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务
搜索文档
喊话美团企业家不该变成仇人的刘强东,和王兴八年未喝酒?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06
京东品酒会活动 - 京东旅行推出"京东品酒会"活动 将酒品鉴与住宿体验结合 30分钟内售出100间房 [2] - 刘强东现身活动并现场烹饪家乡名菜 通过调侃贾国龙和罗永浩等话题人物制造热度 [4] 京东与美团竞争关系 - 京东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与美团在外卖和酒旅业务上形成直接竞争 [5] - 刘强东多次尝试约王兴喝酒未果 强调商业竞争不应变成个人恩怨 [5][6] - 刘强东与王兴有八年未一起喝酒 今年一季度才重聚 期间刘强东告知王兴京东将进军外卖 [6][8] 竞争战略分析 - 京东通过"阳谋"策略进攻美团核心业务 高调宣布为15万外卖小哥上社保 直击美团骑手社保痛点 [10] - 美团拥有750万以上骑手 若全部缴纳社保和保险 年成本将超过200亿元 可能侵蚀其358亿元净利润 [10] - 京东外卖日订单超2500万单 占全国外卖市场31%份额 [17] 酒旅业务战略价值 - 酒旅业务利润率显著高于外卖 美团2022年一季度酒旅业务净利率达46% 是外卖业务6.7%净利率的7倍 [16] - 京东净利率持续走低 2024年为3.85% 2025年上半年降至2.73% 酒旅业务可提升盈利能力 [14] - 通过供应链优化可压缩酒店20%成本 行业平均毛利率60%有望进一步提升 [14] 京东核心优势 - 公司拥有150万家便利店基础 3000万PLUS会员中72%为高净值男性 与企业差旅需求高度契合 [12][17] - 计划将工业品供应链经验复制至酒旅行业 通过直采模式压缩成本 [17] - 业务拓展遵循"供应链重构"核心逻辑 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12]
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 前有美团、后有抖音,阿里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1:15
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低调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 品类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1][2] - 该业务在支付宝"卡包"界面的"神券"页面及高德地图部分商家页面同步出现 补全了阿里本地生活板块的重要拼图 为淘宝App赋予更多功能 [2] 阿里系本地业务整合与布局 - 阿里通过高德地图、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分工布局本地生活:"高德扫街榜"专注于内容服务 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 每日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负责团购业务 [4][5] - 2023年3月高德与口碑正式合并 目前所有到店业务已统一整合至高德入口 但当前团购业务与口碑无关 [4] - 阿里于2024年6月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战略方向从电商平台转向大消费平台 2026财年Q1财报显示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9] 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挑战 - 到店团购领域目前由美团和抖音主导 但整体市场份额有限 业务存在"好店无需推广 差店推广无效"的悖论 平台主要聚焦新店推广、支付补贴及评价体系 [7] - 抖音于2024年11月推出"随心团"业务 支持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双模式 覆盖饮品、西式快餐、甜点等类目 以连锁品牌为主 [8] - 阿里系优势包括支付宝支付补贴、高德地图流量(日均导航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淘宝成熟评价体系及女性用户资源;劣势在于需培养用户习惯并需实现与竞品的差异化 [4][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阿里布局到店业务是对本地生活巨大市场需求的回应 通过整合电商、支付、出行和配送链条 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加速市场数字化进程 [5] - 该举措将使本地生活市场竞争加剧 直接与美团展开竞争 阿里需通过流量优势(淘宝闪购快速增长)和资源整合能力突破现有格局 [6][9]
马云被曝回归,阿里加码布局两大主线
财富FORTUNE· 2025-09-20 23:30
创始人动态与战略方向 - 公司创始人今年以来业务参与程度显著提高,比过去五年高得多,特别是在AI领域和即时零售战役中做出关键决策,如投入500亿元资金作为外卖大战补贴[3] - 公司CEO明确表示,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公司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3] 大消费业务进展 - 淘宝闪购业务增长显著,8月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峰值订单达1.2亿,月交易买家数达3亿,较4月之前增长200%[3] - 高盛预测淘宝闪购有望获得45%的外卖市场份额[3] - 高德地图推出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的“高德扫街榜”功能,被投行视为推进“超级应用”战略的重要举措,有望成为线下本地服务主要入口[4] - 