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搜索文档
视频播客是播客唯一的出路了吗?
36氪· 2025-09-04 18:36
平台视频播客政策 - B站2024年2月发起"上B站看播客"创作者招募计划 7月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扶持政策 并引入鲁豫 罗永浩 于谦 杨迪等明星艺人及三联生活周刊等机构[2] - 小红书2023年年初与多档播客推出独家视频节目 2024年8月科学薯推出"随时随地视频播客"创作活动 规定时长15-20分钟并指定三个内容方向[4] - 抖音精选APP上线视频播客《精选奇遇记》并在播客平台同步节目音频 目前处于观望状态[6][8] 视频播客内容形态特征 - 节目时长从30分钟到4小时不等 形式包括深度对谈(如《陈鲁豫·慢谈》2小时) 人物采访(如《罗永浩的十字路口》4小时) 小型综艺(如《多新鲜呐》30分钟)和VLOG(如《迪听》50分钟)[9] - 专业视频创作者加入使制作更精良 画质更清晰 露脸节目比例大幅提高 音频配图文形式占比减少[17] - 当前形态为人物专访 小型综艺 VLOG的大杂烩 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缺乏统一标准[17] 平台布局动因分析 - B站面临广告收入压力 Q2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 日均活跃用户1.09亿仅同比增长7% 需通过视频播客提升用户使用时长并拓展电视端居家场景[18] - 海外市场验证成功:三分之一每周收听播客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消费播客 仅次于智能手机[18] - 创作者进入新阶段:流量增速放缓 需要新表达方式 视频播客可带来新鲜感并借助平台扶持获取流量[22][24] 用户需求与市场反应 - 长内容需求持续存在 用户追求有深度 有温度的"活人感"内容 视频播客通过表情动作增强沉浸感[25] - 播客听众对节目而非平台粘性高:72%YouTube播客用户会为关注节目转换平台 44%新播客听众通过YouTube开始收听[26][28] - 视频平台切片分发可扩大播客整体听众规模 音频平台有机会承接溢出流量[28] 行业发展趋势挑战 - 视频播客依赖明星网红与平台扶持 制作成本较高 需观察平台政策结束后能否持续[29] - 行业需要稳定更新机制:海外成熟案例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更新超2000期 国内需培养能长期稳定产出的新创作者[29] - 叙事方式变革:观众期待取代精英叙事的新表达方式 需要更随性更深入的"素人"创作者涌现[30][31] 视频播客行业定位 - 视频化是播客发展重要趋势 有潜力重塑长内容市场 可能向时间更长 更新频率更稳定 更偏对话的形式演进[32] - 视频播客反映内容平台与表达方式变化 但不是播客唯一破圈方法 行业仍需更多探索[32]
罗永浩,又缺钱了
36氪· 2025-08-25 17:10
泡面代言与市场状况 - 罗永浩代言康师傅"特别特"泡面 该产品采用单篓水煮工艺 售价39.9元/4盒 限量销售10000份[5][9][10] - 方便面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2020至2023年中国市场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2024年消费量跌至438亿包 2025年Q2销售额同比下滑8.9%[13] - 外卖市场每扩张1% 方便面消费量便萎缩0.0533% 康师傅通过名人效应试图为传统泡面市场注入新活力[13] 播客业务发展 -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播客节目首期嘉宾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 四小时对话登上B站全站排行榜[6][14] - 播客内容每月活跃观众超过10亿 重点受众为月薪2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和企业管理者[16] - 视频播客可实现多平台分发 长视频上B站 剪辑后发抖音和视频号 精彩片段发小红书和微博[16] 财务与债务状况 - 通过直播带货创造惊人收益 2020年4月首秀累计观看超4800万 支付交易总额破1.1亿元 首场直播收入达3600万元[20] - 原计划5年还清的6亿债务在3年内基本还清 平均年收入达2亿元 团队一年收入超过A股60%上市公司净利润[20] - 关联公司锤子科技仍面临执行案件 新增执行标的合计2142万余元 名下关联33家企业中仅11家存续或迁出[20][21] 创业历程与转型 - 2022年成立细红线科技进军AR领域 后因十年内难以商业化放弃硬件业务 总部迁至上海[24][25] - AI软硬件结合方案出现工程灾难 纯软件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上线 AI助理软件J1 Assistant已在海外推出[25] - 创业轨迹涵盖手机、直播、AR、AI、播客和泡面代言 被戏称为"行业冥灯"[27][28] 争议事件与品牌冲突 - 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支持杨某媛 引发舆论争议[29] - 播客节目名称与现有播客《十字路口Crossing》重名 经沟通后拒绝更换名称[33] - 已于2024年6月申请注册商标"十字路口" 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核[34]
