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芯片设计
搜索文档
科创板激活硬科技赛道,证监会同意沐曦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搜狐财经· 2025-11-13 22:15
公司上市进展 - 证监会同意沐曦集成电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1] 政策环境支持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改革,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政策举措与“科创板八条”等形成合力,意味着对硬科技行业的支持进一步加码 [1]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全球GPU领域长期呈现“一超一强”的寡头垄断态势 [2]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 [2] - 预计到2029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2] - 国际厂商在GPU服务器领域占据绝对主导权,但国际市场因素倒逼本土市场加速寻找国产方案 [2]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 GPU设计覆盖硬件架构、IP/SoC芯片、封装、软件架构、驱动程序等多领域,研发到量产周期普遍长达2-3年 [2] - 公司聚焦数据中心通用GPU赛道,此为产业链价值密度最高环节 [3] - 曦云C500定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客户反馈其性能已持平或领先国际大厂产品 [3] - 曦云C600支持FP8多精度算力,适配生成式AI需求,并构建起国产供应链闭环 [3] - 下一代旗舰产品C700计划在计算、存储、通信能力上实现大幅突破 [3] 公司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GPU累计销量超2.5万颗,在10余个智算集群落地应用 [3] - 近三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74.52%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 [3] - 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 [3] - 公司前瞻测算最早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3] 公司与行业的战略意义 - 公司发展为中国在全球算力竞赛奠定底层基础,并带动算力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 [2] - 资本市场与硬科技赛道形成深度共振,制度包容为企业长周期研发提供资本土壤 [4] - 公司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与商业化能力提升验证了硬科技赛道的投资价值 [4]
科创板激活硬科技赛道,证监会同意沐曦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华尔街见闻· 2025-11-13 18:59
文章核心观点 - 沐曦股份作为国产GPU龙头企业,其科创板上市注册获批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其发展路径与行业趋势深度契合,技术积累正快速转化为商业成果,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1][2][3][5] 政策与资本市场环境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为硬科技企业提供资本土壤 [1] - 政策红利下,沐曦股份的发展逻辑成为硬科技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的典型样本 [2] 行业概况与市场格局 - GPU设计技术壁垒高,研发到量产周期长达2-3年 [2]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国际厂商占绝对主导 [2] - 预计到2029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国产GPU企业的战略价值凸显 [2] 公司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聚焦数据中心通用GPU这一产业链价值密度最高环节 [3] - 曦云C500性能据客户反馈已持平甚至领先国际大厂产品 [3] - 曦云C600支持FP8多精度算力,适配生成式AI需求,构建了国产供应链闭环 [3] - 下一代旗舰产品C700计划在计算、存储、通信能力上实现大幅突破 [3] 商业化成果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GPU累计销量超2.5万颗,在10余个智算集群落地应用 [3] - 近三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74.52%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 [3] 订单与未来展望 - 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 [4] - 随着收入放量与规模效应释放,公司最早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4]
和而泰:主业突破、新业发力,投资布局显前瞻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20:40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第二届研发科技周 发布四大自研核心技术平台 联名发布控制器白皮书 揭牌AI联合实验室 展现技术硬实力并夯实业务根基 [1]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4.46亿元 同比增长19.21% 在全球经济复杂背景下展现经营韧性和增长动能 [1] - 公司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持有60%股权 以机器人控制系统为核心拓展应用场景 [1] - 参股子公司摩尔线程通过上市审核 体现公司在人工智能与GPU领域的前瞻性投资布局 强化产业链协同能力 [2] 技术研发成果 - 发布HMI解决方案、AI算法平台等四大自研核心技术平台 [1] - 联名发布控制器白皮书 与瑞萨电子共同揭牌AI联合实验室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 同比增长19.21% [1]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携手乐聚智能、东方精工成立合资公司 重点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1] - 作为控股股东持有60%股权 主导合资公司战略发展与产业布局 [1] - 合资公司以机器人控制系统为核心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 [1] 投资布局进展 - 参股子公司摩尔线程(GPU芯片设计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审核 [2] - 摩尔线程专注于高性能计算与图形渲染技术 产品应用于人工智能、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领域 [2] - 投资布局体现对硬科技赛道的精准判断 强化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 [2]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被申请重整暨法院裁定受理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下属子公司无锡光能和徐州光能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且法院已裁定受理,同时徐州光能因合同纠纷对深圳捷佳及其子公司提起诉讼,涉案金额30628万元,公司将配合重整工作并根据案件进展披露信息,重整和诉讼对公司影响尚不确定,但不影响光伏以外业务正常经营 [2][21] 子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情况 申请人情况 - 申请人为浙江凯盈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357.2475万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4815877950242,成立于2012年2月17日,主营太阳能电极浆料生产及销售,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4][5] 申请事实与理由 - 无锡光能和徐州光能受光伏行业不利影响资金链紧张,徐州光能新建生产线投入大且账户被冻结,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若重整有望恢复生产更好清偿债务 [6] 被申请重整子公司基本情况 无锡华东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注册地址在无锡经济开发区,法定代表人徐大鹏,注册资本2亿元,2023年4月1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制造销售等,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8471.02万元,所有者权益15699.68万元,负债2771.34万元,2024年营收0万元,净利润 - 129.76万元 [7] 华东光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注册地址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法定代表人程帝军,注册资本5亿元,2023年4月19日成立,经营范围含光伏设备制造销售等,为无锡光能全资子公司,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70241.91万元,所有者权益 - 9766.03万元,负债80007.94万元,2024年营收29524.63万元,净利润 - 18373.02万元 [8][9] 法院裁定受理情况 - 2025年4月23日,滨湖法院受理对无锡光能重整申请,沛县法院受理对徐州光能重整申请,法院均认为申请人有权申请重整,被申请人有重整价值 [10] 子公司被申请重整对公司影响 - 公司将配合法院论证重整可行性,通过重整优化子公司债务结构,化解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11] - 公司对无锡光能认缴出资1.5亿元已缴足,截至2025年3月31日,向徐州光能和无锡光能提供财务资助余额分别为3.8亿元和0.27亿元,重整可能影响财务资助收回 [11][12] - 2024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29557.44万元,占比24.96%,其他业务如集装箱装卸设备制造、GPU芯片设计业务稳健发展,重整不影响其他业务正常经营 [3][12] 控股子公司提起诉讼情况 诉讼概况 - 徐州光能因与深圳捷佳及其子公司合同纠纷,向江苏省沛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30628万元,案件已立案未开庭 [21] 诉讼事项基本情况 - 原告为徐州光能,被告为深圳捷佳及其子公司常州捷佳精密、常州捷佳智能 [22] - 2023年5月徐州光能与三被告签署合同购买设备并建设生产线,支付价款41142.523034万元,但三被告迟延交付且设备未达约定标准,经鉴定整线设备不符合合同约定 [23][24] - 诉讼请求为三被告支付违约金和经济损失30628万元,继续履行合同整改设备,承担诉讼费 [25] 诉讼对公司影响 - 诉讼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影响不确定,公司将根据进展披露信息,涉诉对象为光伏业务子公司,不影响其他业务发展 [27][2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8日15:00 - 17:00以网络互动方式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投资者可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参与 [15] - 公司提前向投资者征集问题,将在允许范围内回答 [17]
打折出售数控机床资产,华东重机扭亏为盈股价连日走高,业绩增长持续性受考验 | 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18 10:38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76.48%,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15.17%,终止连续4年亏损[2][3] - 2020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4.16%、7.54%、79.11%、54.53%,同期净利润持续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10.73亿元、14.08亿元、1.79亿元、8.11亿元[3] 数控机床业务 - 2024年数控机床业务营收5.46亿元,占比46.08%,营收增幅161.15%,是扭亏为盈主因之一[4] - 2024年12月完成剥离该业务,子公司润星科技100%股权最终以7亿元出售(原底价9.37亿元),出售收益2.53亿元,占2024年利润总额204.44%,贡献净利润2827.24万元[4] - 公司称剥离后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提升资产质量及聚焦资源转型[2][4] 其他主营业务 - 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62.95%至3.71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20.08%至2.96亿元,但公司在手订单约20亿元[4][5] - 光伏电池组件业务2023年营收0.77亿元(占比11.48%),2024年营收2.96亿元(占比25%),毛利率分别为-63.74%、-15.75%,2024年8月终止60亿元亳州电池片项目[7][8] - GPU芯片业务2024年营收2441.38万元(占比2.06%),锐信图芯2024年净利润1713.89万元,超额完成1200万元业绩承诺[7][8] 战略布局 - 拟投资10亿元建设南通港吕四智能制造基地,预计建成后年出运量105台海洋设备,年产92台轨道吊、28台岸桥[5] - 加速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国外销售占比14.61%(2023年为0%),称产品已进入国际一线港口运营商供应链[6] - GPU芯片业务聚焦信创、特种工业及算力中心领域,信创及特种工业已量产出货[9]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50.78%(2022年33.68%,2023年54.3%),货币资金余额7.51亿元,一年内需偿还流动负债14.43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