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
搜索文档
周绍东: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
经济日报· 2025-11-20 08:40
发展理念与安全根基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强调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增强经济和社会韧性[1] -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1] 科技创新与产业安全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前沿技术集中涌现,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2] - 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产业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2] - 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整合创新研发资源,突破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2] 协调发展与产业链安全 - 经济领域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不协调和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3] - 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3]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构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保障[3]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 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 - 需筑牢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4] -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形成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4] - 开展能源技术革命,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通能源电力等领域产学研用各环节[4] - 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4]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 在“引进来”过程中需维护经济安全,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避免对单一贸易伙伴过度依赖[5]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保护重要行业基础上引进外资,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5] - 在“走出去”过程中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外利益保护[5] - 企业需注重研判海外投资可行性,综合分析外汇、环保、税务等风险因素,维护自身权益和国家经济安全[5] 共享发展与社会稳定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 -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保障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基础[6] - 需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6]
浙江交科:下属子公司及联合体拟中标111.03亿元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6:56
项目中标情况 - 公司所属联合体成为富春江沿江洋洲区块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 [1] - 项目合作范围内静态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11.03亿元 [1] - 项目公司投资部分静态估算总投资为47.93亿元,包括工程费用16.70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31亿元、预备费用0.92亿元 [1] - 招标主体投资部分静态估算总投资为63.10亿元 [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战略布局,有利于拓展投资带动型业务 [1] - 项目能够巩固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 - 若项目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 ——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
河南日报· 2025-10-18 08:29
城镇化进程与成果 -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55.43%增长到2024年的59.22% [1] - 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 [1] - 城市数量为38个 [1] - 近七成潜力县(市、区)的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 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持续优化全省城镇化发展格局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 都市圈发展举措 - 聚焦现代化交通、产业、文化、城市、治理“五个都市圈”建设任务 [2] - 以提升郑州都市圈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 [2] - 强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郑洛协同发展 [2] - 推动都市圈高频政务事项跨域通办 [2] 县域城镇化与产业支撑 - 已培育20个县(市、区)新型城镇化试点 [2] -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发展 [2] - 协调推动设施建设、产业转移、联合招引等合作事项 [2] - 加快促进潜力地区县(市、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 [2] 城市更新与项目投资 - 谋划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2] - 全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2] - 精准谋划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的补短板项目 [2] - 旨在提升城市宜居度和综合承载力 [2]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
河南日报· 2025-10-18 07:16
城镇化发展成就 -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55.43%增长至2024年的59.22% [1] - 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 [1] - 城市数量为38个 [1] -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城镇化率等指标已顺利实现 [1] 未来战略方向 -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持续优化全省城镇化发展格局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 都市圈发展举措 - 聚焦现代化交通、产业、文化、城市、治理“五个都市圈”建设任务 [2] - 以提升郑州都市圈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 [2] - 强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郑洛协同发展 [2] - 推动都市圈高频政务事项跨域通办 [2] 县域城镇化发展 - 已培育20个县(市、区)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 [2] - 84个潜力县(市、区)中近七成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 [2] -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发展 [2] - 协调推动设施建设、产业转移、联合招引等合作事项 [2] 城市更新与项目支撑 - 谋划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2] - 全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2] - 精准谋划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补短板项目,紧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 - 旨在提升城市宜居度和综合承载力 [2]
陈刚:广西县域经济大有可为,要加快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广西日报· 2025-10-11 11:04
会议核心观点 - 自治区党委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核心目标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广西现代化建设筑牢基础 [1] - 会议强调要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加快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 [2] - 会议明确了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三大实施路径 [3] 发展战略与路径 - 发展路径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产业兴县、富民增收,生态筑基、城乡融合” [3]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 [3] -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3] 产业发展重点 - 坚持三产协同、绿色发展,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深度融合 [4] - 统筹制定“一县一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县域拳头产业和区域产业集群 [4] - 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招商常态化,吸引优质企业项目落地 [4] 政策与机制保障 - 以制定实施县域经济“创先争优”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加大财政支持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4] - 深化“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以破解企业投资堵点并激发市场活力 [4] - 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的用人导向,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用到重要岗位 [3]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32
