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

搜索文档
白象“失守”线下渠道?线上售价与线下进货价几乎一致
第一财经· 2025-05-29 18:42
白象方便面价盘失守问题 - 白象方便面线上折扣售价远低于线下终端售价 几乎与线下销售端的进货价一致 使得线下渠道更加不占优势 [3] - 山东供货商数据显示 白象汤好喝方便面批发价为55元/箱(24袋装) 约2.29元/袋 桶装4元/桶 [3] - 成都经销商数据显示 袋装批发价66元/箱(30袋装) 约2.20元/袋 桶装46元/箱(12桶装) 约3.83元/桶 [3] - 淘宝百亿补贴频道显示 5袋装售价11.9元(约2.38元/袋) 10桶装38.3元(约3.83元/桶) [3] - 经销商表示线上低价会对地方经销商造成一定影响 线上渠道为特通渠道拿货 价格较低 [3] 公司基本信息 -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 法定代表人姚忠良 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 [4] - 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 粮食加工食品生产 调味品生产等 [4] - 股东包括郑州市正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郑州市泽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郑州市尚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 [4]
中国消费品5月成本报告:乳制品现货期货成本均环比上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7 18: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目标价7.90 [1] - 海底捞、华润啤酒、康师傅、中国飞鹤、颐海国际、达势股份、优然牧业、现代牧业、澳优、九毛九评级为Outperform,目标价分别为17.00、48.00、17.74、7.00、18.42、125.90、2.22、1.30、3.10、21.68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HTI监测的6类消费品成本指数多数下跌,软饮料、调味品、乳制品、速冻食品、啤酒、方便面现货成本指数分别变动+0.34%、+0.30%、+0.03%、-0.57%、-0.81%、-1.22%,期货成本指数变动分别为-0.78%、-2.70%、+0.33%、-0.74%、-2.84%、-1.26% [2][8] 各行业成本情况总结 啤酒 - 截至5月26日,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为116.23,较上周下降0.37%;期货指数为114.62,较上周下降0.01% [13]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下降0.81%,期货指数下降2.84%;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94%,期货指数下降7.98%;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8.36%,期货指数下降19.23% [14] - 玻璃现货价格下行,因供应增长、地产需求疲软及高库存压制;铝材现货价格上涨,受库存去化与企业检修支撑;今年1 - 4月我国大麦进口量同比下降44.4%,进口价格相对平稳 [3][13] 调味品 - 截至5月26日,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3.16,较上周下降0.21%;期货指数为103.01,较上周下降0.5% [17]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提升0.3%,期货指数下降2.7%;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09%,期货指数下降5.91%;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9.68%,期货指数下降19.21% [18] - 大豆价格震荡上涨,区域和品种分化明显;白砂糖现货价格弱势震荡,因主产国产量预期增加,国际糖价下行,下游需求以刚需为主 [3][17] 乳制品 - 截至5月26日,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4.8,较上周下降0.15%;期货指数为96.94,较上周下降0.26% [21]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提升0.03%,期货指数提升0.33%;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02%,期货指数提升2.38%;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2.24%,期货指数下降3.33% [22] - 生鲜乳价格持续低位稳定,玉米价格震荡上行,豆粕价格环比下跌 [4][21] 方便面 - 截至5月26日,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为102.54,较上周下降0.49%;期货指数为104.01,较上周提升0.02% [25]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下降1.22%,期货指数下降1.26%;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3.31%,期货指数下降4.11%;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3.17%,期货指数下降14.28% [26] - 