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2025浦江创新论坛今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17:00
论坛规模与参与情况 -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达历届之最 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嘉宾参与 覆盖300多家机构[1] - 主宾国白俄罗斯与中方联合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 包括合作项目签约和共建机构揭牌等重要仪式[1] - 历届主宾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参与 举办中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合作与发展论坛、中德绿色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等活动[1] 论坛内容与活动安排 - 精心策划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和闭门会议[2] - 邀请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参与 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2]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10000项技术需求 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 发布2000个人才需求岗位[2] - 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 吸引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线上线下参展[2] -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共有全球四大前沿领域1487个团队报名 其中境外项目71项 100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2] 技术支持与服务创新 - 论坛升级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浦江专属AI智能体小江豚2.0 具备实时直播、多语种查询、智能导航等功能[3]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部署 为参会嘉宾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沉浸式服务[3] 论坛定位与历史沿革 - 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 坚持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的使命[3] - 立足全球视野、国家需求、科技前沿 凸显国际化、聚焦专业化、关注青年创新[3] - 打造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重要窗口 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全球科学家创业者集聚交流平台[3]
超3500亿!科技部:将设一批母基金、S基金等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20 15:56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科技部表示将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2] - 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 [3] - 基金存续期达到20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更长,是真正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3][4] - 2021年至2024年均未设立新的国家级母基金,此次设立将起到示范作用并提振行业信心 [4] 其他重要基金布局 - 加速布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基金,签约金额突破3800亿元 [2] - 联合社保基金会、大型银行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科技产业融合基金、科创协同母基金、创投二级市场基金等,规模将超3500亿元 [2][5] - 该模式为社保基金、地方政府与AIC联合,在全国部分省市设立一批母基金、直投基金和S基金 [5] 行业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完善政策环境 [7]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鼓励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 [7]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 [11] -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 [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VC/PE资金来源中养老金等保险资金渗透率仅2%-3%,远低于国际水平,长期资金来源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6] - 创业投资从介入到退出一般需要5-7年,需要大量长期资本支持 [6] - 2024年中基协已注销超百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因12个月无在管基金,募资成为GP生存关键 [7]
超3500亿!科技部将设一批母基金、S基金
FOFWEEKLY· 2025-09-19 17:39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 便利;推出了科创板改革"1+6"措施,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正式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长期、更低利率 的融资渠道,目前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了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国新办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在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效。 "科技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既是金融部门的事,也是科 技部门的事。"据邱勇介绍, "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 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实现了"破题"。 邱勇介绍说,围绕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地,科技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科技部: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40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科技金融工作的关心。科技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既是金融部门的事,也是科技部门的 事。"十四五"期间,我们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金融高质量发 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实现了"破题"。围绕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地,我们主要开展 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国新网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 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将带动地 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加速布局了一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基金,签约金额突破3800亿 元。联合社保基金会、大型银行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科技产业融合基金、科创协同母基金、创投二级 市场基金等,规模将超3500亿元,为创业投资"引流""疏堵"。 答记者 ...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20:07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在会上提到,科技离不开金融的 大力支持。"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 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金融 高质量发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实现了"破题"。 具体来看,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二是推动银行信贷更大力度的支持科 技创新。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万亿元,同比增长 22.9%,增速比其他各类贷款增速高16%。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 通道"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便利;推出了 科创板改革"1+6"措施,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正式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 技型企业提供更长期、更低利率的融资渠道,目前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了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 券 ...
长盈通等在湖北新设创投基金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4:28
公司投资动态 - 湖北长翼共盈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出资额1.5亿元人民币[1] - 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 私募基金股权投资 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活动[1] - 该基金由长盈通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1]
重磅!中国私募股权创投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4:25
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私募股权创投英华示范案例评选结果揭晓。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良好的业绩表 现,一众私募机构等获评。 榜单如下: 〔综合实力50强示范机构〕 | CPE漫峰 | | --- | | IDG资本 | | 晨壹基金 | | 创东方投资 | | 春华资本 | | 达晨财智 | | 鼎晖投资 | | 东方富海 | | 孚腾资本 | | 复星创富 | | 高领创投/高瓴投资 | | 广发信德 | | 国方创新 | | 国家电投产业基金 | | --- | | 国科嘉和 | | 国联通宝 | | 国投创台 | | 海尔资本 | | 合肥产投集团 | | 弘毅投资 | | 红杉中国 | | 洪泰基金 | | 华润资本 | | 基石资本 | | 纪源资本 | | 交银国际 | | 经纬创投 | | 君联资本 | | 朗玛峰创投 | 嘉御资本 临芯投资 | 联想创投 | | --- | | 浦东科创集团/海望资本 | | 启明创投 | | 前海方舟 | | 深创投集团 | | 盛世投资 | | 松禾资本 | | 同创伟业 | | 锡创投 | | 兴业国信资管 | | 兴证资本 | | 毅达资本 | | ...
