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视频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2600万创作者创收 短视频直播激活流量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0:35
核心观点 - 公司召开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 全面披露平台在创作者生态建设 流量政策优化 商业化变现及AI技术赋能等方面的成果与规划 [1] - 短视频直播一体化与公私域联动成为核心经营战略 帮助创作者获取流量增量和积累私域粘性 [3] - AI技术成为撬动流量与商业变现的核心生产力 全球AI视频创作者规模突破1亿人 [4] 创作者生态与增长 - 超过9100万创作者在平台实现连续三年不断更 [1]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超100% [1] - 成为职业主播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8% [1] - 一年来在平台获得收入的创作者达2600万 [1] - 月收入过千的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 [1] 流量策略与分发机制 - 短视频直播双优作者获取流量效率比单一内容体裁作者高出4到10倍 [3] - 平台流量分发机制从瞬时互动转向长期互动 深度长链路互动作品获得更精准流量倾斜 [3] - 公布四大流量密码:提升深度互动 聚焦垂类创作 保证内容质量与持续产出 挂载相关话题 [3] 商业化变现成效 - 短直双开带来的GMV是单一短视频的5倍 [3] - 三农创作者西北刀客直播间看播总时长增长3.3倍 [3] - 泛知识创作者安万通过1454条短视频与921场直播实现月均涨粉20万 [3] AI技术应用与发展 - 全球AI视频创作者规模突破1亿人 [4] - 平台AI内容播放量较半年前增长321% [4] - 可灵AI通过API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覆盖广告 影视 游戏等行业 [4] - AI创作者报价达每分钟数千至5万元 [4]
快手2025光合大会:短视频直播融合,公私域联动助力创作者变现新飞跃
搜狐财经· 2025-08-31 18:50
核心战略与经营理念 - 短视频直播一体化是公司核心经营理念及推动内容生态繁荣的关键 [3] - 公私域流量高效联动为创作者开辟流量增长新途径 [1][3] 流量获取与效率 - 双栖创作者(短视频+直播)流量获取效率较单一形式创作者高出4-10倍 [3] - 私域高价值创作者在公域曝光量环比提升10.2% 带动新增关注数环比增长7.2% [3] - 电商直播场景中公域流量占比达70% 私域转化率为公域的4倍以上 [3] 商业化变现表现 - 短直双开模式创造GMV达单一短视频内容的5倍 [3] - 布局短剧与小游戏赛道 预计为创作者带来亿级分账收入 [3] - AI创作者日常报价达数千至5万元/分钟 [4] 内容创作策略 - 四大关键策略包括深度互动、垂直领域创作、质量持续优化及关联话题标签 [4] - 策略目标为提升内容吸引力以获取更多流量与关注 [4] AI技术赋能进展 - 快手AI内容播放量实现321%显著增长 [4] - 可灵AI通过API服务超2万企业客户 覆盖广告营销/设计/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领域 [4]
2025快手创作者盛会:短视频直播融合,万粉创作者收入大增生态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8-31 15:10
平台创作者生态表现 - 粉丝过万创作者投稿量一年内实现翻倍增长 [1] - 职业主播创作者数量增长8% 月收入超千元创作者增幅接近12% [1] - 平台上共有2600万创作者获得收入 [1] - 过去一年新增48万个万粉创作者和3000个百万粉丝创作者 [5] 内容形式与流量效率 - 短视频直播一体化创作者流量效率达单一形式创作者的4至10倍 [1] - 泛知识创作者安万通过双内容形式月均涨粉20万 [1] - 播放量超5万作品数量上半年增长35% [2] - AI内容播放量今年7月增长321% [5] 商业生态发展 - 创作者日均发布商业内容超过660万条 吸引3.2亿用户观看 [5] - 商业内容收获2200多万点赞 每天为370万创作者带来收益 [5] - 可灵AI已通过API为超过2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5] - 私域高价值创作者在公域曝光量Q2环比增长10.2% [1] 用户与社区运营 - Z世代和中产白领用户日活规模Q2实现同比增长 [5] - 东北地区用户月活渗透率超过85% 西北地区超过73% [6] - 平台成为新农人社区核心枢纽 促进生活社交商业良性循环 [6] - 秦腔剧团全国巡演数百场 吸引数十亿次观看 [6] 技术赋能与创作策略 - 新技术推动流量匹配大幅提升 [2] - 建议创作者增加深度互动 专注垂直领域 确保基础质量 [2] - 社区活力增强和多元内容需求带来更多创作机会 [5] - 公私域联动战略带动新增关注数Q2环比增长7.2% [1]
