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
搜索文档
“1元起拍”!保险中介牌照为何不值钱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21:16
文章核心观点 曾经受资本追捧的保险经纪牌照如今频频流拍,保险中介行业洗牌加速,利率下行、佣金模式反噬及合规成本激增,倒逼保险中介从“牌照红利”转向专业价值重构,无专业壁垒的保险中介机构终将被市场淘汰 [3][5] 分组1:卡行天下保险经纪拍卖情况 - 卡行天下保险经纪100%股权经历9次流拍后,于2025年3月23日以1元起拍,最终以71001元成交,其最早于2023年11月21日被摆上拍卖台,起拍价为5000万元,后逐次减半起拍均流拍 [3][7][8][9] -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14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为投保人拟定投保方案等多项保险经纪业务 [7] - 其1元起拍反映出保险经纪行业面临的问题,实操中保险经纪公司多为卖方销售角色,不具备传统保险公司优势,也无专业优势和竞争门槛,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 [9][10] 分组2:保险经纪牌照贬值逻辑 - 卡行天下保险经纪极端降价折射出保险经纪牌照市场价值缩水,中化资本四度降价转让江泰保险经纪股权未果,首次挂牌未公开价格,后转让底价从5583.33万元降至5040.30万元 [12][13][14][15] - 保险经纪牌照贬值与保险行业生态环境变化和牌照本身定位不清有关,利率下行使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牌照价值回归理性,同时合规成本大幅上升 [15][16] - 保险经纪公司牌照价值受市场供需、公司业绩、合规风险等因素影响,客户经营效率和能力是决定估值的关键,拥有优质代理人群体和较强线上客户经营能力的公司牌照价值较高 [18] 分组3:保险中介行业洗牌情况 - 保险中介行业整体在退场,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已连续6年下滑,2019 - 2024年分别为2642家、2640家、2610家、2582家、2566家、2539家,近6年已有103家退出市场 [20] - 监管开展清虚提质行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清理退出一批机构,查处违法违规机构和人员,支持合规高效的机构做强做优 [22][23] - 市场对专业性要求提高,部分专业能力不足的微小型中介机构出清是合理现象 [23]
深圳一家保险中介要IPO!一半成本支付代理佣金,两年亏5个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3-13 20:28
公司概况 - 手回科技为中国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在线为保险客户提供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2] - 以2023年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计算,公司排名第八,市场份额2.9% [2] - 以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公司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市场份额7.3% [2] - 公司通过三个平台分销人身险产品:小雨伞(在线直接分销)、咔嚓保(保险代理人分销)、牛保100(业务合作伙伴协助分销) [2]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长期人身险线上中介市场主要参与者占据45.5%市场份额 [2] - 传统保险公司已建立自己的线上平台,直接向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 [3] - 行业面临"去中介化"趋势,可能削弱公司作为中介机构的角色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6.23亿元、13.87亿元 [2]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56亿元、-1.36亿元 [2] - 2024年新单投保保单件数185.2万件,低于2022年229.2万件和2023年314.3万件 [2] - 2024年投保人人均新保单数1.8,低于前两年 [2] 业务结构变化 - 寿险收入占比从2022年50%降至2024年33.8% [2] - 重疾险收入占比从2022年41.3%降至2024年34.5% [2] - 医疗及其他保险收入占比从2022年2.3%增至2024年22.2% [2] - 短期保险产品比重从2022年6.4%提升至2024年9.5% [2] 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5.2%、66.2%、61.9% [3] - 佣金支出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63.7%、47.9%、55.8% [3] - 向自媒体流量渠道支付的渠道推广费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28.6%、46.5%、37.5% [3]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7.2%、63.8%、70.7% [3]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1%、17%、23.5% [3] - 前五大客户组成发生变化,公司尝试使主要客户多元化 [3] 监管影响 - 2021年《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影响产品供应、销售策略及佣金率 [2] - 2024年《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导致佣金率下降 [2] - 长期寿险产品平均首年佣金率从2022年34.6%下降至2024年21.5% [2] - 长期重疾险产品平均首年佣金率从2022年56%下降至2024年52.6% [2] 资金状况 - 2022-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5.73亿元、10.18亿元、13.01亿元 [3] - 同期负债净额分别为3.74亿元、6.26亿元、7.4亿元 [3] - 投资者享有撤资权,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IPO可能面临回购股份压力 [3] 上市计划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前两次分别在2024年1月和7月失效 [2] - 计划将募资用于销售及营销网络优化、研发能力提升、兼并收购及营运资金 [2] - 距首次提交申请后18个月期限仅剩4个月 [3]
IPO周报 | 蜜雪冰城正式登陆港交所;霸王茶姬获赴美上市备案通知书
IPO早知道· 2025-03-09 21:40
