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马送酒

搜索文档
全文|美团Q2业绩会实录:坚决反行业内卷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05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 [1] - 净利润3.653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114亿元大幅下降 [1] - 调整后净利润15亿元人民币 低于2024年同期的136亿元 [1] 订单量与盈利目标 - 日订单量达1.5亿单 大幅超越2018年设定的1亿单目标 [4] - 每单盈利1元目标暂未实现 当前利润率约为3% [4] - 平均订单价值维持在30元人民币水平 [4] 竞争策略与行业定位 - 反对行业内卷 强调捍卫市场地位的决心 [2] - 专注零售本质:产品选择/配送效率/价格竞争力 [3][5] - 单位经济效益领先同业 竞争差距持续扩大 [7][28] 即时零售业务进展 - 覆盖超100万家零售商 品类扩展至全线下零售 [10] - 618大促期间白酒GTV增10倍 大家电增11倍 [13] - 推出24小时药店/冰镇啤酒配送等差异化服务 [11][12] - 会员消费力为普通用户3倍 低线市场增长超50% [13] 食品杂货战略调整 - 关闭美团优选 加速小象超市扩张 [18] - 小象超市覆盖20城近1000家门店 行业排名前二 [19][20] - 探索"快乐猴"硬折扣线下模式 处于早期阶段 [18][21] - 长期目标为3%左右利润率 [20] 海外业务(Keeta)扩张 - 香港市场排名第一 沙特阿拉伯跻身前二 [22] - 进入卡塔尔市场 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23] - 筹备巴西市场进军 全球食品GMV前五 [24] - 十年千亿美元GMV目标 2033年为截止期 [25] 资本配置策略 - 优先投资核心本地业务(外卖/即时零售/到店) [26][27] - 第三季度预计出现业务亏损 [8][28] - 股票回购作为股东回报主要手段 [29] - 严格控制新业务投资节奏与ROI [26][28] 到店业务与会员体系 - 低线市场交易用户与GTV快速增长 [16] - 美团会员净增1000万 高阶会员占比提升 [17] - 与万豪旅享家推出联合会员计划 [17] - 全行业补贴水平趋于稳定 [16]
经观头条|美团、京东关键一役:即时零售的短期激战与长期博弈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22:57
文章核心观点 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京东闯入外卖局寻求新增长点,美团屯兵即时零售多年且闪购业务发展良好,双方攻防战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这场竞争的走向和持续时间有待观察 [2][4][10][12] 京东“闯入”外卖局 - 京东外卖吸引众多骑手,京东秒送App上骑士装备卖断货,闲鱼出现溢价销售,配送单价比美团高2块 [1] - 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覆盖所有餐饮门店,消费者每天可抽最高20元餐补 [1] - 刘强东认为外卖市场算法和技术存在不足,这是京东入局机会,且京东为做外卖筹备已久 [2] - 近15年京东整体营收增长曲线向下,零售业务增速趋缓,2024年GMV被反超,物流收入增幅下降,新业务净收入下滑且亏损扩大,因此寻求新增长点 [8][9] - 2024年外卖市场规模约1.63万亿元,成为高频流量入口必争之地,京东进军外卖后App排名上升、下载量陡增 [10] 美团屯兵即时零售 - 美团闪购是发力即时零售新引擎,依托外卖配送网络和用户基础,从高频快消品切入市场,业务不断拓展 [12] - 2021年美团推出自营酒水即时零售品牌歪马送酒,采用“前置仓 + 中心仓”模式,全国门店超1000家 [13] - 美团闪购日峰值订单量从2020年底450万爬升至2022年底1100万,今年4月中旬非餐饮类即时零售订单超1800万单 [13] - 美团认为外卖业务能为即时零售带来增量用户,非餐饮即时零售可拉高单笔交易金额、带动配送服务和佣金收入增长 [14] - 美团闪购挑战京东3C和家电业务,消费电子品类预计2021 - 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68.5%,2026年规模超千亿 [15] 竞争带来的变化 - 京东外卖爆单,站点人手不足,美团外卖订单量相对较少,部分美团骑手流向京东外卖 [17] - 美团平台包容性大,但京东外卖红利期更赚钱,美团外卖服务商预计市场份额下降,资产可能缩水 [19][20] 战火持续时间 - 京东外卖入局或使外卖行业格局生变,留给美团、饿了么等老将的反应时间不多 [22] - 京东烧钱抢市场的模式能否持续存疑,商家对入驻京东外卖态度不一 [23] - 4月15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达500万单,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千亿补贴激活市场 [24]
美团怎么做 “电商”:一个绝对长板和七年磕磕绊绊
晚点LatePost· 2024-12-17 22:59
