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澜沧古茶(06911.HK):广州康瑞与广州贸易商签署《产品置换合同》
格隆汇· 2025-05-30 22:15
业务合作与置换 - 2024年12月5日广州康瑞与佛山客户及广州贸易商签署《货物合作备忘录》,约定以35吨新茶置换70-87.5吨老茶以激活库存优势 [1] - 2025年1月4日佛山客户取走广州康瑞35吨新茶产品导致库存盘亏 [1] - 2025年5月24日广州康瑞与广州贸易商签署《产品置换合同》,以35吨新茶置换160吨老茶,置换已完成 [2] 产品质量与评估 - 公司委任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对160吨老茶进行抽样检测 [2] - 2025年5月30日获得检测报告确认茶叶符合标准并获得市场评估参考价 [2] 战略意义 - 董事会认为产品置换有利于公司在复苏缓慢的消费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2] - 合作模式有助于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并解决相关事项,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2] 交易状态 - 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3]
“纯净之巅·雪域茶香”品牌推介会在林芝易贡茶场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品牌推介会概况 - 由广东省援藏工作队易贡茶场工作组和林芝市易贡珠峰农业科技公司联合主办"纯净之巅·雪域茶香"品牌推介会,旨在提升易贡茶场品牌知名度并推动其走向全国市场 [2][3][4] - 活动吸引林芝市政府官员、援藏干部、茶叶专家及经销商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7][8][9] 科技与产业支持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新超指出,易贡茶场通过体系"国家队"技术赋能,在高原生态茶园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及产品标准化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24][25][26] - 专家团队对11款红茶、绿茶、白茶和黑茶产品进行审评,认为其具有高原茶特色,香气纯净、滋味鲜醇耐泡 [32][33] 品牌与营销成果 - 推介会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单日线上下单6400单,交易金额74.3万元,观看人次84.5万,创西藏电信翼支付平台茶品类单日销售记录 [41][42] - 活动结合茶艺表演、文化体验等形式,强化"雪域茶谷"品牌形象,推动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转型 [43][44][45] 产业链发展策略 - 易贡茶场计划深化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营销、品牌化运营及藏茶文化挖掘,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价值体系 [20][21][22] - 专家团队对茶园管理、加工工艺及品牌打造提供全方位指导,助力实现"三茶统筹"发展目标 [34]
科技赋能广西茶产业“持续领鲜” 八桂茶香沁人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6:39
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 - 广西通过科技赋能、标准引领、"三茶"统筹实现从"先发优势"向"持续领鲜"转变,推动茶产业升级[1] - 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技术推广服务,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4年广西茶叶产量约13万吨,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3] - 广西茶叶创新团队派员229人到各地茶园指导生产,推动早春茶从"领先"向"领鲜"转变[3] 茶叶品质与品牌建设 - 广西茶叶在全国乃至世界大赛中屡获殊荣,如桂林高岭茶业"茶小沸"牌六峒野茶荣获金奖,广西百色精选凌云金毫茶荣获世界特别金奖[3] - 广西已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9个,茶叶注册商标近500个,茶叶类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322个[7] - 广西六堡茶、横州茉莉花茶、昭平茶入围"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7]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广西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组织茶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打造"线下+线上"营销体系[7] - 与萃茶师、煲珠公、浅茶等知名奶茶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桂茶"品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7] - 2025早春茶大会上广西早春茶签约金额达3.7亿余元[4] 六堡茶产业发展 - 广西六堡茶实现从茶苗到茶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覆盖,与东盟国家共同制订跨国团体标准《六堡茶斗茶规则》[7] - 2024年六堡茶产量超过4万吨,综合产值超280亿元[7] - 广西六堡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58.08亿元[7] 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1.5万亩,综合年产值86亿元[10] - 桂林市资源县恒丰有机茶产业示范区吸纳村集体经济500多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10] - 茶产业成为助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吸引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茶种植[10]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开展“抵制过度包装 共享绿色端午”社会监督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30 10:54
