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哈尔滨发布五大主题秋游线路 叫响“秋韵哈尔滨”旅游品牌
哈尔滨现有红色资源近200处,每一片热土都流淌着"共和国长子"的红色血脉。到哈尔滨市博物馆参 观"抗战烽火中的哈尔滨"专题展览,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抗战14年的黑龙江"专题展览,去铭记那段 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走进李兆麟将军纪念馆、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等,去追忆革命先辈在白山黑 水间的浴血奋战;踏上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和一曼街,走进靖宇公园、尚志公园、兆麟公园和一 曼公园,去感受这座城市对革命先烈的永恒纪念;跟着电影《生还》《731》,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机关 旧址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去触摸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赏五花山色,望金色田畴 哈尔滨的秋天,是一幅以山河为笔、以沃野为墨的锦绣长卷。走进生态的哈尔滨,去登上五常凤凰山、 方正鸳鸯峰,看天空之眼、走云中栈道;登上宾县二龙山、长寿山和香炉山,看五花山色、观日出云 海;登上阿城金龙山、松峰山、吊水壶、平山、玉泉山,看溪水潺潺、听鹿鸣呦呦;登上延寿长寿山、 巴彦壹台山、木兰鸡冠山、依兰四块石,看星火磐石、寻先烈足迹;登上尚志帽儿山、亚布力锅盔山和 虎峰岭、通河铧子山,看漫山红叶、赏层林尽染。 现在哈尔滨进入一年一度的"黄金时刻"。走进中国 ...
湖北孝昌以“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城乡融合—— 昔日“烦心路” 今日“幸福线”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0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 累计投入9.6亿元升级农村公路,升级里程超过1200公里,打造示范线路500余公里,构建总里程超3200公里的现代化农村路网体系 [1] - 建成全长12.6公里的张周线示范公路,使12个村告别出行难 [1] - 形成"六纵七横七连两环"的交通网 [4]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路网催生50余家农家乐和家庭农场 [1] - 300余公里产业路贯穿77.4万亩特色基地,沿线培育10余个亿元级产业,年产值达60亿元 [2] - 丰山镇桃树种植8.6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6亿元;周巷镇茶场产业环线产值突破1500万元 [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累计增长37.2% [4] 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 - 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69个、寄递物流点212个,形成"山货进城、网货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2] - 小悟乡电商服务站年销农特产品800万元;田堂村土鸡蛋通过物流专线直达武汉商超 [2] - 季店乡家庭农场黄桃旺季日均发货2000箱,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2] 文化旅游融合 - 打造"红色研学+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1.5亿元 [4] - 青界公路旅游环线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 [3] - 七里冲村草莓基地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王店镇磨山村吸引周边城市游客 [3] 具体项目案例 - 小悟乡笔架村高山绿茶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3万元 [2] - 丰山镇开通至武汉黄陂区的2元公交专线吸引采摘游客 [3] - 项庙村发展民宿经济,公牧山产业环线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3][4]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21
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 当前消费理念与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向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1] - 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 - 未来全球消费三大机遇包括: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增长3.1%高于当前2.8%、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 [1] 产业融合与跨界协作 - “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旨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与资源共享 [2] - 平台将聚焦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业态融合,为企业提供项目发布与合作对接服务 [2] - 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及科技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是驱动全球价值链整合的枢纽 [2] - 跨界融合能创造新消费群体、场景与体验,是国际消费生态共振的破局关键 [6][7]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释放消费潜力需各国与企业加强合作,结合需求侧引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释放消费具体发力点包括挖掘智能绿色健康等新兴消费潜力、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夯实金融等基础设施 [3] - “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需聚焦跨境物流、国际支付协同保障及全球数字技术共享 [4][5] - 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达50亿其中亚洲占比超60%,为消费共振提供需求基础 [6] 平台机制与传媒角色 - 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将持续推动行业转型与资源整合,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 [5] - 为促进跨界融合需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多渠道进行城市营销、举办大型活动及推行便利化措施 [7] - 经济传媒应发挥消费趋势观察者与融合发展推动者角色,通过深度报道和搭建交流平台激活市场潜力 [8]
