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种植业板块7月29日跌1.08%,诺 普 信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33
市场表现 - 7月29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下跌1.08%,跑输大盘(上证指数+0.33%,深证成指+0.64%)[1] - 领跌个股为诺普信(-3.24%)、新塞股份(-3.09%)和雪橙生物(-2.39%)[2] - 板块内仅康农种业微涨0.45%,其余个股普遍下跌,跌幅在0.40%-3.24%区间[1][2] 交易数据 - 板块成交额前三为诺普信(7.24亿元)、海南橡胶(2.90亿元)和北大荒(3.12亿元)[1][2] - 成交量最高个股为海南橡胶(57.53万手)和神农种业(120.32万手)[2] - 宏辉果蔬、农发种业等10只个股成交额均超1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0亿元,游资净流入1.59亿元,散户净流入2.41亿元[2] - 诺普信主力净流出最高达9664.77万元(占成交额13.36%),苏垦农发次之(5103.44万元,占25.30%)[3] - 游资净流入前三为诺普信(2555.90万元)、苏垦农发(3053.81万元)和亚盛集团(1425.88万元)[3]
华农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节水抗旱稻让农民种田有动力
南方农村报· 2025-07-29 15:37
节水抗旱稻技术突破 - 节水抗旱稻将旱稻的节水、抗旱、易种特性融入优良水稻品种,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曾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7] - 该稻种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泡水、插秧,能节约用水约50%,减碳量90%以上,也不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16] - 除水田外,还能在旱地、山坡地等地类种植,全国推广中"旱优73"应用面积较广,产量稳定在550~600公斤[17][20][22] 广东推广成效 - 2024年以来在广东年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团队在广东每个地区基本都建立了试种示范点[28][29] - 肇庆鼎湖沙浦基地测产达611.9公斤/亩,怀集流转6000亩坡地和撂荒地种植,长势良好[36][37] - 采用覆膜直播技术有效解决杂草问题,证明可解决广东省撂荒地问题[35][36][39] 抗逆性与适应性 - 被称为"稻坚强",根系发达抵抗洪涝能力强,肇庆怀集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后完好无损[43][44][46] - 安徽案例显示被淹4-5天基本无影响,淹11-14天后仍能重新分蘖,亩产200多公斤[47][48][49] - 山地旱地皆可种,在云南海拔2000米地区都能种植[12][21] 经济效益与战略目标 - 肇庆怀集种植企业测算每亩纯利润超600元,"旱优73"品质与"美香占2号"相当,获全国食味品质金奖[60][61][62] - 提出"1522"战略目标: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加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灌溉用水和200亿公斤碳排放[66][67][68] - 广东多雨地区可实现少灌水甚至不灌水,大幅降低灌溉成本[57][58][59]
年中经济观察丨曾经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如今发生了哪些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7-29 12:14
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 - 威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涵盖电工、电焊工、叉车、家政等领域,1-7月已组织110个班,培训5500多人[1][3] - 光伏生产企业优先录用持证人员(如电工证、叉车证),有技能证书者薪资更高,90%员工为本地人[5][7] - 威宁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011人次,涉及14个工种,城镇新增就业8120人[9]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 赫章县天麻产业采用智能化菌棒生产线,生产周期从3年缩短至60天,2024年种植规模预计从8000亩扩至2.2万亩[10][12] - 赫章县天麻产业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8.2万亩,产值12.5亿元,种植大户带动农户参与[14] - 湖南安化县发展黑茶产业及茶园生态旅游,单月吸引游客1.5万人次[14] 全国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财政2024年安排1770亿元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超3900亿元[16] - 74%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16]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83.3万人(截至2024年6月),同比增0.3%[18] 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 - 脱贫地区义务教育辍学、基本医疗参保率、乡村医疗"空白点"实现动态清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18]
超38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7-29 12:0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595 19点 跌0 08% 深成指报11212 88点 跌0 04% 创业板指报2384 23点 涨0 92% [1] - 科创50指数涨0 83%至1063 90点 万得全A指数跌0 10%至5635 43点 [2] - 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下跌 盘面热点杂乱 [2] 板块动向 - CRO 创新药 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 [4] - 保险 种植业 贵金属板块走弱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 医药生物 通信板块 [5] - 主力资金净流出非银金融 银行 基础化工板块 [5] - 恒生电子获净流入18 77亿元 天孚通信获净流入16 45亿元 云南锗业获净流入9 7亿元 [5] - 北方稀土遭抛售5 23亿元 中国电建遭抛售4 52亿元 伊利股份遭抛售3 7亿元 [5] 机构观点 - 市场突破3600点后冲高回落 10日 20日均线支撑较强 建议逢低做多 中期目标3674点 [7] - 市场处于消灭低估值与追捧科技股的风格转换阶段 建议关注光伏 军工等基本面反转行业 灵活运用可转债套利 [7]
