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
搜索文档
孵化 DeepSeek 的量化交易:一个数据驱动的隐秘世界
晚点LatePost· 2025-03-10 22:02
量化投资行业的发展与特点 - 量化投资行业起源于1994年,标杆公司D E Shaw曾在一天内贡献纽交所超2%的订单量 [3] - 头部量化公司幻方推出大语言模型DeepSeek R1,未营销即震撼全球,用户增速超越早期抖音 [4] - 量化投资完全依赖数据挖掘规律,放弃主观信息获取,认为人类行为重复性可被计算机捕捉 [5] 量化策略的核心逻辑 - 价差回归策略:监测相关股票价差变动,早期案例显示6-7只股票可支撑3000万美元基金规模 [6] - 动量效应:学界发现过去收益好的股票未来大概率持续,量化模型通过因子捕捉此类规律 [7] - 复杂因子应用:J P Morgan构建特朗普推文语义指数"Volfefe"解释国债利率变动,WorldQuant使用含不明意义参数的复杂公式 [9] 量化行业的人才与文化 - 头部公司偏好数学/计算机背景人才,Two Sigma曾雇佣130名博士和6名国际奥数获奖者 [12] - 幻方创始人倾向招聘信息学竞赛金牌得主或顶尖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13] - 研究范式强调科学验证,例如Two Sigma面试题要求设计CEO离职对股价影响的实验方案 [15] 量化公司的组织架构 - 分组独立运营模式:顶级机构允许小组独立交易,曾有小组通过另类资产策略获利数十亿元 [16] - 集体决策模式:文艺复兴全员共研交易系统,研究员需定期展示成果并承受业绩压力 [17] - 办公选址刻意远离传统金融区,如Two Sigma不设华尔街办公室,幻方总部位于杭州 [15] 技术投入与极致执行 - 文艺复兴数据库覆盖18世纪至今数据,每日新增40TB,拥有52000个计算核心 [18] - Two Sigma部署超过7200台服务器,接入10000多个数据源的300PB数据 [18] - 幻方在2021年投入上亿元购买10000张英伟达显卡布局大模型研发 [19] 量化与大模型的共性 - 机器学习因子日产量达数千个,虽失效快但数量优势显著,类似大模型训练中的海量参数 [9][18] - 成功关键均在于将方法论贯彻极致,如GPT参数从1 17亿扩大到1750亿实现智能涌现 [18][19] - 行业先驱都需突破认知边界,西蒙斯曾质疑机器学习黑箱,梁文锋坚持算法交易探索 [18][19]
九坤CEO会成为第二个“梁文锋”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2 19:42
量化机构进军大模型领域 - 量化巨头九坤携手微软团队成功复现DeepSeek-R1,并发现语言混合会显著降低推理能力等问题 [1] - 另一量化巨头宽德在2月24日发布智能学习实验室人才招聘通知,宣布实验室将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2] - 量化机构进入大模型领域的原因包括其已有算法基础和高性能芯片储备 [5][6] 量化机构的技术与资源储备 - 九坤内部设有三大实验室(Data Lab、AI Lab、水滴实验室)和一个外部联合实验室(九坤—IDEA联合实验室),具备算法支持能力 [5] - 幻方量化拥有超过1万张A100芯片储备,与国内头部互联网大厂相当 [7][8] - 九坤同样囤积高性能芯片,其创始人王琛曾出现在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活动中,凸显算力对量化公司的重要性 [9][10][11]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大模型领域此前以清华系为主导,投资人倾向于在清华周边寻找类似项目 [3] - 量化机构尝试复制梁文锋的成功路径,但技术创新难以复制,大模型六虎仍在融资和降成本中挣扎 [13] - 一级市场存在FOMO(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现象,机构担心错过估值较低的竞争者 [14][15] 量化机构的地域分布与行业影响 - 九坤总部位于北京,缓解了北京在量化领域被杭州压制的局面 [18] - 量化机构进入大模型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需关注大模型与行业结合的产品化能力 [16][17]
中金: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中金点睛· 2025-02-27 09:46
核心观点 -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大模型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固有认知,由一家中国金融领域的初创企业开发出性能卓越的开源大模型[1][4][5] - DeepSeek的成功在于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的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的约束,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1][8][11] - AI发展同时受规模定律和规模效应影响,规模定律带来后发优势,规模效应带来先发优势,中美在AI领域各有比较优势[15][16][22] - 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有利于构建更大规模的创新生态,加速AI应用层的渗透,发挥中国在应用端的规模优势[24][26][28] - 金融与科技存在天然联系,金融领域的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需要协同发展[36][38][39] AI经济学:规模定律与规模效应 - 