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搜索文档
净利润翻倍!AI Home巨头华曦达赴港IPO,业务覆盖80余国家和地区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2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51.2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53% [1] - 销售AI Home设备实现营业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73.01%,是业绩增长主要动力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AI Home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欧洲、美洲及亚洲8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300家企业客户 [1][2] - 按2024年收益计,公司在全球面向企业级客户的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全球第八、中国第三 [2] - 产品矩阵涵盖Wi-Fi路由器、光网络终端、流媒体终端、投影仪、摄像头、音箱、机器人、眼镜、家庭算力中心等全系列AI+产品,形成"硬件+软件+服务"完整闭环 [2] 技术创新与产品 - 2024年正式推出基于Gemini的家庭AI智能体Cedar,作为认知决策核心,能实现高精准度意图识别和情景感知行动指令 [2] - 2017年成为国内首批获得Google Android TV认证的企业,2023年成为全球首家获得Google TV投影产品认证的ODM企业 [3] - 计划实现AI大语言模型与即时音视频技术的结合,为设备提供超低延迟实时音视频与智能交互能力 [7] 战略合作与股东 - 腾讯作为战略股东持股3.15% [3] - 与立讯精密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Home AI Agent及终端研发 [3] - 深化与谷歌、Netflix等生态伙伴的合作 [3] 全球化运营与资本市场进展 - 在主要市场设立4家海外附属公司,搭建区域客户服务团队,构建全球售后服务网络 [3] - 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升级产品、开发新技术、扩大全球业务版图 [7] - 近期受邀参加谷歌云AI亚洲峰会,与全球AI顶尖企业探讨技术趋势和应用前景 [4]
中科创达:公司提供AI眼镜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7:13
证券日报网讯 中科创达(300496)10月1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提供AI眼镜软硬 一体化产品和方案。面向全球市场,公司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在硬件 设计方面,其创新性的双芯分布式架构,这种架构不仅在成本控制上优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方案,更为 关键的是,在功耗表现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在AI能力上,公司的端侧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结合AI语 音识别、图像增强等功能,覆盖日程管理、健康分析等多元场景。 ...
中科创达(300496.SZ):提供AI眼镜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方案
格隆汇APP· 2025-10-15 14:37
格隆汇10月15日丨中科创达(300496.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提供AI眼镜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方案。面 向全球市场, 公司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在硬件设计方面,其创新性的 双芯分布式架构,这种架构不仅在成本控制上优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方案,更为关键的是,在功耗表现 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在AI能力上,公司的端侧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结合AI语音识别、图像增强等功 能,覆盖日程管理、健康分析等多元场景。 ...
中科创达:公司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1:57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司有AI眼镜硬件产品吗?有AI眼镜软件产品吗? (记者 胡玲) 中科创达(300496.SZ)10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提供AI眼镜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方案。面 向全球市场,公司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在硬件设计方面,其创新性的 双芯分布式架构,这种架构不仅在成本控制上优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方案,更为关键的是,在功耗表现 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在AI能力上,公司的端侧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结合AI语音识别、图像增强等功 能,覆盖日程管理、健康分析等多元场景。 ...
协创数据:公司密切关注并支持Dreamworld AI眼镜项目的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22:13
证券日报网讯协创数据(300857)10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并支持 Dreamworld AI眼镜项目的进展,该项目上一代开发的产品已经量产了,结合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产 品正按计划推进产品化进程,相关产品预计将于今年12月份完成工程样机,并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启动 量产。 ...
协创数据:Dreamworld AI眼镜相关产品预计明年一季度启动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21:17
每经AI快讯,10月14日,协创数据(300857)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并支持Dreamworld AI眼 镜项目的进展,该项目上一代开发的产品已经量产了,结合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产品正按计划推进产 品化进程,相关产品预计将于今年12月完成工程样机,并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启动量产。 ...
AI大变革时代,一家智能手机方案提供商如何成为红海破局者?
