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港股增发专题:地平线机器人上市一年内融资47亿为第四大再融资项目 技术壁垒与赛道红利支撑强势表现
新浪证券· 2025-09-05 23:55
港股市场融资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提升50% [1] - 同期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达11亿港元 [1] - 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远超IPO融资规模 成为推动港股市场活跃度的核心力量 [1] 重点增发项目明细 - 比亚迪股份以435.1亿港元发行规模位列榜首 发行折扣-7.8% 占香港股比例10.6% 定价时市值11065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以426.0亿港元发行规模居次 发行折扣-6.6% 占香港股比例3.7% 定价时市值14314亿港元 [3] - 地平线机器人-W发行规模47.2亿港元 发行折扣-6.9% 占香港股比例5.8% 定价时市值982亿港元 [3] - 前十大增发项目平均发行折扣-6.7% 平均占香港股比例5.7% 平均定价时市值3605亿港元 [3] 蔚来汽车融资困境 - 蔚来汽车40.3亿港元增发为年内第六大项目 发行折扣达-9.5% 为25亿港元以上规模增发中折扣最高案例 [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20亿元 同比扩大16% 成为"蔚小理"中累计募资813亿港元却利润率最差的企业 [5] - 自2018年上市以来通过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合计募资11次 融资频率与规模均居新势力首位 [5][6] - 港股股价自2022年3月上市后持续下行 增发后未能扭转颓势 [5] 地平线机器人强势表现 - 上市不到一年内完成47.2亿港元闪电配售 规模接近IPO融资额 位列年内增发项目第四位 [7] - 发行折扣-6.9% 略高于前十大增发平均水平但显著低于蔚来 配售后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40% [7] - 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达65%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幅67% 主要受益于自动驾驶芯片量产交付量快速提升 [8] - 已与27家OEM(42个品牌)达成合作 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3亿元同比增长62% [8] 行业对比分析 - 理想汽车2023年已实现全年盈利 零跑汽车2024年四季度扭亏 小鹏汽车净亏损持续收窄 [5] - 蔚来汽车重资产换电模式导致高额换电站建设与电池储备成本持续侵蚀利润 [5] - 地平线机器人中高阶自动驾驶芯片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六倍 技术壁垒与赛道红利支撑强势表现 [7][8] 资金投向与战略布局 - 蔚来汽车募资拟投入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与资产负债表强化 [5] - 地平线机器人募资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推进与Bosch、DENSO合作)、研发升级(端到端架构技术跃迁)及云端服务投入 [8][9]
2025年港股增发专题:蔚来汽车40亿增发为今年第六大再融资项目 高折扣增发难掩困境 盈利目标遭市场质疑
新浪证券· 2025-09-05 23:55
港股市场融资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提升50% [1] - 同期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11亿港元 [1] - 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远超IPO融资规模 成为推动港股市场活跃度的核心力量 [1] 增发项目前十名明细 - 比亚迪股份以435.1亿港元增发规模居首 发行折扣-7.8% 定价时市值11065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以426.0亿港元增发规模位列第二 发行折扣-6.6% 定价时市值14314亿港元 [3] - 前十名项目平均发行折扣-6.7% 平均发行数量占香港股比例5.7% 平均定价时市值3605亿港元 [3] 蔚来汽车增发案例 - 完成40.3亿港元闪电配售 为年内第六大增发项目 发行折扣达-9.5% 为25亿港元以上规模增发中最高折扣 [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20亿元 同比扩大16% 累计募资规模813亿港元居新势力首位 [5] - 通过港美股合计募资11次 港股股价自2022年3月上市后持续下行 [5]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比 - 理想汽车2023年已实现全年盈利 零跑汽车2024年四季度扭亏 小鹏汽车净亏损持续收窄 [5] - 蔚来汽车重资产换电模式导致高额建设成本 成为"蔚小理"中利润率最差企业 [5] - 小鹏汽车累计募资547亿港元 理想汽车累计募资431亿港元 [6] 地平线机器人增发案例 - 上市一年内完成47.2亿港元闪电配售 规模接近IPO融资额 位列年内增发项目第四位 [7] - 发行折扣-6.9% 略高于前十大增发平均水平 配售后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40% [7]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5%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7% 研发费用23亿元同比增长62% [8] 自动驾驶芯片赛道表现 - 中高阶自动驾驶芯片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六倍 与27家OEM达成合作 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8] - 募资用于与Bosch、DENSO联合开发多功能摄像头产品及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系列 [8] - 投入端到端感知架构技术升级 加速Horizon Super Drive量产 首款搭载车型进入量产倒计时 [9] 企业融资模式对比 - 蔚来汽车呈现"融资-烧钱-再融资"模式 频繁融资与股价承压形成恶性循环 [5] - 地平线机器人形成"融资-股价-信心"正向循环 技术壁垒与赛道红利支撑市场认可度 [7]
