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
搜索文档
《哈利波特》背后的好莱坞巨头,要卖了
虎嗅APP· 2025-11-16 21: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韦香惠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 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权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中网 ,作者:韦香惠,题图来自:AI生成 拥有《权力的游戏》和《哈利波特》等超级大IP的美国传媒巨擘华纳兄弟探索 (Warner Bros. Discovery) 正在经历颇为戏剧性的出售风波。《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Warner Bros. Discovery 未来控制权的争夺战是一场大卫与歌利亚 (David vs. Goliath) 式的对决。" 主力买家是来自硅谷的"超级富二代"大卫·埃里森 (David Ellison) ,他的父亲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富 豪、甲骨文 (Oracle) 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 。2010年,大卫·埃里森创立制作公 司天舞传媒 (Skydance Media) ,今年8月,该公司刚刚完成了对好莱坞百年影厂派拉蒙 (Paramount Pictures, Inc.) 的收购。 ...
《哈利波特》背后的好莱坞巨头,要卖了
投中网· 2025-11-16 15:0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又将是一次关键的转折。 作者丨 韦香惠 来源丨 投中网 拥有《权力的游戏》和《哈利波特》等超级大IP的美国传媒巨擘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正在经历颇为戏剧性的出售风波。《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Warner Bros. Discovery未来控制权的争夺战是一场 大卫与歌利亚 (David vs. Goliath)式的对决。" 主力买家是来自硅谷的"超级富二代"大卫·埃里森(David Ellison),他的父亲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富 豪、甲骨文(Oracle)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2010年,大卫·埃里森创立制作公司 天舞传媒(Skydance Media),今年8月,该公司刚刚完成了对好莱坞百年影厂派拉蒙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收购。该影厂手握《教父》、《碟中谍》、《变形金刚》等顶级 IP,但近年来在流媒体大战中步履维艰,债务缠身。交易完成之后,派拉蒙更名为派拉蒙天舞 (Paramount Skydance)。 这位来自硅谷的"不速之客"对好莱坞的野心显然并不止步于此 ...
刚当上全球首富,甲骨文太子又盯上华纳兄弟探索
36氪· 2025-09-16 07:59
并购交易概述 - 派拉蒙天舞计划对华纳兄弟探索发起以现金为主的收购,这是一起“蛇吞象”式交易 [1][2] - 华纳兄弟探索市值约300亿美元,净债务约300亿美元,收购总代价约600亿美元 [4] - 市场反应剧烈,华纳兄弟探索股价盘中一度暴涨30%,派拉蒙股价上涨15% [4] 收购方背景与战略 - 收购方派拉蒙天舞由大卫·埃里森主导,其父拉里·埃里森提供资本支持,该实体由天舞传媒新近收购派拉蒙全球后形成 [1][2][8] - 大卫·埃里森行事风格凌厉务实,天舞传媒完成对派拉蒙收购仅五周后即筹备对华纳兄弟探索的收购要约 [8] - 天舞传媒以成功投资制作《壮志凌云2:独行侠》(全球票房近15亿美元)等大片闻名 [6] 财务支持来源 - 拉里·埃里森个人财富因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36%而激增超过1000亿美元,总资产突破4000亿美元 [1][10] - 甲骨文云业务增长强劲,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预计云基础设施收入未来五年增长14倍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 [10] 目标公司资产与状况 - 华纳兄弟探索资产包括华纳兄弟影业(拥有DC宇宙、哈利波特、指环王等IP)、HBO、CNN及探索频道内容库 [4] - 公司因2022年合并案带来整合阵痛和沉重债务负担,管理层进行了一系列激进改革引发内部动荡 [18] 潜在协同效应与行业影响 - 合并后新实体市值估计约590亿美元,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综合性媒体娱乐集团,仅次于Netflix和迪士尼 [21] - 新实体将拥有从内容制作、院线发行到流媒体分发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垂直整合 [21] - 派拉蒙+和HBO Max流媒体服务可成为甲骨文云服务的“自产自销”对象,免去带宽成本有助于其扭亏为盈 [18] 交易面临的挑战 - 交易面临严格的反垄断审查,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剥离资产或直接否决交易 [14] - 新公司将背负巨额债务,财务脆弱,整合华纳、探索和派拉蒙不同企业文化存在巨大难度 [15]