摩根大通基于公司战略进展调高其目标价22%,由135港元上调至165港元,维持“增持”评级[4] AI与科技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的AI推理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并与英伟达架构兼容[5] - 公司对哈啰出行旗下的Robotaxi业务进行战略投资,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合作,首期出资超30亿元[6][7] - 公司CEO表示将发挥在AI和云计算的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加速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7] 市场表现与财务影响 - 公司股价自9月以来上涨近20%,与年初相比股价已接近翻倍,港股收盘价达161.1港元,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5][7] - 公司用于市场份额争夺的投入对集团盈利造成压力,大消费业务仍需持续资金支持以培养用户习惯和提升技术[7] - 投行将公司2026财年经调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13%,但将2027财年预测调高6%,预期短期盈利受压但中长期前景增强[8]
淘宝闪购低调上线“到店团购”,阿里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22:14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上线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低调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核心商业区域 品类包括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餐饮品类 [1] - 业务通过淘宝闪购页面、高德商家页面及支付宝"卡包-神券"界面多入口呈现 补全阿里本地生活板块拼图并增强淘宝App功能 [1] - 阿里系整合淘宝闪购、高德、支付宝三大平台协同推进到店业务 高德专注内容服务(扫街榜)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负责团购业务 [2][3] 阿里到店业务发展历程 - 阿里2008年全资收购口碑网 2018年将口碑与饿了么合并 2021年口碑从支付宝底部标签页消失 2023年3月口碑与高德正式合并 [2] - 当前到店业务已与口碑脱钩 高德榜单、淘宝闪购及饿了么团购均为独立运营 [2] - 2024年6月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战略方向从电商平台转向大消费平台 [6] 业务优势与市场定位 - 阿里具备支付环节补贴优势 拥有高德地图导航服务、淘宝直播引流及成熟电商评价体系 [6] - 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 日均生活服务搜索达1.2亿次 可导航至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3] - 淘宝闪购快速增长带来流量优势 2026财年Q1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6] 市场竞争格局 - 到店团购领域目前美团和抖音表现较好 但整体市场份额有限 [5] - 抖音于2024年11月推出"随心团"业务 支持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双模式 2025年7月持续吸引连锁品牌商家入驻 [5] - 阿里系直接与美团竞争 美团在到店领域领先 阿里则具备流量整合及女性用户群体深耕优势 [6] 业务挑战与发展方向 - 到店业务存在"好店无需推广 差店推广无效"的悖论 平台主要聚焦新店新品推广及支付补贴环节 [5] - 需建立用户心智并实现与竞品的差异化运营 以形成业务飞轮效应 [6] - 阿里通过整合电商、支付、出行、配送链条提升本地生活服务效率 加速市场数字化与综合化进程 [3]
淘宝闪购团购上线
证券时报· 2025-09-20 13:14
阿里巴巴到店业务布局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核心商圈试点到店商家团购业务 优先开展餐饮团购 覆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品类 [1] - 团购商品通过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APP等多入口上架 新用户专属福利包括尊宝比萨套餐9.9元、绝味鸭脖套餐19.9元 [1] - 合作品牌涵盖全国连锁餐饮(如桂满陇、新旺茶餐厅)及地方特色商户(如冯校长老火锅) 优惠力度显著 例如许府牛火锅双人餐从170元降至68元 青花椒花椒鱼套餐从207元降至153元 [1] 阿里巴巴资源投入与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高德扫街榜"并投入超10亿元补贴线下消费 包括2亿元打车券、9.5亿元消费券及3000万元现金激励 [2] - 高德扫街榜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家线下服务商家 含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及近5万个景区 提供综合评分排名 [2] - 摩根士丹利认为该举措是公司重发力到店业务的明确信号 看好其技术实力、用户基础及资金投入能力 [2]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于9月10日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服务 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餐厅 已入驻超1400家必吃榜餐厅、近30家黑珍珠餐厅及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 [3] - 抖音生活服务同步推出"烟火小店扶持计划" 通过流量激励、达人探店、货品补贴等措施助力中小餐饮商家 上榜商家可获3000元探店激励及3000万专属流量 [3] - 阿里巴巴与抖音的举措被行业视为对美团到店业务的直接竞争 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竞争格局重塑 [2][3]