棕榈油价格延续下行,小麦价格稳中有升 [4][25] 速冻食品 - 截至5月26日,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18.76,较上周下降0.28%;期货指数为118.26,较上周持平 [29]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下降0.57%,期货指数下降0.74%;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1.52%,期货指数下降2.32%;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3.64%,期货指数下降6.77% [30] - 白条鸡价格小幅下行,蔬菜价格波动大跌,生猪现货微涨 [5][29] 软饮料 - 截至5月26日,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为108.57,较上周下降0.4%;期货指数为114.48,较上周下降0.59% [33]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现货指数提升0.34%,期货指数下降0.78%;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3.76%,期货指数下降5.22%;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7.03%,期货指数下降17.56% [34] - 瓦楞纸价格延续弱势,塑料价格震荡上行 [5][33] 包材、直接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情况 包材 - 现货方面,本月塑料、易拉罐价格环比上涨,分别变动+4.66%、+2.85%,纸浆、玻璃价格环比下跌,分别变动-2.90%、-2.63%;和去年同期相比,除易拉罐价格上涨12.01%外,玻璃、塑料、纸浆价格均同比下跌 [9] - 期货方面,玻璃、塑料、纸浆、易拉罐价格同比变动-40.62%、-33.27%、-14.04%、-3.36% [9] 直接原材料 - 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同比-8.20%/+8.23%,期货价格环比/同比-5.04%/+4.82%,生鲜乳价格稳定在3.07元/公斤左右 [9] - 大豆现货价格环比/同比+2.51%/-6.40%,豆粕价格环比/同比-2.43%/-3.73%,玉米价格环比/同比+2.10%/-4.33%,白糖价格环比/同比-0.36%/-7.82%,蔬菜价格环比/同比-8.30%/-8.10% [9] 能源 - 柴油现货价格环比下跌2.48%,较去年同期下跌9.28%;布油期货价格较上月下跌3.19%,较去年同期下跌21.16% [9]
康师傅的“价值战”答卷:一碗面的创新与担当
新浪财经· 2025-05-26 14:01
行业竞争逻辑转变 - 方便面行业从同质化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与"满足" [1] - 消费需求从"吃饱"拓展到"吃好",产品属性从"速食"转向"陪伴型食品" [1] - 头部企业角色从市场份额争夺者转变为行业价值和生态重构者,使命是寻找行业增量并带领产业链成长 [1] 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 - 2023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高端产品增速达20%以上 [2] - 67%消费者愿为"更健康、更高品质"方便面支付20%-30%溢价,8元以上高端产品增速达15% [2] - Z世代崛起推动需求分化,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综合价值而非价格 [2] 产品创新策略 - 康师傅采用"多价格带+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打破行业边界 [2] - "御品盛宴"系列瞄准高端市场,"鲜Q面"以非油炸技术和"现煮口感"切入健康赛道,首月销量破百万箱,复购率35% [2][4] - 经典产品升级策略:重启黑白胡椒面,启动"白月光复活计划"唤醒消费者怀旧情绪 [5][7] 技术驱动品质升级 - 康师傅应用航天专利温控技术,使面饼口感稳定性提升40%,复购率提高22% [8][10][11] - 全链路技术赋能:从智慧农业基地到可追溯系统,提升食品安全与透明度 [11] - 品质相关搜索量年增98%,六成消费者选择评分更高商户,高品质商户堂食消费吸纳率提高13.7个百分点 [11] 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 - 康师傅"万物皆有yuán"项目通过可降解地膜技术和助农模式带动15万农户增收,获福布斯ESG认可 [12][14] - ESG表现优异企业产品溢价能力高出行业15%-20%,社会价值提升商业价值 [14] - 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产品力、科技力和社会责任力"三力"优势 [12]
代工风波下的今麦郎,营收曾连续三年超200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5-18 20:33
