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了个羊》
icon
搜索文档
从贪玩蓝月到熊猫砍树,小游戏们凭什么赚钱?
36氪· 2025-07-25 15:49
微信小游戏市场现状 - 2024年10月微信小游戏月活突破5.5亿,用户日均时长60分钟,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达398亿元 [2] - 《无尽冬日》月流水超18亿,位列游戏营收榜第二,仅次于《王者荣耀》 [2] - 《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头部网游纷纷推出微信小程序版本,行业呈现从独立APP向小程序迁移的趋势 [3] 用户行为与需求变化 - 用户偏好点开即玩的轻量化体验,如《羊了个羊》3秒加载、《咸鱼之王》点击即玩,跳转步骤每增加一步会导致30%玩家流失 [6] - 社交属性成为核心驱动力,《羊了个羊》分享率高达47%(每3局1次分享),微信关系链放大传播效应 [9] - 游戏设计转向低门槛+社交导向,吸引女性玩家形成用户池,普通玩家(消费1000元/人)的获客成本仅100元,远低于硬核玩家(消费10000元/人需9000元获客成本) [11] 技术架构与产品设计 - 小程序采用MVP(最小可行性玩法)设计,如《三国志战略版》将APP端2个月赛季压缩为快速对抗,新用户次日留存率从28%提升至41% [8] - 技术局限仍存:3D表现力不足(如《率土之滨》小程序版仅2D水墨画),分包加载和云渲染未能完全解决卡顿问题 [8] 行业成本与流量困境 - 2024年iOS/安卓买量成本分别达120元/用户和80元/用户,重度游戏超200元/用户,70%买量用户为7日内流失的羊毛党 [15] - 头部SLG厂商2023年Q4买量投入8亿元,仅15%新用户30天内付费,收入仅覆盖买量成本的60% [15] - 《王者荣耀》APP端新用户7日留存率从2018年45%降至2024年28%,反映广告转化效率持续下滑 [16] 开发成本对比 - 传统APP游戏需双端适配+Unity授权费(数十万元)+服务器成本(5万元/月),小程序开发周期从6-12个月缩短至1-3个月,成本降低60%以上 [13] 行业趋势 - 游戏小程序化已成生存刚需,从《羊了个羊》偶然爆红到头部厂商主动布局,完成从"下载即拥有"到"点开即体验"的体验升级 [17][18]
小游戏市场,“快”是终极奥义?
虎嗅· 2025-07-10 20:3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小游戏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收入超过200亿元,2024年接近400亿元,微信小游戏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 [16] - 版号盗用问题严重,尤其是小程序游戏领域,侵权者使用虚假信息导致维权困难 [3][4][14] - 平台投诉流程存在滞后性,处理时间从7天到15天不等,且平台配合度不高 [7][15] 平台格局与商业模式 - 主要平台形成差异化格局:抖音以超休闲游戏为主流量高但留存低,微信适合中重度游戏留存较高但分成更高 [17] - 平台分成比例差异明显:微信普通开发者60%,创意游戏70%;抖音安卓60-90%,iOS 99%;硬核联盟实际分成低于30% [21] - IAP模式成为主流,收入前100厂商中IAP产品数量是IAA的3倍以上,混变游戏中IAA占比约10% [35][36] 开发与运营策略 - 小游戏开发趋向"短平快",5分钟内展示付费点,广告时长压缩至10-30秒以提升完播率 [33][34] - 开发者分为两类:无版号小团队依赖IAA,有版号大厂通过多端发行获取额外收入 [36] - 头部SLG游戏出现大额充值现象,部分玩家充值超百万元,存在疑似"托儿"刺激消费的情况 [38][42] 政策与监管环境 - 版号审批信息完全公开导致容易被盗用,且无专门的小程序游戏分类 [10][13] - 北京市出台游戏电竞行业支持政策,有望加速版号审批流程 [49] - 买卖套用版号面临严厉处罚,罚款可达违法经营额5-10倍,最高5年以上有期徒刑 [15] 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 - 玩家主要通过社交推荐和广告接触小游戏,平均每天玩4款,每款耗时约半小时 [23][26][28] - 小游戏生命周期普遍6-8个月,"永久卡"等付费项目实际有效期有限 [43] - 厂商倾向将小游戏用户引导至App端,小程序体验仅为App端的1/3 [45]