巨头又有大动作!淘宝闪购团购今日上线 直指美团到店核心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11:58
阿里巴巴到店业务新举措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核心商圈试点到店商家团购业务 优先开展餐饮团购 覆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多个品类 [2] - 团购商品通过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APP等多个入口同步上架 新用户可享受专属福利如尊宝比萨套餐9.9元、绝味鸭脖套餐19.9元 [7] - 合作品牌包括桂满陇、新旺茶餐厅等全国连锁餐饮及楼下酸奶、冯校长老火锅等地方特色商户 优惠力度显著 如原价170元的许府牛火锅双人套餐现价更具吸引力 [7] 阿里巴巴技术及资源投入 - 阿里巴巴于9月10日推出"高德扫街榜" 投入超10亿元补贴支持线下消费 包括发放2亿元打车券、9.5亿元消费券及3000万元现金激励 [10] - 高德扫街榜收录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 涵盖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及近5万个景区 对标美团大众点评榜单 [10] - 摩根士丹利认为此举是阿里重新发力到店业务的明确信号 看好其凭借技术实力、用户基础和资金投入能力重塑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格局 [10]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于9月10日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服务 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餐厅 全国超1400家必吃榜餐厅、近30家黑珍珠餐厅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已入驻 [11] - 抖音生活服务同期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 通过流量激励、达人探店、货品补贴等举措支持中小餐饮商家 并推出"烟火榜"为每座城市30-50家小店提供3000元探店激励及3000万专属流量 [11] - 阿里巴巴高德扫街榜对标大众点评 淘宝闪购团购业务剑指美团到店核心 被业内视为对美团到店业务的"奇袭" [11]
线上「招牌」,托起城市「烟火小店」
搜狐财经· 2025-09-19 22:34
行业生存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共有161万家餐馆退场 相当于每天8800家被出清 [2] - 中小商家抗风险能力差 既无规模优势 又不擅长数字营销 且扛不住价格战 [2] - 全国800万家餐饮门店中 中小餐饮门店接近600万 占比超过七成 [13] 平台扶持措施 - 抖音推出烟火小店扶持计划 针对人均消费百元以内的餐饮单店 [5][7] - 线上提供亿级流量入口 如同城频道和搜索活动入口 线下提供免费进店物料和百万元货品补贴 [9] - 单个小店最高可获得4000元探店资源包 相当于20个高等级达人免费探店 [9] - 通过繁星计划、萤光计划等活动 提供资源补贴、佣金减免和免费培训 [9] - 2024年超过320万中小商家通过抖音拓展线上销量 订单量同比增长69% [9] 内容赋能效果 - 2024年抖音探店达人通过内容创作 直接助推近144万个中小商家增收突破425亿元 [12] - 中小商家在抖音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8% [13] - 案例:铭记小盘菜从单日流水不足千元提升至月流水20-30万元 其中四分之一收入来自抖音 [16] - 案例:罗小洋苍蝇馆子凭借后厨直播涨粉170万 [17] 生态价值意义 - 中小商家提供非标化、有烟火气的优质内容 丰富平台内容生态 [16] - 后厨直播类内容爆火 消费者愿意为看得见的新鲜多支付20%预算 [17] - 区域特色小店可同标准化连锁模式竞争 保护餐饮生态多样性 [22] - 烟火小店参与建构城市文化 成为文旅组成部分 [22]
马云被曝全面回归阿里,公司市值再突破3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9-19 19:58
马云回归与战略参与 - 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的直接参与度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虽未担任管理职务但深度介入公司决策 [2] - 马云今年以来将工作重心转回国内 多次深入业务一线传递信心与战略方向 [2] - 马云年初现身杭州总部园区 并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强调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马云持续要求高层定期汇报AI业务进展 曾一天内三次通过短信追问项目执行细节 [2] - 公司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重点建设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 [6] - 阿里云在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中心项目提供1024台设备 总算力达1945P 成为规模最大的算力供应商 [7] - 平头哥PPU芯片采用HBM2e高带宽显存 单芯片显存容量96GB 片间互联带宽700GB/s 整卡功耗400W 多项核心参数超越英伟达A800 [7] 竞争策略与业务调整 - 公司投入500亿元补贴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业务 