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10-31 11:15
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嘉世咨询 嘉世咨询 出品 报告说明 报告共计:40页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嘉世咨询)指出,中国播客行业处于"复兴期",2023年听众规模达1.2-1.4亿 人,预计2025年突破1.7亿人,市场规模(含广告、付费及衍生收入)有望超50亿元。用户呈现"高知、高线、高敏"特征, 80%为Z世代与千禧一代,60%分布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75%,月收入万元以上群体占比高,收听场 景集中于通勤(65.8%)、家务(48.2%)、睡前(42.5%),单次收听时长超30分钟,完播率达60%-80%。产业链方面,上 游创作者生态繁荣,活跃播客节目从2019年不足1万档增至2023年超5万档,JustPod、PodFest China等MCN/厂牌提供专业服 务;下游分发平台呈"一超多强+垂直精品"格局,喜马拉雅等综合平台握有流量与车载场景优势,小宇宙以"时间戳评论"构建 高粘性社区,网易云音乐等音乐平台加速布局,形成开放(RSS)与封闭(围墙花园)生态并存态势。内容上,品类从泛文 化、脱口秀拓展至科技、财经、心理、播客剧等,脱口 ...
声入人心:2025年播客行业报告-益普索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08
核心观点 - 中文播客行业呈现全面发展态势,用户粘性与营销价值提升,形成人群结构优化、媒介形式丰富、商业化提速的良性循环 [1][2] 更均衡的人群,更丰富的媒介 - 听众男女比例趋于均衡,男性听众比例较去年上升8个百分点,25-40岁核心年龄段人群占比62%,较去年略有提升 [13][14] -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听众占比达六成,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差异,听众月收入平均值及中位数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16][17][18] - 用户粘性持续增强,70%的受访听众收听播客超过2年,老听众留存效果更佳,60%受访听众在2024年的收听时长较2023年增加 [19][20][22][23] - 50岁以上听众群体增长显著,该年龄段中表示收听时长“大幅度增加”的占比高达35% [25][26] - 视频播客形式崭露头角,95%的受访者了解视频播客,29%的受访者观看过视频播客,85%的了解但未观看者表示将来大概率或肯定会看 [27][28] - 视频播客有助于内容进入新平台,97%的受访者选择在音频平台观看,61%选择视频平台,24%选择社媒平台,22.4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哔哩哔哩推出视频播客会选择观看 [30][31][34] - 视频与纯音频形式的用户体验尚未形成明显差异,在观看过视频播客的受访者中,68%认为体验和内容差不多,没有明显偏好 [33] 2025中文播客市场商业化趋势 - 用户付费意愿提升,38%的受访听众表示2024年购买付费节目或订阅专辑的金额较2023年增加,仅7%表示减少,各年龄段均呈现相同上升趋势 [37][38][39] - 播客广告转化价值提升,42%的受访听众2024年因播客广告及主播推荐产生的消费金额较2023年增加,仅5%表示减少 [40][41][44][45] 播客广告效果评估 - 行业正构建包含记忆度、好感度、考虑度、购买度、推荐度的“3i+A”评估体系以应对转化效果难追踪等挑战 [2] - 播客广告能有效提升品牌好感度(62.34%)、考虑度(61.39%),推动购买行为(48.75%)并促进口碑推荐(58.59%) [2] 品牌营销与内容生态 - 不同品类营销效果分化明显,高频消费品类转化力突出,非处方药和保健品适配播客场景,科技互联网类品牌记忆度领先 [2] - 饿了么、夸克、雅诗兰黛等知名品牌收获超预期效果,新锐品牌通过精准触达实现快速破圈 [2] - 播客广告长尾效果可超过一年 [2] - 内容生态百花齐放,自我成长类播客推荐度领先,喜剧和脱口秀类播客转化能力强劲 [2] - 头部播客效应显著,成为新锐品牌从0到1的认知加速器,品牌选择合作时需关注核心特征匹配性 [2]
海内外顶尖视频播客,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36氪· 2025-10-14 18:13
视频播客作为播客行业关注度最高的趋势,许多创作者对视频跃跃欲试,为此我们特意选取了两档视频播客,海外视频播客代表 Joe Rogan Experience, 国内的《陈鲁豫·慢谈》。看看成熟的视频播客如何制作,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Joe Rogan Experience 把 Joe Rogan Experience 放在最开头,不仅是因为节目拥有的巨大影响力,采访过特朗普、马斯克、纳瓦尔等各行各业代表人物,Spotify花了一亿美元 (也有说法是两亿美元)与节目签约,常年在各大榜单霸榜前三。也是因为这篇文章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卡在了这里,看着每期不变的简单布景、正反打 +全景的常见三机位,不禁发出疑问:那么多签约费都花哪去了?这有什么可写的? 但随着看的节目越来越多,反而从 Joe Rogan Experience 身上找到了做这期选题的最大意义:视频播客没有一定之规,最重要的是放大自身优势。 以传播最广的节目之一在大选前采访特朗普这期为例,节目在德克萨斯州 Joe Rogan 工作室录制,十秒钟的片头后,经过不到一分钟的寒暄,立刻开始对 谈,也就是在一分三十秒,节目正片开始。 全景 特写 视频主要由三个机位, ...
