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带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台商台青逐浪自贸港新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8 07:04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将展现不同的风华。"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参加2025年琼台经贸合作交流会的 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表示,海南的变化令他有惊艳之感,"无论是交通建设,还是其他基础建 设,这些年海南发展非常快。" 台湾工商界代表、台湾青年代表、在琼台商代表等150余名台湾嘉宾带着对海南发展机遇的满满期待参 与此次盛会。他们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投资便利化措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考察澄迈、东 方、儋州等市县的特色产业,对接项目,共话合作。 政策新 机遇多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会为琼台交流合作带来哪些机遇?海南省委常 委尹丽波对台湾嘉宾介绍,封关运作之后,海南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自贸港,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 要交汇点,有望成为全球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种流量的巨大磁场;封关运作之后的政策举措将 更加优惠、更加便利,"零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 策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更加宽松便利,监管模式更加精准高效。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在会上表示,海南围绕自贸港建设推出的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金融开放等方面 的创新举措,不仅为台商台企加快 ...
中组部选派来琼挂职干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科技创新组团:科技赋能热带农业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海南日报· 2025-10-25 08:39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 近日,国家热科中心重大项目"热带园艺植物良种良苗创新利用试验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项 目实施后将大幅提升省农科院澄迈永发基地、乐东利国基地的现代化水平。 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两年来,中组部第六批选派来琼挂职干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科 技创新组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推动了一批重要科研平台落地海南。 这也是该组团扎根琼州热土,深耕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动缩影。 中组部选派来琼挂职干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科技创新组团负责人,挂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成 员、副院长的吴黎明介绍,两年挂职工作即将结束,组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引进种质资源1.4 万余份,选育新品种20余个;攻克关键技术难题10余项,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0万亩;推动建立科研平台10 余个,签订合作协议20余项;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各类奖励20余项…… 事实上,组团成员自踏上琼州热土,就扎根到农业生产建设的第一线。两年来,组团成员的足迹遍 布海南18个市县的田间地头、科研基地、加工企业。他们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扎实开展产业调研,累 计提交调研报告20余份,其中4份获省领导批示。 在省农科 ...
会长话封关:“马来西亚企业可利用海南政策优势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1:23
文章核心观点 - 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总会长林秋雅表示,马来西亚企业可利用海南自贸港2025年底封关运作的政策优势,将海南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和区域总部,辐射东盟及更广阔国际市场[1]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实现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的自由便利流动[1] - 封关后将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提供高效、透明、国际化服务[2] 马来西亚企业的行业机会 - 马来西亚企业可在热带农业、食品加工、旅游服务、大健康、高新技术、跨境电商等领域充分利用海南政策优势[1] - 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将促进海南与马来西亚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交融,如携手开发旅游线路、促进琼剧琼菜等文化互动[2] 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的角色 - 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马来西亚企业特别是年轻华商到海南考察,深入了解政策细节并寻找合作契机[2] - 商会将向马来西亚工商界广泛宣传海南最新政策和机遇,提升海南自贸港在东南亚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3] - 商会将精准对接马来西亚与海南的产业需求,组织商务考察和项目对接会,推动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地[3] - 商会将为有意回乡投资的马来西亚乡亲提供信息咨询、联络协调等服务,帮助其融入海南发展大局[3]
海内外企业家海南话封关 共谋自贸港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0:53
中新网海口9月30日电(记者 林士杰)以"逐浪新蓝海——共话海南封关,共谋自贸时代"为主题的海南海 外联谊会理事经贸交流会,29日下午在海口举行。70名来自海内外的海南海外联谊会(简称"海联会")企 业家理事齐聚一堂,共谋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机遇。 9月29日,海南海外联谊会理事经贸交流会在海口举行。图为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会长、海联会荣 誉会长林秋雅在会上发言。 中新网记者 林士杰 摄 林秋雅说,对于马来西亚企业而言,在热带农业、食品加工、旅游服务、大健康、高新技术、跨境电商 等领域,可以充分利用海南的政策优势,将其作为进入中国广阔市场的门户和跳板,同时也可以将海南 作为区域总部,辐射东盟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我相信,随着封关运作正式启动,将促进海南与海 外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与创新合作。" 泰国海南会馆副理事长、海联会常务理事吴清乐认为,泰国在农业、食品、旅游、橡胶、汽车零部件等 领域有独特优势;海南则在政策、区位、环境和开放程度方面具备战略优势,两地可互补优势,为泰中 企业提供新的合作空间。 9月29日,海南海外联谊会理事经贸交流会在海口举行。图为泰国海南会馆副理事长、海联会常务 理事吴清乐在会上发言。 中新 ...