瑞银:首予地平线机器人-W(09660)“买入”评级 目标价10.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08
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地平线机器人-W(09660)买入评级 目标价10 5港元 [1] - 目标价对应2028及2029年预测市盈率约48倍及30倍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单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1] - 公司业务涵盖AIoT及机械人SoC [1] 增长动力 - 受益于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加快普及 [1] - 受益于中国汽车及AI半导体国产化趋势 [1] - 受益于边缘AI需求激增推动AIoT及机械人SoC业务增长 [1] 财务与运营预测 - 预期未来五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50% [1] - 预测AD SoC出货量将于2027年达900万 [1] - 预测平均售价可提升至90美元 [1]
Momenta 自研辅助驾驶芯片点亮!开启装车测试​!
是说芯语· 2025-08-13 13:29
核心观点 - Momenta自主研发的辅助驾驶芯片已完成点亮测试并进入实车装车验证阶段,成为少数具备"算法+芯片"垂直整合能力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1] - 该芯片采用台积电7nm工艺,NPU算力达256TOPS,功耗较英伟达Orin降低20%,成本目标控制在3000美元以内[3][5][6] - 公司已验证"算法公司自研芯片"的可行性路径,算法与硬件协同优化周期可缩短50%[11] 立项背景 - 2020年发现英伟达Xavier芯片成本超8000美元且算力冗余,Orin芯片交货周期长达18个月,制约车厂量产计划[3] - 车企担忧英伟达断供风险,2021年Q3启动"知行芯片计划",目标将车规级芯片成本控制在3000美元以内[3] 研发突破 - 将600万公里真实路测数据转化为芯片设计参数,采用"CPU+NPU+GPU"异构架构,NPU针对BEV算法专门优化[4] - 台积电技术团队协助解决7nm工艺良率问题,2023年夏季通过72小时攻关解决工程样片存储接口稳定性问题[4] 流片与性能 - 2024年2月完成500片工程样片流片,3月通过48小时稳定性测试,基础功能达标[5] - 实车测试中处理12路摄像头+5路毫米波雷达+1路激光雷达数据时平均功耗35W,较英伟达Orin降低20%[5] - 芯片面积180mm²,集成150亿晶体管,内存带宽200GB/s,支持LPDDR5X,已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6] 团队优势 - 创始人曹旭东为清华博士,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2025年宣布与通用、丰田等六大国际车企深化合作[7] - 芯片团队15人来自英伟达/高通,20人具算法经验,开发自主AI编译器使模型转换效率提升30%[8] 市场竞争 - 当前英伟达占45%市场份额,高通占25%,Momenta芯片若定价1500美元将形成对Orin(2500美元)的价格优势[9] - 已获3家新势力车企合作意向,预计2026年量产装车后年出货量突破50万颗[9]
IPO募资60亿8个月后拟再融47亿 地平线“烧钱”搏杀自动驾驶军备竞赛
新浪财经· 2025-06-13 15:18
融资动态 - 地平线机器人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融资47亿港元 配售价格每股6 93港元 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6 85% [1] - 此次配股距离公司去年10月IPO募资60 87亿港元仅过去不到8个月 [1] - 配股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当日下跌3 49% 但成交额激增至69亿港元 [1] - 配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6 74亿港元 将主要用于业务扩张 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3 84亿元 同比增长53 6% [1] - 2024年毛利润18 41亿元 同比增长68 3% 毛利率从上年70 5%提升至77 3% [1] - 2024年经营亏损高达21 44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16 81亿元 较上年同期扩大2 8% [1] - 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94 4% 71 3%和53 6% 连续三年下滑 [2] - 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亏损四年 累计亏损额高达63 1亿元 [2] 现金流与研发投入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储备154亿元 较上年增长35 3% [2] - 2024年研发支出31 56亿元 是当年总营收的1 32倍 同比增长33 4% [2] - 最近四年持续投入研发约85 4亿元 [2] - 按照2024年研发支出速度 现有资金仅够支撑不到五年 [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前三大客户贡献总收入的56 5% 较2023年上升1个百分点 [2] - 第一大客户酷睿程为关联方 贡献收入占比超30% [3] - 按解决方案装机量统计 公司是国内最大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15 4% [3] 行业竞争 - 公司市场领导地位正面临国内外巨头的双重夹击 [3]
