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
搜索文档
新动能支撑强生产——8月PMI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8-31 23:35
制造业PMI数据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前值49.3%回升0.1个百分点 [2] - 生产指数为50.8% 较前值50.5%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2][9] - 新订单指数为49.5% 新出口订单指数47.2% 分别较前值微升0.1和0.1个百分点 [2][16]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1.9% 较前值50.6%大幅上升1.3个百分点 [4][9] -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达54%左右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较快释放 [4][9]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18.9% 较6月下降0.9%显著改善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4][9] 价格与库存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3][16] - 产成品库存指数46.8% 较前值47.4%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 较前值47.7%上升 [16] - 采购指数50.4% 较前值49.5%回升 在手订单指数45.5% 较前值44.7%小幅上升 [16] 非制造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创年内高点 [3][17]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7]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较前值50.6%下降1.5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40.6% 低于前值42.7% [3][16] 行业预期指数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较上月52.6%上升1.1个百分点 [3][17]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9]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7% 分别较前值上升0.4和0.1个百分点 [3][17]
8月PMI数据点评:新动能支撑强生产
华创证券· 2025-08-31 18:04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前值49.3%回升0.1个百分点[2][10] - 生产指数为50.8%,较前值50.5%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2][7]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前值49.4%微升0.1个百分点[2][10] 新动能行业表现强劲 - 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1.9%,较前值50.6%大幅上升1.3个百分点[4][7] -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达54%左右,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4][7]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7月增长18.9%,拉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4][7] 价格与库存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2][11]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但仍连续15个月低于荣枯线[2][11]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8%,较前值47.4%下降0.6个百分点[13] 外贸与需求端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前值47.1%微升0.1个百分点[2][13] - 进口订单指数为48.0%,较前值47.8%上升0.2个百分点[2][13] 非制造业分化明显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3][1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前值50.6%下降1.5个百分点[3][13] - 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0.6%,较前值42.7%下降2.1个百分点[3][13] 行业预期与景气度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前值52.6%上升1.1个百分点[2][1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高景气区间[4][7] - 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0%[4][7] 风险提示 - 物价偏弱趋势仍需关注[5]
周末重磅!统计局公布!预期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
证券时报· 2025-08-31 16:44
经济景气水平改善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回升且保持扩张 [1] - 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经济稳中向好 [1][6]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变化 - 13个分项指数中11个上升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升幅在0.1至1.8个百分点之间 仅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下降0.6和0.1个百分点 [2] - 采购量指数为50.4%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显示原材料采购增加 [2] 市场价格指数联动上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制造业四大行业价格指数基本均上升 显示市场价格改善进程普遍 [2] 非制造业金融活动扩张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0%以上 新订单指数虽低于50%但较上月上升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3] - 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上 资本市场服务业两项指数均在60%以上 金融活动保持扩张 [3] 暑期消费带动服务行业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及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 指数均在59%以上 居民出行活跃 [4] -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保持在55%以上和54%以上 住宿餐饮业指数环比升幅超4-5个百分点 [4][5] 新动能行业发展强劲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5%以上且较上月明显提升 [5]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将丰富信息服务业应用场景 释放行业发展潜力 [5] 企业预期改善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四大行业和大中小企业预期指数全部上升 [6]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突破56%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保持高景气区间 [6] 内外部积极因素累积 - 外部因素包括极端天气影响消退及中美经贸磋商推进 有助于外贸稳定运行 [6] - 内部因素包括两新两重政策发力、财政贴息、碳市场建设、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等政策持续注入新动力 [7]
三大指数回升,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31 12:28
