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技术
搜索文档
兆驰股份: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硅基光子学与 PIC 技术的研发
证券日报网· 2025-11-25 19:19
证券日报网讯 兆驰股份(002429)11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硅 基光子学与PIC技术的研发,目标是构建面向共封装光学(CPO)架构的解决方案。 ...
本周新增美昱新材、昌誉股份等11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搜狐财经· 2025-11-23 17:18
钛媒体App 11月23日消息,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本周(11月17日至23日)共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 业11家,分别为宝鸡西工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鼎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帅特龙汽车系统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龙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芯谷微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苏州美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市昌誉密封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市维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连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除美昱新材、昌誉股份外其他9家企业均为首次备案。美昱新材主营业务是改性塑料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曾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登陆新三板;IPO前,苏州美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持股 37.14%,为公司控股股东。王真、杨秉泽与杨珏君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9.84%的表决 权,分别为公司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构成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据悉,杨秉泽与王 真为夫妻关系,王真与杨珏君为母女关系。昌誉股份主营业务是车用橡胶密封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气连接 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曾于去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今年5月进入创新层。(科股宝播报) ...
奥普光电(002338.SZ):与长春光机所续签《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格隆汇APP· 2025-11-10 18:25
核心交易概述 -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续签《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1] - 协议涉及“高精度、一体化系统集成与装调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专利实施许可[1] - 新协议有效期自2025年10月25日起为期1年[1] 历史交易背景 - 公司曾于2024年10月25日与长春光机所就相同技术领域签订初始技术许可合同[1] - 初始合同许可使用费为200万元[1] - 初始协议有效期为1年[1] 技术许可细节 - 技术许可方式为普通许可[1] - 许可标的技术为已申请专利的“高精度、一体化系统集成与装调技术”[1] - 许可范围涵盖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实施[1]
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投资中国”金字招牌更亮了
上海证券报· 2025-11-10 01:23
进博会作为投资与合作平台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释放中国发展与开放的确定性,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营商环境 [1] - 进博会促使外企从“参展商”转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建者”,“投资中国”招牌越擦越亮 [1] - 毕马威报告显示过去6个月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显著增加,达到与2019年之前相当水平 [5] - 绝大多数跨国公司计划在2025年维持或增加其在华投资,投资方式包括绿地投资、合并、收购或建立合资企业 [5] 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战略 - 超过半数受访企业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未来三至五年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64% [5] - 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高于对全球经济的预期,对未来三到五年收入增长的信心明显增强 [5] - 根据《世界开放报告2025》,中国是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市场之一,近五年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约为9% [4] - 中国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与不断提升的创新生态,为跨国公司带来持续的成本优势、效率提升与创新红利 [4] 雅诗兰黛集团 - 在第八届进博会开幕首日签订价值4.8亿美元的采购意向订单 [1]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持续发挥巨大作用,是集团业务发展的重要引擎,前景长期向好 [1] - 未来计划深化本土研发与技术创新,以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兑现长期承诺 [1] 达能集团 - 连续八年参展,通过进博会平台已累计把近百款新品引进中国市场 [1] - 中国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五年目标是中国成为达能全球第一大市场 [2] - 计划不久后在中国筹建一个研发中心,以中国为创新引擎赋能全球市场 [2] 三星集团 - 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截至2024年底在华累计投资近550亿美元 [2] - 在中国设立了17家生产企业、13家研发中心,实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2] - 截至2024年底,三星在中国的供应商近3000家,融入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 [2] 蔡司集团 - 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强化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中心 [3] - 2024年启用蔡司苏州研发制造基地,今年将在上海购置土地建设大中华区总部园区项目,是迄今在华最大单笔基建投资 [3] - 过去十年公司营收增长了六倍,技术优势与中国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协同效应推动市场快速增长 [3] ABB集团 - 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累计展出370余项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首发多款新品,促成11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落地 [4] - 面向“十五五”全面绿色转型关键期,启动“数智创新·零碳倡议”中国行动,携手产业链伙伴构建零碳生态圈 [4]
仿生软镜片可像人眼一样自动调焦 或推动下一代可穿戴技术发展
科技日报· 2025-10-27 10:45