罗永浩都来卷!视频播客爆火B站小红书,是流量红利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9-28 00:35
视频播客现象概述 - 罗永浩、于谦、鲁豫等名人的长视频对话内容频繁出现,时长超过一小时的视频形式被观众称为“视频播客”[2] - 行业关注视频播客是否意味着播客正通过视频化走向更广泛受众,或仅是形式变化难以改变小众地位[2] 视频播客的兴起与平台推动 - 视频播客在国外已发展成熟,近三分之一播客用户通过YouTube观看视频版本,用户规模超过纯音频平台[4] - 国内平台大力推动:B站投入10亿流量资源并提供免费录制场地,小红书通过笔记推广给予高额曝光,抖音对长视频内容放宽限制[4] - 平台用资金和流量将视频播客形式推广给更多用户,名人及普通创作者均在尝试[4] 中文播客行业的商业化困境 - 中文播客行业存在老问题:拥有2.2亿听众,其中近30%为硕士以上学历,每周平均收听超4小时,但缺乏良好赚钱方式[6] - 商业化难点在于主播多凭兴趣创作不懂商业化,广告商认为播客广告效果难衡量导致投放意愿低,双方需求错位[6] 视频播客带来的商业机会 - 视频播客使传播力“翻了不止一倍”,纯音频播客出圈难,而视频片段易于在平台刷屏触达更广泛受众[8] - 对广告商吸引力大增,产品展示和主播演示更直观可信,国外案例如2016年美国头部播客通过视频广告赚取60多万美元[10] 视频播客面临的挑战与门槛 - 部分老播客听众不买账,因其喜欢“解放双眼”的伴随性,视频形式与初衷冲突[12] - 制作成本显著增加,需考虑场地、灯光、摄像设备、后期剪辑及专业导播场控人员,投入远超纯音频[14] - 部分播客主因社恐或形象不自信不敢上镜,视频形式对他们是折磨而非机会[15] - 当前视频播客热潮中冒尖者多为罗永浩等自带流量的名人,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能出圈的播客主基本需是“有社会身份的人”[17] 行业发展的参考路径与未来方向 - 美国播客行业发展路径参考:许多企业家开设播客并非为直接盈利,而是作为与公众沟通、传递企业价值观的渠道[20] - 国内发展路径类似平台通过邀请名人参与扩大影响力培养用户习惯,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的试点思路相通[20] - 视频播客为中文播客开辟从纯音频扩展为视听结合的新方向,平台投入、名人参与和用户兴趣共同推动发展[22] - 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依赖优质内容,坚持输出高质量内容作品才能实现视频播客的可持续发展[23]
罗永浩,带不动视频播客
36氪· 2025-09-24 21:39
以下文章来源于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团队 定焦One . 深度影响创新。 是风口还是假象? 曾被调侃"天天喊破圈、年年是元年"的中文播客,这一次终于迎来破圈时刻。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罗永浩视频播客中潸然落泪、鲁豫说要"收养"窦文涛的片段,在社交媒体上实现了病毒式扩散——从微博热搜到朋友圈刷屏,再到短 视频平台的二次创作,播客这个"小众自留地"被纳入了大众视野。 文 | 陈丹 编辑 | 魏佳 来源| 定焦One(ID:dingjiaoone) 封面来源 | Unsplash 9月24日,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做客罗永浩的播客节目,与其对谈AI,再次引发讨论。这些名嘴+明星嘉宾的视频播客节目,也让不少人看到了中文播客 对标国际头部的可能:美国"播客之王"Joe Rogan的同名节目,访谈对象覆盖特朗普、马斯克等全球顶流,仅在YouTube平台的订阅数就突破2000万,影响 力早已超越普通播客节目的范畴。 Joe Rogan节目截图 不只罗永浩和鲁豫,于谦、李诞、杨迪等名嘴纷纷试水,在B站开设专属视频播客栏目,每期播放量都轻松突破百万,节目切片更是散播于互联网的各个 角落。 "这会不会是一种热闹的假象?"在 ...