经济景气水平改善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回升 [1] -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1][6]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变化 - 13个分项指数中11个上升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升幅在0.1至1.8个百分点之间 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下降0.6和0.1个百分点 [2] - 采购量指数为50.4%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连续三个月回升且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2] - 四大行业价格指数基本呈现上升势头 市场价格处于改善进程 [2] 非制造业运行状况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0%以上 新订单指数虽低于50%但较上月上升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3] - 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上 资本市场服务业两项指数均在60%以上 [3]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均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 指数水平均在59%以上 [3] 消费相关行业表现 - 暑期消费带动交通运输、文体娱乐和住宿餐饮活动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保持在55%以上和54%以上 [3] - 住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虽低于50%但较上月明显上升 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 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4个百分点 [4] 新动能行业发展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5%以上且较上月明显提升 [5] - 信息服务业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行业发展潜力继续释放 [5] 企业预期与宏观经济展望 - 8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突破56% [6] - 外部因素改善:9月后极端天气影响消退 中美经贸磋商持续推进有助于外贸稳定 [6] - 预计四季度制造业市场需求趋稳回升 企业生产活动稳定扩张 原材料价格稳中有增 [6][7]
三大指数回升!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2:16
经济景气水平改善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回升 [1] -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1][5] - 综合PMI产出指数持续高于临界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5] 制造业市场表现 - 制造业PMI13个分项指数中11个上升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升幅在0.1至1.8个百分点之间 仅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下降0.6和0.1个百分点 [2] -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改善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采购量指数为50.4%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制造业四大行业价格指数基本都呈现上升势头 [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在连续4个月运行在53%以下后回到53%以上 四大行业和大中小企业预期指数全部上升 [5] 非制造业市场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0%以上 新订单指数虽在50%以下但较上月上升 投入品价格指数在50%以上 销售价格指数上升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3] - 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上 资本市场服务业两项指数均在60%以上 [3] - 暑期消费带动交通运输和文体娱乐活动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9%以上 [4] -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保持在55%以上和54%以上 住宿业指数虽在50%以下但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 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4个百分点 [4][5]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5%以上且较上月明显提升 [5]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突破56% 在高景气区间持续运行 [5] 行业发展趋势 - 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缓解供需矛盾 支撑价格良性循环 [2]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信息服务业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行业发展潜力继续释放 [5] - 9月后高温多雨天气影响消退 施工作业和户外行动恢复正常 中美经贸磋商持续推进有助于外贸稳定运行 [5] - 预计制造业市场需求趋稳回升 企业生产活动稳定扩张 原材料价格稳中有增 产品销售价格趋稳运行 [6]
制造业PMI回升至49.4%,“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8-31 12:07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但仍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 [1] - 新订单指数为49.5% 上升0.1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 上升0.1个百分点 [4] - 生产指数为50.8% 上升0.3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为50.4% 上升0.9个百分点 [4][5] 价格指数表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1][4]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上升并创年内新高 [1][4] - 四大行业价格指数普遍上升 显示市场价格改善具有广泛性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8% 上升0.5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接近52% 生产指数持续高于52% [5] - 小型企业PMI为46.6% 上升0.2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降幅收窄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上升0.2个百分点 保持扩张态势 [1][9]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上升0.5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高 [9]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下降1.5个百分点 受天气因素影响 [10] 行业景气度差异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 [9]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景气度偏弱 [9] - 住宿业指数仍低于50%但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餐饮业指数回升至50%以上 [9][10] 市场预期与信心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上升1.1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4个月低于53%的局面 [6]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上升0.4个百分点 [9]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 略升0.1个百分点 [10] 政策效果显现 - 扩内需、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带动市场需求回稳 [1][4] - 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优化市场秩序 缓解供需矛盾 [5] - 暑期消费对交通运输和文体娱乐行业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9][10]