技术核心与创新 -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仿生软镜片光响应水凝胶软透镜PHySL 能够像人眼一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焦距 [1] - PHySL由嵌入吸光氧化石墨烯的水凝胶构成 中心设有微型透镜 光线照射时氧化石墨烯吸收光能产生热量导致水凝胶收缩 从而拉伸中央透镜改变曲率 实现瞳孔扩大和焦距延长 光照减弱时凝胶冷却恢复原状 透镜回缩至初始形态 [1] -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仿生光学系统依赖电子元件或刚性电机的局限 实现了无需外部电源或机械驱动装置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调节 [1] 应用与性能验证 - 研究人员将PHySL集成到常规明场显微镜中对多种生物样本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清晰捕捉到蚂蚁腿部的细毛 花粉颗粒表面的裂片结构 蜱虫腿上的爪状结构以及真菌样本中单根纤维间的微小间隙 所获图像质量与使用标准显微物镜拍摄的结果相当 [1] - 实验表明PHySL可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自动调整焦点 适用于多层样品的动态成像 当被整合进光纤成像系统时 该透镜能在照明变化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对目标的清晰聚焦 [2] 行业背景与材料科学 - 这一创新是光驱动软体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 该类材料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形变 其中水凝胶 液晶弹性体和碳基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 可用于构建微型机器人和人工肌肉 [2] - 氧化石墨烯因其宽光谱吸收能力和高效的光热转换性能 常被作为光热引擎嵌入聚合物或水凝胶中 实现远程 非接触式的精准驱动 PHySL巧妙结合了氧化石墨烯的光热效应与水凝胶的热响应特性 [2] - 该成果展示了光驱动软体材料在构建自适应视觉系统 自主运行的软体机器人 智能医疗设备及下一代可穿戴技术方面的广阔前景 [1]
仿生软镜片可像人眼一样自动调焦 推动光驱动材料及下一代可穿戴技术发展
科技日报· 2025-10-27 07:41
技术核心与创新 - 开发出光响应水凝胶软透镜(PHySL),能够像人眼一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焦距 [1] - 装置由嵌入吸光氧化石墨烯的水凝胶构成,中心设有微型透镜,通过光热效应导致水凝胶收缩或膨胀,从而改变透镜曲率,实现自主调节 [1] -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仿生光学系统依赖电子元件或刚性电机的局限,整个过程无需外部电源或机械驱动装置 [1] 性能与应用展示 - 将PHySL集成到常规明场显微镜中,对多种生物样本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图像质量与使用标准显微物镜拍摄的结果相当 [1] - 可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自动调整焦点,适用于多层样品的动态成像,当被整合进光纤成像系统时,能在照明变化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对目标的清晰聚焦 [2] - 展示了在构建自适应视觉系统、自主运行的软体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及下一代可穿戴技术方面的广阔前景 [1] 材料科学与行业背景 - 该创新是光驱动软体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这类材料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形变 [2] - 水凝胶、液晶弹性体和碳基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可用于构建微型机器人和人工肌肉 [2] - 氧化石墨烯因其宽光谱吸收能力和高效的光热转换性能,常被作为"光热引擎"嵌入聚合物或水凝胶中,实现远程、非接触式的精准驱动 [2]
中国光学的下一个故事,从孩子的书桌上开始
36氪· 2025-10-24 16:10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AR/VR光学显示领域,以光学设计为核心,拥有高研发壁垒和稳定的全球客户群 [2] - 公司为联想、小米、华硕、高通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光学模组方案 [2] - 公司在自由曲面光学技术领域已全面布局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等关键技术 [6] - 公司掌握了从光学设计、模具制造到检测装调的全链路能力 [6] - 公司拥有300余项光学技术专利,其中美国专利10余项,并参与制定了三项头戴显示国家标准 [8] - 公司推出DOT读写台Pro和DOT读写台Max,运用“远像”技术将20~33厘米处的画面投射到3~8米外 [11][14] - DOT读写台Pro的光学系统经过优化,实现360°低对比度全覆盖,并配备通过TÜV认证的健康光源 [14] - DOT读写台Max主打更大的视野,适用于更宽广的训练和学习环境 [15] - 产品定价从最初的上万元降至约4000元,并计划在未来3年通过技术迭代和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17]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研究方向从虚拟显示转向真实护眼,从工业设计转向视觉科学 [8] - 公司以自主品牌身份进入家庭消费市场,并从To B工程项目供应商成长为To C智能硬件公司 [17][18] - 公司以"NEDLX"品牌进军海外市场,并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展开专利合作 [17] - 公司牵头制定了中国首个《桌面视远式电子显示设备技术规范》,将“护眼”概念变为可量化的光学标准 [17] - 公司认为光学将与AI深度融合,未来三到五年内,带显示功能的AI眼镜会普及 [20] 行业背景与临床验证 - 全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高达53.6%,近视低龄化趋势日益严重 [4] - 公司与温州医科大学的临床研究证明,远像技术能够减缓儿童近距离用眼后出现的短暂性视力近视化和眼轴延长 [13] - 国家多部门近年来密集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行动计划,视觉健康正成为公共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 公司产品远像护眼技术荣获2024日内瓦国际发明奖 [13]
奥比中光: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0:4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400万元左右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6313.54万元左右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50%左右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750万元左右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6780.65万元左右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1]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有望让盲人重获光明,还能解锁红外夜视超能力
生物世界· 2025-06-07 09:40
光谱扩展视觉假体技术突破 - 开发出全球首款光谱覆盖470-1550nm的视网膜纳米假体,无需外部设备即可恢复失明动物模型的可见光视觉并赋予红外感知能力[3] - 技术突破点在于碲纳米线网络(TeNWN)可将宽谱光高效转换为光伏信号,产生零偏压下的巨大光电流,响应范围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II区[5] - 植入后光强度仅需临床安全阈值的1/80即可触发瞳孔反应和行为改善[6] 技术原理与性能优势 - 碲纳米线通过晶格缺陷不对称性和界面效应实现创纪录的高光电流密度[5] - 植入体精准响应光模式,光电性能稳定,可精确定位940nm和1550nm红外光源[5][7] - 相比现有需注射纳米颗粒或依赖庞大外设的方案,该技术仅需单次微创植入手术[4][7] 动物实验验证 - 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替代受损感光细胞,直接激活存活神经细胞并引发视神经/皮层反应[6] - 食蟹猴视网膜下腔植入验证安全性,实现跨物种有效性验证[5] - 同步恢复可见光视觉和红外"超视觉"功能,定位精度达纳米级[7] 研究团队与产业化前景 - 复旦联合中科院团队在Science发表成果,涉及集成电路、脑科学、红外物理多学科交叉[3][9] - 技术路线相比传统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光谱响应广、灵敏度强三大优势[5][9] - 动物实验为人体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潜在应用包括黄斑变性等眼疾治疗[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