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从天天米饭到每周三次:日本米价飞涨改变民众饮食习惯
快讯· 2025-05-20 20:54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截至19日,日本大米价格已经历连续十多周上涨,较去年同期高出大约 1倍。日本民众表示,大米涨价给日常饮食造成了直接冲击,不少人甚至减少米饭摄入。 ...
“米荒危机”下,日本农林水产大臣竟称“送我的米都够开店”,引批评
环球时报· 2025-05-20 06:55
日本米价危机 - 日本米价持续上涨,5月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为去年同期的两倍 [2] - 日本政府放出31万吨储备米但未能显著拉低米价 [1] - 87%的受访者对政府应对"米荒危机"的措施表示不满 [2] 农林水产大臣言论风波 - 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称从未购买过大米,支持者赠送的米足够开店销售 [1] - 江藤拓承认收受的赠礼米含有杂质需要加工处理 [1] - 该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批评,被质疑存在受贿行为 [1] 政府应对措施 - 江藤拓表示对米价居高不下负有很大责任 [1] - 政府认为放出储备米虽不能立即降价但长期效果值得期待 [1] - 江藤拓否认辞职可能性但承认言论不当 [1]
奋力书写“中国饭碗”的河南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5-19 07:37
春争日,夏争时,又到一年"三夏"时节。 "三夏"生产一头连着夏粮丰收,一头连着秋粮播种,事关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是粮食生产承上 启下的关键环节。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抓 好"三夏"生产,对稳住"三农"基本盘、抓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意义重大。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 大省,河南的每一粒麦子都承载着"中国饭碗"的分量。 破逆境,夏粮韧性生长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农谚道尽了夏粮生产的脆弱性。3月中旬以来,干旱少雨与大风天气持续,旱情在中 原大地蔓延,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整个4月份,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袁公平每天都泡在麦田里。"虽然老天不帮忙,但人勤地不懒, 咱得让它喝饱水。"袁公平认着"地不欺人"的死理儿,浇灌出麦田里旺盛的绿意。 水不仅要浇得上,更要浇得好。在浚县西部丘陵地带,智能灌溉系统搭配滴灌微喷技术,破解灌溉成本高的 难题。"系统能自动监测土壤湿度,按需供水,节水超60%,成本也省了一大半。"屯子镇毛门村种粮大户李 学红不住赞叹。 今年 ...
还在地里就被买走 从竞价平台看小麦市场新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5-18 10:49
夏粮交易与市场动态 - 夏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20%以上 其中小麦占比超90% [1] - 山东省粮油交易中心平台显示 新季小麦交易量达7200吨(约16000亩) 成交价2470元/吨 [1] - 小麦价格呈现稳中有涨趋势 当前最高采购成交价达2470元/吨 [3] 小麦预售模式与采购策略 - 未收获小麦已通过竞价平台提前交易 最早采购需求出现在2月小麦返青前 [5] - 安丘市地方粮油储备管理公司提前采购 因看好小麦长势及后期品质 [9] - 潍坊面粉厂以订单方式锁定种粮大户小麦 成交价达2700元/吨 [13] 种植技术与收益提升 - 诸城粮食合作社采用国家单产提升集成技术 预计单产增加100斤/亩 [8] -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价格比普通麦高0 1元/斤 潍坊市优质麦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占全市50%) [15][17] - 种粮大户计划秋收后扩种1000亩优质麦 合作社预计年收入增加40-50万元 [11][15] 区域农业政策导向 - 潍坊市农业重点推进"提单产增产能 提品质增效益"策略 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 [15][17]
明清稻米背后的经济学
齐鲁晚报· 2025-05-16 05:39
the state 11 AN d 3 B 15.07 11:3 7 4 8 s 12 8 19 19 H 216 all class curity Cara Brand t all of the line 선비乞好的 和食中国价格未来物和:45 orad w 提出版 工南农业的发展 1620-1850 ENE 稻米不仅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究竟一个人吃多少才够?如何能保障一个人吃 够?对于不同品种稻米的口味如何选择?围绕这几个问题,历史学家张瑞威的新书《想吃好的:明清中国的 稻米种植和消费》,对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稻米种植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华南粮食种植 和消费的个案、长江流域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论证稻米的商品化以及长途贸易的出现等,以此探讨影 响稻米长途贸易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稻米贸易是如何在"互通有无"和"养民"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观 念下得到发展的。 □明生 稻作技术不尽相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名扬千古的诗,题为《悯农》,来自唐朝官员李 绅。李绅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无锡,是长江下游地区人士。江浙是传统中国稻米的主要种植区, ...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尽管天气条件不佳,2025年粮食收成仍维持在5600万吨的预期(2024年为5620万吨)。
快讯· 2025-05-15 15:26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尽管天气条件不佳,2025年粮食收成仍维持在5600万吨的预期(2024年为5620万 吨)。 ...
