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晶圆代工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巨头大动作:注入12英寸资产,华虹公司拟收购华力微旗下华虹五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21:25
华虹公司收购华虹五厂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旗下华虹五厂对应股权 同时配套募集资金 标的资产为与公司65/55nm和40nm工艺存在同业竞争的华虹五厂 目前处于分立阶段 [1] - 此次收购旨在解决IPO时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 交易对方初步确定为上海华虹集团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 [2] -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华虹五厂为12英寸产线 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能力 公司现有8英寸产线包括华虹一厂 二厂 三厂 12英寸产线包括华虹五厂 六厂 七厂 [1] - 2025年Q2公司折合8英寸总产能44 7万片 产能利用率108 3% 环比上升5 6个百分点 12英寸晶圆营收占比59 0% 同比提升10 3个百分点 8英寸占比降至41 0% [3] - 无锡新12英寸产线稳步爬坡 推动公司从营收角度转变为以12英寸为主 12英寸营收从上年同期2 33亿美元增至3 34亿美元 [3][4] 市场战略与行业前景 - 公司围绕国内生态链建设 做大做强国内客户群体 推动海外战略型客户"China for China"策略落地 [3] - 半导体代工行业2025年上半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海外IDM大厂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 [2] - 差异化特色工艺持续推进 关键技术平台突破将丰富产品组合 交易完成后有望进一步扩充12英寸产能并提升业绩 [4] 股东承诺与市场反应 - 大股东华虹集团履行IPO时三年内注入华力微资产的承诺 彰显对特色工艺晶圆代工行业的信心 [2] - 公告前两日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11 35% 反映市场对收购行动的积极预期 [1]
国产晶圆代工双雄,最新财报出炉
财联社· 2025-08-07 19:59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 公司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 [2] - 毛利率为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1.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5%,环比下降29.5% [3] - 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0.6%,智能手机收入占比提升1%至25.2%,计算机与平板收入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15% [3]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4] - 月产能由Q1的97万片(8英寸标准逻辑)增至99万片,晶圆销售量环比提升4.3% [4] - 资本开支18.85亿美元,环比Q1的14.15亿美元显著增加 [5] 华虹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 [6] - 毛利率10.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6] - 归母净利润795万美元,同比上升19.2%,环比增长112.1% [7] - 中国市场收入4.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收入83% [8] - 模拟与电源管理类产品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占比28.5% [8] - 独立式非易失存储器收入2760万美元,同比增长16.6% [8] - 65nm及以下工艺技术节点产品收入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4% [9] - 产能利用率108.3%,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 [10] - 折合8英寸付运晶圆数量130.5万片,同比增长18%,环比上升6% [10] 行业动态与展望 - 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毛利率指引18%-20% [10] - 华虹半导体Q3收入指引6.2亿-6.4亿美元,毛利率指引10%-12% [10] - 华虹无锡12英寸新产线推进产能爬坡,聚焦特色工艺技术壁垒突破 [10]
晶圆代工,增长17%
半导体芯闻· 2025-07-29 18:29
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预测 - 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7% 达到1650亿美元 高于2021年的1050亿美元 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 [1] - 3nm节点收入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超过600% 达到300亿美元 5/4nm节点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1] - 7nm及更先进节点将在2025年贡献纯晶圆厂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1] 先进工艺节点发展 - 2nm制程预计2025年仅占总营收1% 但到2027年将提升至10%以上 主要受益于AI和计算应用需求增长 [3] - 20-12nm节点预计保持稳定 贡献总收入的7% [4] - 28nm及以上成熟节点份额将从2021年54%下降至2025年36% 但28nm节点复合年增长率仍达5%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趋势 - 台积电是先进工艺节点最大受益者 三星和英特尔紧随其后 [4] - 联华电子、格芯和中芯国际在成熟节点需求持续强劲 但收入增速不及先进节点 [4] - 后端封装工艺创新显著 包括HBM内存集成和Chiplet封装技术 [4]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高端AI智能手机技术迁移、NPU驱动的AI PC解决方案兴起推动先进节点需求 [1] - AI ASIC、GPU和高性能计算(HPC)解决方案需求增长显著 [1]
日本半导体晶圆代工厂JS Foundry申请破产
快讯· 2025-07-14 14:42
公司动态 - JS Foundry于7月14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手续 [1] - 公司负债总额约为161亿日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代工 [1] 行业影响 - 日本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出现企业破产案例 [1] - 功率半导体代工领域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1]
机构:2030年中国大陆有望成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20:09