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一年来获得收入创作者达2600万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4:2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播一体化战略和公私域联动机制 显著提升创作者生态活力与商业转化效率 同时借助AI技术和流量分发优化 构建具有高粘性的"人"感社区生态 [1][3][6][13][14] 内容生态表现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超100% 职业主播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8% [1] - 平台年收入创作者达2600万 月收入超千元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 [1] - 新成长48万万粉创作者和3000个百万粉丝创作者 [13] - Z世代用户日活同比增长7.9% 中产和白领用户日活同比增长12% [13] 短视频直播一体化战略 - 短视频直播双开作者流量获取效率较单一形式作者高4-10倍 [3] - 案例:三农创作者西北刀客直播间看播总时长增长3.3倍 [3] - 商业转化方面 "短直双开"GMV达单一短视频的5倍 [6] - 平台日均发布商业内容超660万条 吸引3.2亿用户观看 收获2200万点赞 为370万创作者带来日收益 [8] 流量分发机制 - 平台5万以上播放量作品数量增加35% [6] - 流量分发转向关注长期互动 深度互动作品获更多流量倾斜 [7] - 300万播放量作品出坡数提升54% 万赞视频数提升22% [17] - 私域高价值创作者在公域曝光量环比提升10.2% 新增关注数环比增长7.2% [6] AI技术赋能 - AI内容播放量增长321% 可灵AI月付费流水超1亿元人民币 [11][13] - 可灵AI通过API服务超2万企业客户 覆盖广告营销/设计/影视等行业 [13] - 全球AI视频创作者规模突破1亿人 AI创作报价达数千至5万元/分钟 [13] 社区生态建设 - 东北地区用户月活渗透率超85% 西北地区超73% 南方地区持续提升 [20] - 案例:安万秦腔剧团全国巡演带来23亿次看播 村BA落地四城市 [20] - 社区治理采用用户自治/AI驱动/流量调控/创作者保护四维机制 [21] - 平台强调记录普通生活故事及社会正向价值内容 [21]
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助力女性展现创新力与领导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10:43
公司战略与项目 - 公司自2018年启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女性帮扶新模式 [3] - 公司推出"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 通过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培训乡村女性用户 [6] - 2022年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她力量·乡村振兴帮扶计划" 累计培育超1200名乡村女性创业者 [7] - 2023年发起"幸福大讲堂"项目 开展普惠数字技能培训 已覆盖超40县市并帮助超100万人次掌握短视频与直播技能 [9] - 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女性创作者在流量、资金和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 [14] 平台数据与影响力 - 公司平台女性主播占比已超50% [9] - 在2023年百大主播评选中 54位女性主播在三农、艺术和教育等领域脱颖而出 [9]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平台共带动4320万个就业机会并催生174个新兴职业 [11] - "她力量·乡村振兴帮扶计划"中 项目带头人卫红宇带动1500余名妇女就业并培养出12名手工技能大师和6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 [7] 典型案例 - 95后女性新农人"迷藏卓玛"通过直播销售家乡农特产 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6][7] - 甘肃乡村女性曹海仁通过平台"非遗传习学堂"扶持成长为非遗讲师 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个人命运改变 [11] 行业趋势 - 数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 为乡村女性提供平等发展机会 [9] - 短视频直播平台正朝着更专业和多元的方向发展 成为女性社会交往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11] - 平台为女性群体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创业机会 拓展其社会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路径 [11]