娃哈哈与今麦郎代工关系 - 娃哈哈与今麦郎存在纯净水委托代工关系,但因个别产品未通过出厂检测,自2025年4月起终止合作 [1] - 今麦郎2024年为娃哈哈代工生产5000多万箱(约12亿瓶)纯净水,占其自身产能10% [2] - 代工合作基于今麦郎全国26个生产基地的运输半径优势及32条高速流水线的产能规模 [2] 今麦郎业务发展历程 - 前身为华龙集团,1994年推出5毛钱方便面抢占农村市场,6年内实现年销量1亿包 [3] - 2002年品牌升级为今麦郎,转向城市市场,方便面年销售额达1亿元,成为康师傅、统一竞争对手 [3] - 2004年与日清集团合资,2006年与统一合资进军饮料业务,但合作分别于2015年、2016年终止 [3] 市场竞争与业务表现 - 方便面市场受外卖冲击,2014-2016年销量下降80亿包,今麦郎推出"一桶半"、"拉面范"等差异化产品 [4] - 2018-2019年方便面市场份额为15.8%,2023-2024年下滑至行业第四,被白象反超 [4] - 饮料业务中凉白开2022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但包装饮用水市场份额长期低于2.01%,行业排名第七 [5] 财务与资本化进展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18.488亿元、240.429亿元、241.455亿元,2023年降至165.7亿元 [5][6] - 2017年启动IPO未果,2019年借壳莱茵体育计划因付款问题终止,2020年与中信建投签约后再次搁置 [7] 行业策略与机会 - 行业建议借鉴统一的"食饮合并"策略,通过协同效应降低成本并提升业绩 [8] - 饮料行业门槛较低,今麦郎可通过产品跟随与创新抢占市场份额 [7]
中国消费品4月成本报告:软饮料成本领跌,大豆价格上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9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中性),目标价7.90 [1] - 海底捞、华润啤酒、康师傅、中国飞鹤、颐海国际、达势股份、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九毛九、澳优评级为Outperform(优于大市),目标价分别为17.00、48.00、17.74、7.00、18.42、125.90、2.22、1.00、21.68、3.10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HTI监测的6类消费品成本指数涨跌互现,现货成本指数上涨居多,期货成本指数下跌居多 [3][8] - 大豆价格上涨,能源价格持续下行 [8] - 期现成本指数走势分化,软饮料成本降幅居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大豆价格上涨,能源价格持续下行 - 6类消费品成本指数中,啤酒、速冻食品、乳制品、调味品、方便面、软饮料现货成本指数分别变动+2.69%、+1.67%、+1.09%、-0.12%、-0.18%、-1.58%,期货成本指数变动分别为-3.78%、+1.38%、+0.46%、-1.64%、-1.64%、-2.61% [3][8] - 包材现货方面,本月易拉罐、玻璃价格环比上涨,塑料、纸浆价格环比下跌;和去年同期相比,除易拉罐价格上涨外,玻璃、塑料、纸浆价格同比下跌;本月包材期货价格全面下跌 [9] - 直接原材料方面,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降2.40%、同比涨13.55%,期货价格环比降4.95%、同比涨11.53%,生鲜乳价格稳定在3.08元/公斤左右;2025年1 - 3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进口量为2270万吨,同比减少40.8%,部分粮食价格上涨;大豆现货价格环比涨1.29%、同比降6.82%,豆粕价格环比降2.17%、同比降3.73%,玉米价格环比涨1.28%、同比降7.03%,白糖价格环比降1.73%、同比降7.64%,蔬菜价格环比降4.78%、同比降3.98% [9] - 能源方面,柴油现货价格环比下跌1.58%,较去年同期下跌10.95%;布油期货价格较上月下跌8.42%,较去年同期下跌24.03% [9] 2. 期现成本指数走势分化,软饮料成本降幅居前 2.1 啤酒 - 截至4月25日,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为117.25,较上周提升0.19%;期货指数为118.04,较上周提升0.22% [12]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啤酒成本现货指数提升2.69%,期货指数下降3.78%;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下降0.08%,期货指数下降5.24%,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8.42%,期货指数下降13.56% [13] - 玻璃价格延续下行趋势,需求侧房地产市场低迷,供应端产能稳定、产量释放,库存压制价格;铝材价格先抑后扬;进口大麦价格窄幅震荡,2025年3月中国大麦进口量84.58万吨,环比增长23.19%,同比减少50.58%;1 - 3月累计进口量253.78万吨,同比下降42.66%,其中加拿大大麦进口量显著缩减 [12] 2.2 调味品 - 截至4月25日,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2.89,较上周提升0.41%;期货指数为105.9,较上周提升0.3% [16]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0.12%,期货指数下降1.64%;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35%,期货指数下降3.27%,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10.56%,期货指数下降14.2% [16] - 