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格局 - 2024年中国大陆以21%的全球代工产能份额位居第二 仅次于中国台湾(23%)[1] - 韩国以19%的份额排名第三 日本(13%)美国(10%)和欧洲(8%)紧随其后[1] - 东南亚地区占全球6%的晶圆代工产能 完全由外资代工厂主导[1] 各地区供需情况 - 美国半导体企业占全球晶圆需求的57% 但其国内晶圆代工产能仅约10%[1] - 中国大陆晶圆需求占比为5% 晶圆代工产能占比为21%[1] - 中国台湾拥有全球23%的晶圆代工产能 占4%的晶圆需求[1] - 韩国全球产能和晶圆需求份额均达到19%[1] - 欧洲和日本保持稳定的供需平衡 产能很大部分用于满足内部市场需求[1] 中国大陆产能增长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大陆将以30%的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份额超越中国台湾(23%)[2] - 2024年至2030年全球晶圆厂产能将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2] - 中国大陆每年新增4座至5座晶圆厂 新增产能中70%用于28nm及以上节点[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厂产能将同比增长14% 达每月885万片晶圆当量[3] - 2025年将再次增长15% 达每月1010万片晶圆当量 占行业整体约1/3[3] 短期行业动态 - 2024和2025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将分别实现6%和7%的同比增长[2] - 2025年将创下每月3370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的历史新高[2] - 中国大陆将成为近两年全球产能提升的主要推动力[2]
台积电,再创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6-24 18:03
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表现 - 2025年第1季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营收达720亿美元,年增13%,主要受AI与高效能运算(HPC)芯片需求推动 [1] - 台积电首季市占率提升至35%新高,营收年增超30%,显著领先产业整体增速 [1][2] - 先进制程(3纳米/4纳米)与先进封装技术成为主要成长驱动力 [1] 厂商竞争格局 - 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优势巩固市场主导地位,Intel在18A/Foveros技术取得进展,三星3纳米GAA仍面临良率挑战 [2] - 封装测试(OSAT)产业营收年增7%,日月光/矽品/Amkor因承接台积电AI芯片外溢订单受益明显 [1] - 非记忆体IDM厂商(NXP/Infineon/Renesas)受车用/工业需求疲弱影响,营收年减3% [2] 技术发展趋势 - AI成为重塑晶圆代工供应链的核心动力,推动产业从线性制造向"Foundry 2.0"高度整合价值链转型 [3] - 2纳米制程推进与AI/Chiplet设计复杂度提升,带动光罩领域需求增长 [2] - Chiplet整合技术与系统级协同设计将引领新一轮半导体创新 [3]
国科微拟并购两年亏16亿元的晶圆厂 交易条款约定:不盈利原股东就锁仓10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01:12
并购交易概况 - 国科微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并购标的为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中芯宁波)[2] - 中芯宁波2023年和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2023年净利润约-8.4亿元,2024年净利润约-8.1亿元[2][5] - 截至2025年3月底,中芯宁波所有者权益约15.7亿元,总资产451.774.88万元,总负债295.112.86万元[4][5] -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7]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中芯宁波是国内领先的特种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及定制化芯片代工企业,主要从事射频前端、MEMS和高压模拟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业务[3] - 中芯宁波是国内少数可提供覆盖SUB 6G全频段、全工艺滤波器的晶圆制造企业,掌握高端BAW滤波器制造技术,打破了海外厂商工艺垄断[9] - 公司滤波器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某头部移动通讯终端企业的旗舰机型,实现千万台级手机出货[10][11] - 中芯宁波建有两条晶圆制造产线:6英寸产线用于SAW滤波器制造,8英寸产线用于BAW滤波器、MEMS制造及晶圆级先进封装[11]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占据全球近30%的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但本土企业在5G高频段BAW滤波器市场份额不足5%[8] - 美国博通2020年全球BAW滤波器市场份额达87%,Qorvo占比8%,美国企业通过专利布局构建技术壁垒[8] - 并购旨在打破BAW滤波器海外垄断,破解中国通信芯片行业长期依赖海外供应的问题[9] 交易条款特殊性 - 交易对方股份锁定期需同时满足36个月和中芯宁波净利润转正两个条件[6] - 若净利润长期未转正,交易对方股份锁仓120个月后可解除限售50%,剩余50%需待净利润转正后解禁[6] 股东结构与交易动机 - 中芯宁波有13名股东,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前四大股东包括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3] - 中芯国际表示出售中芯宁波股份有利于公司聚焦主业[3]
又一个12英寸晶圆厂,落成
半导体芯闻· 2025-04-01 18:14
联电新加坡新厂扩建 - 公司在新加坡举行扩建新厂开幕典礼 新厂第一期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 将使Fab 12i厂总产能提升至每年超过100万片12吋晶圆[1] - 新厂将成为新加坡最先进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之一 提供用于通讯 物联网 车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半导体芯片[1] - 扩建计划分为两期 第一期总投资金额为50亿美元 月产能规划为3万片 并为未来投资预留第二期空间[2] - 新厂将提供22纳米和28纳米制程技术 是目前新加坡半导体产业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制程[2] - 新厂将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阶智能型手机显示芯片 物联网装置使用的高效能记忆体芯片及下世代通讯芯片[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此次扩建将在未来几年为当地创造约700个就业机会 包含制程 设备及研发工程师等高科技人才[2] - 新加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将使新厂能协助客户强化供应链韧性[2] - 新厂将进一步提升新加坡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地位[2] - 投资凸显新加坡与公司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 将加强新加坡的半导体生态系统[2] 公司战略与愿景 - 新厂开幕象征公司迈入新的里程碑 将更有效地满足未来芯片对于联网 汽车及人工智能持续创新的需求[2] - 公司期待新加坡厂发挥最大影响力 为新加坡制造业2030愿景做出贡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