视频播客是播客唯一的出路了吗?
36氪· 2025-09-04 18:36
平台视频播客政策 - B站2024年2月发起"上B站看播客"创作者招募计划 7月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扶持政策 并引入鲁豫 罗永浩 于谦 杨迪等明星艺人及三联生活周刊等机构[2] - 小红书2023年年初与多档播客推出独家视频节目 2024年8月科学薯推出"随时随地视频播客"创作活动 规定时长15-20分钟并指定三个内容方向[4] - 抖音精选APP上线视频播客《精选奇遇记》并在播客平台同步节目音频 目前处于观望状态[6][8] 视频播客内容形态特征 - 节目时长从30分钟到4小时不等 形式包括深度对谈(如《陈鲁豫·慢谈》2小时) 人物采访(如《罗永浩的十字路口》4小时) 小型综艺(如《多新鲜呐》30分钟)和VLOG(如《迪听》50分钟)[9] - 专业视频创作者加入使制作更精良 画质更清晰 露脸节目比例大幅提高 音频配图文形式占比减少[17] - 当前形态为人物专访 小型综艺 VLOG的大杂烩 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缺乏统一标准[17] 平台布局动因分析 - B站面临广告收入压力 Q2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 日均活跃用户1.09亿仅同比增长7% 需通过视频播客提升用户使用时长并拓展电视端居家场景[18] - 海外市场验证成功:三分之一每周收听播客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消费播客 仅次于智能手机[18] - 创作者进入新阶段:流量增速放缓 需要新表达方式 视频播客可带来新鲜感并借助平台扶持获取流量[22][24] 用户需求与市场反应 - 长内容需求持续存在 用户追求有深度 有温度的"活人感"内容 视频播客通过表情动作增强沉浸感[25] - 播客听众对节目而非平台粘性高:72%YouTube播客用户会为关注节目转换平台 44%新播客听众通过YouTube开始收听[26][28] - 视频平台切片分发可扩大播客整体听众规模 音频平台有机会承接溢出流量[28] 行业发展趋势挑战 - 视频播客依赖明星网红与平台扶持 制作成本较高 需观察平台政策结束后能否持续[29] - 行业需要稳定更新机制:海外成熟案例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更新超2000期 国内需培养能长期稳定产出的新创作者[29] - 叙事方式变革:观众期待取代精英叙事的新表达方式 需要更随性更深入的"素人"创作者涌现[30][31] 视频播客行业定位 - 视频化是播客发展重要趋势 有潜力重塑长内容市场 可能向时间更长 更新频率更稳定 更偏对话的形式演进[32] - 视频播客反映内容平台与表达方式变化 但不是播客唯一破圈方法 行业仍需更多探索[32]
罗永浩,又缺钱了
36氪· 2025-08-25 17:10
泡面代言与市场状况 - 罗永浩代言康师傅"特别特"泡面 该产品采用单篓水煮工艺 售价39.9元/4盒 限量销售10000份[5][9][10] - 方便面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2020至2023年中国市场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2024年消费量跌至438亿包 2025年Q2销售额同比下滑8.9%[13] - 外卖市场每扩张1% 方便面消费量便萎缩0.0533% 康师傅通过名人效应试图为传统泡面市场注入新活力[13] 播客业务发展 -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播客节目首期嘉宾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 四小时对话登上B站全站排行榜[6][14] - 播客内容每月活跃观众超过10亿 重点受众为月薪2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和企业管理者[16] - 视频播客可实现多平台分发 长视频上B站 剪辑后发抖音和视频号 精彩片段发小红书和微博[16] 财务与债务状况 - 通过直播带货创造惊人收益 2020年4月首秀累计观看超4800万 支付交易总额破1.1亿元 首场直播收入达3600万元[20] - 原计划5年还清的6亿债务在3年内基本还清 平均年收入达2亿元 团队一年收入超过A股60%上市公司净利润[20] - 关联公司锤子科技仍面临执行案件 新增执行标的合计2142万余元 名下关联33家企业中仅11家存续或迁出[20][21] 创业历程与转型 - 2022年成立细红线科技进军AR领域 后因十年内难以商业化放弃硬件业务 总部迁至上海[24][25] - AI软硬件结合方案出现工程灾难 纯软件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上线 AI助理软件J1 Assistant已在海外推出[25] - 创业轨迹涵盖手机、直播、AR、AI、播客和泡面代言 被戏称为"行业冥灯"[27][28] 争议事件与品牌冲突 - 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支持杨某媛 引发舆论争议[29] - 播客节目名称与现有播客《十字路口Crossing》重名 经沟通后拒绝更换名称[33] - 已于2024年6月申请注册商标"十字路口" 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核[34]