“吃”有机肥“穿”防晒衣 雨养麦田增产五成
科技日报· 2025-07-29 09:00
技术应用效果 - 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使示范田亩产量达到288公斤 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的亩产量 [1] - 该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并采取防晒措施 减少水分蒸发 提高播前土壤底墒 使小麦增产约50% [1] - 在晋南地区试验田中采用此技术的小麦产量达到353公斤/亩 远高于传统雨养方式 [2] 技术原理 - 技术包括小麦收割后施用特定有机复混肥 深翻土壤混合秸秆和残茬 使用遮阳网覆盖地面 [2] - 冬小麦播前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入化肥 采用垄膜沟播模式种植小麦 [2] - 系列措施协同作用构建优质土壤生态环境 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小麦产量 [2] 区域适应性 -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多集中在7月至9月 但蒸发量大 仅20%至50%降水被植物利用 [1] - 山西省小麦种植主要在晋南地区冬小麦 其需水生育期与当地降水季节错位 [1] - 7月至9月夏闲期有效蓄集降水并转化为播前土壤底墒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 [1] 推广进展 - 该技术将在山西晋南旱地小麦种植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2] - 目前已在洪洞县建立百亩示范田展示并推广这项技术 [2] - 技术为推动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持 [2]
地不“懒” 人更勤 ——一碗粮里看“四向”
河南日报· 2025-07-29 07:08
农业技术升级 - 新的农业技术、装备设施和种植管理模式正在改变传统人地关系,推动农业升级[1] - 高标准农田配备排水渠、灌溉设备和施肥罐,实现涝能排、旱能浇,提升种植效率[2] - 2000亩高标准农田采用平移式灌溉设备,3天即可完成全面浇水[3] -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30%、节肥30%并提高产量[4][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78%[4] - 高标准农田每50亩配套一眼井,配备网格化排水系统[2] - 采用密植滴灌技术增加田间密度,通过精细水肥管理实现玉米增产[4] - 配套"地力加油站"处理有机废弃物,生产液态肥替代30%化肥用量[8] 农田管护机制 - 河南省财政每年专项拨款1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管护奖补[7] - 农田设施配备管护牌,明确责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及时维修[5][6] - 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8]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农业服务公司配备120多台农机装备,覆盖耕种管收储运全流程[10] - 大型拖拉机作业效率达400亩/天,是小型机械的4倍[10] - 河南天惠农业服务公司年作业量达10万亩次,采取托管/半托管模式[11] - 全省培育12.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11] 种植效益提升 - 3900亩小麦通过4次浇水和精细管理实现产量同比增长[4] - 先进农机具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户机械购置成本[10] - 专业服务组织规模化作业优势显著,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11]
赤峰粮食作物播种超1700万亩
内蒙古日报· 2025-07-28 16:00
农业生产情况 - 赤峰市春播作业圆满结束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700万亩 粮食作物长势良好 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比例为7:2:1 [1] - 2025年以来 赤峰市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核心抓手 紧盯粮食安全生产 全力推进春耕春播工作 [1] 技术应用与培训 - 赤峰市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团队合作 围绕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开展现场观摩培训活动 [1] - 举办技术培训活动69场次 培训人员5400人次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 [1] 绿色生产措施 - 落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655万亩 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169.2万亩 覆盖率达90.4% [1] - 落实高效节水灌溉31万亩、水肥一体化41万亩、品种节水50万亩、结构节水8万亩 [1] - 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55万亩、全生物降解膜15万亩 [1] 保障服务与风险管理 - 赤峰市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8期 土壤墒情简报14期 印发防汛抗旱方案 [2] - 各级农牧部门将持续做好作物田间管理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提质增效大势所趋