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9-16 18:02
市科创基金2025年度子基金申报指南核心要点 - 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发布2025年度第二批拟参股子基金申报指南 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助推种子期 初创期 成长期科技企业发展 [2] 子基金管理机构申请条件 - 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且需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 [2] - 认缴子基金总规模至少1%出资额 若关联方出资可降至0.5%但合计不低于1% [2] - 需配备至少3名具备3年以上股权投资或基金管理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且主要成员无不良记录 [2] - 管理机构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2亿元 且需提供至少3个成功投资案例 [3] - 成功投资案例需满足全部退出总收益率不低于20% 或部分退出年平均收益率不低于20% 未退出部分需达到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或融资价格/分红计算的年收益率20% [3] - 需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流程 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4] - 需拥有一定的温州项目资源储备 [5] 子基金合作要求 - 子基金原则上需注册在温州市 [6] - 子基金规模原则上不高于5亿元人民币 [7] - 市科创基金对单只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认缴总额的30% [8] - 子基金存续期限包括投资期和退出期 原则上不超过15年 [9] - 子基金主要投资于温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扶持领域 [10] - 投资温州市注册企业的资金不低于市科创基金认缴出资额的1.2倍 [11] - 鼓励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投资温州种子期 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额不低于市科创基金实缴出资额的0.6倍 [12] 申请材料要求 - 需提交市科创基金申请表 含申请机构简介 股东背景 营业执照复印件 私募管理人登记证书 公司章程等 [14] - 需提供合作机构内部制度 包括内控制度 投资决策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风险控制机制等 [14] - 需提交3名高级管理人员履历证明及职业道德承诺书 [14] - 需提供投资业绩佐证材料 包括管理基金投资业绩 3个以上成功案例证明 已投资温州项目情况 以及备案基金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证明 [14] - 需提交拟设立子基金方案 含治理结构 3名核心团队成员履历 以及意向出资人提供的子基金总规模30%以上出资承诺函和出资能力证明 [14] - 需提供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14] - 需提交温州储备项目材料 含项目简称 成立时间 领域 企业人数 总资产 年销售收入 项目简介和创始人情况等 [14] - 需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和募集资金来源说明 [14]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精准滴灌”高效协同 打造开放的创投“生态雨林”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21:45
本报记者 石英婧 厦门报道 随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澎湃活力。在创投市场动能不断释 放的当下,国资LP和政府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出资主力军。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企业供图 "GP(普通合伙人)是冲锋在前的'耕作者';而LP(有限合伙人)则是至关重要的'灌溉者'与'赋能 者'。"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日前在接受 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市场化LP,建发新兴投资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及专业的资本运作,践行"长期主义"发展 理念,打造出国有资本助力健康高效创投生态的"样本"。 日前,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建发集团作为战略指 导单位连续第六届助力论坛举办。 在"圆桌论坛:科创中国的时代责任"环节,王文怀分享了其对国有资本与市场化力量融合的思考,同时 他表示,科创投资的核心是"向内求"——练就耐心、长远的视野与专业能力,坚持长期主义,陪伴创投 机构和创业企业共同成长。 建发新兴投资作为建发集团旗下专业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从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做好创业企业的"灌溉 者"与"赋能者" ...
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为历届之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4:51
论坛概况与规模 - 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1] - 论坛将举办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30场专题论坛和5场重要活动,其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为历届之最 [1] - 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与,其中近40%来自海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1] 前沿科技议题 - 论坛将聚焦基础前沿与交叉创新和未来产业,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 [1]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本届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将面向全球发布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发布人才需求岗位2000个 [2] - 大会将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吸引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200余家中小企业和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参展 [2] - 历届InnoMatch大会共释放21000余项技术需求、35000余项人才需求,展示4080项创新产品,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 [2] 上海科技创新生态 - 上海持续实施“探索者计划”,参与企业已拓展到22家,并发布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9条政策措施 [2] - 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上海牵头4项、参与1项,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2] - 2024年以来,39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赋权成果近250项,转化金额23.9亿元,孵化公司167家,吸纳投资额超74.9亿元 [3] - 上海打造概念验证、高质量孵化等体系化生态,12家高质量孵化器在孵企业超300家,并启动建设6家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 [3] - 全市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约300家,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日益完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