杀回B站!罗永浩对话李想狂揽百万播放后,端出一盒“泡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8-20 20:27
罗永浩创业历程与商业活动 - 2025年8月19日推出B站深度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首期嘉宾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 对谈时长7小时 [1] - 高中辍学后经历筛沙、摆摊、赴韩推销壮阳药等社会生涯 后续通过《我的奋斗》一书展现其直率风格 [3] - 创业轨迹涵盖羊肉串店、药材期货、电脑配件销售 2006年创办牛博网(两年点击破百万后关闭) 后成立英语培训机构 [5] - 2012年创立锤子科技 目标打造"东半球最好手机"并扬言收购苹果 但累计销量不足500万台 2018年资金链断裂导致6亿债务 [5] 直播带货与债务偿还 - 2020年3月26日签约抖音成为独家直播带货平台 4月1日首秀观看量超4800万 交易总额1.1亿元 创当时抖音带货纪录 [6] - 首场直播坑位费60万元/款 22款产品带来1200万元前置收入 加上佣金约2200万元(按20%计算)及打赏分成近200万元 单场收入保守估计3600万元 [6] - 通过直播带货原计划5年还清6亿债务 实际3年内完成 年均收入2亿元 其团队一年利润超过A股60%上市公司(2659家)2020年净利润 [8][9] 争议事件与公众形象 - 近期评论董宇辉单飞后年收入达20-30亿元 并揭露与俞敏洪的长期恩怨 包括早年版权纠纷获赔7901元 [11] - 2025年8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支持杨某媛 强调关注性骚扰事实而非其人品或学术造假问题 [15] - 曾发表"父母无恩论" 反击投资人郑刚称为"巨婴资本家" 批评前员工"不安心工作、整天炒币" [11] TBT项目与新动向 - 2025年8月20日宣布推出尘封九年的TBT项目 宣传语为"重构你对泡面的想象" 疑似涉及硬件产品 [18][21] - 内部录音显示TBT项目曾抽调锤子科技资源 间接导致手机业务资源错配与失败 现项目已准备就绪 [18] - 网友猜测TBT可能为方便面产品 相关微博引发"九年了…终于端出一盒泡面"等评论 [21][22] 科技领域尝试与商业调整 - 2022年成立细红线科技押注AR领域 后因十年难盈利放弃 硬件团队解散 总部迁至上海 [23] - 公开表示AR眼镜十年内难商业化 AI软硬件结合中软件出现工程灾难 纯软件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上线 [23] - 名下关联33家企业中仅11家存续或迁出(包括成都锤子科技等) 超20家已注销 锤子科技目前仍面临2142万余元执行标的 [23] 转型与未来方向 - 2025年转向播客内容创作 与科技领袖对谈 被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劝告发挥"靠嘴吃饭"天赋 [25] - 商业故事持续充满戏剧性 目前处于流量与理想、商业与情怀的十字路口 [25]
老罗要进入播客赛道,这不就是当年的“鲁豫有约”吗?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01
罗永浩播客内容与形式 - 罗永浩首个深度长谈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将于8月19日中午12点上线 第一期嘉宾为理想汽车CEO李想[2] - 播客内容聚焦全球最成功企业模式的反常识、反人性及离谱秘密 罗永浩称该节目"胜似巴菲特午餐且免费"[2] - 节目采用3小时无剪辑深度对话形式 旨在呈现商业决策的真实思考过程[3] 罗永浩内容转型战略 - 罗永浩于8月11日入驻B站 首条视频获得116万播放量及11.2万粉丝增长[2] - 转型动机为保持科技圈深度连接并为AR创业输血 播客被其视为"3-5小时思想马拉松"的内容载体[2] - 深度利用20年积累的科技人脉、商业洞察及脱口秀功底构建内容壁垒[2] 平台合作与行业动向 - B站2025年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 签约鲁豫、于谦、罗永浩等20多位名人[4] - 平台战略意图复制YouTube在视频播客领域的成功模式[4] - 采用名人效应推动口播传播 延续电视时代内容套路但迁移至线上场景[4] 预期内容与传播效果 - 对话预计涵盖理想汽车3000亿市值内驱动力、汽车之家与理想汽车成功驱动力等话题[3] - 节目定位偏向励志与传播导向 预计不会涉及敏感话题或自揭痛楚式爆料[3] - 罗永浩的流量加持可能带来巨大广告效应 被业界视为"传播教父级"存在[3]
长周期高成本,播客“视频化”能否破局?