大厂抢滩的小游戏,不止需要“下一个爆款”
36氪· 2025-07-04 17:59
行业概览 - 小游戏市场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99.18%,远高于移动游戏市场整体5.01%的增速 [1] - 2024年上半年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已超过APP游戏,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10亿元 [1][3] - 微信小游戏月活突破5亿,用户平均每月游玩6款,日均时长同比增长10% [8] - 抖音小游戏2023年增长率达130%,用户留存和LTV数据稳步提升 [10] 平台竞争格局 - 微信和抖音为小游戏两大主导平台,分别依托社交裂变和短视频流量优势 [4][6] - 微信2017年率先布局小游戏,《跳一跳》验证商业模式,2018年开放第三方开发 [6][8] - 抖音2019年推出首款小游戏《音跃球球》,借助短视频用户基础快速扩张 [8][10] - 美团、支付宝、快手等平台加速布局,美团2023-2024年连续举办游戏开发者发布会 [10] 厂商战略动态 - 70%上市游戏公司已入局小游戏,传统厂商通过IP移植和混合变现模式拓展增量 [14] - 三七互娱《寻道大千》连续数月登顶微信畅销榜,巨人网络《王者征途》年流水6亿元 [14][16] - B站计划将《三国:谋定天下》推出小游戏版本并支持APP端数据互通 [16] - 小游戏买量单日消耗达9400万元,已超过手游APP的9000万元 [16] 平台激励政策 - 腾讯推出微信小游戏首发买量激励,最高补贴25%(6-8月) [16][18] - 抖音6月推出多维扶持政策,增量档位激励达10%-25%,最高奖励300万元 [18] - 平台通过内容独家发行、广告赠款等争夺优质开发者资源 [18] 产品与生态发展 - 爆款案例包括《跳一跳》《羊了个羊》《抓大鹅》,其中《羊了个羊》50万投入实现破亿营收 [20][23] - 行业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建设,需平衡新游创新与老游生命周期延长 [23][24] - 平台间互联互通趋势显现,抖音已开放微信小游戏外链跳转 [26] - 多平台分发策略普及,开发者根据不同用户画像调整产品侧重 [24]
微信上,又一个千亿风口来了
虎嗅APP· 2025-07-03 17:37
小游戏行业爆发式增长 - 微信小游戏用户体量飙升至10亿,抖音、快手、支付宝、B站等平台也加入分发渠道,小游戏成为全网"杀时间利器"[1] - 《羊了个羊》凭借反套路设计(通关率不足0.1%)和社交裂变,实现50万本金半年流水破亿的业绩[1] - 2023-2025年《咸鱼之王》《寻道大千》等爆款持续涌现,依托微信社交链快速风靡[2] - 行业预计2025年小游戏市场规模达610亿元,较七年前增长10倍[2] 小游戏与APP手游竞争格局 - 2024年上半年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首次超越APP手游,持续蚕食后者用户时间[4] - 2024年8月小游戏单日买量消耗达9400万元,小幅超过APP手游的9000万元,成为投流主力[4] - 小游戏与APP手游用户重合度稳定在10%左右,显示两者用户群体存在明显区隔[13] 商业化变现模式分析 - IAP(内购付费)仍是主流变现方式,当前IAP与IAA(广告变现)的买量比例约为4:1[6] - 苹果IOS尚未放开微信/抖音小游戏的IAP权限,开发者需通过H5跳转实现付费[7][8] - 平台通过"5分钟以上游戏时长奖励"等机制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9] 广告生态与产品优化 - 小游戏广告形成生态内循环,玩家常被动观看"广告全家桶"(15-60秒素材)[2][5] - 平台测试"稍后再玩"功能,并允许开发者灵活配置广告时长与激励规则[11] - 微信计划将直播广告与小游戏结合,探索更自然的广告形态[9] 技术发展与行业影响 - 腾讯云通过代码加固和内容安全技术打击外挂(30%玩家曾受侵扰)[14][16] - AI已应用于美术创作、素材生成及用户行为分析,但NPC互动等场景仍需优化[15] - 行业认为小游戏推动游戏产业进步,既降低创作门槛又加速玩法创新迭代[17] 平台战略与生态建设 - 微信坚持去中心化平台定位,通过广告系统公平分配用户触达机会[11] - 生态规划包含两类产品:轻玩法快速获客型与重度IP长线运营型[12] - 平台通过政策限制过度广告投放,鼓励开发者注重产品长期价值[9]