36氪· 2025-10-14 18:43
AI手机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渗透率从2023年的3%跃升至22% [1] - 预计2025年AI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18亿台,占据整体市场的40.7%,成为功能机、智能手机后的第三阶段 [1] - 行业从参数堆砌和通用大模型研发,转向追求体验的真实跃升和价值回归 [2] 公司AI核心战略 - 公司确立“前置小模型+后端大模型”的动态协同方案,作为其在AI时代的关键战略 [8] - 在通用功能方面,公司与科大讯飞、字节、阿里、Google等巨头合作,整合其成熟大模型算力 [9] - 公司部署了约6亿参数的垂直小模型,专攻通话总结、文档概要、意图理解等设备端快速响应功能 [9] 技术方案优势 - 小模型方案代表“精”和“快”,在垂直任务处理上能给出比大模型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1] - 端侧小模型能将数据留在本地,最大限度控制数据外流风险,满足海外客户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核心需求 [12] - 该协同方案实现了算力、速度、个性化与隐私的多边平衡 [12] AI助手应用落地 - AI语音助手能真正理解自然语言,并根据模糊指令主动推演,例如精准定位包含特定信息的照片 [12] - 助手能通过学习用户偏好和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自动调整设置、提前推荐信息、整理通话摘要 [12] - AI助手不仅是生活助手,也是提升效率的生产力工具 [12] 研发投入与能力 - 公司研发投入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增幅超过40%,达到2.26亿元 [13] - 持续的投入构建起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式研发能力,实现AI模型与硬件、OS的深度耦合与优化 [13] - 全面的技术掌控力使其AI方案能适应多元、碎片化的海外市场,实现“落地本土”后持续“进化于本土” [13] AI硬件新物种布局 - 公司布局AI时代的硬件新物种,寻求主航道之外的增长第二极,推出桌面机器人和AI相框等情感硬件 [4][5] - 公司锚定“情感连接”需求,选择精准切入5至13岁儿童市场,将桌面机器人定位为“亲密数字伙伴” [18][20] - 桌面机器人注重“生命感”营造,面部采用高清显示屏,具备超过800种行为表现和长期记忆能力 [20] AI相框产品创新 - AI相框是公司发现的另一个承载家庭记忆和情感交流的入口 [22] - 在AI加持下,电子相框超越“展示”功能,可针对特定群体做个性化语音交互,并根据家居风格调色 [23] - 智能相框将化身为家庭故事的叙述者和记录者,其人性化的温度是核心差异点 [23] 企业愿景与责任 - 公司不希望只是制造冰冷的智能工具,认为AI应作为一种基本生产力惠及普通人生活 [24] - 公司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致力于让不同用户同等享受AI红利,消弭技术鸿沟 [24] - 这种努力被视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平权,是一家全球化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24]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年内连获三轮融资!未来智能A轮再获亿元级资金助力
AI前线· 2025-10-14 17:46
融资与公司发展 - 公司于10月13日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这是年内第三次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1] - 本轮融资将用于丰富AI办公硬件产品矩阵、加速海外自主品牌viaim的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大对AI Agent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投入 [1] - 连续三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代表一级市场对公司现有实力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持续看好 [1] 产品战略与商业化 - 公司早在2021年便聚焦办公商务垂直领域,布局AI耳机,产品功能从录音转写演进至实时翻译、摘要总结、AI嘴替、脑图构建等主动创作与交互层 [3] - 公司坚持实用主义产品思维,深度聚焦垂直场景,以技术解决真实痛点,目标并非简单在硬件上叠加AI功能,而是从AI场景需求出发深度重构硬件 [5] - 2024年公司已实现盈利,电商大促中展现出强大市场号召力,例如今年618期间新发布的讯飞AI耳机Air2销量环比激增580%,Pro3登顶多个平台品类销量榜首 [6] - 公司凭借“AI+耳机”聚焦办公场景的清晰路径,率先跑通了从产品技术到商业价值的闭环,有效攻克AIGC商业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8]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自2024年起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试点开启出海探索,今年1月借CES之机推出全新品牌viaim,重点开拓北美与亚太市场 [9] - 公司出海步伐持续加速,7月产品登陆中东,9月以IFA为支点宣布择机进军欧洲,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节奏与坚定的出海决心 [9] - 今年1月至7月,viaim品牌AI耳机在北美市场绝对销量增长7.2倍,亚太区整体销量相较于去年下半年试点增长1.28倍,7月实现月环比高达673.1%的增长 [11] 技术生态与未来愿景 - 公司的长期愿景是构建“Agentic AI办公助理”,今年5月正式发布了核心AI能力平台viaim大脑,这是一款面向个人的商务办公AI智能体 [12] - 公司规划“一脑多终端”生态,将以viaim大脑为核心,围绕办公场景推出更多形态的硬件产品,不仅包括耳机,还将延伸至视觉及其他感知维度的AI硬件 [14] - 今年是公司的“产品大年”,接下来将发布一款面向高频记录场景的划时代办公产品,明年用户还将看到更多非耳机类产品,进一步丰富AI办公硬件矩阵 [14]
