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35
近日,"中国—东盟: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 南大学、泰国孔敬大学、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印度尼西亚日惹穆罕默迪亚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 焦"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议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教育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等 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与滇池学院联合主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滇池学院商学院承办,民盟贵州大学委员会支 持,设置常态化帮扶实践与理论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专场论坛,数智教育赋能多边经贸合作、制度 创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金融与"双碳"可持续发展等分论坛,旨在搭建"高校-企业-政府"对接桥梁,建立"中 国-东盟经贸与兴农教育对话机制",让合作从"单次相聚"变为"长期同行"。 "教育的价值在于'连接现在 孕育未来',经贸与农业的合作在于'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期待通 过本次活动,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关于数智教育赋能经贸、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后续合作提供清晰的路径 指引;期待依托"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融合项目库",推动更多高 ...
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33
10月22日,记者在山东女子学院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看到,40名"萌新"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动手拼接 人体模型,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他们以高素质托育人才为锚点,在本科阶 段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 学生们在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拼接人体模型。赵晓 摄 "现代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已从有人看护升级为'专业照顾+科学养育'。社会迫切需要既懂保教护 理、又懂早期教育,还能进行有效指导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教研室主任姬彦红对记者表示,新专业的成立旨在填补这一人才缺口。 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一需求的迫切性:当前,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 育需求。在人口大省山东,0-3岁婴幼儿约有200万名,现有托位40万个左右,从业人员缺口约达6万 人。 基于多年来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山东女子学院在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深化,将学校 特色与社会需求、行业趋势精准对接,成功获批并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中新网济南10月22日电 题: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 赵晓 王峰 "今年舅舅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我放假常过去帮 ...
西湖大学创立天文系!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任系主任,所有教授都将站上讲台授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7:16
机构设立与领导任命 - 西湖大学天文系正式成立,首任系主任由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教授担任[1] - 毛淑德教授于2025年初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为天文学讲席教授,其学术背景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及在清华大学等机构的领导经验[1]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 天文学学科将于2026年依托物理学学科开展博士生招生培养,目前已开放报名通道[1][3] - 机构计划为所有本科生开设天文学通识课程,毛淑德教授已为27位本科生讲授《天问》课程[4] - 机构的教学将兼顾理论、观测和计算能力培养,所有教授都将参与授课[3] 研究重点与战略方向 - 机构将聚焦于系外行星与天体生物学、星系宇宙学、人工智能与计算天体物理学等前沿领域[3] - 机构秉持"小而精"和"国际化"的理念,致力于与全球科研团队在观测、数据共享、仪器研发等方面合作[3] - 天文学科的设立旨在完善理学板块布局,并成为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战略支点[6] 基础设施与国际合作 - 在云谷校区三期楼顶启动建设配备80厘米望远镜的小型天文台,预计2026年春节后投入使用,将全面服务于教育教学[3] - 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Brian Schmidt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天文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4]
广泛凝聚共识:广东高校发布服务教育强国和强省建设倡议书
中国发展网· 2025-10-22 16:19
大会还发布"广东高校服务教育强国和强省建设倡议书",广泛凝聚全省高校的行动共识,明确推进教育 强国和强省的努力方向。同时颁发荣誉顾问证书,并对优秀分支机构进行表彰。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如何进行科学战略规划、交叉前沿学科的布 局,新型研究型大学与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数字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赋能高校的质量保障 体系建设,工科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 中国发展网讯 韩柏光、朱丽莎 记者皮泽红报道 10月18日,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广东技术师范 大学承办的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40周年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指出,广东当 前正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朝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集 群"目标迈进。他希望学会在服务教育决策上展现新作为,在引领高教创新上打造新风向,在促进协同 发展上构建新格局。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兵指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的引领和赋 能。广师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有历史、有特色、有速度、有理想的高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师大将 与各兄弟院校助力教育强国和强省 ...