华西证券· 2025-07-28 10: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种植产业链方面,农业农村部开展相关遴选制定工作,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扩面提速,利于转基因种业发展,种植端北大荒和苏垦农发受益,种业推荐大北农、隆平高科等标的 [1][11] - 生猪养殖方面,本周猪价下降,消费端疲软、供大于求,预计短期猪价或延续下跌,未来行业“提质增效”,落后产能将出清,推荐德康农牧、海大集团等标的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 种植产业链:农业农村部开展遴选制定工作,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 年)有多项内容,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扩面提速,种植端北大荒和苏垦农发受益,种业推荐隆平高科等 [1][11] - 生猪养殖:本周猪价下降,消费端疲软、供大于求,预计短期猪价或延续下跌,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养殖利润有变化,农业农村部召开座谈会强调调控举措,未来行业“提质增效”,推荐德康农牧等标的 [2][12] 行情回顾 - 本周(7 月 21 日 - 7 月 25 日)农林牧渔(申万)板块 +3.62%,上证指数等有不同涨跌幅,农林牧渔行业子板块周涨幅居前三为畜禽养殖、种植业、渔业,个股涨幅居前五为 *ST 天山等,跌幅居前五为国投中鲁等 [14][17] 重点农产品数据跟踪 玉米 - 本周玉米现货均价 2408.86 元/吨,周环比 -0.08%;上周国际现货均价 4.89 美元/蒲式耳,周环比 +1.08%,给出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25][27] 小麦 - 本周国内小麦均价 2442.70 元/吨,周环比 +0.04%;上周国际现货均价 5.63 美元/蒲式耳,周环比 -0.92%,给出中国小麦供需平衡表 [28][31] 水稻 - 本周粳稻现货均价 2908.00 元/吨,周环比 +0.55%;期货结算价 2662.00 元/吨,周环比 +0.00%,给出中国大米供需平衡表 [32][39] 大豆 - 本周国产大豆均价 3926.32 元/吨,周环比 +0.00%;上周国际现货均价 400.95 美元/吨,周环比 +0.88%,给出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40][43] 棉花 - 本周新疆棉花均价 15430.00 元/吨,周环比 +0.85%;2025 年 6 月全球棉花市场价 78.19 美分/磅,月环比 +0.26%,给出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44][49] 饲料、维生素价格 - 7 月第 3 周生猪饲料均价 2.72 元/公斤等多种饲料价格有不同表现,本周多种维生素均价有不同环比变化 [50] 生猪养殖 - 本周生猪均价 14.29 元/公斤,周环比 -1.20%;期货均价 14417 元/吨,周环比 +1.90%,7 月第 3 周生猪宰后均重等数据有变化 [62] 禽养殖 - 7 月第 3 周商品代肉雏鸡等价格有不同环比变化,本周毛鸡均价等数据有变化,毛鸡屠宰和养殖利润有变化 [74] 反刍动物养殖 - 7 月第 3 周牛肉价格 69.75 元/公斤,周环比 -0.07%;羊肉价格 68.82 元/公斤,周环比 -0.22% [87] 水产养殖 - 本周海参等多种水产均价周环比均为 +0.00% [89] 糖价 - 本周国内柳州白砂糖现货价 6120.00 元/吨,周环比 -0.10%;上周国际原糖现货价 16.88 美分/磅,周环比 +1.29% [100] 蔬菜 - 本周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菌菇类为 171.46,周环比 +0.92%;叶菜类为 126.19,周环比 +8.79% [102] 进口数据 - 给出 2025 年 6 月及 1 - 6 月主要农产品进口情况,如肉类、牛肉等品类的进口量、环比、同比等数据 [111] 下周大事提醒 - 给出下周上市公司重要事项提示,如中宠股份、新洋丰等公司的股东大会信息 [114]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踔厉奋发新征程 | 沃土良田助丰产
粮食生产数据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亩 [1] - 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江苏省宜兴市胜禾家庭农场小麦亩产突破410公斤,比2022年增加40公斤 [4] - 机械化收割效率提升,5100亩小麦田6天完成收割,每亩用工成本下降50% [4] - 农场配备智能拖拉机7台、收割机2台等设备,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5]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土地平整后大型农机可集中连片作业,边角浪费几乎为零 [4] -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供水,省时省力 [8] - 无人机巡田监测长势,田间管理更科学精准 [8] 资源利用效率 - 水肥一体化系统使亩均年用水量减少25%,肥料利用率提升68% [10] - 植保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800多亩稻田少用农药55公斤 [11] 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 河南省博爱县实施"一长两员"制度,400多名管护人员保障水利设施 [12][13] - 河南省夏邑县采用"一长五员"机制,机井房配备二维码便于问题上报 [16] - 四川省都江堰市利用无人机巡护25.68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时上传数据 [17]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一碗粮里看“四向”系列报道
河南日报· 2025-07-28 07:29
粮食安全路径 - 河南通过"四向"路径保障粮食安全:向科技要粮、向管护要粮、向防控要粮、向市场要粮 [1] - 具体措施包括智慧农机、良种良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化服务、防灾减灾、统防统治、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加强现代流通和品牌建设 [1] 科技赋能农业 - 种粮大户通过农林物联网APP实时监测田间数据,包括鼠情、土壤湿度等 [2] - 水肥一体机、气象站等设备通过物联网远程操控,实现精准管理 [4] - 北斗智能精量播种机实现播种、施底肥、铺滴灌带一体化作业 [4] - 玉米密植滴灌技术使亩产增加200公斤 [4] - 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包括北斗导航旋耕机、气吸式播种机、虫情监测仪、无人机植保和联合收割机 [4][5] 良种培育与推广 - 郑单系列玉米品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产量提高10%-15% [7] - 康农玉8009等玉米品种亩产超1000公斤,倒伏率低于5% [7] - MY73、现代959、秋乐368、郑单819等高产抗逆品种推动全省玉米品种更新换代 [7] 农业技术推广 - 商水县组织24支农技人员"战地参谋团"提供田间指导 [8] - 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创新型栽培技术 [8] - 河南省成立9个工作组和18个专家指导组,组织1.3万余名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 [8] - 2025年秋粮种植面积超过7600万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