大豆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供给端国产大豆基层余粮见底、进口量下降,需求端养殖和加工需求增长,巴西大豆难补缺口,市场预期美国大豆出口受阻推动价格上涨 [16] 2.3 乳制品 - 截至4月25日,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4.93,较上周下降0.06%;期货指数为96.47,较上周下降0.05% [19]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提升1.09%,期货指数提升0.46%;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现货指数提升0.1%,期货指数提升1.88%,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3.32%,期货指数下降3.98% [20] - 生鲜乳价格低位企稳,行业去产能慢、奶牛存栏多、单产升,供应过剩压制价格;玉米价格整体上行,1 - 3月进口量累计26万吨,同比下降96.7%;豆粕价格先扬后抑,4月下旬因中储粮投放和巴西大豆到港价格回落 [19] 2.4 方便面 - 截至4月25日,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为103.89,较上周提升0.46%;期货指数为105.42,较上周下降0.37% [24]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下降0.18%,期货指数下降1.64%;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2.03%,期货指数下降2.81%,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4.2%,期货指数下降9.64% [25] - 棕榈油价格先涨后跌,4月中旬后因主产区增产、政策不及预期、豆棕价差大、库存累积价格回调;小麦价格整体呈下跌态势,国内面粉淡季、中储粮轮出高峰供应宽松,国际供应增加预期和出口需求弱施压价格 [24] 2.5 速冻食品 - 截至4月25日,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19.5,较上周下降0.02%;期货指数为119.21,较上周下降0.4% [28]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提升1.67%,期货指数提升1.38%;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91%,期货指数下降1.54%,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3.99%,期货指数下降4.98% [29] - 蔬菜价格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4.0%,4月上旬受寒潮影响价格上涨,中下旬主产区供应大增后回落;白条鸡价格低迷,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生猪价格震荡上涨,临近五一需求预期增强、供应减少 [28] 2.6 软饮料 - 截至4月25日,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为108.29,较上周提升0.56%;期货指数为115.47,较上周下降0.35% [32]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58%,期货指数下降2.61%;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4.01%,期货指数下降4.4%,较去年同期,现货指数下降8.86%,期货指数下降14.21% [32] - 瓦楞纸价格震荡下行,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产能扩张;PET切片价格下滑,原油价格下行、行业开工率低;白糖价格环比下跌1.7%,同比下跌7.6%,供应偏紧但需求淡季、替代品竞争激烈 [32]
数读「火鸡面」:平替凶猛,原创思变
36氪· 2025-04-28 14:25
市场概况与增长趋势 - 火鸡面在方便面类目中市场份额占比约5%~7%且呈现增长趋势 [3] - 2023年4月至今每月均有火鸡面新品上市且数量呈增长趋势 [1] - 火鸡面产品铺市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下线城市表现显著 [5][18] 产品走红核心因素 - 辣味成瘾性成为产品复购的重要保障 [6] - 辣味挑战欲形成社交属性与话题流量助推拉新营销 [7] - 内容电商与直播电商兴起为早期进口依赖型产品提供渠道红利 [6][7] 竞争格局与参与者 - 白象、三养在各城市等级市场份额位列前二今麦郎、康师傅等紧随其后 [20] - 本土品牌如白象、今麦郎、康师傅火鸡面产品百克均价较三养低50%左右 [27] - 白象在一线城市市场份额近乎翻倍今麦郎全渠道份额显著增长三只松鼠在二线城市涨势迅猛 [23] 渠道与区域特征 - 火鸡面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最高呈现下线城市主导特征 [15] - 下线城市铺市率稳步推进一线城市铺市率波动较大 [18] - 传统方便面巨头凭借深耕数十年的渠道优势加速市场渗透 [12][18] 品类扩展与未来方向 - 三养将火鸡口味延伸至复合调味品领域以避开方便面红海竞争 [28][29] - 调味品-其他调味酱类目中出现约十款火鸡酱产品市场份额整体上升 [33] - 火鸡酱料毛利水平普遍高于方便面且渠道控制力要求较低 [30]
在中国市场边缘求生,把泡面打造成“精致速食”的“方便面鼻祖”做错了什么?
