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纤维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与中国玄武岩纤维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18 12:44
玄武岩纤维行业概述 - 玄武岩纤维是由天然玄武岩熔融拉丝制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抗辐射等优异性能[1] - 该材料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等氧化物组成,生产废弃物少且可环境降解,是环保绿色材料[2] - 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轻量化和绿色环保趋势,在建筑、交通、能源、军工等领域需求显著增长[2] 行业发展历史与技术现状 - 生产技术研发始于1960年代苏联,1985年乌克兰建成首台工业化生产炉[3] - 中国2002年将玄武岩纤维列入国家863计划,已有30多家企业参与研发生产[3] - 中国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立多个产业园区[3] - 行业正突破连续拉丝、复合改性等关键工艺瓶颈,推动产品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3] 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00.89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194.58百万美元,CAGR为9.64%[10]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62.65百万美元,占全球62.1%,预计2031年达128.89百万美元,占比提升至66.24%[11] - 建筑和基础设施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36%[14] - 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需求旺盛[14] 主要应用领域 - 建筑行业:用于混凝土增强、保温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14] - 交通运输: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领域应用扩大[5] - 特殊环境:在腐蚀环境(海港、化工厂等)和高负荷结构中优势突出[5] - 其他领域: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制造等[20]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向高性能与功能化发展:开发耐高温、导电、阻燃等多功能复合材料[4] - 产业链一体化加速:矿石开采、纤维生产、复合成型等环节集成化[4] - 应用持续拓展:逐步替代玻璃纤维、部分碳纤维和钢材[5] - 政策支持增强: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研发和产业化[5] 主要厂商与产品类型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包括Kamenny Vek、Technobasalt-Invest等[19] - 中国主要厂商有郑州登电玄武石纤、四川航天拓鑫等[19] - 产品类型包括短切纤维、有捻粗纱、无捻粗纱等[19]
我国攻克1800℃高结晶碳化硅纤维技术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16:18
行业突破 - 湖南泽睿新材料有限公司首次发布两款耐温超1800℃的高结晶碳化硅纤维Zeralon®3A与Zelramic®300 [1][4] - 这是我国碳化硅纤维领域的重大突破 未来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核电 半导体 光伏热场材料等领域 [4] - 两款产品对标美国COI公司Sylramic系列与日本宇部TyrannoSA系列 在1800℃高温下强度保留率超80% [4] 技术优势 - 采用空气氧化交联技术 相比传统电子束辐照交联工艺更易规模化生产 解决了陶瓷基复合材料成本高企的行业痛点 [4] - 两款产品属于第三代碳化硅纤维 晶体结构在高温下不易快速生长 确保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结构稳定 [5] - SEM检测显示纤维横截面与表面均匀致密 适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 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等复杂工况 [5][7] 产能与研发 - 公司建成国内首条20吨/年掺杂型碳化硅纤维连续生产线 产能较传统间歇式工艺提升40倍 [4] - 公司创始人黄小忠教授带领团队攻克耐高温 不同电阻率 低成本全系列掺杂碳化硅纤维技术 累计申请专利近40项 [7] - 公司依托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与湖南省掺杂碳化硅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 [4][7]
泽睿首次推出耐温超过1800℃高结晶碳化硅纤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16:29