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中证网· 2025-10-14 14:02
据了解,早在2021年,未来智能便敏锐洞察到AI与耳机结合的巨大潜力,聚焦于办公商务这一高频刚 需的垂直细分领域,开启了AI耳机的场景化深耕。从早期解决"记录"痛点的录音转写,逐步扩展到涵盖 实时翻译、摘要总结、待办提取的"信息处理"层,再演进至当下新一代产品的"AI嘴替"、自动化标题概 览、个性化摘要、脑图构建、语音唤醒与深度问询等"主动创作与交互"层,其产品功能实现了阶梯式跨 越,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辅助工具迈向个人智能办公助理的技术演进路径。 启明创投合伙人王世雨表示:"我们持续投资未来智能,是基于团队深耕垂直场景的产品化能力、已被 验证的商业化效率以及构建AI办公生态的前瞻格局。这种从智能硬件到办公生态的升维思考,展现了 团队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远见。期待未来智能不断突破创新,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办公平 台。"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10月13日,国内领先的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正式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 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跟投。这也是未来智能自今年1月、4月连续完成Pre A轮、Pre A+轮融资之后,在今年第三次获得市场投资,累计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悉,本轮融资将主 ...
财经观察:硅谷巨头瞄准AI硬件对中企意味着什么?
环球网· 2025-10-14 10:16
OpenAI的硬件战略与产品规划 - OpenAI正研发多款硬件产品,已构思出15到20个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方案[3] - 公司大量招募硬件工程师和设计师,并收购了前苹果设计师乔尼·艾夫的初创公司[3] - 计划推出1亿台与艾夫联合设计的设备,并将其称为人工智能伴侣[3] - 产品核心设计理念包括无屏幕,依靠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与用户互动,且无需唤醒词,始终处于开启状态[4] - 产品可能配备多个摄像头,通过持续收集音频和视觉线索构建记忆[4] - 2026年底可能是该产品的发布窗口,但部分设备的研发工作已因技术问题受阻[5] 硅谷AI硬件竞争格局 - 美国元宇宙公司(Meta)自2023年以来其人工智能眼镜已售出约200万副,近期还宣布将推出多款新型号[4] - 市场上存在众多更独特或细分领域的产品,例如Friend项链以及带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毛绒宠物玩具[4] - 许多智能硬件的先行者面临重重挑战,例如Rabbit R1被评价为使用体验总体不佳[5] - 发展大模型的企业有望纷纷下场制造智能设备,希望实现新时代的AI交互[5] 中国制造企业的角色演变 - OpenAI已与立讯精密等苹果公司供应商签署协议,计划打造消费级设备,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6] - OpenAI正和参与组装苹果AirPods、HomePods和AppleWatch的歌尔股份接洽,希望为其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6] - 过去中国制造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组装环节,如今外企对技术合作的焦点正从成本优势转向更看重良品率和技术的同步性[8] - 以智能眼镜产品所需的碳化硅光波导技术为例,中美双方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同步开展攻关,展现出关键领域的对等合作态势[8]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链优势 - 中国企业在智能消费电子产品,尤其是在AI硬件制造、研发和品牌服务方面已形成闭环,仅部分AI服务仍需对接美国大模型[9] - 中国企业凭借完整的智能硬件产业链,在承接全球订单的同时,正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9] - 中国在生产过程环节的工艺、成本以及生产出货稳定性等方面,都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替代的[12] - 中国制造商凭借长期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全链条管理能力和规模效应,成为OpenAI实现消费级产品落地的最优选择[12] AI硬件产业发展趋势 - OpenAI加速硬件布局标志着AI产业进入软硬件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未来AI能力的释放不仅依赖云端算力,更需要专用硬件载体[9] - 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是AI领域发展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大趋势[9] - 未来的AI硬件发展方向可能主要体现在+AI和AI+两个方面,+AI是在原有电子产品上融合进AI技术,AI+则是根据AI技术特性进行电子终端产品的创新[13] - 建议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未来重点突破光学器件、AI芯片等核心环节,探索中美技术双轨适配的可能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