关系5.0
腾讯研究院· 2025-09-11 16:31
文章核心观点 - 人类选择伴侣时会理性分析特质而非盲目追求爱情 并将关系组成部分拆解为可量化的现实因素[2][3][4] - 科技发展正逐步介入人类情感领域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系统已能提供陪伴并模仿人类互动方式[5][6] - 社会对"人机关系"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分歧 但调查显示接受比例正逐步上升(不信任比例从2019年50%降至2024年35.3%)[10][11][12] - "人造情感"通过媒体和宗教仪式等形式早已融入人类生活 科技公司持续投入资金开发更接近人类的情感体验产品[14][16][17] 人类伴侣选择机制 - 伴侣选择过程类似商品调研 会评估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背景、政治观点和恋爱史等现实因素[2] - 关系维系取决于积极方面是否超过消极方面 而非完美匹配[3] - 存在"同质相婚"现象 社会阶层和教育程度相近的人更易结合[4] 科技介入情感关系的现状 - 现有机器人已具备打扫房屋、微笑、移动和辅助残疾人等功能[5] - 人工智能系统可模拟人类互动方式 但当前设计仍以功能为导向 缺乏情感魔力[5] - 关系4.0时代通过手机社交和约会网站实现伴侣选择的分解剖析[6] 社会接受度调查数据 - 2018年调查显示74%美国人担忧人工智能加剧社交孤立 70%认为会导致人类智力下降[10] - 认为科技变革太快的人群比例从2018年49%降至2024年32%[10] - 对人工智能公司不信任率从2019年50%降至2022年41% 2024年进一步降至35.3%[11] 人造情感的发展历程 - 戏剧、电影和书籍等媒介几个世纪来一直在设计人造情感[14] - 流媒体服务(如奈飞、苹果电视、亚马逊)以月费12.99美元形式提供情感内容[14] - 宗教仪式通过点蜡烛、唱赞美歌等方式设计情感体验 其效果与真实人际互动相当[17] 未来科技情感交互 - 科技巨头持续投入开发机器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更接近人类的情感交互形式[17] - 关键问题在于人工情感是否会突破屏幕限制 以及人类对其的回应程度[17]
YouGov行为:2024年全球影视报告
YouGov· 2025-05-10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在线影响力和流媒体观众数量,分析2024年全球顶级电影和电视作品,涵盖全球与美国需求趋势、SVOD平台受欢迎程度、全球观众趋势等方面,挖掘热门作品及平台表现,为行业投资提供参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与美国需求趋势 - 全球顶尖作品包括《权力的游戏》《Deadpool & Wolverine》《Shōgun》等 [11][12][13] - 美国顶尖作品有《黄石公园》《海绵宝宝》《HazbinHotel》等 [16][17][18] - 全球范围内,经典电影如《泰坦尼克号》《教父》《矩阵》人气复苏,热门电视节目多由SVOD主导影片和经典系列组成 [22] - 美国市场中,资深系列如《黄石公园》《权力的游戏》受欢迎,《HazbinHotel》是2024年首播进入前20的作品 [35] SVOD平台受欢迎程度 - 全球来看,Paramount+和Peacock是唯一在Global Appetite Score上实现增长的平台,Max下降最多 [51] - 美国市场,所有流媒体平台食欲下降,Netflix最稳定,Paramount+下降幅度最大 [54][55] 全球观众趋势 - 现场体育赛事能引发公众兴趣和参与度激增,推动用户获取和粘性,如Jake Paul vs. Mike Tyson、超级碗LVIII等活动 [62][67][68] 流媒体平台洞察 - 美国收视率方面,Netflix在最受流媒体观看标题中占主导,热门作品有《Young Sheldon》《Grey's Anatomy》等,共同要素包括集成演员阵容、家庭与关系等 [73][74][75] - 按受众覆盖范围,Netflix同样主导,热门作品如《Fool Me Once》《对阵Jake Paul Mike Tyson》等,共同要素有行动、惊悚片等 [76][79][78] - 2024年最受欢迎新作品中,Netflix占据19/20,共同要素包括类型混合性、高知名度人才等 [80][83][82] 全球观众 - 《绅士们》《Fool Me Once》《三体问题》在多个地区观看量和受众触达排名靠前 [96][101] - 不同国家热门作品有差异,如英国《绅士们》《Fool Me Once》等,美国《Young Sheldon》《Grey's Anatomy》等 [102][75] 方法论 - 顶级影视作品通过YouGov行为学确定,包括在线搜索与社交、媒体消费等方面,提供社会洞察力、消费者反应等信息 [4] - 指标包括索引搜索量、Wikipedia Volume、综合指数(食欲评分)、情绪等,用于衡量公众兴趣、好奇心、流行度和公众感受 [158][159][160] - 媒体消费指标包括观点、观众、观众份额、平均观看集数,用于评估参与度、受众触达、订阅者吸引力等 [16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