最新发布:连续回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11:42
制造业PMI指数回升 - 8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新动能加快扩张 经济运行基础巩固 [2] - 生产指数50.8% 较7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4] - 新订单指数49.5% 新出口订单指数47.2% 均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 [4] 企业分化与行业表现 - 大型企业PMI 50.8%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4] - 中型企业PMI 48.9% 小型企业PMI 46.6% 仍处荣枯线之下 [4] - 高技术制造业PMI 51.9% 较7月上升1.3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PMI 50.5% 较7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价格水平改善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较7月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上升 [5] - 出厂价格指数49.1% 较7月上升0.8个百分点 创年内最高点 [5] - 四大行业价格指数普遍呈现上升势头 [6] 服务业景气回升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继续保持扩张 [9]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较7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9] - 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4个百分点 [11] 金融业表现强劲 - 货币金融服务业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7月上升 [1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12] - 金融行业为支撑实体经济和改善融资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13] 建筑业短期承压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较7月下降1.5个百分点 [14] - 受高温多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 生产施工有所放缓 [14]
因赛集团: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1:44
公司会议与报告 - 公司第四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广告业占比99.91%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9% [1] 市场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SZ 300781 [1] - 收盘价为43元 [1]
这座一线城市,为何要为“一顿饭”顶格谋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0:05
广州餐饮业发展现状 - 广州召开高规格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出席 16家餐饮企业代表参会[1] - 2023年广州餐饮营业额超千亿元 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2024年1-7月持续正增长[1] - 2024年上半年广州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3.1%增速 领先一线城市[9] 餐饮业对经济的影响 - 2015-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 - 广州餐饮消费占游客文旅消费支出比重超过20%[18]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北京餐饮收入分别下滑2.6%和3.5% 深圳仅增1.7%[6] 广州餐饮市场特征 - 截至2023年底广州每万人拥有餐厅约134家 网点密度全国之首[9] - 过去半年广州新设餐饮企业24155家 高于北上两市[12] - 广州近90%正餐门店人均消费在150元以下 体现经济实惠特色[18] 政策支持措施 - 广州为企业兑现奖励资金超1亿元 发放政府餐饮消费券1亿元[19] - 出台《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加大餐饮住宿领域信贷支持[19] 餐饮企业发展趋势 - 2022年起餐饮企业掀起赴港上市潮 遇见小面2024年4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20] - 2018-2020年国内餐饮连锁化率从12.8%提升至15% 较发达国家仍有上升空间[24] - 2024年全国粤菜门店数从12万家增长至超13万家 在中式正餐中占比提升[24] 区域餐饮发展对比 - 上海2023年住宿餐饮零售额1423.5亿元 广州为963.9亿元[6] - 浙江连续三年举办"味美浙江"美食盛会 旨在打响浙江菜品牌[15] - 广州提出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发展行动 尽管已有顺德潮州两个美食之都[18] 行业面临挑战 - 外卖平台服务费与佣金占比提升 商家陷入流量与利润的两难选择[19] - 最高法新规明确"放弃社保协议"无效 餐饮行业将受直接影响[19] - 粤菜出省扩张速度较慢 主要因对食材品质和厨师手艺要求高[24]
这座一线城市,市委书记和市长集体为“一顿饭”全面谋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3:58
餐饮业发展态势 - 广州召开高规格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市委书记和市长等主要领导共同出席 16家餐饮企业代表参会提出意见建议[1] - 广州去年餐饮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 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今年1-7月持续实现正增长[1] - 全国餐饮收入增幅2015-2019年连续五年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2020-2022年增速仍高于社消零增幅[2] 城市餐饮数据对比 - 广州2015年餐饮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 2020年住宿餐饮零售额下降至673.6亿元 去年为963.9亿元[3] - 上海2020年住宿餐饮零售额1178.28亿元 去年达1423.5亿元(同比下降5.4%)[3] - 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餐饮收入分别下滑2.6%和3.6% 深圳增速仅1.7% 广州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3.1%增速[4][6] 市场主体特征 - 广州每万人拥有餐厅约134家 网点密度居全国之首[6] - 过去半年广州新设餐饮企业24155家 高于北京上海[9] - 上半年广州优质零售物业新租成交店铺中 特色餐饮占比近18%居细分业态第一位[9] 政策支持措施 - 上海连续两年出台促进餐饮业发展政策 明确提出打造国际美食之都[11] - 浙江连续三年举办"味美浙江"美食盛会 着力打响浙江菜品牌[12] - 广州为企业兑现奖励资金超1亿元 发放政府餐饮消费券1亿元[14]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外卖服务费和佣金占比越来越高 商家陷入参与与否的两难选择[14] - 最高法新规明确"放弃社保协议"无效 餐饮行业将受直接影响[15] - 餐饮企业掀起赴港上市潮 遇见小面今年4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15] 品牌发展格局 - 太二酸菜鱼 怂重庆火锅厂 以饭湘许等知名餐饮品牌均创立于广州[16] - 全国粤菜门店数2024年超12万家 今年2月逆势增长至超13万家[18] - 粤菜相关词条在社交媒体动辄拥有数以亿计播放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