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

搜索文档
社会服务行业快评报告:海南封关年底启动,开放性政策再突破
万联证券· 2025-07-23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更新后的封关政策可定位为“四个更加”,封关后货物税收政策在“零关税”商品覆盖面、享惠主体范围、政策限制条件方面有明显变化 [2][3] - 近年来海南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封关后其旅游吸引力将大幅提升,旅游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涉足跨境游业务的旅行社将受益 [4][7] -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现两面性,既带来新客源,也使免税零售商面临更激烈市场竞争 [7] - 建议关注受益于客流复苏与入境游扩容的旅行社,以及享受政策与需求双驱动的免税零售商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封关时间与政策 - 海南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封关是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2] - 更新后的封关政策可定位为“四个更加”,包括实施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2] 封关后货物税收政策变化 - “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全岛封关运作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3]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进口“零关税”政策享惠主体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3] - 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封关运作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3] 海南旅游情况 - 2024年海南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100% [4] - 封关后海南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与丰富多元的消费市场将提升旅游吸引力,旅游产业迎来政策红利,依托相关政策将利好跨境产业链布局,推动入境游市场增长,涉足跨境游业务的旅行社将受益 [4][7]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的影响 - 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加大,各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量,为离岛免税提供新客源 [7] - 由于“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预计海南进口商品价格将整体下降,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免税零售商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于客流复苏与入境游扩容的旅行社,以及享受政策与需求双驱动的免税零售商 [8]
从140万元 到1.4万元 山东为旅行社“解绑”保证金
金融时报· 2025-07-23 10:32
从旅行社角度看,旅行社投保旅游服务质量保证保险后,当旅行社出现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 法权益,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损失,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且拒绝或者无力 赔偿等造成旅游者或相关单位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将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负责垫付旅 游者紧急救助等费用。旅游服务质量保证保险保费仅是原来缴纳保证金的1%,极大释放了旅行社资金 占用压力,且以商业保证保险的形式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还以独立第三方介入的方式缓冲了旅 游企业与旅游者的利益矛盾。 "服务质量保证保险试点是保障旅游者权益、规范旅行社运作、提升旅行社信誉度和竞争力、减轻旅行 社经营压力的有益探索。"作为该试点授权服务机构,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姜 修有告诉记者,试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企业自愿"原则。所有在山东省内注册成立的旅行 社,都可以利用保证保险替代缴纳服务质量保证金。 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筹组织推动下,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与山东各级文化旅游 部门、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山东分公司、各共保体保险公司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宣传咨询、流程完善、投 保理赔、纠纷调解、风险减量 ...
中欧旅游“你来我往”深度互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3 05:56
中欧旅游交流概况 - 中国与欧盟国家旅游交流形成双向奔赴、深度互动的局面,欧盟是中国游客出境游主要目的地,中国也成为欧盟游客热门选择 [4][12] - 2024年以来中国游客赴欧盟国家旅游订单同比翻倍,上半年西欧路线游客占比近三成,北欧产品预订人数已与西欧持平 [5][12] -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是中国游客到访最多的欧盟国家,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等小众目的地热度显著增长 [5][12] 入境游市场表现 - 中国对欧盟大部分国家实行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游发展,上半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入境中国游客数量最多 [5][12] - 意大利、西班牙入境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02%,欧盟入境游客呈现散客化、个性化趋势,自由行比例超80% [5][8] - 欧盟游客消费能力强,青睐高性价比中国商品,旅行社借助"即买即退"政策推动入境消费 [8] 产品形态升级 - 赴欧旅游从多国打卡游转向一国/三国深度游,组织形式扩展至小团、私家团、自由行等 [7][14] - 华程国旅推出"品读欧洲"城市系列线路和"欧洲循环巴士游",覆盖20多个城市自由上下车 [7][16] - 中文服务覆盖欧盟多地,包括老佛爷百货中文导购、景点中文讲解器及支付宝40万商户支持 [8][16] 产业协同与文化影响 - 中欧游客双向流动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 [9][17] - 中欧互办"旅游年"活动成为文化交流重要载体,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10][18] - 深度体验、主题旅游将成为未来产品方向,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有望提升 [10][18] 旅行社动态 - 中青旅研发小语种导游培训产品,德国合作伙伴新增中国西南/西部深度游线路 [6][13] - 四川极自游旅行社反馈意大利合作伙伴新增来华线路后游客量显著提升 [6][13] - 华程国旅欧洲产品实现全服务链中文支持,包括铁路通票中文官网和即时退税 [8][16]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7-22 23:36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激增 - 过去一年半俄罗斯游客赴朝鲜旅游需求增长二至四倍[2] - 东方国际旅行社莫斯科办事处的朝鲜旅游需求增长四倍[3] - 整体赴朝鲜旅游需求在过去一年半增长二倍[3] 朝鲜旅游市场潜力 - 元山旅游胜地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潜力巨大[3] - 若开通莫斯科直飞航班 俄罗斯中部游客比例可能达70%[3] 交通现状与规划 - 目前俄罗斯游客仅能通过高丽航空每周三班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平壤航线入境[3] - 俄罗斯北风航空将于7月27日开通莫斯科-平壤首航 但每月一班频次对客流影响有限[3] - 平壤至莫斯科国际列车自6月17日起恢复每月两班运行频次[3] - 平壤至哈巴罗夫斯克线路自6月19日起每月开行一班[3] 签证与旅行社要求 - 航空旅行须通过特许旅行社办理[3] - 游客需提前至少一个月向朝鲜认证的俄方旅行社提交签证材料进行审核[3]
今年暑期,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虎嗅APP· 2025-07-22 21:28
行业现象 - 敦煌莫高窟暑期游客量达7万人/天,鸣沙山景区周边交通拥堵1小时/20公里,但合作酒店价格从去年650元暴跌至280元仍无人入住[5][6][8] - 甘南扎尕那民宿价格腰斩,从去年700-900元降至200元以下,部分民宿需路边拦客填充50%入住率[10][13] - 川西香格里拉镇65间房酒店周末收入仅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万元下降50%[13] 消费行为转变 - 自驾游游客采用"床车"改造+帐篷露营模式,成都3人团队14天青甘环线人均花费仅3500元(不含住宿),通过自带炊具、免门票等方式压缩成本[19][20][21] -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Q3旅行社组织游客量同比下降38%,但旅游单项服务人次同比上升26.7%,反映游客偏好碎片化自由行而非打包产品[31][32][33] - 替代住宿兴起:公共浴室、服务区、海底捞等分流酒店需求,自驾游客更看重停车、充电、洗澡等基础设施而非传统客房[36][3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旅行社数量新增8341家至64616家,但行业总利润37.8亿元(同比下降11.9%),单社年均利润仅58505元[22][24] - 星级酒店新增500家,平均房价371元但出租率从50.7%降至49.2%,非标民宿通过小红书/抖音渠道加剧价格竞争[26][27][28] - 传统旅游产品标准化模式失效,游客决策动态化(根据天气/心情调整行程),倒逼旅行社向陪跑式精细化服务转型[37][39]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一年半内激增数倍
快讯· 2025-07-22 15:43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激增 - 过去一年半俄罗斯游客赴朝鲜旅游需求增长二至四倍 [1] - 东方国际旅行社莫斯科办事处的朝鲜旅游需求增长四倍 [1] - 整体需求在过去一年半增长二倍 [1]
2025年暑期,旅游业没有旺季
虎嗅· 2025-07-21 20:00
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出现"旺季不旺"现象,多地民宿、酒店、景区客流量同比大幅下滑[2][3][4] - 威海民宿房价从平均800元/间夜腰斩至400元/间夜,闲置率居高不下[2] - 川渝地区酒店入住率普遍不及去年同期60%,景区客流量同比下滑逾10%[5][6] - 旅游定制服务咨询量高但成交率低,从业者面临现金流压力[7][8] 客群行为变化 - 极端高温导致城市中产家庭放弃中长途旅行,转向短途避暑游[11][12] - 游客偏好从打卡游览转向舒适深度体验,错峰出游意愿增强[13][14] - 文商旅综合体截留景区客源,提供"吃喝玩乐+冷气"一站式服务[16] - 自由行取代小包团模式,租车业务增速一骑绝尘[18][19] - 中低收入游客青睐免费景区,城市中产流行30-60天旅居度假[20] 企业应对策略 - 景区创新夜间玩法规避高温,如夜探动物园项目[24][25] - 民宿业转向小城市旅居房源开发,挖掘中长租市场[26][27] - 旅行社尝试收取定制咨询费,从卖产品转向咨询服务[27] - 行业需证明产品独特价值,从标准化转向特色化运营[23][29] 市场矛盾点 - 热门目的地游客总量增加但传统景区/酒店生意下滑[21] - 酒店业供大于求引发低价内卷,旺季变亏损[22] - 媒体报道与从业者实际观察存在明显偏差[9]
万联晨会-20250721
万联证券· 2025-07-21 08:46
核心观点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创业板指等指数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申万行业和概念板块涨跌不一;港股上涨,海外市场涨跌互现 [1][5]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信部等四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6]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建议关注连锁餐饮、自然景区及冰雪游龙头、旅行社、免税零售商 [7] 市场回顾 A 股市场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收涨 0.5%报 3534.48 点,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 0.34%,盘中刷新年内高点;深证成指涨 0.37%;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 [1][5] - 申万行业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钢铁等领涨;传媒、电子、轻工等领跌 [1][5] - 概念板块中,盐湖提锂、稀土永磁、丙烯酸等上涨,动物疫苗、禽流感、低辐射玻璃等下跌 [1][5] 港股市场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涨 1.33%报 24825.66 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1.6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 