微信,又一个千亿风口来了
虎嗅· 2025-07-03 12:00
小游戏市场爆发 - 微信小游戏用户体量飙升至10亿,抖音、快手、支付宝、B站等渠道共同推动小游戏成为全网"杀时间利器"[1] - 2025年小游戏市场规模预计达610亿元,较七年前增长10倍[2] - 《羊了个羊》以50万本金实现半年流水破亿,通关率不足0.1%[1] 小游戏商业化模式 - IAP(内购付费)仍是主流变现方式,与IAA(广告变现)的买量比例接近4:1[6] - 广告变现形成生态内循环,玩家被动接触多款小游戏广告形成"全家桶"效应[2] - 微信正在探索直播广告与小游戏结合等更自然的广告形式[10][11] 小游戏与APP手游竞争 - 2024年上半年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首次超过APP手游[4] - 2024年8月小游戏单日买量消耗达9400万元,小幅超过手游APP的9000万元[4] - 小游戏与手游用户重合度保持在10%左右,显示两者用户群体存在明显差异[15] 平台策略与技术发展 - 微信坚持去中心化平台定位,通过广告实现开发者公平触达用户[13] - 腾讯云投入代码加固和内容安全防护,30%玩家曾受外挂侵扰[16][18] - AI已应用于美术创作、3D建模和用户行为分析,但在NPC互动等场景仍需优化[17] 行业发展趋势 - 小游戏生态包含轻玩法快速触达和重度IP深度运营两类产品[14] - 行业进步依赖技术内容驱动和玩法创新,微信小游戏促进整体市场迭代[19][20] - 苹果IOS仍未放开微信小游戏内购权限,合作持续推进中[8][9]
腾讯独大吃肉,字节追进喝汤
虎嗅APP· 2025-07-01 08:06
行业竞争格局 - 腾讯与字节在小游戏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双方近期密集举办开发者活动以吸引生态建设者[3] - 微信小游戏当前占据市场近八成份额 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抖音等其他平台处于追赶状态[39] - Supercell等国际游戏巨头开始布局微信小游戏平台 将旗下爆款IP改编为小游戏版本[9] 市场增长数据 - 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9.18% 增速远超移动游戏整体5.01%的增幅[3] - 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在2024年上半年首次超越APP游戏 被行业称为"游戏蝗虫"[6] - 预计2025年小游戏市场规模将达610亿元 较七年前增长10倍[30] - 微信小游戏MAU达5亿 抖音小游戏用户量年度增长300%至数亿规模[7] 用户行为特征 - 微信小游戏女性用户占比达45% 付费能力增长60% 日均游戏时长超190分钟[11] - 小游戏用户跨月粘性达95% 单个玩家月均体验6款游戏 核心用户日均游玩超1小时[8][23] - 小游戏与APP游戏用户重合度仅10-14% 形成独立用户群体而非简单分流[25] 商业模式优势 - 小游戏研发周期较APP游戏缩短50% 仙侠类从数年压缩至数月[14] - 300款微信小游戏单季度流水超千万 80%由不足30人团队开发[8] - IAA广告变现形成闭环生态 微信月均观看广告用户超2亿[16] - 《羊了个羊》半年营收破亿 《咸鱼之王》年流水超10亿 展现极高ROI[36] 产品形态演进 - 玩法从《羊了个羊》社交裂变进化至买量+社交+IP的复合模式[33] - 微信畅销榜TOP100每月更新30款新品 玩法融合创新加速[33] - 中重度APP游戏如《雷霆战机》通过小游戏形式实现"回光返照"[34] 平台生态建设 - 微信将开发者账号限额从50个提升至100个 并推出多项投放工具[40] - 抖音优化7日变现成长曲线 引入AIGC生产广告素材提升投放效率[38] - 微信小游戏已打通PC端 相关活跃用户年增55% 商业规模扩大40%[25]
