的优点 [1][6][11] * PLA每千克价格在15至40美元之间,性价比较高 [11] * 其他材料如ABS强度高但释放气味,PETG韧性好但易拉丝 [11] 下游应用领域 * 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医疗健康(个体化医学模型、辅助器械)、汽车等工业领域 [2][7] * 教育机构、小型企业和家庭DIY等个人用户也是重要应用群体 [7] 其他重要内容 PLA材料供需与潜力 * 预计2024年底中国国内PLA需求将达12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3D打印领域需求占比35%,约4万吨 [1][6][12] * 全球PLA现有产能约50多万吨,在建和规划产能约70多万吨,供给过剩导致自2022年以来市场均价承压 [12] * 消费级3D打印需求的增长有望改善PLA供需格局并推动价格回暖 [12] 重点企业产能与布局 * 海正生材:拥有6万吨产能,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一期7.5万吨项目,已开发3D打印专用树脂 [14] * 金发科技:具备年产3万吨PLA树脂合成和改性能力,部分材料用于3D打印 [14] * 嘉林科技:主要布局聚乳酸线材,已在泰国工厂投放产线 [14]
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潮阔的 3D 打印突围|最前线
36氪· 2025-09-28 12:42
行业背景与演变 - 3D打印行业从十年前的“新奇玩具”阶段发展而来,当时设备速度慢、精度有限,难以承担生产任务 [1] - 行业早期由欧美厂商主导,Stratasys依靠专利壁垒垄断市场,直到2008年前后专利到期,中国厂商才凭借供应链优势进入 [1] - 当时产品多以售价两三百美元的套件形式销售,需要用户花费数十小时拼装,打印速度停留在每秒50毫米的“绿皮火车”阶段 [1] - 行业核心问题在于成型速度,过去十年产品主要在教育和爱好者市场扩散,未能跨过生产力门槛 [1] 公司战略转型与技术突破 - 公司在2015年成立,初期依靠低价套件出货,曾在2017年“双十一”单日卖出上千台实现短期盈利 [1] - 在行业红利正盛时,公司砍掉最畅销机型,孤注一掷押注“高速”技术路径 [1] - 公司选择难度更高的三角洲架构替代当时全球95%机型采用的I3架构,该架构算法复杂但具备提速潜力,此决定曾遭内部几乎全员反对 [2] - 经过三年研发,于2019年推出首款速度显著提升的样机,2020年全球发布速度达150毫米/秒的SR系列 [2] - 2022年V400机型将速度提升至600毫米/秒,使行业进入“动车时代” [2] - 2024年发布的迅影光S1 Pro速度突破至1200毫米/秒,被认证为全球最快消费级FDM 3D打印机,同样模型打印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五十分钟 [3] - 高速技术需要重构整个硬件与控制链条,技术难度随速度提升呈几何级增长,公司经过七八年投入才解决高速下的精度和一致性问题 [3] 产品线拓展与市场应用 - 2025年公司推出面向农场生产场景的追日梭T1 Max,效率比其他架构产品提升两倍多,回本周期缩短到三四个月 [3] - 同期推出巨灵铸V500,拥有500毫米大成型尺寸,针对雕塑、灯具、Cosplay等大模型市场,可一次打印1.5米长的中国龙摆件或整块盔甲 [3] - 需求端从过去创客和爱好者将3D打印机当玩具,转变为超过八成设备被用作工具 [4] - 潮玩经济催生了义乌等地动辄数千台规模的打印农场,打印一条30厘米龙的时间从过去十几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产品售价从一千美元左右降至五百多美元,回本周期缩短十几倍 [4] - 效率革命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打印灯具、发光字、Cosplay装备、医疗支架、雕塑等场景正被小规模工坊验证 [4] - PLA等材料价格从每吨三万元降至不足两万元,使一个手机支架的打印成本已不足一元 [4] 市场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公司在高速战略上押注较早,通过SR、V400、S系列与T系列的连续迭代,在速度和稳定性上率先跨过门槛,形成差异化 [5] - 竞争对手拓竹依靠大疆背景和Kickstarter众筹切入市场,创想三维依靠丰富产品矩阵和用户规模成为老牌劲旅,相比之下公司体量不算大但高速战略更早 [5] - 随着迅影光S1 Pro被认证为全球最快,公司的定位从一家硬件厂商逐步转向以技术和效率为导向的产业参与者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根据Context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2%,首次突破100万台,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3] - 售价2万美元以上的专业级、工业级机型出货量在2025年一季度反而下滑 [3] - 2024年中国3D打印机出口377.8万台(不含零部件),总金额达到81.6亿元,同比增长32.75%,其中绝大多数为消费级3D打印机 [3] - 中国生产了全球96%的消费级3D打印机 [3]
国金证券:3D打印消费级需求方兴未艾 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0:2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8% 预计2025年49亿美元增至2029年169亿美元 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3% [1] - 全球消费级打印机年出货量2020-2023年维持在300万台左右 2024年突破400万台 年均复合增长率10.2% 预计2029年达1340万台 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6% [1] - 2024年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增长26% 为唯一实现增长领域 [2] 竞争格局 - 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 [2] - 拓竹和创想三维等品牌表现强劲 推动入门级领域增长 [2]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60% 主流品牌重点生产2000至3000元区间产品 部分入门级产品价格低于千元 高端产品线价格不到5000元 [2] - 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 为消费级3D打印普及提供软件条件 [2] 耗材需求与PLA优势 - PLA为3D打印最常见耗材之一 以玉米淀粉或糖类植物为原料 具有环保无毒特性 打印温度较低(190℃至220℃) 减少打印机损耗 适合初学者使用 [3] - 2024年PLA国内需求约12万吨 同比增长48.1% 3D打印为PLA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5% [3] - PLA在FDM路线主流打印耗材中平均成本较低 具备高频复购特性 性价比高 广泛用于文创产品、智能设备零部件、轻量化组件等领域 [3]