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社会监督活动 -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抵制过度包装 共享绿色端午"主题活动 [1] - 活动聚焦粽子、茶叶等礼盒商品的包装层数、材料和空隙 重点检查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3] - 国家标准要求食品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 包装成本不超过商品售价20% [3] 活动实施方式 - 市场监管人员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测量和数据比对等方式核对商品包装合规性 [3] - 大学生消费维权志愿者从新时代视角理解限制过度包装的意义 并在高校传播绿色消费理念 [3] - 活动旨在推动经营者减少奢华包装营销 回归产品质量和服务 倒逼上游产业链优化设计 [3] 行业影响 - 过度包装造成木材、纸张等资源浪费 产生大量难以降解的包装垃圾 [3] - 活动倡导拆掉"面子"浮华 回归"里子"真诚 用绿色消费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文明内涵 [3] - 大学生志愿者既是过度包装监督者 也是绿色消费理念传播者 [3]
南农晨读 | “千亿级” 小棚虾产业腾飞
南方农村报· 2025-05-27 09:04
乡村振兴产业动态 - 广东小棚虾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显示该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 - 珠海白蕉海鲈产业通过智创工厂、新产品研发和生态合伙人计划,正向500亿全产业链生态圈目标冲刺 [17][18][19][20][21][22] - 高州市平山镇举办环库walk活动,展示300亩荔枝林生态景观,吸引300多名徒步爱好者参与 [24][25][26][27][28][29] 特色农产品发展 - 海丰莲花山茶携8家茶企参展广州茶博会,展出绿茶/红茶/高山乌龙/野生"海鲜茶"等多元化产品,现场签约气氛热烈 [31][32][33][34][35] - 广州京东MALL举办荔枝主题活动,设置吃荔枝PK赛/荔枝美食DIY等环节,展示卡萨帝冰箱"神鲜盒"锁鲜功能 [37][38][39][40][41] 文旅融合创新 - 茂名根子镇"柏桥讲堂"创新宣讲模式,梅州广福镇利用客家谚语调解矛盾 [6][7] - 珠海斗门上洲村开发160余年古村落资源,打造200亩花田稻海和碉楼/地洞/古井等文物遗迹观光点 [8][9]
南农晨读 | 青山叠翠
南方农村报· 2025-05-25 19:36
广东农业政策与行动 - 广东省多部门联合开展"清风行动2025"和春季护鸟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鸟类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 [3]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发布2025广东荔枝采购地图,整合12个主产区数百个优质果园信息,包括地址、联系人、供应品种、预计产量和上市时间等 [7] 农产品品牌与营销 - "好品山东"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品牌出海中心启动,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农业品牌海外推广平台,将依托横琴政策和澳门联通葡语国家优势,打造综合出海基地 [10][11] - 茂名荔枝在抖音平台曝光量超1亿次,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15%,销售86万单,2025年抖音将培育一批乡村发展带头人 [26] 区域协作与产销对接 - 第二届黔牛奔粤产销衔接大会在江门举行,发布《粤黔标准 贵州牛肉 湾区定制》团体标准,推动贵州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入粤融湾 [13][14] - 邑帮扶江门馆揭牌开业,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农产品流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16][17] - 湛江遂溪县乌塘镇"仙品荔"亮相重庆,作为广东荔枝"早熟先锋",比省内其他产区早熟15天,比周边省份早20天以上 [19][21][22][24] 产业调研与品牌建设 - 海丰县组织8家重点茶企赴广州芳村茶叶市场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推动莲花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28][29]
宋韵茶香溢湾区,英德红茶霸屏广州地铁枢纽
南方农村报· 2025-05-25 19:36