1.35亿元!三峡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含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三峡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35亿元,涉及8项仪器设备采购[2][3] - 采购计划预计在2025年5月至11月期间执行,涵盖岩石力学、水环境模拟、新能源、智能建造等多个科研领域[3][8] - 此次大规模采购旨在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能力提升及教学实验需求,凸显其在水利电力等特色学科的持续投入[8][9][10] 采购意向概况 - 三峡大学发布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为1.35亿元[2][3] - 采购内容涉及岩石拉压疲劳试验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系统、井架式模拟人工降雨系统等专业设备[3][8]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月至11月[3][8] 主要采购项目详情 - **高坝大库岸坡岩体水岩与动力剪切耦合作用试验系统**:预算620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10月,主要用于模拟复杂库水环境和岸坡岩体应力条件,实现多源参数实时测试与智能控制[8] - **水环学院2025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预算214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10月,拟采购湖库水质水生态多要素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等设备,满足科研及教学建设需求[8] - **多元数字智造与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预算6481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11月,旨在提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监测感知能力,支撑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水质安全等实时监测[8] - **新医科背景下医工交叉融合重大设备更新项目**:预算4420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5月,计划更新设备共35台(套),用于基础医学院和健康医学院的教学实验与科研工作[8] -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预算428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将采购41台教学仪器,用于电解水制氢、锂电池BMS参数读写、储能变流器通讯与控制等实验[8] - **新能源智能制造多功能薄膜材料成膜成型综合平台项目**:预算375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主要包括精密原子层沉积系统、热压成型与自动涂布系统等模块[8] - **土木与建筑学院2025年一流学科建设设备采购**:预算755万元,采购时间为2025年9月,拟采购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课程、岩石拉压疲劳试验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系统等设备一批[8][9] 学校背景与科研实力 - 三峡大学是湖北省与水利部共建高校,具有鲜明的水利电力特色,在水利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9][10] - 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水利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获得B-等级[10] - 近五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70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科研成果丰硕,百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 - 学校建有输电线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10]
预算近1亿元,信阳师范大学采购大批高端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2:00
摘要 : 近日,信阳师范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11项仪器设备采购意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信阳师范大学发布 11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9385万 元,涉及高分辨率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 仪 、 高 分 辨 三 维 X 射 线 显 微 成 像 系 统 、 高 能 量 球 磨 机 、 拉 曼 光 谱 测 试 系 统 、 塞 曼 效 应 实 验 仪 、 深 能 级 瞬 态 谱 测 试 仪 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10 月。 部分采购仪器简介: 塞曼效应实验仪 塞曼效应实验仪是一种用于演示和测量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的物理教学与科研仪器。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 部磁场作用下,其发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是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直接证明了原子能级的量子化、 空间量子化以及电子具有自旋和磁矩。 深能级瞬态谱测试仪 深能级瞬态谱测试仪(Deep Level Trans ient Spectroscopy , DLTS)是一种高 ...
10万美元一张,美国H-1B暴涨引爆硅谷与学界
36氪· 2025-10-22 10:15
10万美元一签!特朗普H-1B变革让美国学界业界哗然:斯坦福哈佛人才短缺风险飙升,OpenAI等AI初创上「死亡名单」。马斯克从捍卫到沉 默,这背后藏着什么?全球对手正举杯庆祝人才「拱手让人」。 9月19日, 特朗普宣布,把H-1B签证单次申请费猛涨至10万美元。 20家明星科技初创或遭灭顶之灾,OpenAI、Stripe、Databricks集体上榜。 消息一出,美国学界业界一片哗然。 美国学界担心,这一举措可能让高校招揽国际人才的通道被迫收窄,科研项目因此搁浅,理工科课程面临教师紧缺的风险。 美国产业界,特别是科技圈陷入了一片混乱。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巨头紧急连夜召回全球员工。 外媒列出了一份美国H-1B新政「死亡名单」: 科技界两重天,OpenAI在劫难逃? 新政一出,科技界反应冰火两重天。 接下来几天里,白宫又提出,H-1B审批应按技能与薪资排序,而非沿用当前的抽签机制;同时也在考虑让部分职业(如医生)豁免这笔费用。 许多小型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和员工陷入混乱与恐慌,甚至部分企业紧急冻结了招聘。 对许多科技企业来说,H-1B是引进海外工程师与技术岗位的关键渠道。 他们担心,这笔天价费用将使他们在大厂面前彻 ...