这次,腾讯压了字节一头
虎嗅· 2025-07-01 06:37
行业竞争格局 - 腾讯与字节在小游戏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双方近期分别举办开发者大会和行业沙龙以吸引开发者[1] - 微信小游戏用户体量达10亿MAU 5亿,抖音小游戏用户年度增长300%达数亿[5] - 微信小游戏市场份额近八成,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抖音等平台分列其后[53] 市场增长表现 - 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9.18%,远超移动游戏市场5.01%的增速[1] - 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首次超过APP游戏,持续蚕食传统游戏用户时间[4] - 预计2025年小游戏市场规模达610亿,较七年前增长10倍[38] 用户行为特征 - 微信小游戏女性用户占比45%,付费能力增长60%,日均游戏时长超190分钟[10] - 一二线用户占比近50%,24-40岁用户占比超45%,显示广泛用户覆盖[11] - 微信小游戏核心用户跨月粘性达95%,单个玩家月均体验6款游戏[6] 商业化表现 - 超300款微信小游戏单季度流水超千万,80%为不足30人团队开发[7] - 抖音小游戏付费用户规模较2023年增长2500%[7] - 爆款小游戏如《羊了个羊》半年营收破1亿,《咸鱼之王》年流水超10亿[45] 产品开发优势 - 小游戏研发周期及成本较APP游戏降低50%,仙侠类小游戏上线仅需数月[15] - 小游戏买量效率高,内购转化率为APP游戏的2-3倍,平台抽成更低[26] - 微信小游戏已吸引近300个优质IP入驻,某IP类小游戏流水同比增长9000%[37] 平台生态建设 - 微信MAU达14.02亿,小程序MAU超11亿,小游戏渗透率仅35%仍有成长空间[5] - 抖音小游戏日均互动量1.6亿,内容搜索超8亿次,用户粘性强[6] - 腾讯推出多项工具支持小游戏投放,包括百宝箱、可玩激励广告等[53] 产品创新趋势 - 小游戏玩法快速迭代,从休闲玩法扩展到合成、中重度融合等多元类型[42] - 中度氪金APP游戏如《雷霆战机》向小游戏阵地迁移寻求新发展[44] - Supercell将旗下《荒野乱斗》《部落冲突》等重磅IP引入微信小游戏平台[8]
手游之外的另一个战场:超300款产品单季流水超千万
36氪· 2025-06-26 21:04
小游戏行业生态发展 - 2025年小游戏行业已形成成熟生态产业链[1] - 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公布关键数据:用户在线同比增长10%,80%通过下拉/社交/搜索启动[2] - 40万开发者中80%为30人以下小团队,70款游戏达百万DAU,300款流水破千万[2] 市场规模与用户特征 - 小游戏市场规模年增长30%,月活超5亿且与手游用户重合率仅10%[4] - 80%用户主动通过微信入口寻找游戏,平均每月玩6款,日均在线时长增10%[4] - 70%用户为跨月粘性用户,忠诚度高且召回效率显著[4] 产品与开发者生态 - 平台支持7年长线运营产品,多款游戏月活超千万[5] - 开发者可通过小游戏快速验证创意,爆款频出如《羊了个羊》《无尽冬日》[8] - 70%上市游戏公司已布局小游戏,Supercell将携《皇室战争》等IP入驻[2][10] 平台技术支持与商业政策 - 推出LTVMax调优工具,IAA游戏包体扩容至1G,降低开发限制[9] - 新游买量激励最高达25%(上限300万),刺激商业化投放[9] - PC端活跃度上升55%,商业规模扩大40%,视频号内容观看量增长22%-54%[11] 社交与跨界创新 - 依托微信社交链实现双圈闭环,未来将支持虚拟道具/群PK等互动功能[11] - IP合作平台覆盖200+优质IP,重庆文旅IP首度上线[10] - 教育类小游戏案例:乡村教师开发菌菇识别/古诗背诵工具,获WeCare计划支持[13] 公益计划升级 - WeCare公益计划2025年7月向全量开发者开放捐赠能力,已累计捐款超百万[15] - 覆盖科技/教育/文化领域,强化小游戏的社会连接属性[15]
谁把小游戏玩成了“大蛋糕” 预计2025年,全国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25 02:21