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潮阔的3D打印突围|最前线
36氪· 2025-09-26 07:5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创始人申康于2015年从阿里离职后创立潮阔,初期依靠低价套件出货,2017年“双十一”单日卖出上千台实现短期盈利 [5] - 在行业红利正盛时,公司孤注一掷地砍掉畅销机型,押注技术难度更高的三角洲架构以追求速度提升,该决定曾遭到内部几乎全员反对 [5] - 经过三年研发,公司于2019年研发出首款速度显著提升的样机,2020年全球发布速度达150毫米/秒的SR系列,2022年V400将速度提升至600毫米/秒 [5] - 2024年公司发布迅影光S1 Pro,速度突破至1200毫米/秒,被认证为全球最快消费级FDM 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五十分钟 [6] - 2025年公司推出面向农场生产场景的追日梭T1 Max,效率比其他架构产品提升两倍多,回本周期缩短到三四个月,并推出500毫米大成型尺寸的巨灵铸V500 [6] - 公司通过SR、V400、S系列与T系列的连续迭代,在速度和稳定性上率先跨过门槛,形成差异化,定位从硬件厂商转向以技术和效率为导向的产业参与者 [7] 行业演进与市场数据 - 3D打印行业曾经历“绿皮火车”阶段,产品速度慢,更多是“新奇玩具”,难以承担生产任务,核心问题在于成型速度能否快到进入生产 [4] - 行业过去由欧美厂商主导,Stratasys依靠专利壁垒垄断市场,直到2008年前后专利到期,中国厂商才凭借供应链优势进入市场 [4] - 根据Context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2%,首次突破100万台,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而售价2万美元以上的专业级、工业级机型出货量下滑 [6] - 2024年,中国3D打印机出口377.8万台(不含零部件),总金额达到81.6亿元,同比增长32.75%,中国生产了全球96%的消费级3D打印机 [6] - 需求端迅速演化,过去设备主要被创客和爱好者当做玩具,如今超过八成设备被用作工具使用,潮玩经济催生了动辄数千台规模的打印农场 [7] 技术突破与产业影响 - 公司选择三角洲架构,其特点是三轴并联、算法复杂但天生载重轻,具备提速潜力,而当时全球95%的机型仍采用便宜但笨重的I3架构 [5] - 高速打印技术挑战巨大,速度越快各项相关技术难度成几何倍增长,产品从最初需用A4纸手动调平校准,发展到能在极高速下保持精度和一致性 [6] - 效率革命催生新产业形态,高速打印使一条30厘米龙的打印时间从过去十几小时缩短至1小时,产品售价从一千美元降至五百多美元,回本周期缩短十几倍 [7] - 随着PLA等材料价格从每吨三万元降至不足两万元,一个手机支架的打印成本已不足一元,解锁了打印灯具、Cosplay装备、医疗支架等更多应用场景 [7]
国金证券: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5:25
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0-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按GMV计由1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8% [1] - 预计2025-2029年市场规模由49亿美元增长至169亿美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3% [1] - 2020-2023年全球消费级打印机年出货量维持在300万台左右 2024年突破400万台 年均复合增长率10.2% 预计2029年达1340万台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6% [1] 行业竞争格局 - 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 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 [2] - 2024年入门级3D打印机(售价≤2500美元)出货量增长26% 为唯一实现增长领域 主要得益于拓竹和创想三维等品牌强劲表现 [2] 市场驱动因素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60% 主流品牌重点生产2000至3000元区间产品 部分入门级产品价格低于千元 高端产品线价格不到5000元 [2] - 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 为消费级3D打印普及提供软件条件 [2] PLA耗材市场前景 - PLA为3D打印领域最常见耗材之一 具有环保无毒 热变形小 打印温度低(190℃至220℃) 表面光泽度高等特点 适合初学者使用 [3] - 2024年PLA国内需求约12万吨 同比增长48.1% 其中3D打印为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5% [3] - PLA基材3D打印材料凭借环保性 易用性 机械性能 安全性及成本优势 广泛用于文创产品 智能设备零部件等领域 [3] - FDM PLA路线主流打印耗材平均成本相对较低 具备高频复购特性 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级3D打印需求增长 [3]
铂力特股价涨5.27%,万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2.89万股浮盈赚取50.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1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27%至78.69元/股 成交额3.51亿元 换手率1.67% 总市值215.8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占比63.33% 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占比27.89% 3D打印原材料占比8.78% [1] 机构持仓情况 - 万家互联互通中国优势量化策略混合A(010296)二季度持有12.8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69%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当日浮盈50.79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2.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0.62% 近一年收益65.67% 成立以来亏损5.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尹航累计任职5年68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4.6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1.55% 最差回报-9.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