招聘方式加速视频化、场景化、即时化——直播带岗赋能就业服务升级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在线招聘行业市场规模未来10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5% [1] - 直播带岗招聘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新产品 [1] 直播带岗的兴起与优势 - 直播带岗瞄准蓝领群体求职痛点 解决供需匹配效率低和招聘虚假宣传问题 [1] - 直播带岗缓解制造业"7天流失率"困境 提高招工匹配效率并降低综合招聘成本 [1] - 直播带岗具有跨越空间的信息传播能力 使求职者更充分获取用人单位信息 [3] - 直播带岗可充分展示用工单位环境 帮助求职者全面直观了解岗位 [3] - 直播带岗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曝光度 增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信心 [3] 直播带岗的实践案例 - 快手平台推出直播招聘功能"快聘" 受到用工单位和蓝领群体欢迎 [2] - 吉林省前郭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书记董科奇通过快聘培训2180名带岗主播 直播招工1.88万次 发布招聘短视频4.25万余条 累计观看达5.4亿人次 [2] 行业发展趋势 - 招聘行业因产业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招聘方式变革 形成技术赋能、场景重构、效率跃升特征 [2] - 招聘方式加速呈现"视频化、场景化、即时化"演进路径 [2] - 人社部新增直播招聘师工种 直播带岗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3] - 未来应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提升直播招聘智能化水平 [3] - 服务将拓展到各类人才和多个领域 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需求 [3]
李勇坚:短视频直播赋能就业创新 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显成效
经济网· 2025-07-11 11:32
行业影响 - 短视频直播平台正在创造增量岗位、优化就业服务,推动实体经济升级 [1] - 平台独特的"货找人"机制激发30%新增消费需求,直接带动30万就业岗位 [2] - 短视频直播产业催生超20种新兴职业,构建涵盖内容创作、物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就业生态体系 [4] 就业数据 - 抖音平台创造线上就业岗位80万,与增量消费叠加实现10万就业净增长 [2] - 全国人社系统在抖音开通1300余个政务号,开展7.36万场直播带岗活动,吸引24.44万家企业参与,提供348.09万个岗位,成功入职17.98万人 [3] - "活力28"代工厂通过抖音直播实现产量4-5倍增长,新增245个就业岗位 [4] 效率提升 - 直播带岗模式使招聘效率提升37%,求职者收入平均增长10% [3] - 短视频直播培训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2%,为蓝领群体提供高效技能提升途径 [3] - 未来平台将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就业匹配效率,深化与实体经济融合 [4] 创新案例 - "活力28"代工厂从濒临倒闭到流量销量双丰收,展现直播电商对传统企业的赋能效应 [4]
卖掉孩子打赏主播的母亲,验资PK的直播间,谁更疯魔?
虎嗅· 2025-07-10 13:13
直播打赏行业现状 - 2025年6月28日抖音主播开展"验资PK"游戏,单场12轮打赏流水达1200万~1400万元,主播人均税后收入超百万(最高400万)[5][6][7] - 抖音平台抽成比例为50%,主播通过强交互玩法(如连麦PK、守护特权)刺激用户打赏[21][25] -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职业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日直播场次超350万场[22] 平台机制设计 - 直播打赏榜单调动人性深层需求(荣誉感、存在感、性幻想),形成"金钱竞技"模式[15][16][17] - 平台持续优化机制:YY(2012年)首创虚拟礼物变现,陌陌(2015年)加入本地榜单,抖音/快手(2018年后)强化连麦PK和家族赛制[18][19][20] - 产品设计通过60秒限时PK、多轮次验资等规则制造用户冲动消费场景[6][11][24] 行业社会影响 - 直播平台宣称推动文化艺术传播、乡村振兴等社会价值,但实际依赖高刺激打赏机制[26][28] - 极端案例包括:73岁老伯花光退休金打赏、43岁主妇8个月打赏700万元、23岁女孩打赏200万元遗产等[21] - 行业存在争议性:部分用户因打赏导致家庭破产,但平台抽成机制未被法律否定[21][25][29] 用户行为分析 - 普通用户在限时压力与从众心理下易产生非理性消费,形成"五陵少年"式阶层跨越幻觉[10][11][12] - 打赏行为呈现成瘾性特征,用户沉没成本效应显著(如借贷打赏、持续捡废品维持打赏)[12][21]