杀回B站!罗永浩对话李想狂揽百万播放后,端出一盒“泡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8-20 20:27
罗永浩创业历程与商业活动 - 2025年8月19日推出B站深度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首期嘉宾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 对谈时长7小时 [1] - 高中辍学后经历筛沙、摆摊、赴韩推销壮阳药等社会生涯 后续通过《我的奋斗》一书展现其直率风格 [3] - 创业轨迹涵盖羊肉串店、药材期货、电脑配件销售 2006年创办牛博网(两年点击破百万后关闭) 后成立英语培训机构 [5] - 2012年创立锤子科技 目标打造"东半球最好手机"并扬言收购苹果 但累计销量不足500万台 2018年资金链断裂导致6亿债务 [5] 直播带货与债务偿还 - 2020年3月26日签约抖音成为独家直播带货平台 4月1日首秀观看量超4800万 交易总额1.1亿元 创当时抖音带货纪录 [6] - 首场直播坑位费60万元/款 22款产品带来1200万元前置收入 加上佣金约2200万元(按20%计算)及打赏分成近200万元 单场收入保守估计3600万元 [6] - 通过直播带货原计划5年还清6亿债务 实际3年内完成 年均收入2亿元 其团队一年利润超过A股60%上市公司(2659家)2020年净利润 [8][9] 争议事件与公众形象 - 近期评论董宇辉单飞后年收入达20-30亿元 并揭露与俞敏洪的长期恩怨 包括早年版权纠纷获赔7901元 [11] - 2025年8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支持杨某媛 强调关注性骚扰事实而非其人品或学术造假问题 [15] - 曾发表"父母无恩论" 反击投资人郑刚称为"巨婴资本家" 批评前员工"不安心工作、整天炒币" [11] TBT项目与新动向 - 2025年8月20日宣布推出尘封九年的TBT项目 宣传语为"重构你对泡面的想象" 疑似涉及硬件产品 [18][21] - 内部录音显示TBT项目曾抽调锤子科技资源 间接导致手机业务资源错配与失败 现项目已准备就绪 [18] - 网友猜测TBT可能为方便面产品 相关微博引发"九年了…终于端出一盒泡面"等评论 [21][22] 科技领域尝试与商业调整 - 2022年成立细红线科技押注AR领域 后因十年难盈利放弃 硬件团队解散 总部迁至上海 [23] - 公开表示AR眼镜十年内难商业化 AI软硬件结合中软件出现工程灾难 纯软件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上线 [23] - 名下关联33家企业中仅11家存续或迁出(包括成都锤子科技等) 超20家已注销 锤子科技目前仍面临2142万余元执行标的 [23] 转型与未来方向 - 2025年转向播客内容创作 与科技领袖对谈 被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劝告发挥"靠嘴吃饭"天赋 [25] - 商业故事持续充满戏剧性 目前处于流量与理想、商业与情怀的十字路口 [25]
老罗要进入播客赛道,这不就是当年的“鲁豫有约”吗?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01
罗永浩播客内容与形式 - 罗永浩首个深度长谈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将于8月19日中午12点上线 第一期嘉宾为理想汽车CEO李想[2] - 播客内容聚焦全球最成功企业模式的反常识、反人性及离谱秘密 罗永浩称该节目"胜似巴菲特午餐且免费"[2] - 节目采用3小时无剪辑深度对话形式 旨在呈现商业决策的真实思考过程[3] 罗永浩内容转型战略 - 罗永浩于8月11日入驻B站 首条视频获得116万播放量及11.2万粉丝增长[2] - 转型动机为保持科技圈深度连接并为AR创业输血 播客被其视为"3-5小时思想马拉松"的内容载体[2] - 深度利用20年积累的科技人脉、商业洞察及脱口秀功底构建内容壁垒[2] 平台合作与行业动向 - B站2025年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 签约鲁豫、于谦、罗永浩等20多位名人[4] - 平台战略意图复制YouTube在视频播客领域的成功模式[4] - 采用名人效应推动口播传播 延续电视时代内容套路但迁移至线上场景[4] 预期内容与传播效果 - 对话预计涵盖理想汽车3000亿市值内驱动力、汽车之家与理想汽车成功驱动力等话题[3] - 节目定位偏向励志与传播导向 预计不会涉及敏感话题或自揭痛楚式爆料[3] - 罗永浩的流量加持可能带来巨大广告效应 被业界视为"传播教父级"存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