7位“椰岛友谊奖”获得者的海南情
海南日报· 2025-09-30 09:21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才丰 椰风海韵,情谊相连。9月29日,阿汗穆德、汤米·科尔曼、杨龙贤、帕崔里克·奎恩、克瑞斯·威克 斯、图列诺夫·鲁斯兰、马大勇七位外籍专家获颁2024年度海南省"椰岛友谊奖"。 他们之中,有深耕热带农业的科学家,有记录海南故事的传播官,也有推动产业革新的实干家…… 尽管国籍不同、领域各异,但他们都以海南为家,用智慧与热忱为海南的开放和发展书写生动故事—— 专注科研,为海南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7位"椰岛友谊奖"获得者的海南情—— 在"第二故乡",写就精彩"外脑"故事 从技术引入到产业带动,马大勇将国际先进技术与海南本土产业相结合,有力推动海南热带渔业走 向世界。"'椰岛友谊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更是对我们团队20多年来共同努力的认可。"马大勇 表示。 搭建桥梁,向世界讲好海南自贸港故事 在海南定居十多年,来自美国、网名"拖米阿叔"的汤米·科尔曼已成为许多海南网友熟悉的"老面 孔"。近年来,他活跃于短视频平台,流利的中文、英语乃至海南话自如切换,用镜头记录真实立体的 海南,向世界展示充满活力的自由贸易港形象。 作为海南国际传播中心的海外传播官,汤米·科尔曼多次参与中国国际消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8%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33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进展 - 自贸港建设5年来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产业体系不断优化[1] -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过8%[1]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标志着建设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3] 外资利用与对外开放 - 过去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1] - 累计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1] - 可免签入境海南国家扩大至85个,同境外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1] 主导产业发展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省GDP比重达68.6%[3] - 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面积贡献30%投资、50%税收、70%进出口和90%利用外资[3] 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1-8月海南全省社零总额1762亿元,增长9.6%,较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3] - 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突破2500亿元,免税市场规模占全国68%以上[3]
2025年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产业招商会明日将在保亭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8-27 09:29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产业招商会将于8月28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 [1][2] - 活动是2025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重要系列活动之一 采用"节庆+招商"创新模式 [2] - 主题为"雨林仙境·为您亭留" 旨在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和区域发展活力 [2] 战略定位 - 保亭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 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重要绿色发展区域 [2] - 区域拥有稀缺热带雨林资源 优质温泉和深厚黎苗文化底蕴 [2] - 当前正推进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 锚定"三区三地"战略目标 [2] 产业方向 - 重点聚焦文旅康养 热带农业 城市更新三大产业板块 [2] - 通过招商会深度推介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雨林仙境 康养保亭"品牌影响力 [3] - 为企业投资提供丰富场景与政策支持 [2] 招商举措 - 开展政策解读 资本对接和项目洽谈活动 [3] - 计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3] - 与省工商联 省侨联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及多家商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3] - 拓展招商合作网络 提供全周期投资咨询服务 [3] 发展目标 - 展示保亭独特资源禀赋 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 [2] - 推动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吸引各界企业家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3]
封关元年 抢滩海南!2025海南冬交会全球招商,共启自贸港无限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8-13 18:19
展会概况 - 2025年第28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冬交会)定于12月4日-7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聚农业精品·享自贸商机",聚焦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打造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农业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平台 [1] 历史成效 - 2024年第27届冬交会吸引17万+参观流量、2200+企业参展、15000+专业观众,电商直播带货交易额达333.8万元,10余国50余名代表参与洽谈 [3] - 媒体宣传总浏览量超过10亿人次 [4] - 累计促成超千亿元贸易,服务数万家企业 [1] 展会规模与布局 - 展览面积75000平方米,设置7个展馆、9大展区,涵盖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科技、品牌企业、国际精品等展区 [7] - 展品覆盖瓜果蔬菜、粮油、茶叶、咖啡、畜牧、水产、种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跨境电商、休闲农业、食材餐饮等品类 [7] 专业观众与采购渠道 - 