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国家馆开馆 “最大团展”拓合作良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22:05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澳大利亚作为主宾国参展面积达360平方米 创历届主宾国最大展台纪录[1] - 澳大利亚组建近60家机构和企业参展 包括澳新银行 阿德莱德大学 澳大利亚旅游局等 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展团[3] 重点展示领域 - 澳大利亚重点展示绿色经济 国际教育 金融财会 医疗保健 食品及旅游领域的领先实力[3] - 展馆设计包含悉尼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元素 配备互动屏幕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3] 双边合作前景 - 服务贸易被认定为中澳经贸合作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是未来重要增长引擎[3] - 两国在教育 旅游等传统领域合作基础深厚 在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3] 经贸关系定位 -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指出澳中不仅拥有坚实贸易伙伴关系 更保持长久社会与文化纽带[3] - 服贸会为澳大利亚企业提供与中国主要采购商和伙伴会晤的良机 可巩固现有合作并建立新纽带[3]
新华鲜报|共赴诗和远方!从报告看文旅融合新天地
新华社· 2025-09-10 21:57
文旅融合政策进展 - 国务院于9月1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报告 [2] - 文旅融合是党中央重大决策 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及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3] - 国家部署包括2018年组建文旅部、党的二十大推进融合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体制机制 [3] 融合成效与质量提升 - 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深度融入旅游 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7] - 旅游以潜移默化方式传播文化价值 提升文化吸引力及传播力 [7] -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5D观影项目及文化地标体验升级 [4][6] 产业经济贡献数据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95万亿元 占GDP比重4.59% [9] -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48万亿元 占GDP比重4.24% [9] - 文旅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形成新增长点并提升国民经济贡献率 [10] 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 文旅融合催生"文博热""非遗热""村超"等新业态 [13] -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200万件 反映文化消费需求 [11] - "跟着演出去旅行""影视旅游"等模式成为新风尚 [13]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 - 与30余个国家互办文化和旅游年(节) 打造"欢乐春节""良渚论坛"等品牌 [15] - 15个中国乡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15] - 西夏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完善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15] - 推动科技赋能新业态 深化"文旅+百业"跨界融合 [15] -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5]
众信旅游: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 并致力于通过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21:45
公司市值管理 -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并致力于通过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持续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1]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投资者关系工作以规范相关行为维护投资者权益 [1]
九华旅游:关于终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20:39
公司融资决策 - 九华旅游决定终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1]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终止发行议案 [1] - 公司将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1]
沉浸式感受大美新疆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走进伊犁探寻多元融合“精彩篇章”
央视网· 2025-09-10 15:41
旅游业发展 - 喀拉峻草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的世界一流天然草场 具有显著的国际旅游吸引力[2] - 特克斯八卦城以世界唯一的《周易》八卦布局建筑奇观为特色 成为独特文化旅游目的地[8]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年进出人员突破700万人次 形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跨境旅游消费购物区[13] - 伊犁河谷薰衣草田日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 预计年客流量突破80万人次[25] 对外贸易 - 霍尔果斯口岸1-7月进出口货运量达2638.3万吨 同比增长2.9%[16] - 该口岸1-7月出口汽车21.4万辆 同比增长14.6% 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18] - 中哈合作中心入驻中方商户2000余家 涵盖200余家免税企业 销售40多个国家千余种商品[13] - 新能源车出口催生"摆渡人"新职业群体 通过陆路运输将国产汽车输送至中亚和欧洲市场[15][18] 