核心观点 - 美团与阿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最终将进入同一个零售战场,竞争交集越来越多[2][5][19] - 生鲜是最高频的消费,线上零售平台通过生鲜业务可增加用户粘性、降低获客成本[3] - 美团依托餐饮外卖优势和骑手网络,自然延伸至即时零售业务,战略调整为"零售+科技"公司[3] - 即时零售与线上零售平台的界限逐渐模糊,商品选择和价格差距缩小[4] - 美团做电商的优势是骑手网络,但面临库存管理难题[6]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2024年有望完成2500亿元成交额,其中闪电仓模式贡献约五分之一[3] - 小象超市(原美团买菜)在2024年下半年替代美团优选成为美团食杂零售事业群最重要业务,但仍处于巨额亏损阶段[3] - 美团通过多种模式探索零售业务,包括快驴、小象超市、团好货、菜大全、美团优选、闪电仓等[4] - 闪电仓数量从2022年约2000家增加到2023年5000家,2024年10月达到3万家,计划未来三年达到10万个[8][9] - 闪电仓模式从吸引中小商家转向与大商家合作,如名创优品、屈臣氏等连锁品牌[9] 美团闪电仓模式 - 闪电仓单仓投资约30-50万元,每天300单左右,最快6-10个月收回成本[8] - 白牌日用品数量占比约三四成,却贡献大多数利润,消费者愿为快速配送支付更高价格[8] - 美团推出数据系统"牵牛花"和进货系统"美团供销平台",为商家提供选品指引和经营数据支持[8] - 美团自营闪电仓"松鼠便利"采取强控货政策,商家需从美团供销平台进货,平均扣点3%,低于行业5%的标准[14] - 闪电仓商家可分为五类:美团合作品牌、大型连锁零售品牌、深度合作闪电仓品牌、中小商家和垂类仓、多平台经营品牌[11] 小象超市(美团买菜)发展 - 小象超市前身为美团买菜,2019年推出,采用自营生鲜前置仓模式[4] - 2022年学习朴朴超市改为大仓模式,增加百货商品,单仓日均订单量超3000单[18] - 2023年12月更名为小象超市,表明业务范围从生鲜扩展到全品类超市商品[18] - 2024年三季度在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交额已超过朴朴超市,重心转向华东市场[18] - 小象超市通过模仿竞争对手已验证模式,逐步提升供应链能力和经营效率[1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电商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各平台在流量来源、商品选择、物流时效差距逐渐消失[5] - 阿里重推小时达,接入服饰品牌门店;京东做秒送,配送范围从iPhone到水果蔬菜[5] - 即时零售品类中,美团进展困难的品类主要是服装、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18] - 美团探索"官方旗舰店合作仓"计划,吸引品牌低成本尝试即时零售,改善品牌商品价格劣势[16] - 美团推出斑马超市项目,与地方商超合作提供生鲜杂货零售前置仓服务,目前处于早期试验阶段[16]
晚点独家丨即时零售动向:美团开了 800 个仓送酒、680 个前置仓送生鲜;盒马重启前置仓;名创优品入局
晚点LatePost· 2024-08-21 20:35
即时零售行业概况 - 即时零售定义为商品在3-5km范围内发货,1小时内送货上门,主要由外卖配送员完成履约 [3] - 行业头部玩家为山姆(2023年交易额超400亿元)和美团(2023年交易额约2000亿元),美团闪购拥有约9000个闪电仓 [4] - 生鲜电商主要玩家包括盒马、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和美团小象超市 [4] - 淘宝小时达、京东秒送、抖音小时达等平台2023年加大投入,名创优品、中石化易捷等新玩家入局 [4]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 小象超市 - 截至2023年Q2拥有超680个前置仓(550个位于一线城市),覆盖苏州/杭州/无锡/东莞等城市,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超30% [5] - 前置仓面积从400-500㎡扩至800-1000㎡,SKU从3000-4000增至6000-8000,一线城市日均订单约3000单 [6] - 商品结构中生鲜占50%销售额(约1000个SKU),其余为食品和日用品,通过价格对标竞品策略保持竞争力 [6] 歪马送酒 - 截至2023年8月拥有超800个前置仓(150自营+650加盟),覆盖12省80城,日均单量7万单,2023年目标营业额30亿元 [7] - 采用"自营供应链+前置仓+自有配送"模式,客单价达130元,成熟仓日均单量超150单(一二线)或80-100单(二三线) [7] - 加盟成本约30万元(含3万品牌费/15万铺货/12万运营),平均回本周期2年,部分优质加盟商10-15个月回本 [7] 名创优品即时零售 - 2023年推出"24小时超级店"前置仓业态,已开超200家,覆盖3-10公里范围,客单价30-40元 [8] - 当前SKU约1000个(仅为门店1/10),热销品类为一次性差旅用品,依托1000+供应商和"711"供应链更新机制 [9] - 通过IP联名策略(如Chiikawa)拉动销售,IP产品占比达26%,但需突破原有SKU限制以适应即时需求 [9] 盒马前置仓重启 - 2023年在上海重启前置仓试点,目标覆盖鲜生店未触达区域,负责人为原X会员店主管孙硕 [9] - 2019年曾开70家盒马小站后放弃,因客单价低(对比山姆200元vs盒马90元)、时段性缺货/损耗问题 [10][12] - 重启决策基于山姆前置仓年销400亿元的示范效应,以及盒马库存管理能力提升 [12] 行业竞争策略分化 - 叮咚买菜聚焦生鲜深度开发(自有品牌占比超20%),2023年实现4540万元经调整利润 [12] - 朴朴超市拓宽SKU至6000个(生鲜占30%),山姆精简SKU至1000个但保持最高单仓产出 [12] - 行业整体从规模扩张转向供应链效率优化,头部企业开始实现盈利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