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
搜索文档
国庆档“所有新电影输给老电影”,观众都去哪儿了?
虎嗅· 2025-10-15 07:37
电影市场年度表现 - 2025年国庆档新片票房表现不及老片,麦特影业主投项目《毕证明的证明》票房失利,为国庆档真人电影中最差 [1][5] - 2025年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达到400亿,开年由《误杀3》《小小的我》带动,春节档《唐探1900》票房36亿,《哪吒2》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20亿美元,市场在后半段凭借高口碑强势反弹 [5] - 展望后续档期,《疯狂动物城2》与《阿凡达3》定档贺岁档,加上元旦档电影,全年500亿票房目标有望达成 [6] 公司项目案例分析 - 麦特影业2024年主控项目《好东西》成为冷档期黑马,以中小成本投资斩获7亿以上票房,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0,一年后评分维持在8.9 [2] - 电影《好东西》豆瓣评分结构为:3星占比8.5%,2星占比1.4%,1星占比0.9% [4] 口碑与票房关系分析 - 核心观点认为“高口碑≠高票房”是伪命题,观众依旧为好电影买单,但好电影的标准已提高,类型片需达到豆瓣8分以上才可能实现圈层突破 [12][15][19] - 2025年暑期档票房前三名《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均在8分以上,最低为8.2分,其他破圈电影如《F1:狂飙飞车》《罗小黑战记2》评分也超8分 [20] - 国庆档豆瓣评分最高的两部电影《毕证明的证明》和《震耳欲聋》均为7.4分,但未能有效撬动票房,同期案例《长安的荔枝》评分7.6,票房6.91亿,商业上仅能保本 [16][17][18] 市场竞争与观众行为 - 其他娱乐活动如演出市场分流观众,2025年上半年话剧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脱口秀成为第二大剧场演出品类 [24][25]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增加1081.89亿元,出游人群与一二线城市观影主力高度重合 [26][27] - 资深影迷年观影量可达38部,相当于20-40位仅在春节档观影的观众,其对电影评分标准已提高至豆瓣7.8分以上才会“无脑冲”,并对认可的电影进行多次观影贡献票房 [9][10][12][13] 影院经营策略 - 影院在市场低迷期间通过特色排片和主题活动吸引观众,例如排映《坪石先生》并与主创对谈,上座率与反馈良好 [30] - 建议电影公司在大档期应举办业内看片活动,让影院充分了解影片内容以优化前期排片,实现票房最大化 [31] - 影院排片策略需结合当下市场和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而非直接照搬院线参考 [30]
罗琳和艾玛,谁才是时间的朋友
虎嗅APP· 2025-10-07 17:43
核心观点 - 舆论风向从支持艾玛·沃特森转向支持JK·罗琳,反映出政治正确浪潮的退潮和知识产权所有者对内容生态的掌控力 [10][12][13] - 罗琳因跨性别议题争议被部分《哈利·波特》主创公开反对,但近期法律裁决和舆论变化强化了她的立场合法性 [9][69][83] - 内容创作行业的核心价值从追逐新兴政治正确回归到保守主义叙事和产权控制,罗琳通过剧版《哈利·波特》重塑IP主导权 [12][86][94] 事件背景与争议起源 - 2018年罗琳因点赞涉及跨性别者的争议推文被指控歧视,后续多次发言激化矛盾 [15][19][24] - 2020年罗琳反驳"有月经的人"表述,强调女性生理性别定义,引发《哈利·波特》剧组大规模割席 [24][25] - 仅两名演员(汤姆·费尔顿、拉尔夫·费因斯)公开支持罗琳,艾玛·沃特森成为主要反对者 [26][36] 舆论反转与法律依据 - 2024年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女性法律定义基于生理性别,为罗琳立场提供法律支持 [69][70] - 欧美DEI(多元、平等与包容)运动降温,特朗普取消相关法案,政治正确影响力减弱 [73][74] - 观众对影视作品过度政治正确表达不满,如迪士尼商业表现失利及剧版《哈利·波特》选角争议 [78][77] IP控制与行业影响 - 罗琳作为IP所有者通过剧版《哈利·波特》重新掌握内容主导权,削弱演员对角色的话语权 [12][41][86] - 粉丝对角色祛魅后更关注原创作者权益,罗琳的保守主义创作理念与市场回归传统价值趋势吻合 [94][97][100] - 内容行业显示出产权所有者优于短期舆论风口的长期影响力,IP改编权成为核心竞争力 [13][83] 角色价值观与叙事倾向 - 罗琳作品中角色塑造强调逆境中的传统品德(如守信、保护家人),而非表面政治立场 [97][100] - 《哈利·波特》世界观包容缺陷与多样性,但反对"一夜打倒权威"的激进浪潮 [95][103] - 创作行业对"更新"的定义从追随潮流转向内容持久力,罗琳的持续输出能力体现行业标准变化 [86][87]
罗琳和艾玛,谁才是时间的朋友
虎嗅· 2025-10-06 09:16