蜜雪冰城 - 公司于2025年3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2097" [3] - IPO冻资1.82万亿 认购规模5258倍 募资净额超32.9亿 成为港股新晋"冻资王" [3] - 引入5家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2亿美元 [3] - 全球门店超4.6万家 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第一现制饮品企业 [3] - 2024年出杯量同比增长21.9%至约90亿杯 [3] - 营收从2022年136亿元增长至2024年前三季度187亿元 [4] - 净利润连续两年突破30亿元 同比增速连续两年超40% [4] TOP TOY - 名创优品计划拆分旗下玩具品牌TOP TOY赴港上市 预计募集约3亿美元 [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门店数234家 2024年前三季度净增86家 [6] -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2.72亿元 同比增长50.4% [6]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00亿元 同比增长42.5% [6] - 已连续4个季度实现盈利 [7] 霸王茶姬 - 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计划在美股发行不超过64,731,929股普通股 [9] - 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突破6000家 包括150多家海外门店 [10] - 全球会员数突破1.77亿 全年原叶茶采购量超1.3万吨 [10] - 半年新增门店约1200家 平均每月新增200家 [10] 慧算账 - 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继续推进主板上市 [12] - 2023年按服务中小微企业数量计算是中国最大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16亿、5.39亿和5.5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4% [12] - 同期毛利分别为2.68亿、3.15亿和3.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4.8% [12] - 毛利率从52.0%提升至64.1% [12] 手回集团 - 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继续推进主板上市 [15] - 按2023年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计算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2.9% [15] - 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和首年保费均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15]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16.34亿和13.87亿元 [15] - 毛利率从34.8%提升至38.1% [15] - 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2.53亿和2.42亿元 [15]
监管出手:立案调查!
券商中国· 2025-03-09 15:01
保险中介行业现状 - 汇才保险代理因未缴纳监管费、未报告缴存保证金或投保职业责任保险被深圳金融监管局立案调查[1] - 该公司已有6条限制消费令 涉案总金额达376 16万元[3] - 监管部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该公司 责令其于2025年4月10日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 行业监管与市场变化 - 监管部门整顿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情况 推动无场所、无人员、无业务机构的市场退出[4]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从业人员及经代公司收益下滑 业务量小、专业能力低的从业者加速剥落[5] - 2024年上半年33家人身险企经代渠道保费收入77 36亿元 同比大降54%[5] - 2024年数百家保险中介机构的许可证被注销[6] 企业转型与应对策略 - 山东昌宏保险代理拟将主营业务变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7] - 民太安财产保险公估更名为民太安安全科技 经营范围剔除保险服务 新增人工智能类业务[7] - 明亚保险经纪通过反向激励提升产能 业务员需维持佣金水平才能完成考核[8] - 泛华控股改变基本法和招人指标 仅招募有潜力成为MDRT的人才[8]
手回集团更新招股书:专注线上人身险中介服务,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2.4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3-08 10:0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市场份额为7.3% 按首年保费计算同样排名第二 [1][2] - 公司通过三大平台(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提供数字化人身险交易和服务 分别覆盖在线直接分销、保险代理人分销和业务合作伙伴分销场景 [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拥有投保人数量超过350万 累计被保险人数超过580万 其中160万投保人和240万被保险人持有有效保单 [3]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计算 公司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为2.9% [2] - 公司与超过110家保险公司合作 覆盖中国70%以上人身险公司 累计分销超1900个保险产品 其中280个为定制产品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2024年营收下滑主要受长期寿险佣金率政策调整影响 [3]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4.8%、33.8%、38.1% 2024年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保险交易服务和保险科技服务毛利率增长 [3] - 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 2024年保持稳定 [3] - 2024年保险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1.6% 显示较强增长潜力 [3] 发展战略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销售营销网络、提升研发能力、技术基础设施改进、战略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