新消费智库· 2025-04-21 20:17
日清食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2024财年营业收入38.12亿港元,同比下降0.56%,连续第二年下滑[4] - 净利润大幅下滑39.1%至2.01亿港元,净利润率降至5.3%[5] - 计提1.359亿港元非现金减值,涉及内地及香港非油炸面、冷冻食品等业务[5]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22.72亿港元(占比60%),同比下滑2%,经营溢利下滑6.3%[5] 日清的市场策略与历史优势 - 1984年进入香港市场,1994年拓展内地,早期以"合味道"、"出前一丁"占据香港杯面市场82%份额[11] - 差异化定位高端市场,杯面均价5-6元,是康师傅同类产品1.5倍[12][18] -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主打健康概念,海鲜口味占内地收入80%[12][15] - 聚焦华东/华南一二线城市,通过动漫IP联名(如《死神》《阴阳师》)制造社交媒体话题[1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方便面消费量从2020年472.3亿份降至2023年431.2亿份[26] - 2023年日清市场份额降至4%,远低于康师傅(45%)、白象(12%)[21] - 外卖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2023年),网上外卖用户5.92亿人[26]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23年5000亿元,预计2026年达10720亿元[28] 日清面临的核心挑战 - 产品创新不足:核心产品"合味道""出前一丁"多年无颠覆性升级[31] - 性价比劣势:2022年涨价12%,价格高于本土品牌但竞争力下降[31] - 渠道短板:线下覆盖不足,线上布局弱于康师傅(淘宝年销8.3亿)、白象[33] - 本土化迟缓:未适应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渠道[33] 行业竞争动态 - 康师傅推出非油炸"Express速达面馆"系列、鲜Q面等创新产品[29] - 白象通过"酸甜苦辣"系列、香菜方便面等爆款逆袭,强化线上渠道[31][33] - 统一、今麦郎分别以茄皇系列、"一桶半"高汤系列提升性价比[31]
多家公司就315事件回应;瑞幸终于打赢了泰国“李鬼”;“小便门”或让海底捞补偿超千万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16 19:56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汇总了多家公司近期动态,包括315晚会曝光公司回应、瑞幸商标维权胜诉、海底捞补偿、东鹏饮料业绩增长、三养火鸡面营销、让茶和韩束新品、奥乐齐拓展、耐克挖角、奈雪的茶预亏及百威亚太裁员传闻等情况 315晚会相关 - 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行业乱象,涉事代工厂产品涉及“初医生”“贝姿妍”“浪莎”等品牌 [2] - 晚会曝光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售卖劣质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涉及自由点、EMXEE嫚熙等品牌,苏菲、全棉时代等回应非自家产品并将追责 [2] - 啄木鸟维修被点名“维修刺客”,回应称放弃公关,每天发布整改声明和进展直至问题解决 [2] 瑞幸商标维权 - 3月10日瑞幸在泰国诉皇家50R集团商标侵权案胜诉,获1000万+赔偿 [4] - 事件源于3年前,2023年瑞幸曾败诉,皇家50R反诉要求瑞幸赔偿约21亿元 [4][5] 海底捞“小便门” - “小便门”或让海底捞补偿超千万,将退还上海外滩店特定期间4109单顾客餐费并提供10倍现金补偿 [7] - 海底捞已对涉案男子提起民事诉讼,全国有1343家门店,需解决食安问题 [7] 东鹏饮料业绩 - 东鹏饮料2024年营收158.4亿元,增长超40%,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增长63.1% [8] - “东鹏补水啦”营收近15亿,迈入十亿级单品行列,销量占比6.7%,提升5个百分点 [8] - 公司多品类战略推进,渠道精细化运营,销售网点近400万家,着手赴港上市 [9] 三养火鸡面营销 - 三养启动校园活动,计划拓展校园网点至4000所,触达学生近4000万 [11]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突破2.57亿份,截至今年10月同比增30%,预计年底破4亿份 [11] 让茶新品 - 3月10日让茶推出500mL装无糖果茶新品,含5大经典口味 [13] - 无糖茶饮市场增长,中国市场扩容空间大,让茶无糖果茶细分且添加维C [14] 韩束香氛布局 - 韩束将推出“红运”香氛系列,产品有望年底上市 [15] - 2024年韩束营收比重攀升,上美股份预计收入增长,国产美妆纷纷进军香氛赛道 [15][16] 奥乐齐拓展 - 3月13日奥乐齐官宣进军江苏,2025年4月19日苏州和无锡首店开业 [18] - 奥乐齐全球门店超13000家,中国有13个自有品牌,自牌产品占比超90% [19] 耐克挖角 - 始祖鸟Veilance系列前设计总监Taka Kasuga加入耐克任设计卓越副总裁 [20] 奈雪的茶业绩 - 3月7日奈雪的茶公告2024年预计收入48 - 51亿元下滑,预亏8.8 - 9.7亿元 [21] - 自2021年上市市值蒸发超90%,股价从19.8港元跌至1.6港元区间 [21] 百威亚太裁员传闻 - 彭博称百威亚太将裁员数千人,是削减15%运营成本计划一部分,去年已裁员16% [22] - 百威集团发言人称裁员报道不实,将持续在中国长期投资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