毕业不唯论文为何值得叫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2 06:15
高等教育毕业考评体系改革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确2026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用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四类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1]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允许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在知名网络文学平台完成的签约作品代替毕业论文[1] - 浙江农林大学允许本科生在“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或银奖以上成绩代替毕业论文[1] 替代方案的具体要求与标准 - 南航要求替代成果需学生作为核心完成人并体现专业能力,且须通过严格审核流程和现场答辩,通过率并非百分之百[2]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替代标准为完成20万字以上完本作品,或连续两年每年更新量不少于10万字的连载作品,或累计发表作品30万字以上[2] - 替代方案的设计旨在压缩浑水摸鱼的空间,其实现难度可能超过传统毕业论文,更能检验本科四年的过程质量[2] 改革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明确将实践成果纳入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在法律层面表明学位论文不再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标配[1] - 改革旨在破除单一标准,让考评体系更加多元,但并非降低要求或“放水”[2] - 改革提供了一种破局思路,在不放松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使毕业与论文解绑[2] 改革目标与预期影响 - 改革传递出强化实践导向和创新导向的信号,鼓励学生研究真问题、锻造真能力[3] - 目标是扭转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以更好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3] - 通过探索多元指标,让学生的科研和成果不仅限于纸面,亦可写在祖国的大地上[3]
南安普顿大学在沪举行论坛 展示中英教育与人才合作实力
江南时报· 2025-10-21 23:16
论坛核心观点 - 南安普顿大学在上海举办全球教育领导力论坛 旨在深化与中国教育及产业界的合作 强化其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1] - 论坛议题聚焦国际教育 学术科研 创新合作与毕业生就业 涵盖数字孪生 光子通信与跨文化心理健康等科技协同热点 [1] - 论坛为产教衔接和提升就业力提供了务实路径 夯实了大学与中国合作伙伴的纽带 [1] 战略合作与全球布局 - 公司将中国市场置于全球战略的重要位置 与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建立紧密伙伴关系 [2] - 合作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 工程技术 数据科学 海洋科学 人文社科等 共同推进科研项目 [2] - 公司致力于通过战略性国际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教育发展 强化教育—科研—知识转移融合的三螺旋模式 [2] - 公司代表团将走访南京 武汉 杭州等地 与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对接 深化合作关系 [5] 就业支持与人才培养举措 - 公司在中国市场创新推出入学前就业支持特别计划CareerReady+ 为中国新生量身打造数字营销主题的就业指导课程 [3] - 该项目与微博 小红书 抖音和乒创数字科技等合作伙伴合作 通过线上线下两阶段学习 学生可获得全球就业力证书并可申请有偿实习 [3] - 公司将与英国商会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合作开展就业与实习桥梁计划 为中国学生和校友提供实习机会 职业培训和企业人脉资源 [3] - 公司在英国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第8位 97%的毕业生能在毕业后六个月内就业或继续深造 [4] - 公司将持续为中国学生提供全球就业力赋能平台 彰显其在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上的长期投入 [5] 公司资质与市场地位 - 公司跻身全球百强学府之列(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4][6] - 公司拥有来自全球135多个国家的24,000名优秀学生 [6] - 公司拥有由逾30万名校友组成的全球网络 [6]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丨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1 22:41
学校历史与传承 - 学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于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其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传承不息[1] - 学校教学楼自1953年建成起,上下课铃声即为军号,并已沿用70余年[3] - 学校伴随抗美援朝炮火诞生,其精神内核是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是刻进骨子里的信念[13] 历史成就与贡献 -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中美武器装备对比中,中方在空军、海军、坦克等多个关键领域装备数量为0,凸显了当时装备的悬殊差距[7][8] - 学校创造了我国第一个风洞群、第一辆水陆两栖坦克、第一台舰载电子计算机等多个从0到1的奇迹[9] - 杨士莪院士牵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研究成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基础[13] 新时代发展与创新 - 学校在新时代打造了“悟空号”无人无缆深潜器,刷新了万米深海下潜纪录[15] - 学校打造了我国首个船海学科教育专有AI大模型,持续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15] - 学校师生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强调一代人一代人的接力,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