规模定律指在给定算法框架下,增加数据、参数、算力投入可提升AI性能但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效应指规模扩大带来单位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8][9][10] -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约束,在算法框架改善下AI性能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11][12][14] - 算法创新依赖于规模经济构建的创新生态,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上下游协同的外部规模经济[14] - 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为算法创新提供了支撑,体现大国规模经济效应[1][14][15] AI经济学: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 - 规模定律隐含后发优势,落后者要素投入边际产出更高,有利于差距收敛;规模效应隐含先发优势,规模报酬递增强化领先者地位[15][16][22] - 中美AI发展指数显示两国在研发端和应用端均具规模优势,美国研发端略强,中国应用端略强[16] - 中美发展路径分化:美国侧重算力优势,中国侧重算法优化和人才规模,2022年中国培养的AI优秀人才占比已达47%[18][19][21] - 美国限制算力出口可能促使中国更聚焦算法优化,强化比较优势,算法技术进步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9][22] 开源促进外部规模经济 - DeepSeek开源模式降低应用层商业壁垒,有利于加速"人工智能+"进程,2025年1月其APP在157个国家和地区下载排名第一[24][26] - 开源系统更依赖外部规模经济,闭源系统更依赖内部规模经济,如Android用户数近iOS三倍但开发者收入更低[25][28] - AI应用层潜在市场规模是算力层和模型层总和的两倍,开源加速渗透可释放大国规模优势,促进经济增长[27][28] - 开源将规模经济收益更多分配给生态伙伴,实现创新社会正外部性,弱化技术进步的贫富分化效果[28] 创新发展模式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要融合发展,中国需摆脱重供给轻需求、重资产轻人才的路径依赖[31][32] - 大市场需求优势是产业创新根本驱动力,如《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成功案例[32] - 大企业擅长渐进式创新,小企业更具颠覆式创新活力,CVC模式可实现两者优势互补[33][34] - 知识产权保护与个人破产制度对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至关重要[34] 金融与科技关系 - 金融活动尤其是资本市场关键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领域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36][39] - 量化基金等金融科技是科技工具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AI大模型要素也是其竞争力所在[38] - 资本市场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支持创新生态,与多样化创新生态更契合,大国资本市场更具优势[37] - 需平衡金融科技监管与包容"动物精神",重点防范不当行为而非限制超额收益本身[39]
我所见过的梁文锋
投资界· 2025-02-07 15:54
量化投资行业发展 - 2018年量化市场初现格局,幻方量化当时管理客户资金约45亿,自营盘约10亿,已是行业第一梯队 [5] - 2019年幻方规模超过百亿,稳居国内量化私募"四巨头" [8] - 量化私募行业进步符合摩尔定律,每18个月投资能力翻一倍 [14] - 量化投资使命是提高中国二级市场有效性 [8][14] 幻方量化发展历程 - 2015年成立幻方科技,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量化私募团队 [11] - 2019年投入近2亿自研深度学习训练平台"萤火一号",2021年"萤火二号"投入达10亿 [9] - 萤火一号机房面积约1个篮球场,萤火二号预计达10个篮球场 [9] - 采用独特报酬计提方式:客户赎回时才提成,对客户友好 [5] 梁文锋个人特质与理念 - 技术理想主义者,专注编程开发,生活简朴 [5] - 愿景是建立不收业绩报酬和管理费的公司 [6] - 2019年提出想做开源策略平台让普通投资人使用 [8] - 2023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深度求索,推进"最终梦想" [6]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认为开源是文化行为而非商业行为,给予是额外荣誉 [8][15] - 中国AI发展需要原创而非模仿,需建立技术生态 [15] - DeepSeek定位基础模型和前沿创新,希望业界在其技术上构建业务 [15] - 团队选人标准是热爱和好奇心,专注解决世界最难问题 [15][16] 量化投资方法论 - 金融市场公平透明,人类与计算机模型站在同一起跑线 [13] - 市场有效时直接买指数就是价值投资 [14] - 需要大量程序员和研究员支持量化投资发展 [13] - 引用西蒙斯理念"一定有办法对价格建模" [10][13] 技术创新理念 - 硬核创新需要信心和高密度人才组织 [15] - 创新驱动不仅靠商业,还需好奇心和创造欲 [15] - 颠覆性技术面前闭源护城河短暂 [15] - 价值沉淀在团队成长和组织文化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