快手宋婷婷:数字技术构建女性发展新生态 多维度赋能“她力量”
环球网· 2025-07-04 21:18
论坛核心议题 - 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 她创未来"为核心议题,聚焦数字时代女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 - 探讨女性如何通过技术赋能、跨界融合和生态共建,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更加包容与可持续的未来 [1] 快手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 - 公司自2018年启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幸福乡村带头人""村播计划"等项目构建覆盖乡村女性的职业技能提升通道 [2] - 2022年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她力量·乡村振兴帮扶计划",在山西孵化6名女性乡村带头人,培训超1200名女性创业者及近100名妇联干部 [2] 技术普惠案例 - 山西女性带头人卫红宇开发苦豆豆香工艺产业链,培养12名手工大师与6名市级工美大师,带动1500余名妇女就近就业 [5] - "00后"创业者赵昱艳组建直播团队年售农产品超千万元,助200余农户增收300万元 [5] - 数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乡村女性获得与城市同等的发展机会 [5] 短视频直播生态激活 - 95后新农人"迷藏卓玛"通过直播销售虫草、松茸,年销售额达400-500万元 [6] - 传统民乐传承人"琵琶叠叠"在直播间推广琵琶艺术,实现文化传承与职业发展的双向成就 [6] - 全职主妇瑞芬转型识字课主播,通过知识普惠覆盖更多用户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6] - 截至2024年,平台女性创作者占比持续提升,在三农、手工艺、文化教育等领域形成特色生态集群 [6] 体系化技能培训布局 - 2023年启动"幸福大讲堂"项目覆盖全国超40个县市,帮助超100万人次掌握"短视频+直播"技能 [7] - 在7省建设区域性"共享直播间",如为优秀用户"张小四"捐建的乡村振兴直播基地成为辐射周边的数字经济枢纽 [7] - 采用"线上课程+线下实训+流量扶持"模式构建可持续数字技能培养体系 [7] 公益项目拓展 - 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开展反暴力宣传,发布公益片《与她并肩,翻山越岭》 [9] - 联合多家机构发起女童关爱项目,设立数字教室并开展科技课程 [9]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携手社会各界公益伙伴为女性成长作出更多贡献 [10] - 实践构建"平台赋能-个体成长-生态繁荣"的良性循环,为数字时代女性发展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 [10] -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下沉,女性在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领域的创造力将进一步释放 [10]
短视频直播平台带动 新兴职业爆发式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末,网络表演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多平台非去重数据),同比增长约7.2% [1] - 月活跃开播账号约3326.7万个,2024年全年新增开播账号1300万个 [1] - 抖音电商短视频日均观看量达80亿次,直播间日均访问量38亿次,平台GMV同比增长46% [1] 就业带动效应 - 2024年抖音平台直接带动就业机会超4921万个,间接带动上下游就业1534万个,总计超6455万个 [1] - 2024年新入驻抖音电商并实现动销的作者达753万名,内容创作与后端支持岗位配比达1:1.5 [1][2] - 就业岗位覆盖内容运营、直播助理、摄影剪辑、广告投流等创作领域,以及数据分析、选品、客服等商家侧岗位 [2] 区域经济与就业结构 - 平台产业带业务覆盖7个省份130座城市,全国332个产业带抖音订单量超千万单,830个产业带销售额过亿元 [2] - 电商产业带形成就业集聚效应,促进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激活区域产业发展 [2] - 短视频平台模式打破特殊群体劳动力市场壁垒,显著改善供需匹配和就业结构 [2] 技术驱动的新岗位 - AI与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新技术岗位数量持续增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