旨在从京东和美团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2]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战略级补贴计划 带动日订单量从6000万单跃升至8000万单 [8] - 2024年9月重点进攻到店业务 引发美团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应战"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项目 [8] 组织架构变革 - 合伙人团队由17人组成 较去年同期减少9人 蒋凡接替彭蕾进入合伙人委员会 [6] - 合伙人委员会由马云、邵晓峰、蔡崇信、吴泳铭和蒋凡五人组成 负责合伙人提名事宜 [6] - 中国电商集团于今年6月并入饿了么和飞猪 菜鸟、虎鲸文娱等业务被划入"所有其他业务"范畴 [6]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即时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较2024年同期131.96亿元) [8] - 阿里巴巴港股9月17日开盘大涨逾3% 股价创近四年新高 总市值重返3万亿港元 年内累计涨幅超96% [9] - 港股闭市报价158.4港元 市值达3.02万亿港元 市盈率18.6倍 市净率2.69倍 [10]
阿里终究还是跟美团杠上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19:05
阿里到店团购业务启动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合作的到店团购业务将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启动试点 后续全面铺开 并通过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流量端口上线 [2] - 高德地图通过"扫街榜"为到店业务引流 该榜单基于近一年5132万用户的13亿次导航和228亿公里行程数据 筛选118万家店铺并结合芝麻信用生成真实评价 [3] - 高德同步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超10亿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3] 阿里本地生活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淘宝闪购升级(4月30日)、高德扫街榜发布(9月10日)到店团购业务上线 逐步完善本地生活拼图 构建"到家+到店"完整生态 [3] - 业务核心目标包括直击美团利润腹地 并为电商主业寻求新增长曲线 [3] - 高德扫街榜承诺永不商业化 强调真实评价为核心生命力 [4] 业务协同与竞争优势 - 到店业务与到家业务具备协同效应 商家资源可复用 且到店业务因无配送环节利润空间更大 [5] - 淘宝闪购外卖业务表现超预期: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量8000万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 较4月增长200% [6][7] - 外卖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8月前三周数据)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百万品牌门店入驻后 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淘宝平台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 [9] - 到店团购业务是阿里集团"大消费平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AI+云"业务并行发展 [9] - 行业竞争格局将因阿里全面切入到店业务而重塑 [5][9]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扫街榜双线作战
晚点LatePost· 2025-09-19 17:31
阿里到店团购业务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将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试点到店团购业务,优先覆盖餐饮品类,后续扩展至全国一二线城市[4] - 同一团购供给将同步上线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阿里体系流量端口,形成协同攻势[4] - 首批上线品牌包括奈雪的茶、尊宝披萨、陶陶居等全国连锁品牌,以及巡湘记、徐记海鲜等本地餐饮品牌[5] 业务组织架构与资源调配 - 到店团购团队规模达数百人,由饿了么商家中心负责人雷雁群和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刘华雷等高管牵头[8] - 饿了么2023年6月计划招募超1000名销售地推人员,9月初新增200名物流众包经理及20-30名商家中台运营[8] - 饿了么核心资产包括物流配送网络和地面销售网络,覆盖数百万中小微商家,地推能力为阿里体系内最强[9] 市场竞争环境与战略意义 - 抖音到店业务四年达成年成交额5000多亿元,2025年目标9000亿元,美团到店业务年成交额约万亿级[11] - 阿里战略目标为占据所有大型消费入口,提升餐饮商家黏性,到店业务可复用外卖商家资源并降低履约补贴成本[8]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在到家业务的成功提振内部士气,天猫品牌商家对平台信心增强并计划参与双十一活动[12] 历史背景与业务演进 - 新到店业务与口碑无关,高德榜单及饿了么团购均为独立体系[10] - 口碑网自2008年收购后历经多次战略调整,最终被整合放弃[10] - 饿了么用时约3个月重新调动到店团购所需商家资源,2023年口碑并入高德后原有业务基本清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