活动概述 - 英德红茶在广州地铁陈家祠站启动"宋韵茶事"系列宣传活动,融合传统茶文化与现代都市元素 [7][8] - 活动通过城市地标场景、地铁城际矩阵及沉浸式文化体验提升品牌影响力 [8][9] - 现场设置宋代点茶表演、"画中仙"主题打卡区、汉服赠茶礼等互动环节 [16][17] 品牌推广策略 - 在广州地铁陈家祠站设立品牌专区,100块灯箱进行为期4周的高频曝光 [20][21] - 抢占广东城际200个灯箱广告位,实现长达半年的持续展示 [21][22] - 利用日均客流量超300万人次的陈家祠站精准触达多元群体 [22][23] - 通过贯通湾区六城的广东城际线路扩大品牌辐射范围 [24][25][26][27] 产业发展现状 - 英德市茶园面积超18万亩,4月初已进入采摘期 [34] - 英德红茶年干茶产量达1.8万吨,综合产值超过90亿元 [36][37] - 计划2025年实现百亿产值目标 [37]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文化+传播+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38] - 推动英德红茶从区域特色品牌迈向全国及国际市场 [39] - 通过多元化创新活动促进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39]
中国故事丨一杯抹茶的“跨山越海”之旅
新华网· 2025-05-25 13:56
中国抹茶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贵州江口县抹茶销量突破1200吨,产值达3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中国预计2025年抹茶总产量超5000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其中贵州产量占全国25% [1] - 贵州省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位居全国前列,高海拔云雾环境使茶叶富含氨基酸和茶多酚 [2] 贵州抹茶产业链建设 - 江口县引进贵茶集团建设高标准抹茶产业园,全县16万亩茶园中近20%用于抹茶生产 [3] - 采用"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农户"模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欧盟标准统一化管理 [5] - 铜仁市获"中国抹茶之都"称号,江口县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 [5] 生产工艺与技术突破 - 抹茶需经遮阴覆盖、蒸汽杀青、精细研磨等20余道工序 [5] - 初期照搬日本技术失败后,本土企业调整工艺适应贵州茶树特性,2024年已向日本出口4吨抹茶 [10] - 贵茶集团投资5000万元成立食品公司,规划4条生产线实现年产能4000吨抹茶产品 [16] 市场拓展与消费趋势 - 贵阳概念店2024年销售额达400万元(同比+122.2%),70%消费者为年轻人 [14] - 产品线覆盖茶饮、烘焙、冰淇淋等80余个品种,通过商超和电商渠道销售 [16] - 文化体验中心展示宋代点茶技艺,推动抹茶文化传播 [14] 产业扶贫成效 - 全国337个原贫困县以茶产业脱贫,贵州茶产业带动近10万茶农人均增收2500元 [11] - 碾茶机采效率达600斤/人/天(传统茶仅20斤),茶园套种鹿茸菇提升综合产值 [11]
从苗栗到泰宁: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8:08
行业分析 - 泰宁县梅口乡依托大金湖景区核心辐射带优势,发展茶旅融合产业,拥有4000余亩生态茶园和30余家涉茶企业,形成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1][2] - 当地茶产业链产值在2024年突破亿元,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显示茶旅融合模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3] - 梅口乡成立台企服务专班,打造闽台产业创业园,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涵盖茶文化展示、研学体验等多元功能[3] 公司分析 - 台湾制茶师左如玉在泰宁创立"泰宁功夫茶"体系,融合台湾乌龙茶工艺与当地特色,开发出百余种茶品,并引进20余个优质茶种如金牡丹[1][2] - 左如玉通过连续举办茶事活动,带动近20家台企落户梅口,形成"本地种茶、台胞制茶、村民务工"的产业模式[3] - 其创新工艺推动当地茶叶产值和工艺水平显著提升,茶农反馈台湾师傅带来技术革新理念[3] 产品与技术 - "泰宁功夫茶"保留台湾乌龙茶精华,融入当地丹霞地貌生态特点及人文特质,采用"适茶适种、适茶适做"理念[1][2] - 茶园利用高负氧离子环境提升制茶品质,结合3D光影茶文化馆等体验设施增强游客参与度[2][3]
从“春茶独舞”到“三季飘香” 找准卖点 达州茶立足特色谋突围
四川日报· 2025-05-23 11:48
茶产业生产转型 - 达州推动茶产业从"春茶独舞"转向"三季飘香",夏秋茶可采收3—4轮,为茶农增加亩均近1000元收入,加工企业产值可比肩春茶 [6] - 万源市通过东西部协作支持,扩大茶园面积并改造标准化茶园,政府提供树苗、补种低效茶树、修建产业路,首次实现机采夏秋茶 [7] - 万源去年夏秋茶产量3000吨,产值6.8亿元,占茶产业综合产值32.1%,预计今年产量增至5600吨 [8] 加工与产能提升 - 万源市引进3家夏秋茶加工企业,引导本地绿茶企业添置夏秋茶加工生产线,提升产能 [7] - 达州计划打造夏秋茶开发利用示范点,支持万源建设夏秋茶精深加工园区 [8]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达州在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评"精制川茶产业振兴十强县",3个单品获"特别金奖",21个获"金奖" [9] - 达州突出"全国三大富硒区"卖点,组织"巴山青"等区域公用品牌参展,强化品牌矩阵 [10] - 企业通过政府补贴添置色选机等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并助力评奖 [10] 行业发展规划 - 达州计划到2027年再创5个以上单品金奖,推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从77亿元提升至120亿元 [11] - 行业将采取促加工延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等举措,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