虎嗅· 2025-08-18 13:33
播客行业现状 - 播客行业长期面临"元年"现象但实际发展缓慢 行业整体月活跃用户难以突破百万级别 [1] - 行业头部团队年净收入仅13万元 显示商业化能力薄弱 [1] 商业模式挑战 - 去广告化的长内容模式面临商业可行性质疑 当前未能验证其可持续盈利能力 [1] - 内容变现路径不清晰 行业尚未找到规模化盈利方式 [1]
罗永浩开播客节目了!前两期嘉宾李想、何小鹏,梁文锋曾劝其"靠嘴吃饭"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36
平台内容战略 - B站发力视频播客 试图复制YouTube成功路径[2] - 罗永浩等科技领袖入驻被视为平台争夺高质量对话内容的关键动作[2] - 推出首档深度访谈类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每期时长3-5小时[1] 节目内容特点 - 首两期嘉宾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1] - 内容涵盖创业思考 行业趋势及AI技术前沿[1] - 主打深度交流 话题包括科技 人文 世界 时代等多元领域[1] 创作者发展方向 - 罗永浩考虑制作类似Lex Fridman Joe Rogan风格的深度对谈播客[2] - 节目定位与科技创业主航道保持一致 旨在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帮助[2] - 通过视频播客形式发挥口头表达能力优势[2]
小宇宙高管变动启示:中文播客行业面临转型十字路口
搜狐财经· 2025-08-09 15:25
高管离职事件 - 小宇宙播客平台三位核心高管(COO陈临风、内容总编欧里、商业市场负责人小福)集体离职 官方证实并尊重其决定 [1] - 三位高管贡献显著:COO主导付费订阅和品牌合作商业模式创新 助力平台成为国内首个盈利播客 内容总编构建专业内容与社区生态 商业负责人促成多个行业标杆案例 [1] - 离职或与新高管加入引发的战略分歧有关 公司内部曾迎来未公开的高级副总裁级别高管 [1] 行业转型挑战 - 高管离职反映中文播客行业共同困境 平台从生存模式转向规模扩张时 初心与商业现实形成割裂 [1] - 行业面临结构性难题 需解决可持续增长路径问题 [1] - 头部播客《不合时宜》2024年3-11月仅完成一单品牌合作 尽管订阅用户近50万 全年净收入仅13万元 凸显变现艰难 [2] 变现模式困境 - 行业收入依赖品牌广告和付费订阅 但两者均面临薄利且销量有限问题 [7] - 播客"慢媒介"特性与广告主追求即时转化存在矛盾 导致广告市场份额受限 [7] - 付费订阅面临用户意愿不足挑战 [7] 视频化转型尝试 - 平台尝试视频播客新形态 结合音频与视频元素 类似访谈类综艺节目 B站、喜马拉雅、抖音等已推出相关节目 [7] - B站视频播客内容受众突破4000万人次 用户观看时长显著增长 已建立广告分成、品牌定制、直播打赏等变现闭环 [9] - 视频化需重构内容逻辑、叙事节奏及团队配置 可能背离播客核心价值(深度、专注、低干扰陪伴感) 其长期效果尚待验证 [9]
播客,“互联网鸡肋”的生与死
虎嗅APP· 2025-07-30 18:13
行业概况 - 中文播客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头部平台小宇宙月活用户长期徘徊在百万级别,难以实现规模突破 [3] - 行业呈现高学历、高资产特征:78.7%听众年龄在18-40岁,81.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超6成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7] - 用户商业价值显著:45.9%用户购买过付费内容,63.6%接受广告植入,51%年内有消费行为,35.4%产生复购 [8][9] 商业模式 - 当前主要变现方式为口播贴片(占比72.7%)、定制播客、听众打赏和付费内容,但头部播客《不合时宜》2024年仅获1单广告合作,主要依赖19万元会员收入 [21][23] - 商业转化效率低下:头部播客单期广告报价3.8-13.3万元,远低于短视频平台,且制作周期长(单期净工时12.9小时,剪辑耗时4.5小时) [22][23] - 品牌合作呈现两极分化:2024年超120个品牌自制播客,180个品牌投放广告(较2023年增50%),但主要集中在头部播客 [10][12] 竞争格局 - 平台竞争加剧: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B站推出"视频播客计划",豆瓣、小红书等平台相继布局 [4][31] - 海外市场对标明显:美国播客广告规模从2015年1.0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2亿美元,Spotify/亚马逊等巨头通过收购布局 [13][19] - 视频化转型初见成效:B站视频播客Q1受众超4000万,观看时长从69亿分钟增至259亿分钟(涨幅270%),头部播客《菠萝油子》50%商单来自视频平台 [33][34] 技术变革 - AI工具渗透率提升:48.6%创作者使用AI辅助创作,42.9%表示愿意尝试,Google/字节跳动等推出AI播客生成功能 [28][30] - 视频播客成为新趋势:海外Top10播客中50-80%推出视频版,国内B站/喜马拉雅/抖音精选均试水视频播客 [31][32] - 转型挑战显著:视频化需重构内容逻辑,目前仅头部播客具备转型能力,中小创作者面临技术门槛 [33][34] 创作者生态 - 全职化程度低:仅20%创作者全职投入,62.9%无全职计划,84.3%保持月更,44.3%实现周更 [23] - 头部效应明显:新入局者中仅7.1%经验不足1年,现有粉丝基础的跨平台创作者更易成功 [23] - 生存压力倒逼创新:58.1%创作者接受过商单咨询,55.2%实际接单,平均第21-30期开始商业化 [27]
中文播客领域动作不断商业化难题何解?