公司新产品发布 - 公司在SAMPLE中国2025年会展出两款革命性新产品Zeralon 3A纤维和Zelramic 300纤维 [1] - 两款产品为耐温超过1800℃的高结晶第三代碳化硅纤维 是我国首次突破该技术 [1] - 新产品对标美国COI公司Sylramic系列和日本宇部公司Tyranno SA系列 [9] - 在1800℃高温下纤维强度保留率超过80% 结晶尺寸稳定 [9] - 采用空气氧化交联工艺 解决电子束辐照工艺效率低 成本高的问题 [15] 公司技术实力 - 国内唯一通过掺杂路线研发碳化硅纤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流程自主可控生产能力 [2][8] - 建成国内最大规模单条20吨/年掺杂型碳化硅纤维连续生产线 产能较原500kg/年提升40倍 [9] - 已建成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吨级产线 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15] - 拥有近40项专利 覆盖耐高温 不同电阻率 低成本全系列掺杂碳化硅纤维技术 [8][9] 产品应用领域 - 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热端部件 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 [1][15] - 应用于核反应堆核包壳管 第一壁 流道管插件 [15] - 可用于半导体/光伏热场材料 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生长设备 [1][15] - 已配合开展航空发动机涡轮外环 火焰筒 整体涡轮盘等样品的制备验证 [15] 公司背景 - 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两个省级科研平台 [2][8] - 员工300余人 含博士23人 高级职称18人 海外经历科研人员8名 [8] - 创始人黄小忠为国防科技大学毕业 中南大学博导 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5] - 位于长沙高新区 研发生产基地近300亩 [8]
从脑机接口到“月壤成纤”,在上交会感受未来科技的“万种可能”
新华社· 2025-06-12 12:51
脑机接口技术 - 上海韶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已获得上海市医疗注册证,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 [1] - 该技术通过解析脑电波转换成操控信号,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1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试用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交会拓展采购合作以加速技术落地 [1] 人形机器人应用 - 上海电气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孔清洁作业,精度达2毫米,替代高风险人工操作 [1] - 机器人采用运动控制系统与柔顺力控算法,已在工厂训练,未来将拓展至高强度、高危险场景 [2] - 清洁作业涉及上万个管孔,机器人技术显著提升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性 [1] 月壤材料创新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模拟月壤已制成织布、格栅、钢筋等建筑材料 [2][5] - 技术可实现月球就地取材生产建筑用复合纤维,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 [5] - 展台吸引大量观众关注,体现技术突破性 [2] 上交会技术成果 - 本届上交会14家机构首发首展新产品,其中7项为全球或全国首发 [5] - 展会总面积3.5万平方米,汇聚近20国及国内20省区市近千家企业创新成果 [5] - 累计吸引30多国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均超500项 [5]
建材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综述:下行中的亮点:存量链现拐点,玻纤筑底回升
长江证券· 2025-05-06 1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建材行业需求承压,2025Q1略有企稳,消费建材与玻璃走弱,玻纤和水泥企稳回升 [2][8][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述:行业继续承压,关注企稳信号 - 2024年行业收入同比下滑15.2%,毛利率、归属净利率下降,归属净利润同比降58.5%;2025Q1收入降幅收窄,利润同比转正,收入同比下滑4.9%,归属净利润同比升3.3% [2][8][20] - 分板块看,消费建材与玻璃走弱,玻纤和水泥企稳回升,1季度消费建材需求弱但存量链企业优,周期品中水泥和玻纤价格上行、业绩回升,玻璃板块盈利回落 [20] 消费建材:需求继续下行,存量链展现优势 - 地产行业深度调整,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21年累计降约46%,预计2025年新房销售等处于筑底过程 [40] - 消费建材供给退出,部分品类供给出清显著,预计2024年部分建材产量或销量为峰值的62%-90% [41] - 2024年板块收入同比降8.0%,归属净利润同比降48.3%;2025Q1收入同比降7.8%,归属净利润同比降20.0% [45] - 收入承压,存量链相对稳,1季度多数企业收入下滑加速,优质存量链龙头收入同比增长 [48] - 价格竞争激烈,毛利率同比下降,虽多数原材料均价同比降,但企业收入下行叠加竞争激烈,多数企业毛利率降,部分品类价格战放缓 [48] - 2025Q1费用率同比小幅降,但毛利率整体降,净利率同比降,零售端建材利润率好于B端 [58] - 行业资金压力大,2024年现金流承压,2025Q1有改善,2024年收现比持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约37亿元,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25.4亿元,但收现比降3% [59] - 2025年消费建材存量品类有望迎需求向上和结构优化,二手房成交增长、城市翻新政策加码利好相关企业,首推三棵树、北新建材、兔宝宝等 [66] 水泥:盈利筑底后,一季度迎来修复 - 2024年板块收入同比降22.3%,归属净利润同比降39.1%;2025Q1收入降6.4%,归属净利润同比升66.4% [69]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降9.5%,全行业盈利低迷,不少企业亏损,盈利跌破2015年底部水平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