1.51% [1][5] 海外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 0.32%,标普 500 指数跌 0.01%,纳指涨 0.05%报 20895.66 点,续创历史新高 [1][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下跌 [1][5] 重要新闻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李强出席并宣布开工,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 5 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 [2][6]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张国清出席揭牌并强调打造世纪工程、标杆工程 [2][6]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要求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 [2][6] - 加强行业自律,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中央第四指导组开展专题调研座谈,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2][6] 研报精选 行业核心观点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下沉市场潜力释放、海外拓展开辟增量,服务消费占比接近 50%临界点将成居民消费主体 [7] -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驱动消费顺周期行情,有效需求释放与服务结构优化创造机遇,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 [7] 投资要点 回顾与展望 - 社会服务板块一季度业绩增长,营收利润双升,旅游细分板块业绩分化,自然景区优于人工景区与酒店板块 [8] - 上半年指数震荡上行,6 月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利好使指数触底回升;下半年关注消费成经济增长动力、下沉与海外市场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支出加速增长趋势 [8][9] 餐饮 - 2018 - 2024 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 12%提升至 22%,进程加速,企业聚焦产业链优化和创新门店模型降本增效 [9] - 行业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压力增大,连锁龙头具规模和品牌优势,发展空间更大 [9] 旅游 - 旅游行业转入平稳增长通道,量价齐升,消费升级,客单价突破千元超疫前水平 [9] - 自然景区龙头淡季韧性凸显,中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冰雪旅游潜力兑现,政策加码注入动能 [9] 旅行社 - 出入境政策红利彰显,文化软实力助力提升国际形象与旅游收入,2023 年后行业规模扩张,市场整合与优胜劣汰加速 [9] - 入境游复苏为旅行社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9] 免税 - 海南离岛消费结构性调整,规模回落但人均消费回升近峰值,全岛封关具两面性,政策业务有不确定性 [10] - 市内免税政策松绑,8 家新设店落地,商业 + 文旅价值凸显;机场免税随国际客流复苏有望超疫前水平 [10]
今年暑期,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虎嗅· 2025-07-21 08:04
旅游行业现状 - 敦煌莫高窟游客量达每天7万人打底,景区拥堵严重[3][4] - 酒店价格大幅下跌,敦煌合作酒店从去年650元/晚降至280元/晚仍无人入住[6] - 甘南扎尕那民宿价格腰斩,从去年700-900元降至200元左右,部分需路边拉客[10][11][12] - 川西香格里拉镇酒店收入减半,65间房酒店周末仅收入4万元,去年可达8万元[13] 消费行为变化 - 自驾游游客选择睡车上或支帐篷,避开酒店住宿[16] - 成都3人自驾团队14天行程人均花费仅3500元,全程无酒店住宿[20][21] - 游客自带帐篷、锅具,利用公共设施洗澡,大幅降低住宿成本[48] - 国内旅游单项服务人次同比上升26.7%,显示游客更倾向自主安排行程[36][3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旅行社总数达64616家,年增8341家,但平均利润下降11.9%至58505元/家[25][26] - 星级酒店新增近500家,平均出租率从50.7%降至49.2%,总营收缩水[29][30] - 非星级民宿大量涌入市场,加剧行业竞争[31] - 旅行社和酒店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压缩[32] 结构性趋势 - 传统打包游模式衰退,自由行和单项服务成为主流[38][39] - 住宿需求被车床、帐篷、营地等替代方案分流[43][44] - 小型旅游团需转型为动态陪跑式服务,适应游客个性化需求[51] - 自驾游改变行业格局,标准化产品吸引力下降[53][54]
入境游、跨境合作、企业“出海”……中马互免签证开启多彩新机遇 双边贸易“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7-18 12:50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于7月17日正式生效 两国公民可互免签证入境对方国家 单次停留最多30天 且无终止期限 [1][3] - 深圳机场已开通吉隆坡 沙巴 槟城3条航线 2025年以来往返马来西亚航班超4000架次 同比增长超40% [5] - 7月17日深圳机场双向客流达高峰 当日有9个航班从马来西亚抵深 同时9个航班从深圳飞往马来西亚 [6] 旅游业市场反应 - 2025年以来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的马来西亚人员超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60% 马来西亚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第一 [7] - 旅行社积极开发深度游 研学游 半年多次往返等产品 马来西亚旅游咨询量显著提升 部分海岛游线路已"一位难求" [8][10] - 互免签证宣布后旅行社成交量增长30% 热门目的地出现供不应求状态 产品设计转向多目的地深度体验 [12] - 马来西亚赴华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 中国地接社接待量攀升 深度游线路天数明显增加 客单价增长1-2倍 [14] 商务合作与经贸影响 - 中小企业主考察团需求增长 近3个月已组织8个团赴马来西亚考察投资环境与贸易政策 [13] - 签证便利化缩短商务决策周期 国际贸易企业订单促成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1-1.5个月 订单转化率提升30% [17][18] - 马来西亚采购商因免签政策更倾向选择中国长期供应商 例如某采购商计划为10家线下商超铺货 [21] - 中国企业出海马来西亚成本降低 某潮玩品牌2025年进驻马来西亚100多家门店 销售团队每月赴马办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