证券时报· 2025-07-29 02:06
行业动态 - 国内头部播客平台小宇宙三位核心高管离职,包括首席运营官、内容总编和商业市场负责人,引发业内对其商业化进程的担忧 [1][2] - 中文播客听众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亿人,2024年增速达43.6%位居全球第一 [3] - 小宇宙平台播客节目数量从2023年5月的7.5万增至2024年9月的13万以上 [3] - 2025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预计达350.9亿美元,2037年将超1989.6亿美元,亚太地区增速最快 [4] 竞争格局 - 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提供10亿元流量扶持并设置免费录制场地 [2] - 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平台加码视频播客内容,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开设播客栏目 [2] - 红松APP推出国内首个银发AI播客产品,实现"边听边问、即听即答"体验 [9] - 喜马拉雅上线AI功能,B站推出AI创作工具"代号H"帮助音频转视频 [9] 用户特征 - 播客用户平均年龄31.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2.1% [3]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人群占比68.5%,月均消费能力近7000元 [3] - 特朗普通过播客节目影响大选结果,显示播客媒介影响力获主流社会认同 [3] 商业化现状 - 头部播客《不合时宜》拥有50万粉丝但2024年全年净收入仅13万元 [6] - 2024年55.2%播客创作者接到商单,但平均一年仅4-5单 [7] - 2024年超180个品牌进行播客广告投放,较上年增长50% [7] - 播客广告市场规模约33亿元,远低于短视频平台 [8] 技术应用 - 58%播客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使用AI工具,AI可缩短10小时/期的制作时间 [10] - 谷歌NotebookLM可自动生成8-10分钟双人对谈播客,模仿真人语气 [9] - 小宇宙CEO反对播客内容AI化,强调真人情感和经历的价值 [10] 金融领域 - 华夏基金、中欧基金等数十家金融机构2024年开始制作播客栏目 [11] - 金融机构通过播客进行投资者教育和产品推广,而非直接盈利 [12] - 财经播客需严格审核主播资质和内容合规性,防范利益输送 [12]
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2000亿元;成都出台房产新政策;八马茶业,赴港上市获放行→
新华网财经· 2025-07-22 08:28
资本市场动态 - 中央汇金二季度耗资约2000亿元增持ETF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增持10874亿份(约410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获增持9288亿份(约350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获增持8429亿份(约310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获增持554亿份(约210亿元) 华夏上证50ETF获增持8183亿份(约220亿元) [1][12] - 八马茶业完成赴港上市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06名股东拟将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3][17] - 深交所调整港股通标的 调入三花智控 今年已有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等多家"A+H"公司被纳入 [14][15] 房地产政策 - 成都出台17条房地产新政 2025年7月21日起分批取消住房限售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 老旧电梯更新可提取公积金 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年龄上限放宽至退休年龄 [2][9]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实施 共7章50条 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 [5]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54% 其中第三产业用电增90% 城乡居民用电增108% 上半年累计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37% [8] - 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快递日均揽收量超5亿件 高铁运营里程达7000公里 单日旅客发送量峰值突破2300万人次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今年超77亿人次 [5][6][7] 行业热点 - TDI价格月内连续5个工作日上涨 7月21日均价159万元/吨 月涨幅超3900元/吨 年内涨幅23% [13] - 海南自贸港启动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私募资管产品及公募基金 [12] - 伦敦证交所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纳斯达克已申请延长交易时间至全天候 [15] 公司动态 - 良品铺子控制权拟变更至武汉国资委 涉及1299%股份转让 广州轻工就股权纠纷起诉宁波汉意涉案金额996亿元 [17][18][22] - 路易威登香港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近42万客户个人信息外泄 [18] - 大金重工子公司获43亿元欧洲海上风电单桩订单 占2024年营收1138% [21] - 华为将于7月24日发布MatePad Pro 12.2英寸新品 搭载鸿蒙5系统 [20] - 零跑汽车注册资本增至1407亿元 主要人员变更 [19] - 美团入股具身智能技术公司它石智航 注册资本增至1598万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