定向邀请超25000名专业观众,包括经销商、批发商、代理商、电商平台、社区团购、酒店餐饮、直播达人、商超负责人及行业协会领导 [9] - 拟邀买家涵盖海南省烹饪协会、大商集团、海吉星、万豪酒店、希尔顿酒店、新发地、美团、京东等知名机构 [10][11] 同期活动 - 专业板块包括热作产业大会、品牌发布会、国际贸易圆桌会议、品鉴会、烹饪大赛、招商推介会等B端活动 [12] - 互动板块设置农品黎锦秀、海岛风情旅游体验、趣味打卡等全民参与活动,通过"展+会+赛+演+游"模式增强展会活力 [12] 国际合作与政策机遇 - 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贸易自由化""跨境资金流动便利"等政策红利,吸引全球农企设立区域总部和精深加工中心 [1] - 重点邀约中亚、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商协会和采购商,推动"展会变机会""参展商变投资商"的实质转化 [13][14] 平台价值 - 冬交会作为热带农业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引擎 [1][3] - 通过精准匹配供需资源,为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共享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9][15]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以来,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亮点成效?
海南日报· 2025-08-10 07:19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阶段 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1] - 全岛封关运作即将实施 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 开放力度 - 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2]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长97% [2]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2] -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2] -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 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2] - 实施全国最优免签政策 85个国家可免签入境 [2] 产业发展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热带农业)占GDP比重67% 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3]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3] - 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3] - 建成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具备高密度多型号发射能力 [3] -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8% [3] - 博鳌乐城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同步 [3] - 获批18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 [3] 发展环境 - 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 PM2.5浓度12微克/立方米 [4] - 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70%和80% [4]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9.6%居全国第一 [4] - 博鳌零碳示范区降碳达99%获国际认证 [4]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建立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4] 社会效益 - 常住人口5年增加53万人 成为全国8个人口净流入省份之一 [5] - 人均预期寿命达80.5岁 [5] - 教育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5]
热带农业“芯片”不断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机构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和成果转让协议,展示热带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成果180多项 [1] - 我国热带地区陆地面积48万平方公里,分布2万多种高等植物,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重要战略资源 [1] - 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9万余份,甘蔗、荔枝、龙眼等资源保存量居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等居世界第二 [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研究,出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2] - 全国建成105个热作种质资源圃(库),研发离体保存技术300余项,制定标准330余项 [2] - 完成橡胶树、木薯等15种重要热带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占全球同类研究70% [2] 区域发展成果 - 海南建成46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圃(库),新收集地方特色资源1180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保存1.3万份资源 [2] - 全国审定认定热作品种200余个,登记品种40余个,主推品种覆盖率超90% [2] - 耐寒抗风橡胶树品种"热研917"等推动亩产提升50%以上,自主品种覆盖率超80% [2] 科研机构贡献 - 中国热科院牵头天然橡胶、木薯、香蕉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热作研发体系 [3] - 选育热带作物新品种500多个,研发科技产品300多种,推动产量提高、品质提升 [3] 现存问题与发展建议 -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引进资源以商业化品种为主,保护保障水平不足 [3] - 资源圃设施条件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利用有待加强 [3] - 专家建议加快资源引进收集,强化圃(库)建设,完善收集保存体系,提升保存效率和质量 [4] - 建议加强精准鉴定技术和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完善资源共享利用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