5月12日电,分析机构APK-Inform将乌克兰2025年粮食收成预估下调3.8%至5530万吨。
快讯· 2025-05-12 13:30
智通财经5月12日电,分析机构APK-Inform将乌克兰2025年粮食收成预估下调3.8%至5530万吨。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 2025-05-10 10:28
河南农业核心地位与粮食安全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全国近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安全"压舱石"[1][2][3] - 2024年河南夏粮总产757.14亿斤位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总产1344亿斤位居全国第二,肉蛋奶总产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生猪饲养量突破1亿头位居全国第一[1][4]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河南要发挥农业优势,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1][3] 粮食产业体系与加工能力 - 河南生产全国1/2火腿肠、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4/5酸辣粉,基本建成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2][5] - 河南打造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的战略转型,正迈向"世界餐桌"目标,拥有128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22家[5][27] - 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如河南飞天生物科技将小麦"吃干榨尽",提取阿洛酮糖等高端代糖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22] 高标准农田与科技创新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耕地78%,占永久基本农田88.8%,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2][9][12] - "中原农谷数智大脑"整合2亿条农业数据,通过天气、土壤、肥力、植物蒸腾等数据模型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11][12] - 河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636万亩,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平移式喷灌机等设备比传统漫灌节水30%[10][11] 种业创新与良种推广 - 神农种业实验室组建7支研发团队,取得82个农作物新品种,分子标记等技术已培育超100个新品种[14] - "普冰03"小麦新品种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实现高产稳产多抗,2024年以666万元完成品种权转让,计划2025年推广30万亩[15] -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16]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河南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665.09万亩,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超20万家、家庭农场超27万家[18][19]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2.7万个,托管面积2.28亿亩次,其中粮食作物1.84亿亩次占比80.7%,服务小农户1612万户[2][19] - 牧原集团2024年出栏生猪7160万头,满足超1亿人需求,全智能化养殖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倍以上[31][32][33]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河南建立重点产业链"方案+图谱+清单"制度,完善"链长+专班"机制,推动产业链向乡镇村庄延伸[23] - "豫农优品"公共品牌推动文创面点等产品溢价达300%,多福多食品月均销售40余万元[25][26] - 冷链食品产业链快速发展,思念食品年产能90万吨速冻食品,千味央厨多个单品年销售额过亿元[28][29] 特色农业与高效养殖 - 通许县建成全国最大酸辣粉生产基地,年产7.2亿桶,带动就业6.1万人次[38][40] -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年出栏210万头生猪,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14项指标[31] - 河南设施蔬菜面积将提高10%以上,"未来农场"无土栽培西红柿采摘季超6个月[35][37]
乌克兰2025年春粮播种已完成76%
快讯· 2025-05-09 17:08
乌克兰2025年春粮播种进度 - 截至5月8日乌克兰已完成423万公顷春粮播种占预期总面积的76%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 [1] - 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分布:春大麦73 3万公顷春小麦21 26万公顷玉米290万公顷豌豆20 9万公顷燕麦15 7万公顷 [1] 天气对春粮生长的影响 - 4月持续强烈霜冻叠加异常高温和降水不足已对春季作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1] - 未来收成关键取决于植物发芽和生长阶段能否获得足够水分 [1]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新京报· 2025-05-08 10:05
粮食产量与安全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历史性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跃升至当前水平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标准,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2] - 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粮食安全战略 - 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 - 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必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 - 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2] 耕地保护措施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4]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聚焦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 [4] - 加强耕地治理修复,特别保护黑土地资源,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撂荒地复垦 [4]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 推广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智能装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 - 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需突破核心技术 [5] 种业与农机发展 - 种业是农业"芯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 [5] -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重点突破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短板 [5] 智慧农业推进 - 强化智慧农业顶层设计,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6] - 支持传感器、芯片、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监测、精准作业等技术落地 [6] - 加强智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6] 粮食减损行动 - 每年粮食浪费约3500万吨,占总产量6%,节粮减损等同增产 [7] - 实施《反食品浪费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推进全链条减损 [7] - 开展"光盘行动",构建粮食节约长效机制,增强全民节粮意识 [7] 农业现代化目标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端稳中国饭碗 [8] - 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8]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