业务布局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中村及老旧小区供电设施升级改造 包括开关设备、电容器及变压器等产品 [1] - 数据中心业务倾斜度将逐步增加 已为算力中心提供变压器、中压柜、低压柜等产品 应用于中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数据中心及佛山开普勒数据中心等项目 [2] - 海外储能项目已拓展至54个国家和地区 新研发工商业光储并离网切换产品在8个国家投运 [2] - 控股子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正推进柔直工程用直流支撑电容器验证试用 并关注藏粤直流工程建设机会 [3] - 2025年上半年中标蔚京西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 实现数据中心市场突破 [3] 产品与技术研发 - 完成数据中心用智能小母线产品及一体化电力模块产品研发设计 完善数据中心输配电解决方案 [2] - 针对800伏HVDC架构应对AI算力的需求 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3] -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已部署特高压、新能源、智能化及配网升级改造等领域 [4] - 储能领域从设备侧切入 已具备储能用开关设备、变压器、变流升压一体化设备等产品 [3] 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5.27亿元 主因履约周期长的大额订单增加及存货材料采购支付款项增加 [4] - 公司将通过加大应收款催收力度及加快货款回收改善现金流 [4] - 毛利率较低问题将通过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降本增效及精细化管理措施改善 [3] - 采用期货套期保值措施应对铜价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3] 公司治理与战略 - 高管薪酬方案与公司绩效及中长期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2][3] - 可转债已完成转股 未来将通过提升经营业绩、强化核心竞争力及加强投资者沟通管理市值 [3] - 营销策略聚焦智能电网、特高压、轨道交通、能源及工业终端等领域 [4]
陈刚韦韬会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
广西日报· 2025-09-19 09:12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层会面,围绕深化中国—东盟住房城乡建设合作及广西城市发展进行交流 [1][2] - 会议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前夕举行,凸显区域合作平台重要性 [1] 广西自治区的发展战略与诉求 - 广西发展战略核心为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1] - 重点推进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筑牢城市安全防护网 [1] - 希望住建部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指导支持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与合作方向 - 住建部认可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成绩 [2] - 部区合作重点支持城市更新、保交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 [2] - 合作目标为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2] 中国—东盟合作平台与机制 - 住建部在桂林举办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旨在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 双方将利用东博会、峰会和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等平台,共同拓展面向东盟的住房城乡建设合作 [1][2]
惠州拟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券商中国· 2025-09-13 23:07
户籍政策调整 - 惠州市拟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新户籍制度 取消市辖区与市辖县差别化落户条件 全面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1][5] - 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条件统一调整为:持有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 或无产权房屋但参保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即可申请落户[2][7] - 引进人才入户取消年龄45周岁以下限制 取消劳动合同及参保时长要求 学历门槛降至大专及以上 职称要求降至初级及以上[3] 人才引进优化 - 新增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毕业5年内"先入户后就业"政策 无需人社部门核准可直接申请落户[3] - 新增中央省属驻惠单位干部职工及部队文职人员录聘用入户政策 系统整合录聘用、调动等入户渠道[4] - 基于全面放开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 不再单设投资入户和购买商品房落户条款 同时取消成年未婚子女投靠父母迁入条款[4] 人口与经济目标 - 新政策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制定 惠州市城区常住人口为267万人 属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市[1] - 政策目标为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优化人口结构[5] - 旨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动惠州市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5]
到2035年 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央视新闻· 2025-08-27 13:20
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目标 -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1]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1] -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农业与生态空间布局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拓展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以保障黄河流域多样化农产品供给 [3] - 推进水源、山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3] - 强化沿黄流域、汾河流域、沁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重点区域空间管控 [3] 国土空间开发与基础设施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资源、产业配置 [5] - 依托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5] - 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5] - 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5] -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国土空间韧性 [5] 文化与资源保护机制 - 弘扬黄河文化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5] - 健全跨行政区协同机制并将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5] - 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5]
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县城发展的重要性与现状 - 县城是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支撑 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枢纽 县域经济主要载体 [1] - 截至2021年底 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达1.6亿人 394个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达0.9亿人 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 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约65% [2] - 部分县城探索出市场导向 特色优势产业支撑 政府作用保障的特色发展道路 但总体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板 [2]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 -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 目前存在大城市病突出与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减弱并存现象 [3] - 县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资源要素集聚 进而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升级 产业结构会随条件变化向高级化发展 [3] - 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地区均通过提升城市品质 发展公共服务 增强人口吸纳能力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3] 县城发展现存问题 - 市政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历史欠账较多 补短板任务较重 [4] - 产业特色优势不足 难以将资源或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4] - 产业平台低效发展 园区布局分散 开发强度低 产业定位不清晰 功能配套不完善 导致产业集聚能力弱 综合效益低 [4] -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上学难 看病难 养老难问题普遍存在 [4] - 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缺少可持续顶层设计 营商环境意识不强 服务企业能力较弱 [4] 县城发展提质升级路径 - 补短板: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作为扩大内需重点任务 提高建设标准 推进市政管网 对外交通 防洪排涝 通信网络等设施新建改造 [5] - 中西部县城在"十四五"时期将迎来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进入高峰 需用足政策资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5] - 抓特色: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 凝聚具有商业意识的人才 依托数字经济 消费升级和物流效率提升 建设高标准创业园区 [6] - 引人才:搭建优质创业平台 优惠政策平台和优享生活平台 精准吸引外出创业人才 技术人才和特殊人才回乡发展 [6] - 优服务:增加优质公办学校资源供给 提升义务教育和高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 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 - 塑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突破口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推出一站式涉企服务 建立招商亲商安商协同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