特色农业 - 薰衣草种植规模近10万亩 使伊犁成为全球三大薰衣草主产区之一[21] - 四宫村通过种植技术实现95%耕地(1.2万亩)种植薰衣草 从贫困村转型为特色产业村[23] - 采用微波干燥和真空减压蒸馏技术研发新产品 冻干技术使薰衣草产品价值提升3倍[25] - 三文鱼养殖占新疆产量90% 通过自研生态网箱系统和智能投喂系统实现内陆养殖技术突破[26] 科技应用 - 水下清污机器人重达400公斤 能精准回收剩余饲料和粪便 提升养殖环保水平[26] - 智能投喂系统减少饵料浪费10%-20% 提高养殖效率[26] - 本地200多名农牧民经培训可熟练操作智能设备 部分考取潜水证 年收入超8万元[28] - 实现三文鱼"出水即加工、当日即包装"的一体化生产流程[26] 文化产业 - 六星街聚集13个民族群众 形成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街区[31] - 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产生新业态 如艾德莱斯文创制作和民族服饰小店[31] - 街区通过色彩明丽的建筑设计和多元艺术活动 打造文化体验目的地[33][35] - 成为展示新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缩影 吸引大量游客[38]
创新,中国旅游兴旺的法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8 11:00
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 旅游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模式 曾经依赖景区效应和门票经济 现通过生活化体验式旅游满足新需求[2] - 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景区景点向街区商圈城市公园等生活空间拓展 新模式包括特种兵式旅游反向旅游和city walk[2] - 行业响应游客需求变化 推动旅游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 呈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效应[5] 文化资源挖掘与体验升级 - 河南中牟通过聚集主题公园实现转型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包含56个格子院落21个剧场和近700分钟不重复演出[3] - 文化项目被运营方定位为文化作品而非单纯旅游项目 赋予各地旅游独特魅力并提升体验层次[3][4] - 文化挖掘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游客体验从观光升级为沉浸式文化领略[3][4]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外骨骼机器人(仅1.8公斤重)在湖北恩施大峡谷辅助游客登山 智能助手如贵州黄小西和福建泉州3D数字人(半年服务10万游客满意度96%)提供贴心服务[2] - 四川九寨沟运用智慧系统控制游客接待量并实现精确分流 敦煌数字资源库提供高清洞窟影像和VR体验(特窟第285窟360度探索)[4] - 科技创新缓解实体景区接待压力 拓展文化传播维度 让游客更专注于风景和文化体验[4]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旅游与工业农业康养体育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杭州茶旅游带动茶农从卖茶叶转向卖体验实现收入大幅增长[5] - 内蒙古乌拉盖草原将旅游与生态保护结合 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海南万宁通过旅游与海陆空业态融合成为体育+旅游地标[5]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加7.24亿)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加0.84万亿元)[5] 创新成效与社会价值 - 创新浪潮重塑旅游体验 推动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5] -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创新实践共同绘就中国旅游发展生动画卷[5]
6日全市迎客72.8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重点商圈街区揽金12.3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9-08 10:45
核心观点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单日文旅消费总额达7.3亿元(环比增6.1%) 游客量72.8万人次(环比增20.3%)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较上月同期增5.4%)[1][2][3][4] - 赛事通过"1+3优惠活动"及跨城消费券等政策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外地游客占比60.1%) 并联动住宿、餐饮、零售等多业态消费提升[2][4][5] - 全域观赛模式与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形成消费新动能 购物消费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环比增47.9% 夜间消费集聚区增长超18%[3][4] 赛事运营与客流表现 - 苏超南京队主场赛事吸引60817名观众 创单场上座率新纪录[1] - 赛事日监测点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环比前日增长20.3%[1] - 外地游客占比60.1%(省外46.5%+省内其他城市13.6%) 显著高于暑期平均水平[2] 消费数据表现 - 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 环比增长6.1%[1][4] -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 较上月同期增长5.4%[1] - 购物消费额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额环比增47.9% 游玩消费额环比增16.1%[4]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消费额环比增长50%(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34.7%(长江路)[4] 业态联动与政策刺激 - 409家经营主体为持票球迷提供福利 覆盖景点免票、半价等优惠[2] - 推出"徐宁跨城消费券"及"酒店+赛事门票"组合产品 降低跨城观赛成本[4] - 第二现场活动(如国展中心HI啤露营集市)两日迎客约5000人次 带动餐饮零售消费[3] - 商场超市客流量环比增11.5% 住宿餐饮类环比增10.6%[1] 住宿行业表现 - 7家酒店入住率超90% 包括南京中心大酒店、紫金山庄等[5] - 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均超79%(南京站89% 夫子庙85% 南京南站82% 奥体中心79%)[5] - 酒店推出球迷主题房、观赛套餐及接送服务 强化消费体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