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搜索文档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10 07:11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 - 方案围绕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重点发展旅游消费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 [2] 产业目标 四大主导产业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R&D经费投入强度达1.8%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目标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收破200亿元 [3] - 深海: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3] - 航天: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 目标2027年航天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 [3] - 热带农业: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等特色产业链 培育山兰稻等"小而精"产业 [3]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业:目标2027年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3] - 港航业: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收达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航线85条 [3] - 医疗旅游:目标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3] - 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200亿元 [3] 支撑措施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 目标2027年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 加强要素保障 项目支撑 统计体系 政策赋能 释放自贸港政策效能 [4]
上半年 “以旧换新”新扩围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数据看板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51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 [1]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 [1] 新质生产力培育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 [1]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 [1] "两新"政策成效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 [1] -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45.3% [1] - 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56.6% [1] - 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 [1] - 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 [2] - 省际间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2]
今年1月至5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央广网· 2025-07-05 08:37
税收优惠政策 - 今年前5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1] -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减税1407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1] - 税收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优化调整 [1] 高技术产业表现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 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 [2]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7% [2]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2] - 计算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 [2] - 智能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4% [2] - 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释放创新发展动能 [2] 政策效果 -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 [2] - 政策为税源持续培育筑牢根基 奠定未来税收收入和财政可持续性基础 [2]
下周一正式揭晓!先行指标透露这些信号→
金融时报· 2025-06-14 20:17
宏观经济表现 - 5月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制造业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高技术产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向好 [1] - 5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比重为30.1%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 13.1%和8.6% [1] - 5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 工业机器人制造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2%和28.3% [1] 民营经济与行业景气度 - 5月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平均增速快0.9个百分点 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72.3% 制造业 高技术产业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同行业企业分别高1.3个和0.7个百分点 [2] - 5月制造业PMI为49.5% 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较好发展态势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景气水平均有回升 [2]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 服务业略有回升 建筑业继续保持扩张 [2] 机构研究与预测 - 5月边际变化主要是关税摩擦缓解 有利于中国对美出口边际恢复 但5月外贸形势变化对经济数据的拉动可能未必明显 预计5月各项经济指标相较于4月或保持平稳 [3] - 5月基本面呈现修复态势 抢出口或带动供需同步改善 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 装备制造业保持积极态势 居民出行景气度较高 商品以旧换新和餐饮等消费有望持续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稳定 制造业和广义基建挑大梁 [3] - 5月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内需呈现分化趋势 基建托底作用继续加强 但房地产景气度仍在下滑 二季度出口将继续保持韧性 预计经济仍能维持5%左右增速 [4]
税费优惠激活中国经济蓬勃“向新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07:55
科技创新与税费政策 - 第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税费支持政策聚焦研发投入、创业投资、研发设备、重点产业链等领域,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 -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开发及相关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3] 行业增长数据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显著高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 [2]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4%、12.6%、12.2% [2] - 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8%、15.7% [2] 政策效果与未来方向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创新动能增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3]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建议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密集型企业设立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 [3] - 税费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4]
前4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
央广网· 2025-05-20 09:58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 - 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 [1] - 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 [1] - 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3% [1]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1] - 计算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8% [1] - 智能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 [1] 政策效果与行业趋势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 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 [1] - 税费支出是企业重要成本支出 [2] - 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政策精准性 [2] - 政策惠及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一季度陕西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稳固有力
陕西日报· 2025-05-18 07:50
重点行业贷款增长 - 3月末陕西省制造业贷款余额4625.27亿元同比增长9.05% [2] - 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2388.57亿元同比增长10.82% [2] - 建筑业贷款余额3481.25亿元同比增长12.48%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17.35%建筑业中长期贷款增速25.91%采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2% [3] 普惠小微贷款表现 - 3月末陕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366.88亿元同比增长22.7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42个百分点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135.53亿元同比增长17.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84个百分点 [2] 民营经济信贷支持 - 3月末陕西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8个百分点 [2] 绿色贷款规模扩张 - 3月末陕西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8042.64亿元一季度增加511.2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25.66% [2] 科技型企业融资 - 3月末陕西省科技型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4146.03亿元同比增长13.07% [3] - 科技创新再贷款累计投放38.6亿元覆盖6833家科创企业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增速达24.1% [3]
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海南日报· 2025-05-13 09:40
单位情况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4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4万个 [1] - 产业活动单位19.2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6万个 [1] - 个体经营户39.3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6.5万个 [1] - 批发和零售业(3.9万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万个)、建筑业(1.8万个)为法人单位数量前三行业 [1] 资产和营业收入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8627.4亿元 [2] - 2023年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4335.8亿元 [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1761个,从业人员78284人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年营业收入2224.8亿元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8030个(占数字经济68.3%),从业人员54220人,营业收入1176.4亿元 [2] 新兴产业 - 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法人单位139个 [2] - 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0个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76个,全年营业收入289.6亿元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322个,全年营业收入1117.4亿元 [2]
五经普数据,披露广东江苏真实家底
城市财经· 2025-03-20 11:50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和江苏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从从业人员、新兴产业、区域分布等方面数据对比,展现两省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两省积极拥抱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韧性 [2][13] 从业人员 - 第五次经济普查调查二、三产业单位规模、从业人员等情况,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数量反映经济活动规模与市场活跃程度,2023年广东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总量及增幅略胜江苏 [4] - 2023年广东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285.7万,比2018年增加674.8万;江苏从业人员3881.6万,5年减少47.6万;2023年广东、江苏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1.6%、45.5%,与2018年相比,广东提升4.3个百分点,江苏下降1个百分点 [5] - 江苏从业人员缩水主要受二产影响,5年二产从业人员减少390.8万,超过三产增加的343.3万;2018 - 2023年江苏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严重缩水 [5][6] - 全国及粤苏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三产占比上升,过去5年广东二产从业人员增量远不及三产,但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法人单位资产和营收两位数高速增长 [6] 新兴产业 - 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家底优于广东,2023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更多,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家底更厚 [8] - 江苏培育出“中国新能源之都”常州,拥有完整度全国第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是新材料产业霸主 [9] - 广东在数字经济领域更具优势,2023年广东工业战新产业法人单位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超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营收几乎都是江苏的1.5倍 [9] -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指标上,江苏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更多、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更高,广东R&D经费支出更大、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多 [9][10] 区域分布 - 2023年广东从事二、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珠三角占全省86.4%,深圳、广州合占全省半壁江山;江苏法人单位区域分布更均衡,苏南地区约占全省60% [12] - 5年来,珠三角和苏南地区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占比均提升,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趋势加强 [12] - 珠三角和苏南地区从业人员占全部人口比重高,深圳超70%,东莞、苏州超60%,珠海等超50%,远超全国均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