6.13犀牛财经早报:腾讯考虑收购韩国游戏开发商Nexon 小鹏汽车或向其他车企供应AI芯片
犀牛财经· 2025-06-13 09:37
基金市场动态 - 新基金加快入市步伐 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财通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募集期从原定9月9日提前至6月24日 中航智选领航混合基金募集期从6月27日提前至6月11日仅2天 [1] - 多家基金公司密集自购旗下新发权益类基金 表达对后市乐观预期 [1] - 私募机构对创新药板块持乐观态度 优质创新药资产被视为"非卖品" [1] 银行理财市场 - 5月份银行理财规模维持净流入 TOP14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达23.92万亿元 较4月末增长3300亿元 较年初增长1.49万亿元 [1] - 全市场理财存量规模回升至31.3万亿元 较上月增长5000亿元 [1] - 5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约2.50% 与存款利率利差拉大 [1] 5G-A与低空经济 - 5G-A覆盖范围达300-600米 具备厘米级感知能力 可应用于低空导航、智能驾驶、智慧工厂等领域 [2] - 5G-A超大带宽达10Gbps 可实现超低时延高清画面传输 [2]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2035年达3.5万亿元 [2] 科技与汽车行业 - 腾讯考虑收购韩国游戏开发商Nexon 后者市值150亿美元 [3][4] - 小鹏汽车开发自动驾驶芯片 性能超越英伟达产品 计划供应给大众汽车 [4] - 特斯拉指控前Optimus工程师窃取机密并成立竞争公司Proception [4] 互联网与科技 - 谷歌云发生全球宕机 影响多项互联网服务 [5] - QQ因系统BUG导致部分用户收到未标注的游戏弹窗广告 [6] 公司动态 - 通宇通讯董事朱辉煌、余剑辞职 补选宁淑娟、阮永星为非独立董事 [7] - 景津装备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姜桂廷被留置调查 公司运营正常 [8] - 恒邦股份因未及时披露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信息 收到山东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 [10]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标普500涨0.38% 道指涨0.24% 纳指涨0.24% [11] - 甲骨文财报后大涨13% 波音收跌近5% Chime上市首日涨37% [11] - 美元指数跌1%至逾三年新低 人民币汇率走强 [11]
嘉定布局未来产业 面向全球链接创新资源构建节点 推动中国智造加速走向世界舞台
解放日报· 2025-05-05 11:18
科技创新企业概况 - 禾赛科技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近70%,员工平均年龄31岁 [1] - 嘉定工业区聚集大量科技企业,是嘉定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产业转型主战场、科技创新核心区" [1] - 联影集团创新产品已进入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 [2] 激光雷达行业发展 - 禾赛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及各类智能机器人 [2] - 公司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项目正在建设车规级芯片研发中试线及小批量生产线,已与1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2] 医疗科技进展 - 联影集团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支持十余种影像模态和300种影像处理任务,关键任务精准度超过95% [3] - 联影小镇正在建设中,已集聚艾普强、新眼光等国产医疗装备领军企业 [3] - 项目采用"政企协同、生态共建"模式,未来将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3] 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 嘉定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动50余项重大项目,包括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8英寸研发中试线等 [4] - 2024年嘉定氢能港打造全国首个离网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4]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已吸引近60家企业入驻,产业规模近5亿元 [4] 未来发展规划 - 嘉定区将支持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7所高校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4] - 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质量科技服务业 [4] - 构建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重要节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