小游戏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1年和2022年国内小游戏市场规模分别为27.5亿元和50亿元 2023年收入同比暴增300%达200亿元 2024年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 [1] - 2022—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82.3% 已由蓝海进入红海竞争日趋激烈 [4] - 2024年小游戏市场规模达398.4亿元同比增长99.2% 抖音小游戏业务流水同比增长130%付费用户增长320% [5] 用户与平台数据 - 微信小游戏用户总数达到10亿 月活用户高达5亿 过去一年内有240多款小游戏季度流水突破千万 [2] - 大梦龙途累计注册用户超3亿 日活跃用户高达583万 2024年依靠7款核心产品实现全球累计营收超15亿元 [3] 成功因素与商业模式 - 小游戏成功核心逻辑为前端获取足够曝光量 后端用优质玩法和体验承载流量形成转化 [2] - 《向僵尸开炮》上线首月实现1700万元收入 次月收入翻番达3700万元 研发+发行"双轮驱动"是关键 [3] - IAAP(应用内购+广告)混合变现模式已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打破小游戏"只能靠广告盈利"的认知 [5] 市场演变与竞争格局 - 信息流分发逻辑成为小游戏爆发重要推手 轻量属性和免安装特性契合用户碎片化需求 [4] - 平台算法尚未完全掌握小游戏长尾营收模型 形成"时间差红利" [4] - 三七互娱《时光大爆炸》跻身微信小游戏畅销榜第4 《英雄没有闪》登顶畅销榜 掌趣科技加速推进小游戏产品布局 [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平台型巨头强化小游戏生态建设 微信通过社交链裂变分发 抖音以"内容+直播"推动用户转化 [6] - 游戏行业周期性太强 大梦龙途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玩法创新和AI技术应用 [7] - 大梦龙途在长沙设立研发中心降低用人成本 尝试将虚拟人、AI推荐、AI剧情应用到游戏体验中 [7]
还记得曾让服务器2天崩了3次《羊了个羊》吗?关联公司百万股权被冻结
齐鲁晚报· 2025-06-18 11:36
公司股权冻结情况 - 北京简游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股权冻结信息 被执行人为张佳旭 冻结股权数额100万元人民币 冻结期限为3年 执行法院为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2][5] - 张佳旭所持有的天津简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75万人民币股权也被冻结 [2][3] - 冻结执行通知书文号为(2025) 闽02民初455号 冻结状态为"冻结" 冻结日期自2025-05-12至2028-05-11 [3][5]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简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26日 法定代表人为张佳旭 注册资本约131.6万元 [2][4] - 公司由张佳旭(持股76.0001%)、厦门雷霆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0000%)、天津简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3.9999%)共同持股 [4] - 公司属于基础软件开发行业 规模为中型 员工53人(2024年数据) [4] 游戏产品表现 - 《羊了个羊》于2022年6月13日发行 通关率不到0.1% 2022年9月因服务器压力2天宕机3次 [1] - 游戏搜索量在2022年9月19日达到峰值3.97亿 较初期400万搜索量增长6022.98% 但10月15日微信指数已下滑至384万 [1] - 公司因游戏火爆在2022年9月13日紧急招募后端服务器开发人员 [1]