核心观点 - 围绕《哈利·波特》IP的争议焦点从跨性别议题转向创作者J·K·罗琳的IP控制权回归,舆论风向出现反转 [7][10][92] - 艾玛·沃特森近期试图缓和与罗琳的关系,但罗琳公开拒绝和解,强调立场分歧与成年人的责任 [5][49][118] - 罗琳作为IP所有者通过法律裁决和舆论支持巩固了话语权,而艾玛因立场模糊被批评为"政治正确"的跟风者 [12][70][85] 争议事件时间线 - 2018年罗琳点赞涉及跨性别者的推特引发争议,被指控歧视跨性别者 [14][15] - 2019年罗琳公开支持因质疑跨性别者进入女厕而遭网暴的女性,进一步激化矛盾 [17][18] - 2020年罗琳批评媒体使用"有月经的人"替代"女人"一词,导致《哈利·波特》主要演员集体与她割席 [22][23][24] - 2021年《哈利·波特》上映20周年特别节目未邀请罗琳,粉丝网站宣布不再宣传其个人动态,被视为"开除罗琳"事件 [28][32][33] 双方立场与舆论变化 - 罗琳始终坚持性别基于生理特征的观点,并在2024年英国最高法院裁决中获得法律支持 [59][73][75] - 艾玛的公开回应被指回避核心争议,仅强调"包容"而未明确认错或支持罗琳,被批评为虚伪 [51][53][55] - 舆论从早期批评罗琳转向支持其坚守立场,艾玛因态度摇摆被贴上"忘恩负义"标签 [8][70][71] IP控制与行业影响 - 罗琳通过剧版《哈利·波特》选角(如非裔演员饰演斯内普)再次强调对IP的主导权 [81][83][96] - 行业层面,政治正确浪潮(如DEI运动)出现降温趋势,迪士尼等公司的相关尝试商业表现不佳 [79][80][84] - 罗琳的保守创作理念(如角色塑造注重传统品德)与当前激进运动形成对比,反而获得长期认同 [104][110][111] 文化符号隐喻 - 《哈利·波特》世界观中的"反血统论"原本被视为政治正确,但罗琳因现实争议被部分粉丝视为"保守派" [94][99][103] - 罗琳通过角色塑造(如麦格教授、韦斯莱夫人)传递的价值观(守信、保护家庭)被重新肯定为IP内核 [107][109][111]
有一种无敌心态:要么得到,要么学到
洞见· 2025-09-27 20:35
核心观点 - 人生经历无论顺逆都具有价值 要么获得成长 要么汲取教训 关键在于个人解读和心态调整 [3][14][16] - 积极信念系统能够转化危机为转机 通过重新定义经历意义实现个人成长与突破 [19][24][28] 人物案例解析 - J.K.罗琳在22岁遭遇离异失业和无家可归 靠政府救济金维持生计 后通过创作《哈利·波特》成为全球最富有作家之一 [5][6][7][11] - 乔布斯1985年被苹果董事会剥夺实权后创立NeXT公司 最终通过收购回归苹果并引领公司走向新辉煌 [19] - 朱彝尊被弹劾降级后完成《词综》等学术著作 梁实秋在抗战时期重庆陋居创作名篇佳作 [24] 心态与认知框架 - 将自身定位为"获利者"而非"受害者" 从所有经历中提取价值丰富体验或获得经验 [19][21] - 通过叙事疗法重新诠释人生故事 挖掘积极元素引导决策与行动 [24] - 遵循"万物不为我所有却为我所用"的智慧 跳出得失心实现精神自由 [24][27] 哲学与文化支撑 - 引用《庄子》强调世上没有无用事物 只有未被发现的用处 [14] - 《菜根谭》观点阐释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的逍遥境界 [27] - 芥川龙之介名言"删除人生任何时刻都无法成为今日自己"印证经历不可或缺性 [2][24]
《哈利波特》同人文卖出300万美元版权,亚文化再次加速“上桌”
虎嗅· 2025-09-22 09:28
同人作品商业化交易 - 传奇影业以超过300万美元交易金额购得同人小说《镣铐之下》改编作品《炼金术士》的影视版权 [3][5] - 该交易金额在不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是书籍电影版权交易中最高之一 [5] - 此次交易模式与《五十度灰》类似,后者是由《暮光之城》同人作品改写并成功商业化 [6] 同人作品市场热度与影响力 - 小说《镣铐之下》在AO3平台获得8.4万个赞,被撤下前拥有接近1600万次下载量 [13] - 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并在TikTok上总浏览量超过4.7亿次 [14][19] - 基于《星球大战》蕾伊x凯洛·伦CP的同人言情小说在2022年至少有三十本出版,显示撤文出版趋势增长 [55] 出版行业战略转变 - 顶级出版商如企鹅兰登书屋和哈珀柯林斯积极介入同人小说撤文出版赛道,推出正式包装和推广计划 [41][56] - 出版商看重同人作者自带读者反馈和营销经验的优势,以及CP热度可作为吸引熟悉IP受众的噱头 [48][65] - 行业形成成熟商业路径,偏好将“先敌人后爱人”等模式按三幕式结构整合,确保剔除IP元素后仍被大众市场接受 [64][65] 同人作品改编流程 - 同人小说“上岸”需彻底抹消原作痕迹并进行大量重写,例如《炼金术士》用炼金术重构世界观并增加新角色和魔法系统 [77][80] - 《爱情假说》改编自《星球大战》同人,出版时增加反派角色并精简场景以贴合传统叙事结构,过程被形容为极度艰难 [75] - 改编作品如《爱情假说》获得主流市场认可,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其影视改编权被亚马逊MGM影业等公司购得 [66][68] 市场反馈与商业潜力 - 市场对撤文出版作品反馈积极,《爱情假说》成功进入主流畅销榜单 [66] - 影视公司迅速跟进购买改编权,如亚马逊MGM影业在2022年购得《爱情假说》电影改编权并火速筹备翻拍 [68] - 同人装订本及相关周边商品在线上平台存在非法销售现象,单本标价可达数百美元,显示潜在商业价值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